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顿悟”与《阿拉比》主题的发展
1
作者 任桂婷 田亚亚 《文教资料》 2009年第1期29-30,共2页
"精神顿悟"是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写作技巧,用以反映人物错综复杂的情感。这一技巧在短篇小说《阿拉比》中也得以充分体现。作者通过巧妙使用"精神顿悟",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而... "精神顿悟"是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广泛运用的一种写作技巧,用以反映人物错综复杂的情感。这一技巧在短篇小说《阿拉比》中也得以充分体现。作者通过巧妙使用"精神顿悟",不仅生动地展示了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而且使故事的主题更加明确,从而使读者对整个时期、整个社会的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顿悟 表现特征 主题的发展
下载PDF
桥及两岸的风景——论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中音响性主题的构成及转接手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文彬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6-47,共12页
笔者在酝酿这篇论文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面对面地向陈其钢先生请教。他说:"现代音乐作品的主题材料往往比较丰富,主题在发展,尤其转接的过程需要一些手段,我把这手法叫做‘桥’,你可以找一找在这部作品中一共用了多少座这样的... 笔者在酝酿这篇论文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面对面地向陈其钢先生请教。他说:"现代音乐作品的主题材料往往比较丰富,主题在发展,尤其转接的过程需要一些手段,我把这手法叫做‘桥’,你可以找一找在这部作品中一共用了多少座这样的‘桥’。"笔者愚见:从这样一部"带有试验性质"(作者语)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力量。整部作品的主题材料大多是由块状音响或者不同的单音音色构成,虽然每个材料都有具体所属的音集结构和节奏形态,但在实际的听觉中,这些音集结构和节奏形态构成的材料形成的是色彩斑斓、瞬息变化的音块。不同音块的横向运动时而持续某个时间长度,时而瞬间转接变化,所以说材料的形成、发展、句法、段落在很多情况下不再以小节为计算单位(虽然仍带有小节线),而是以时间的流动(秒、分)为计算依据。在每一个时间点或者时间段中,同时或先后运动着不同的主题素材(音块),这些素材之间可以是纯粹的对比关系,也可以是相同原始材料的不同变体,总之,各个形态的音乐形象转接、叠加、变形、延伸……构成了每时每刻的空间音响结构。可以这样说:这部作品的每个乐章就是瞬间变化着的空间音响的时间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其钢/《五行》/桥/音响性主题/主题材料的发展
下载PDF
使“古曲”入新声——陈其钢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创作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琪 《北方音乐》 2014年第8期74-75,共2页
文章从结构的继承与创新;主题的发展与变形;新颖的调式和声语言以及缤纷的配器色彩几个方面探析陈其钢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深入地认识、了解作曲家陈其钢在创作中是怎样保留了大量中国音乐的思维,但又融入了西方传统音乐思... 文章从结构的继承与创新;主题的发展与变形;新颖的调式和声语言以及缤纷的配器色彩几个方面探析陈其钢大提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深入地认识、了解作曲家陈其钢在创作中是怎样保留了大量中国音乐的思维,但又融入了西方传统音乐思维的某些因素,在运用现代技法的时候又把自己的音乐融入进去,使古曲《梅花三弄》入“新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式结构 逝去的时光 主题的发展与变形 调式 和声 配器
下载PDF
素材既是手段——对表现内容的需求,决定如何使用材料及方式
4
作者 赵文彬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108,共4页
谈到音乐的发展,就会习惯性的考虑到主题材料的使用,然后才是一些辅助性的技术手段,例如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配器等等。主题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在一部作品中的地位当然不可轻视和否认: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技术门类,技术手法都视为... 谈到音乐的发展,就会习惯性的考虑到主题材料的使用,然后才是一些辅助性的技术手段,例如调式、调性、和声、织体、配器等等。主题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在一部作品中的地位当然不可轻视和否认: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技术门类,技术手法都视为主题因素,都相应的发展,扩大其作用,那么作为音乐创作者,我们可利用的工具,可表现的内容,可完成的创作就会更加的丰富,更加广阔。本文以德彪西的几首钢琴曲为例,从几个技术门类为切入点,试图剖析这种广泛意义的创作思维,从而扩大创作的手法和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彪西音乐的基本要素 多素材 主题材料的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