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执行能力的举证权利与义务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董书萍
王志强
-
机构
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
烟台市莱山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
-
出处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03-107,共5页
-
文摘
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民事案件执行难的问题,有人为的原因,也有制度上的缺陷。在制度上,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有关执行能力证明的规定不尽完善,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执行能力的证明不是实务界所主张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而是举证权利、义务的问题。举证权力、义务是一套完整的举证权利享有以及举证义务负担的制度。
-
关键词
执行能力
举证权利
民事案件
《民事诉讼法》
中国
举证义务
证据制度
-
分类号
D92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略论刑事诉讼举证权利
- 2
-
-
作者
彭剑鸣
-
机构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法律二系
-
出处
《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5-18,共4页
-
文摘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权利是与举证责任相伴生的,目前的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都强调了举证责任.而未论及举证权利。举证权利属于控诉权、辩护权、审判权中的内容。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律规范中,应建立完备的举证权的制度。
-
关键词
举证权利
刑事诉讼法
举证责任
控诉权
审判权
辩护权
略论
强调
理论与实践
内容
-
Keywords
criminal lawsuit
burden of proof
rights of producing proof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15
-
-
题名举证权利的法律保护及限制问题探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王新平
郑福广
-
机构
福建明经律师事务所
福建省大田县人民法院
-
出处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4-36,共3页
-
文摘
随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 ,当事人举证权利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以及举证权利的滥用等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影响了诉讼公正与效率。本文从举证权利的涵义、举证权利与举证责任的关系、当前当事人行使举证权利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了完善举证权利法律保护及限制的构想。
-
关键词
举证权利
举证责任
法律保护
法律限制
-
分类号
D92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应当重视当事人的举证权利
- 4
-
-
作者
彭春文
-
机构
江西省都宁县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0-60,共1页
-
文摘
应当重视当事人的举证权利彭春文当前,在民事诉讼的证据方面,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侧重于举证责任,强调当事人的举证义务以及不履行此项义务的不利法律后果,而很少去关心和保障当事人的举证权利。现实中不少法官只是把当事人看作是举证这一诉讼活动的义务主体,而...
-
关键词
当事人举证
举证权利
人民法院
法律后果
审判人员
调查收集证据
证据材料
民事诉讼
说明理由
客观原因
-
分类号
D925.1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举证期限制度对法律弱势群体的权利影响
- 5
-
-
作者
王晓灵
肖德云
-
机构
七煤公司法律事务处
七煤集团公司物资采购办
-
出处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6年第11期61-61,共1页
-
文摘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了举证期限制度。34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否则视为放弃举证权利。在民事诉讼中,“准主张谁举证”是。项基本规则,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负有举证的责任,否则将承担法律上的不利后果。但当事人的举证能力是不同的。弱势群体基于自然或社会原因,不能及时的举证。不维护这部分人的合法权利,就会失去公平和公正。
-
关键词
举证期限
弱势群体
期限制度
举证权利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法律
诉讼主张
当事人
证据材料
人民法院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试论我国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担
- 6
-
-
作者
张志英
云剑
-
机构
郑州大学法学院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4-75,共2页
-
文摘
举证责任中最具实质意义的是后果责任。行政诉讼中后果责任的分配由原、被告分担。被告就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原告已超诉讼时效承担举证责任。但原告也要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比如其首先要证明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否则将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
关键词
举证责任
中国
诉讼时效
《行政诉讼法》
举证权利
-
Keywords
evidential burden
partake
plaintiff
defendant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公诉人的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要略
- 7
-
-
作者
陈晖
-
机构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00年第6期86-88,共3页
-
文摘
长期以来 ,我国法学界对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定义 ,其与“举证责任”的区分以及刑事诉讼不同阶段中证明责任、举证责任的分担等问题颇有争议。可以从分析“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两者间的关联性着手 ,探讨公诉人在庭审中完成证明责任的举证要略。
-
关键词
公诉人
证明责任
举证责任
举证权利
证明标准
-
分类号
D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第三人举证对被诉行政行为之影响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刘曰明
