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乱离重逢:文学母题的文化史研究》述评——兼论文学主题学学科确立问题
1
作者 彭定安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王立新作《乱离重逢:文学母题的文化史研究》,在先前研究基础上继续探讨中国文学“乱离重逢”之独特而丰富的主题。这一主题不仅在中国文学创作和接受上具有深远意义,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价值。王立的研究不仅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 王立新作《乱离重逢:文学母题的文化史研究》,在先前研究基础上继续探讨中国文学“乱离重逢”之独特而丰富的主题。这一主题不仅在中国文学创作和接受上具有深远意义,且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价值。王立的研究不仅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更以其深度和广度为“王立主题学研究”的确立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对“乱离重逢”主题的系统性研究,王立不仅揭示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演变和发展,还深入探讨了这一主题的文学和审美意义,以及它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离重逢 文化史 情感史 母题 主题学
下载PDF
主题学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
2
作者 石松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49-53,共5页
自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主题学”复兴,研究者日益增多。同时和稍后,“跨界研究”的比较文学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形成新的格局。更有意义的是,“主题学”研究与比较文学二者之间却有着种种关联,尤其突出的是主题学在比较文... 自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主题学”复兴,研究者日益增多。同时和稍后,“跨界研究”的比较文学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形成新的格局。更有意义的是,“主题学”研究与比较文学二者之间却有着种种关联,尤其突出的是主题学在比较文学中占有无可替代的位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具有强大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 比较文 地位 作用 功能
下载PDF
论法国主题学批评方法--从加斯东·巴什拉尔到让-皮埃尔·里夏尔
3
作者 吴梦蕾 《艺术家》 2023年第1期158-160,共3页
法国主题学批评方法是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一种批评方法,也被称为“客体意象批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法国主题学批评的两位代表人物加斯东·巴什拉尔和让-皮埃尔·里夏尔的批评理论,对法国主题学批评方法进行阐述,进而探究法... 法国主题学批评方法是建立在现象学基础上的一种批评方法,也被称为“客体意象批评”。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法国主题学批评的两位代表人物加斯东·巴什拉尔和让-皮埃尔·里夏尔的批评理论,对法国主题学批评方法进行阐述,进而探究法国主题学批评与传统文学批评方法的差异。巴什拉尔与里夏尔的主题学批评方法在关注重点和批评步骤上较一致,但在批评语言和批评题材上有所差异。此外,与传统批评方法相比,法国主题学批评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侧重于探究作者的想象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批评 主题学批评 意象批评 批评理论 对比分析法 里夏尔 加斯东·巴什拉 传统文批评
下载PDF
艺术史系统中的母题与主题学体系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赫云 李倍雷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33,共6页
艺术史的主要任务是探讨、研究艺术的发生、变迁及其母题与主题演变规律等问题,其中母题与主题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艺术史主体的研究,这就意味着母题不是孤立、偶然的,母题只有在历时性的绵延中才显示价值,即是说"母题学"... 艺术史的主要任务是探讨、研究艺术的发生、变迁及其母题与主题演变规律等问题,其中母题与主题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艺术史主体的研究,这就意味着母题不是孤立、偶然的,母题只有在历时性的绵延中才显示价值,即是说"母题学"是对历时性的母题从原型开始追索它的演变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工作,并由此深入到主题及其变迁的探讨,亦即主题学层面的探讨。母题演变导致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发生改变或有不同的解读,这实际上涉及到艺术主题的变迁研究,即艺术史的重要研究内容。换句话说,对母题学与主题学体系的研究实则是对艺术史变迁的深层动因与规律的探寻,由此我们便窥视到一种史学方法,从艺术史系统中探讨母题与主题学体系,不但创构了多途径的艺术史学理论,也为揭示艺术变迁的规律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史 母题 主题学 系统 变迁因果 艺术理论体系
