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及两岸的风景——论陈其钢管弦乐组曲《五行》中音响性主题的构成及转接手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文彬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6-47,共12页
笔者在酝酿这篇论文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面对面地向陈其钢先生请教。他说:"现代音乐作品的主题材料往往比较丰富,主题在发展,尤其转接的过程需要一些手段,我把这手法叫做‘桥’,你可以找一找在这部作品中一共用了多少座这样的... 笔者在酝酿这篇论文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面对面地向陈其钢先生请教。他说:"现代音乐作品的主题材料往往比较丰富,主题在发展,尤其转接的过程需要一些手段,我把这手法叫做‘桥’,你可以找一找在这部作品中一共用了多少座这样的‘桥’。"笔者愚见:从这样一部"带有试验性质"(作者语)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时间与空间的力量。整部作品的主题材料大多是由块状音响或者不同的单音音色构成,虽然每个材料都有具体所属的音集结构和节奏形态,但在实际的听觉中,这些音集结构和节奏形态构成的材料形成的是色彩斑斓、瞬息变化的音块。不同音块的横向运动时而持续某个时间长度,时而瞬间转接变化,所以说材料的形成、发展、句法、段落在很多情况下不再以小节为计算单位(虽然仍带有小节线),而是以时间的流动(秒、分)为计算依据。在每一个时间点或者时间段中,同时或先后运动着不同的主题素材(音块),这些素材之间可以是纯粹的对比关系,也可以是相同原始材料的不同变体,总之,各个形态的音乐形象转接、叠加、变形、延伸……构成了每时每刻的空间音响结构。可以这样说:这部作品的每个乐章就是瞬间变化着的空间音响的时间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其钢/《五行》/桥/音响主题/主题材料的发展
下载PDF
录音报道音响使用之我见
2
作者 史靖洪 《中国广播》 2009年第11期57-59,共3页
录音报道是广播节目中常见的一种报道方式,如何在录音报道中用好音响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笔者在阅读分析了大量获奖作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关于使用音响的几点看法,以期能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 录音报道 背景音响 主题音响
下载PDF
论《舍赫拉查德》中主题变形手法的使用
3
作者 卫璐瑶 《北方音乐》 2020年第21期77-79,共3页
《舍赫拉查德》这部交响组曲,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整部作品共有四个乐章,分别对应于创作来源《一千零一夜》中的四个故事情节,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去构建不同主题形象,虽然在听觉上有着较大的音响差异,但... 《舍赫拉查德》这部交响组曲,是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整部作品共有四个乐章,分别对应于创作来源《一千零一夜》中的四个故事情节,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去构建不同主题形象,虽然在听觉上有着较大的音响差异,但内在的创作理念仍然和谐统一,本文将围绕主题音响来进行分析,剖析作曲家的作曲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赫拉查德》 主题音响 主题变形
下载PDF
隐喻·叙事·互文本——韩雪器乐二重奏《话影》“声音主义”创作技法分析
4
作者 石磊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1-104,I0021,I0022,105-108,I0025-I0028,109-111,共19页
20世纪中期以来,将音色音响作为主要创作手段成为一股重要潮流并延续至今,其中产生了许多独特的声音主义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创作实践。中国青年作曲家韩雪的器乐二重奏《话影》是一部典型的“声音主义”作品。该作品在声音元素的提取、... 20世纪中期以来,将音色音响作为主要创作手段成为一股重要潮流并延续至今,其中产生了许多独特的声音主义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创作实践。中国青年作曲家韩雪的器乐二重奏《话影》是一部典型的“声音主义”作品。该作品在声音元素的提取、声音形态的设计、音响式主题的构建和双重逻辑的结构生成等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无论作为理论研究抑或创作经验的推广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影》 声音主义 隐喻 跨文本转化 音响主题 中国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