陈黎
-
机构
青州市人民法院
山东鼎海律师事务所
-
出处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0-102,共3页
-
文摘
行政诉讼第三人在诉讼中如何行使自己的举证权利,以及所举证据对被诉行政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在立法上尚存在诸多空缺,导致法官在审判实践中难以操作,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执法乱象,不利于行政审判的规范和统一。针对上述立法缺陷及司法弊端,本文将围绕第三人在行政诉讼中的类型、举证责任及举证效力等问题提出初步意见。
-
关键词
行政诉讼第三人
举证权利
行政行为
立法缺陷
审判实践
行政审判
问题提出
举证责任
-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试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期限
- 9
-
-
作者
孙晓鸣
-
机构
山东正原律师事务所
-
出处
《山东审判》
2002年第6期43-47,共5页
-
文摘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以司法解释的方式将民事诉讼证据的相关规则予以系统地规定,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举证期限制度。 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的期限。
-
关键词
人民法院
对方当事人
证据规定
民事诉讼证据
证据交换
举证责任
提供证据
法律后果
举证期限制度
举证权利
-
分类号
D92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中立与合意——两大法系鉴定证据制度的融合
被引量:12
- 10
-
-
作者
黄维智
-
机构
四川大学
-
出处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
文摘
鉴定证据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 ,是证明方法理性和文明的标志。两大法系的鉴定证据制度围绕公正和效率的主题互相借鉴和学习过程中 ,表现出鉴定启动从“随意”到“令状”、主体选择的“合意”先于“指定”、主体地位从“依附”到“独立”、双方认同的“合意”优于“程序”的趋势。我国目前鉴定证据制度中存在鉴定启动的随意性、鉴定主体地位缺乏应有的中立、双方当事人的举证权利未受到平等对待等一系列问题 ,为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 ,“中立与合意”
-
关键词
鉴定证据制度
专家证言
举证权利
诉讼当事人
英美法系
诉讼制度
大陆法系
-
Keywords
neutral
pleasing
authenticating result
expert remark
trend
-
分类号
D915.1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1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论我国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 11
-
-
作者
马凤敏
-
机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
出处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116-117,共2页
-
文摘
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保证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特别是举证权利,体现出审判的公正性。诉讼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攻击和防御,并且每一次都应给对方留出相对合理的时间,以使对方有时间能够组词反驳与再防御。诉讼本身应体现出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并保证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义务的平等履行。当事人进行诉讼看重的就是其公正性。而证据交换制度恰恰能给当事人寻求这种公正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形式,也为诉讼所追求的公正提供了保证,防止了不公平的突然诉讼袭击,同时也增加了法庭审判的公开、透明度,增强了当事人对法院裁判工作的信任度,树立起法院裁判权威。
-
关键词
庭前证据交换制度
诉讼法
举证权利
诉讼权利
防御
民事诉讼法
-
Keywords
before trail
evidence
exchange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举证责任的时间效力和地域效力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赵卫民
-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19,共2页
-
文摘
举证责任的时间效力和地域效力□赵卫民我国民事法律中对于证据在何种条件下才具有法律效力,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只有依法取得的证据,才能具有法律上的意义,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但该条没...
-
关键词
举证责任
当事人
人民法院
时间效力
相关证据
上诉审
地域效力
再审申请
举证期间
举证权利
-
分类号
D915.16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浅议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
- 13
-
-
作者
吴同现
-
出处
《特区法坛》
2003年第78期24-24,共1页
-
文摘
举证时限制度,是指负有举证责任的民事诉讼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应该在法定期间或法官指定的期间内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若因客观因素确实不能提供证据的,应在该期间内提供证据线索,逾期不提供将丧失要求法院接收该证据并进行质证、认证活动的诉讼期间制度。举证时限制度的设立是由诉讼程序的阶段性所决定的。
-
关键词
民事诉讼
举证时限制度
证据意识
司法审判工作
司法资源
诉讼效率原则
举证权利
-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花瓶”还是“保险柜”——被曲解的公证
- 14
-
-
作者
潘丽丽
-
出处
《中国公证》
2002年第2期50-51,共2页
-
文摘
公证是我们社会的法律服务之链中的一环,它的作用在于固定证据.法律体制建设者最初的设想是:通过国家的公信力来固定证据,方便社会个体行使自己的举证权利和义务,以节约社会总的诉讼成本.在这个体制的末端,最终的裁判权交给了法院.
-
关键词
公证
证据
举证权利
诉讼成本
裁判权
行使
法院
法律体制
节约
保险柜
-
分类号
D926.6
[政治法律—法学]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咨询台
- 15
-
-
-
出处
《光彩》
2008年第2期53-53,共1页
-
文摘
举证期限外提供的证据有效吗问:我公司与某公司之间因存在货款延误的纠纷,将对方诉至法院。法院给我们指定了30天的举证期限,但对方在30天期限过后,向法院举出了一份至关重要的证据,最后法院依此证据作出了有利于对方的判决。法院接收过了期限的举证所作出的判决有效吗?
-
关键词
经营者
高级管理人员
法院
经济适用房
不正当竞争
举证权利
当事人
被监护人
开发商
规定
-
分类号
D920.5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