下载PDF
比较视域下的主题学与形象学 被引量:3
5
作者 赫云 李倍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中西比较美术学的主题学研究是中西不同国家或民族的美术家在借用共同的主题时的不同描绘和表现。"形象学"是研究他者或本土的整体文化形象,其中的"形象"是作为看待对方的文化形象,这个"形象"是通过美术... 中西比较美术学的主题学研究是中西不同国家或民族的美术家在借用共同的主题时的不同描绘和表现。"形象学"是研究他者或本土的整体文化形象,其中的"形象"是作为看待对方的文化形象,这个"形象"是通过美术显现的某一个时期的一个民族或国家整体文化形象。往往是美术家根据他所认识的他者文化而构想的一个"他者"的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 形象 主题 母题 他者
下载PDF
主题学与中国叙事文化学的构建 被引量:20
6
作者 宁稼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4-216,共3页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勇于开拓而不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园,成为一个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的学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汉...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如何充分利用中国古典文学的丰富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勇于开拓而不失去自己精神的家园,成为一个知古知今、知中知外的学者,已经不再局限于古典文学研究与国际汉学研究,而成为当代学术研究的共同课题。有感于此,本刊邀集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当代学人,以“中国古典文学资源的当代益用”为题发表笔谈。本期推出的一组文章中,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张隆溪先生的《文学理论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意在结合自己的《道与逻各斯》一书,就当前国际汉学与西方理论成果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其重点在于如何正确运用中国与西方阐释学理论与方法。苏州大学教授方汉文先生将视域集中于当前讨论的焦点之一,即如何建立中国文学史新模式的目标上。南开大学教授宁稼雨先生则就当今古代文学研究中跨文化的主题学提出自己的看法。主题学方法近年来在中国古典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均相当流行,如何看待其得失,并使其本土化,如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文化学,是本文所提出的重要问题。北京大学葛晓音教授从广义的国学研究角度进行的反思,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这也是意料之中的。本组文章与一般流行的笔谈不同之处在于:作者以各自的实际研究成果来展示自己的观念,并不停留于空泛地谈论应当如何,或是就某一个观点展开激烈争论。这未必不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界相当重要的一种理论话语模式。归根结底,并不在于提倡“问题”还是“主义”,而是研究的实绩能说明一切。当然,我们仍继续推出多种形式、多种看法的文章,其中也可能包括有争议的观点,目的在于促进古典文学研究的跨学科与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主题学 文化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 叙事 民间文研究 术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主题学的理论方法及其研究实践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立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主题学源自题材史和民俗故事研究,包括观念意识母题、人物母题、意象话语等,诸多范畴交叉互动纠结一起。主题学划入平行研究,有利于国别主题史、题材史研究,有利于阐发时少受实证的限制。主题学研究必定要牵涉主题的渊源、牵涉到其所引... 主题学源自题材史和民俗故事研究,包括观念意识母题、人物母题、意象话语等,诸多范畴交叉互动纠结一起。主题学划入平行研究,有利于国别主题史、题材史研究,有利于阐发时少受实证的限制。主题学研究必定要牵涉主题的渊源、牵涉到其所引领或赖以支撑的母题意象,对外来母题意象的借用、重铸,属主题学研究的重要构成。从主题学研究史来看,不宜把主题学研究局限在平行研究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 母题 平行研究 影响研究 比较文
