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辅线范式”:理解马克思生产方式序列的另一种思路 被引量:3
1
作者 宋培军 张秋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22,共12页
近来多有范式之争,主要是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及其与它们的辩驳。本文在魏光奇教授"两主体论"和"单线多线统一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敲、申论、阐发,提出"主辅线范式"的命名,并且探讨以之作为理解马克... 近来多有范式之争,主要是革命史范式、现代化范式及其与它们的辩驳。本文在魏光奇教授"两主体论"和"单线多线统一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敲、申论、阐发,提出"主辅线范式"的命名,并且探讨以之作为理解马克思生产方式序列的另一种思路的可行性。"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为东方社会所独具,这一点往往被戴着社会形态眼镜看待生产方式序列的人们所忽略。《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生产方式序列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三种征服"思想有内在的一致性,由此有助于透视东方社会基于生产方式的游牧、农耕二元性而独具的边疆民族之于帝国国体形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辅线范式 生产方式 三种征服
下载PDF
李大钊的“金线论”与恩格斯的“红线论”——兼论多民族国家的理论基础
2
作者 宋培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34,共12页
唯物史观有两种阐释进路:其一,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最早提出了阶级斗争"金线论",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影响深远;其二,恩格斯在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书评中最早提出了社会存在即经济发展"红线论&... 唯物史观有两种阐释进路:其一,李大钊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最早提出了阶级斗争"金线论",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理论,影响深远;其二,恩格斯在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书评中最早提出了社会存在即经济发展"红线论",直至晚年坚守不渝。"社会生产力"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前者作为"终极原因",后者作为"伟大动力",罗荣渠先生早有宝贵厘定,但是在生产力发展(即经济变革)与阶级斗争(即政治变革)二分框架下讨论历史的动因和动力问题,也有可能忽视了两者同样作为精神"动力的动力"而存在的一致性。"金线"是指称暴力或军队组织,它本身就是一种与"经济力量"难解难分的社会存在或物质力量:在"既用以保卫财产,又用以获取财产"时,就是"一种经济力量"。"红线"与"金线"实际上是唯物史观的主辅两条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展现的生产方式序列图式是:与"社会生产力"作为历史的动因(根本动因、根本动力)不同,"人的生产力"(Produktivkrfte der Menschen)发展才是历史的动力(基本动因、基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金线论” 恩格斯 “红线论” 主辅线范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