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雄直劲健:刘禹锡贬谪诗文的风格主调
1
作者 尚永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白居易、元稹五大诗人在中唐贞元、元和之际均多次遭贬,形成了此一时期一个独特的贬谪文人群体。他们在谪居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以贬谪为主题、抒发个体忧怨的文学作品,无不充满浓郁的悲剧气息。值得注意的是... 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白居易、元稹五大诗人在中唐贞元、元和之际均多次遭贬,形成了此一时期一个独特的贬谪文人群体。他们在谪居期间创作的文学作品——以贬谪为主题、抒发个体忧怨的文学作品,无不充满浓郁的悲剧气息。值得注意的是,对元和贬谪文学的创作来说,诗人们生命沉沦的身世遭际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在于是否能由此身世遭际激发起一种顽强抗争的心理动力,能否激发起一种充满活力行健不息的生命意志。如果不仅得到了激发,而且在其文学作品中给予了充分有力的表现,那么,其悲剧精神便达到了最高层级,其文学风格也必将呈现出雄直劲健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风格 贬谪诗 遭际 生命意志 骨力 苍鹰 柳宗元 盛唐诗人 大诗人
下载PDF
人文主义对文艺复兴时期声乐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晓东 贾棣然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110,共4页
"人文主义"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导性思潮,是当时各文化艺术门类飞跃发展的精神。本文首先阐释人文主义这一概念,而后分别从四个角度分析了它对文艺复兴时期声乐发展所产生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文艺复兴 人文 世俗声乐 主调风格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时代风格论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俊贤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中国当代文学时代风格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显示出四个阶段、四种格调。“文革”前,文学时代风格的主调是崇高的颂歌,而优美等为其变奏;“文革”中,伪崇高的战歌成为主调,而与之对抗的崇高等则为其变奏;新时期,主调是悲剧的挽... 中国当代文学时代风格伴随着共和国的风雨历程显示出四个阶段、四种格调。“文革”前,文学时代风格的主调是崇高的颂歌,而优美等为其变奏;“文革”中,伪崇高的战歌成为主调,而与之对抗的崇高等则为其变奏;新时期,主调是悲剧的挽歌,其他审美范畴为其变奏;1985年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时代风格 风格 风格变奏
下载PDF
莫扎特莫扎特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研探
4
作者 胡东沂 《戏剧丛刊》 2005年第4期102-102,共1页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依斯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诞生在奥地利萨尔兹堡,在当时这个城市属于巴伐利亚(Bavarria),并且是大主教辖区之内的城地。在欧洲的政治上属于半独立的地位,虽然名义上归德意志帝国所有,在文化上... 莫扎特·沃尔夫冈·阿玛多依斯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诞生在奥地利萨尔兹堡,在当时这个城市属于巴伐利亚(Bavarria),并且是大主教辖区之内的城地。在欧洲的政治上属于半独立的地位,虽然名义上归德意志帝国所有,在文化上,这个城市具有悠久的音乐传统,莫扎特出生时是一个文化活动的中心城市。当时他的父亲是直属于大主教手下的助理乐长。当他发现沃尔夫冈的音乐才华之后,即抛下一切个人事业上的野心,而专心致力于教育他的孩子,并且带着小莫扎特旅行各地,足迹遍及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维也纳及德国许多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扎特 小提琴作品 主调风格 静把位 节奏 力度要求
下载PDF
Visual Imagination and the Mediation of Semiosis: Intertext and the Real in Thomas Hardy's Jude the Obscure
5
作者 Marta Rabikowska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2年第9期835-852,共18页
The writing of Thomas Hardy cannot be readily defined as an embodiment of the Realistic tradition. His too-liminal status as the last Victorian novelist, regional writer, and a collector of English rustics, has been v... The writing of Thomas Hardy cannot be readily defined as an embodiment of the Realistic tradition. His too-liminal status as the last Victorian novelist, regional writer, and a collector of English rustics, has been vivaciously debated and contested (Miller, 1970; Widdowson, 1989; Moore, 1990; Morgan, 1992; Armstrong, 2000; Mallet, 2002; Nemesvari, 2011). This argument contributes to the debate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real and the textual in Hardy's last novel, Jude the Obscure (1895), which shows that Hardy's language has features of a self-referential novel, close to the antimimetic poetics of postmodernist genres, which insists, however, on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real, where lies the inspiration for creativity and political interven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llegorical figures of "intertexts" interwoven in the language of the novel, it will be argued that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novel register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Hardy's visual imagination and his intention to intervene in a discursive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omas Hardy self-referentiality INTERTEXTUALITY MIMESIS visual imagin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