下载PDF
20世纪主题学研究的价值定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5-191,共7页
20世纪主题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可分五阶段,在第五个阶段,比较文学、民俗学、神话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与主题学方法有机结合,已不限于人物母题和纯文学题材作品,而进入到叙事话语模式、接受史和阐释增殖史研究。主题学研究突破了主流派个... 20世纪主题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可分五阶段,在第五个阶段,比较文学、民俗学、神话学、文化人类学研究,与主题学方法有机结合,已不限于人物母题和纯文学题材作品,而进入到叙事话语模式、接受史和阐释增殖史研究。主题学研究突破了主流派个案集锦式的文学史;其跨文体的优势,可补分体研究之短;有利于将文学史与接受阐释史、心态史和文化研究互补,突出文学本体,便于同比较文学研究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史 主题学 比较文 研究方法 研究实践
下载PDF
国学与文学主题学关系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立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3-168,共6页
主题学与国学均基于传统文人心态与人格价值观的双向建构。文学主题、母题演进过程中反复生产消费现象,也可看成是国学原典基本精神的审美重温与形象再造。文学主题史视野中的哲人原典常作为文学原生态作品的误读、印证和补充。二者学... 主题学与国学均基于传统文人心态与人格价值观的双向建构。文学主题、母题演进过程中反复生产消费现象,也可看成是国学原典基本精神的审美重温与形象再造。文学主题史视野中的哲人原典常作为文学原生态作品的误读、印证和补充。二者学术史实践交叉重合,国学各分支间如同传统学术的"四部"内在有机联系一样,并非偏执一端能深入了解和突破。对国学某些分支之外其他分支的了解体察,可加深、扩展文学主题学及其相关研究。主题学对国学研究普及可补弊纠偏,二者结合有助于抽象哲理与鲜活丰富的材料结合,便于进行中外比较。国学注经传统与文学主题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兼容互摄性、持续增殖性等也具有类似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 传统文化 术史
下载PDF
“前现代”寓言、类型拼贴与泛亚语境建构——当代韩国宗教题材电影的主题学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9-58,共10页
宗教电影是韩国当代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们同步参与了韩国当代社会文化与民族集体心理的现代性转型,也形成迥异于西方经典宗教电影的表现主题与泛亚美学特征。根据主题表现度对当代韩国宗教题材电影进行分类,可以概括其三种美学特... 宗教电影是韩国当代电影创作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们同步参与了韩国当代社会文化与民族集体心理的现代性转型,也形成迥异于西方经典宗教电影的表现主题与泛亚美学特征。根据主题表现度对当代韩国宗教题材电影进行分类,可以概括其三种美学特征:高纯度宗教电影的寓言化特征;宗教题材的通俗化处理;现实语境中围绕宗教信仰的国民性反思。作为泛亚地区面对当代西方文化的一个缩影,韩国宗教题材电影不断强化自身的民族主体性与情感价值,其多元发展的美学形态也提供了比较研究的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韩国宗教电影 主题学 泛亚语境
下载PDF
主题学介入艺术史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赫云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3-127,148,共5页
将艺术主题的变迁引入艺术史变迁的关系中,探讨主题的迁移与艺术史变迁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这就是主题学介入艺术史探讨艺术史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主题学是从艺术作品中的母题、题材、意象到主题,探讨和解决作品主题的演变和变迁。同一... 将艺术主题的变迁引入艺术史变迁的关系中,探讨主题的迁移与艺术史变迁的内在规律与联系。这就是主题学介入艺术史探讨艺术史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主题学是从艺术作品中的母题、题材、意象到主题,探讨和解决作品主题的演变和变迁。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达,艺术家对母题、意象、题材、套语等的不同运用,使作品的主题发生变异,主题这一变异实则是主题的流变。艺术主题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艺术史的变迁,同时主题的演变也影响到艺术风格的变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 艺术史 母题 艺术
下载PDF
文学主题学“大文科”观念基本规则及学术规范——以李福清佛经母题影响研究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立 黎彦彦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94,共7页
