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三言”、“二拍”中主题物的书写
1
作者 向乾侠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67-70,共4页
主题物是叙事文学中具有功能性作用的器物。在“三言”、“二拍”无奇之所以为奇的叙事构造中,主题物扮演了重要角色。主题物是小说家借以统摄全书思想主旨,生发故事,控制叙事节奏,关涉时风的重要工具。“三言”、“二拍”的作者通过提... 主题物是叙事文学中具有功能性作用的器物。在“三言”、“二拍”无奇之所以为奇的叙事构造中,主题物扮演了重要角色。主题物是小说家借以统摄全书思想主旨,生发故事,控制叙事节奏,关涉时风的重要工具。“三言”、“二拍”的作者通过提炼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使之与小说人物、情节、主题等叙事结构紧密结合,进而反映明中叶社会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二拍 主题物 明中叶 时风
下载PDF
论主题物与时风书写——以晚清小说中的鼻烟壶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毓龙 张紫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45-53,共9页
器物文化是时代风尚最直观的反映。作为器物文化最显著的文学投影,主题物是小说家借以书写时风物情的主要道具。结合主题物所倚靠的历史文化实际,小说家撷取、提炼日常生活的相关片段,使之与人物、时空、情节、主题等叙事结构紧密结合,... 器物文化是时代风尚最直观的反映。作为器物文化最显著的文学投影,主题物是小说家借以书写时风物情的主要道具。结合主题物所倚靠的历史文化实际,小说家撷取、提炼日常生活的相关片段,使之与人物、时空、情节、主题等叙事结构紧密结合,进而表达自己对时风的批评态度。在这方面,晚清小说中的鼻烟壶堪称典型。小说家笔下的鼻烟壶经常作为反映清季崇尚洋货、追求浮华、文化下移、等级模糊等时代现象的清晰切片,进步知识分子则将鼻烟壶视作颓废没落的封建文化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物 文化 时风书写 晚清小说 鼻烟壶
下载PDF
明代小说中主题物的象征性与情节性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广仁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49-54,共6页
明代戏曲习用道具为剧目。此类道具以随意拈来,偶然入戏者为多。男女主人公为之魂牵梦萦,其实也只是移情作用。明代小说中的物品却常与主题思想丝丝相扣或互为表里,对人物塑造亦有内在规律可循、深层意义可求。本文分析三言两拍中“珍... 明代戏曲习用道具为剧目。此类道具以随意拈来,偶然入戏者为多。男女主人公为之魂牵梦萦,其实也只是移情作用。明代小说中的物品却常与主题思想丝丝相扣或互为表里,对人物塑造亦有内在规律可循、深层意义可求。本文分析三言两拍中“珍珠衫”、“百宝箱”、“夜明珠”的象征性和情节性,并进而论证明代小说之佳作根植于深厚的市民生活的土壤,已视经商致富为成功标志,个人幸福为合理追求。其主角或长途贩运,或小本经营,或举案齐眉,或红杏出墙,都过着真实而丰富的感情生活,不落才子佳人的俗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明代 象征性 情节性 主题物
下载PDF
“三言”之主题物探析
4
作者 孟雨希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50-53,共4页
"三言"为明代冯梦龙所辑录编订,所编内容大部分皆有本事,来源于宋元旧本、明代话本传奇等,其中也不乏冯氏拟作。冯梦龙的文学活动是多面的,在诗文、小说、戏曲等方面皆有一定的成就,而其突出贡献即对通俗文学的编辑整理,用其... "三言"为明代冯梦龙所辑录编订,所编内容大部分皆有本事,来源于宋元旧本、明代话本传奇等,其中也不乏冯氏拟作。冯梦龙的文学活动是多面的,在诗文、小说、戏曲等方面皆有一定的成就,而其突出贡献即对通俗文学的编辑整理,用其细腻的笔墨将古代短篇白话小说推向了顶峰。值得注意的是,在"三言"中出现了大批"关键性物件",这些物件被作者赋予了更为深广的内涵,更加关键的美学功能,成为其文学成就的助推器。文章通过对比诗歌与戏剧,而用"主题物"来定义"三言"中出现的物品,并深入分析主题物所广泛应用的原因以及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言” 主题物 原因 价值
下载PDF
“床榻”:论《海上花列传》中的主题物与妓女书写
5
作者 冯伟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74-79,84,共7页
“床榻”泛指普遍意义上的床,包含床、榻、炕等。缘于《海上花列传》独特的题材指向性,“床榻”的出现频率在该书以妓女为中心的场景中尤为密集。通过考察“床榻”由现实进入文本所呈现的“文学映像”及空间聚焦,不难发现其已基本具备... “床榻”泛指普遍意义上的床,包含床、榻、炕等。缘于《海上花列传》独特的题材指向性,“床榻”的出现频率在该书以妓女为中心的场景中尤为密集。通过考察“床榻”由现实进入文本所呈现的“文学映像”及空间聚焦,不难发现其已基本具备成为该书妓女书写主题物的条件,并在妓女形象的情欲化转型、妓女生活状态的“再现”及妓女命运轨迹的观照等三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物 《海上花列传》 妓女书写 床榻
下载PDF
《红楼梦》主题物的多样呈现及其意义蕴涵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灵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99-219,共21页
在我国传统小说戏曲中,往往有一个体现作品主旨或绾结全书结构、具有特殊作用的功能性器物,这个器物我们不妨称之为"主题物"。但和一般小说戏曲只有一个主题物不同,《红楼梦》作为一部主旨多元、结构复杂的长篇巨著,包含了多... 在我国传统小说戏曲中,往往有一个体现作品主旨或绾结全书结构、具有特殊作用的功能性器物,这个器物我们不妨称之为"主题物"。但和一般小说戏曲只有一个主题物不同,《红楼梦》作为一部主旨多元、结构复杂的长篇巨著,包含了多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小说主题物。这些主题物或统摄全书思想主旨,或绾结作品总体结构;或蕴含作者某一寓意,或关合小说局部情节;它们散见于小说各处,前后掩映,互为照应,构成了一个作者自我阐释的完备系统,在《红楼梦》主题表达和情节结构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找到并正确阐释这些主题物,是我们阅读和理解《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主题物 多样呈现
原文传递
探析《红楼梦》中“主题物”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军锋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12-313,共2页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在小说中写了许多小物件,亦可称为"主题物"。他充分发挥了"主题物"的美学作用,即烘托气氛,结构情节,反映人物的性格、命运等等。可以说曹雪芹把"主题物"...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在小说中写了许多小物件,亦可称为"主题物"。他充分发挥了"主题物"的美学作用,即烘托气氛,结构情节,反映人物的性格、命运等等。可以说曹雪芹把"主题物"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又贴切自然,这显示出了一个伟大作家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主题物 艺术作用
原文传递
Why Does Personalism Turn Towards Animal Ethics?
8
