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句清词——论韦庄诗的语言艺术
1
作者 张美丽 《大连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71-74,共4页
韦庄是唐末诗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丽句清词”是他所追求的审美风格,也可用来概括他的诗的语言艺术。这种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笔调清新、色彩明丽、语句晓畅三... 韦庄是唐末诗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他的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在语言的运用上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丽句清词”是他所追求的审美风格,也可用来概括他的诗的语言艺术。这种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笔调清新、色彩明丽、语句晓畅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句清词 韦庄诗 语言艺术
下载PDF
盛世新声
2
《中国韵文学刊》 1994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关键词 盛世新声 李商隐 五言古风 薛能 挈瓶 丽句清词 李群玉 阎古古 涵万 阮囊
下载PDF
让生命打上高雅的底色——诗香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3
作者 刘伟敏 《考试(高考文科版)》 2015年第15期88-,共1页
巍巍邙岭秀,滔滔洛水长。千年帝王都,钟灵毓秀处。在古都河南洛阳的西部,昔日的皇家后花园,有一座美丽的小学——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天香小学。来过这个校园的人都说,这是一所充满诗意的学校,这里的学生们,都拥有一个诗意的童年。校园... 巍巍邙岭秀,滔滔洛水长。千年帝王都,钟灵毓秀处。在古都河南洛阳的西部,昔日的皇家后花园,有一座美丽的小学——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天香小学。来过这个校园的人都说,这是一所充满诗意的学校,这里的学生们,都拥有一个诗意的童年。校园环境是学生成长的一生记忆,更是校园文化的时空绽放。学校在校园里加强经典诗文的熏陶,营造书香四溢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诗教活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明的、优雅的、诗化的濡染和熏陶,让学生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都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走进校园,清新的"诗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市涧西区 思想道德素质 诗教 文化素质 丽句清词 河南洛阳 洛水 一所 心灯 谷水
下载PDF
陈超自选新世纪以来短诗十首
4
作者 陈超 《诗探索》 2012年第2期51-61,共11页
关键词 陈超 诗探索 月溪禅师 丽句清词 黄昏时分 想不起 毕肖普 《草叶集》 三十岁 小租
原文传递
文人书信小议
5
作者 卜束 《瞭望》 北大核心 1989年第Z1期50-50,共1页
文人的书信,本不能划入文学作品的范围,因为在他写书信时,原未打算发表。后来或被视为可用以考订朝章国故,或寻求丽句清词,均非作者本意所在。也有些书信,如嵇叔夜致山巨源《绝交书》,司马迁《报任安书》,都是写信人直抒胸臆之作,后来... 文人的书信,本不能划入文学作品的范围,因为在他写书信时,原未打算发表。后来或被视为可用以考订朝章国故,或寻求丽句清词,均非作者本意所在。也有些书信,如嵇叔夜致山巨源《绝交书》,司马迁《报任安书》,都是写信人直抒胸臆之作,后来却成为千古绝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句清词 朝章国故 书信集 写信人 巨源 文学作品 《报任安书》 叔夜 唐代韩愈 当代作家
原文传递
寄赠唱和
6
作者 桑盛庭 王品科 +8 位作者 陈焕琪 傅瑜 仰斋 罗辉 马明德 廖军武 杨家鼎 凌德霖 栾恒国 《诗词月刊》 2013年第9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董桥 余秋雨 当代散文 诉衷情 丽句清词 郁孤台 吟坛 唐音 莫言 徐治
原文传递
寄赠唱和
7
作者 邹学峰 曹瑞宗 +17 位作者 石本灿 张安球 廖湘栋 姚平 张启侠 叶青才 翁丽萍 王旭 司美霞 郁犁 成景亮 黄红梅 陈好武 邹家礼 杨盛祥 焦俊芳 施培忠 阎宝林 《诗词月刊》 2013年第2期37-40,共4页
关键词 鹧鸪天 思佳客 骚坛 诗家 霜发 丽句清词 行香子 南乡子 三生石 浪淘沙
原文传递
于坚的诗(8首)
8
作者 于坚 《诗歌月刊》 2013年第12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于坚 丽句清词 八月十五 奥斯威辛 湖上 太远 巴比松 翻袖 投明弃暗 陈讷
原文传递
诗林逸兴
9
《长白山诗词》 2006年第2期30-35,共6页
关键词 诗林 丽句清词 江州司马 苏海韩潮 低唱浅斟 曲水流 日月潭 梅岭三章 兰舟 兰亭雅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