文学主题学“大文科”观念对其学理构成与研究方法产生了明显影响。主题学学理构成具有两大渊源:一是“西学”土壤中生成的民间故事传说及童话(包括阿拉伯民间故事和寓言)研究;二是佛教影响下的佛经故事及其传译实践。故事隐喻意义与譬... 文学主题学“大文科”观念对其学理构成与研究方法产生了明显影响。主题学学理构成具有两大渊源:一是“西学”土壤中生成的民间故事传说及童话(包括阿拉伯民间故事和寓言)研究;二是佛教影响下的佛经故事及其传译实践。故事隐喻意义与譬喻艺术是其学科结构的哲学基础,故事的母题要素是其研究的实践客体。比较而言,在复杂的东西方宗教信仰体系中,佛经母题的宗教伦理及其误读、组合对中国文学主题学的影响更为深远,因其与中土文化精神与故事模式更为接近,更乐于追求“众生平等”的外在表现而忽略了本质的不平等。母题个案研究的动态开放规则展示了文学主题学的学科自洽性,而母题史则成为民族精神交流史的形象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 理结构 李福清 民间故事 佛经母题
下载PDF
文学主题学贯彻于古代文学教学的尝试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立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4-145,共2页
中国古代文学,也可以用国别文学主题学的视野来解读,首先,是“提出问题”的原则,是展示与揭示结合的原则,背诵熟读与理论思辨训练并重的原则。由点及面的联想性,是具体操作时的核心思路。具体讲授时可以前带后、以后证前、以今证古、前... 中国古代文学,也可以用国别文学主题学的视野来解读,首先,是“提出问题”的原则,是展示与揭示结合的原则,背诵熟读与理论思辨训练并重的原则。由点及面的联想性,是具体操作时的核心思路。具体讲授时可以前带后、以后证前、以今证古、前后贯通,旁及文化,并将文学与文献学等结合贯通,与随后即将开设的“研究型”接轨。应改变文学史课时分配上的各段“平均主义”倾向,以期详前略后,向通俗文学适当倾斜与渗透。此外,高校教学离不开研究和前沿学术动态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大文科观念 中国古代文 主题学 高校 内容
下载PDF
中国古人对外邦的态度与豪侠文化——《聊斋志异·王司马》的主题学解读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立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7-103,共7页
《聊斋志异·王司马》突现了王霁宇以冒牌武勇服夷,以诡计服夷,以英雄魅力服夷,其直接来自隋唐豪侠文化。汉大赋即以"豪气服夷"为中央集权地位威望表现,中古汉译佛经比武赌技故事是该母题又一渊源。明代超凡武勇的中原战... 《聊斋志异·王司马》突现了王霁宇以冒牌武勇服夷,以诡计服夷,以英雄魅力服夷,其直接来自隋唐豪侠文化。汉大赋即以"豪气服夷"为中央集权地位威望表现,中古汉译佛经比武赌技故事是该母题又一渊源。明代超凡武勇的中原战将让北方的外族人恐惧,对蒲松龄也可能产生影响。虽蒲公有意将背景和"北人"确指淡化,其主要人物的行为透露了其处境的尴尬,暗示出将领的无奈来自朝廷的昏庸和法令无常,体现了蒲松龄对明朝灭亡的深沉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对外态度 豪侠文化 佛经故事 主题学
下载PDF
中国叙事文化学与西方主题学异同关系何在?——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丛谈之二 被引量:8
15
作者 宁稼雨 《天中学刊》 2012年第6期14-16,共3页
由于民间故事与中国古代书面叙事文学之间有多种相似性,所以使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西方主题学方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民间故事与书面文学之间存在差异,主题学不能全面反映揭示和解读中国民间故事和书面叙事文学,所以需要在借鉴主题学研... 由于民间故事与中国古代书面叙事文学之间有多种相似性,所以使中国叙事文化学借鉴西方主题学方法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民间故事与书面文学之间存在差异,主题学不能全面反映揭示和解读中国民间故事和书面叙事文学,所以需要在借鉴主题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使之适合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 主题学 异同关系
下载PDF
近二十年来古典文学主题学研究法述要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琳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3-147,共5页
近20年来,古典文学主题学研究的日趋活跃,是古典文学研究长期累积、力求新变以及学术多元化的体现。其研究方法可分以下几类:1)以特定主题人物为核心的主题学研究。2)以特定情节单元为核心的主题学研究。3)以特定意象为核心的主题学研究... 近20年来,古典文学主题学研究的日趋活跃,是古典文学研究长期累积、力求新变以及学术多元化的体现。其研究方法可分以下几类:1)以特定主题人物为核心的主题学研究。2)以特定情节单元为核心的主题学研究。3)以特定意象为核心的主题学研究。4)以纯粹母题为核心的主题学研究。主题学研究法的特点表现为:研究思路的开阔以及研究范畴的扩展。另外研究范畴由叙事文学为主向叙事、抒情兼重的扩展,其标志为一系列有关意象主题史演变研究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 中国古典文 研究法