作者 Alfred Marek Wierzbicki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The intellectual heritage of modernity needs rethinking. It is marked by radical humanism and implied by the ideas of Descartes and Kant above all, which introduces an unbridgeable gap between animals and human perso... The intellectual heritage of modernity needs rethinking. It is marked by radical humanism and implied by the ideas of Descartes and Kant above all, which introduces an unbridgeable gap between animals and human persons (nonhuman and human animals). Intuitive sensibility to the question of the welfare of nonhuman animals meets a theoretical ally in the rapidly growing knowledge on their subjectivity and makes us pose a questions about their ontological status. This context arouses a possibility of a turn to personalist ethics, yet not to its anthropocentric version implied by Kant, but to personalism conceived of as an instance of value ethics as exemplified by Antonio Rosmini and Karol Wojtyta (John Paul I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S ANIMALS categorical imperative value ethics HUMANISM speciesism
下载PDF
回顾“纯粹主义”:一种“建筑性绘画”的产生与消亡
9
作者 程超 《中国建筑教育》 2016年第1期56-62,共7页
本文回顾20世纪对现代建筑形式革新产生深刻影响的现代绘画流派——'纯粹主义'——的始末,梳理纯粹派绘画的起源和主旨,通过解读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从事纯粹主义绘画时期的代表作品,阐明纯粹派绘画的方法,探讨这种建筑性绘... 本文回顾20世纪对现代建筑形式革新产生深刻影响的现代绘画流派——'纯粹主义'——的始末,梳理纯粹派绘画的起源和主旨,通过解读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从事纯粹主义绘画时期的代表作品,阐明纯粹派绘画的方法,探讨这种建筑性绘画对于当代建筑教育和建筑实践的影响,以及短暂的纯粹派运动退出现代绘画舞台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柯布西耶 纯粹主义 建筑性绘画 主题物 母题
原文传递
Hybridization and the species problem in conservation
10
作者 Benjamin M. FITZPATRICK Maureen E. RYAN +2 位作者 Jarrett R. JOHNSON Joel CORUSH Evin T. CARTER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Most biologists recognize the "species phenomenon" as a real pattern in nature: Biodiversity is characterized by dis- continuities between recognizable groups classified as species. Many conservation laws focus on ... Most biologists recognize the "species phenomenon" as a real pattern in nature: Biodiversity is characterized by dis- continuities between recognizable groups classified as species. Many conservation laws focus on preventing species extinction. However, species are not fixed. Discontinuities evolve gradually and sometimes disappear. Exactly how to define particular spe- cies is not always obvious. Hybridization between taxonomic species reminds us that species classification is not a perfect repre- sentation of nature. Classification is a model that is very useful, but not adequate in all cases. Conservationists often confront questions about how to apply species-based laws when hybridization confounds classification. Development of sophisticated techniques and nuanced interpretation of data in the basic study of species and speciation has exposed the need for deeper educa- tion i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for applied conservationists and decision makers. Here we offer a brief perspective on hybridiza- tion and the species problem in conservation. Our intended audience is conservation practitioners and decision-makers more than geneticists and evolutionary biologists. We wish to emphasize that the goals and premises of legislative classification are not identical to those of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Sometimes legal classification is required when the best available science indicates that discrete classification is not an adequate model for the case. Establishing legal status and level of protection for hybrids and hybrid populations means choosing from a range of scientifically valid alternatives. Although we should not abandon species-based approaches to conservation, we must recognize their limitations and work to clarify the roles of science and values in ethical and legal decisions [Current Zoology 61 (1): 206-216, 2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IZATION Hybrid zone CONSERVATION GENETICS POLICY CLASSIFICATION DELIMIT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