下载PDF
20世纪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三个历史阶段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春荣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0-205,共6页
中国20世纪主题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20年代,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意识确立,以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的演变》为标志,显现出其奠基意义和开创价值。70年代末,其从一度停滞、沉寂的低谷中爬升,逐渐显示出复归的生气。8... 中国20世纪主题学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20年代,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意识确立,以顾颉刚的《孟姜女故事的演变》为标志,显现出其奠基意义和开创价值。70年代末,其从一度停滞、沉寂的低谷中爬升,逐渐显示出复归的生气。80年代中后期,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渐成显学,到新世纪之初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认同和响应,主题学研究的意义、基本内涵、理论体系、方法和模式基本形成,特别在实际应用上更为自觉、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主题学 历史阶段
下载PDF
刍议民间文学的主题学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万建中 《民间文化》 2000年第7期43-45,共3页
主题(theme),《欧美文学术语辞典》是这样定义的:“主题(theme)有时可以与‘题旨’互换使用。不过,这个词更常用来表示某个含蓄的或明确的抽象意念或信条。”“题旨”即指“母题”(motif)。在故事学上,“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 主题(theme),《欧美文学术语辞典》是这样定义的:“主题(theme)有时可以与‘题旨’互换使用。不过,这个词更常用来表示某个含蓄的或明确的抽象意念或信条。”“题旨”即指“母题”(motif)。在故事学上,“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存于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母题”也可译作“情节单元”。前苏联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李福清就说:“我研究的方法有一个特点,从作品最小的情节单元入手,作系统性的研究。”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学 民间文 母题 主题研究 情节单元 民间文艺 民间故事 作品 故事 禁忌
下载PDF
艺术伦理学视角对主题学的审视 被引量:2
19
作者 赫云 《文化艺术研究》 2014年第4期46-52,共7页
从艺术伦理学的视角审视艺术主题和母题,是艺术主题学研究、分析和批评的新视野。艺术家通过对母题的不同编码和不同运用,使艺术主题呈现出不同的含义和解读方式,也可能产生不同的阐释结果。但是,无论何种主题结果,审视的方式和视角是... 从艺术伦理学的视角审视艺术主题和母题,是艺术主题学研究、分析和批评的新视野。艺术家通过对母题的不同编码和不同运用,使艺术主题呈现出不同的含义和解读方式,也可能产生不同的阐释结果。但是,无论何种主题结果,审视的方式和视角是阐释主题含义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艺术批评的途径。艺术伦理学从社会道德层面的角度探讨和分析艺术主题的内容,并由此做出艺术伦理学层面的艺术阐释和艺术批评,尤其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的伦理问题主题,是最具实际意义和有效的审视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伦理 主题学 道德 审丑
下载PDF
汉语与明清诗学中的主题学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立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42,共7页
明清诗学对诗文因袭雷同的指摘,或为那些启发了后出名句的原创之作不平,或关注特定意象话语与题材、母题间联系,或指出某一时代创作风习及其同特定语汇关系。他们往往把雷同近似现象,归结为作诗有所本积习的必然,是可随时代递迁自然解... 明清诗学对诗文因袭雷同的指摘,或为那些启发了后出名句的原创之作不平,或关注特定意象话语与题材、母题间联系,或指出某一时代创作风习及其同特定语汇关系。他们往往把雷同近似现象,归结为作诗有所本积习的必然,是可随时代递迁自然解决的。人们较多地以带有新创标准审视前代诗作。许多新感受、题材和主题,被置放到小说戏曲中来表现。这也启发我们对汉语之于文人抒情文学的联系和易于引起创作惰性,予以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诗 诗歌意象 因袭雷同 套语 主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