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宗羲的金石义例观与《明文海》编纂
1
作者 孟国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132,160-161,共5页
黄宗羲的《金石要例》在中国金石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雷文集》中诸多文章也反映出黄宗羲对碑志创作的一些看法,共同构成了其金石义例观。不过黄宗羲在编选《明文海》时,他的金石义例观却未能得到严格执行,这与黄宗羲致力于保存一代... 黄宗羲的《金石要例》在中国金石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雷文集》中诸多文章也反映出黄宗羲对碑志创作的一些看法,共同构成了其金石义例观。不过黄宗羲在编选《明文海》时,他的金石义例观却未能得到严格执行,这与黄宗羲致力于保存一代文献的观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宗羲 《金石要 金石义例观 《明文海》
下载PDF
《校雠通义》与章学诚的义例观
2
作者 管琴 《云梦学刊》 2014年第2期18-22,共5页
章学诚《校雠通义》一书的重点在于论校雠、目录之学,其中申述的关于义例学的观念与《文史通义》一书有着整体的关系。《校雠通义》的义例观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在于《校雠通义》的相关评说体现的关于史著的义例观,第二层在于这种义例... 章学诚《校雠通义》一书的重点在于论校雠、目录之学,其中申述的关于义例学的观念与《文史通义》一书有着整体的关系。《校雠通义》的义例观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在于《校雠通义》的相关评说体现的关于史著的义例观,第二层在于这种义例观投射在本书的写作上,以其书的自成一体体现出来。章学诚的义例观始终围绕着史书编撰的宗旨与体例展开,《校雠通义》一书充分体现了他"辨章源流"的思想,在论史学、史传、史述、史意的各个环节中,他都强调对源流的清晰把握,并采取了会通贯穿、由博返约的学术方法。作为一部旨在于接续古代校雠学经典的专著,《校雠通义》寓含着"本末兼该,部次相从"的义例观,力图在"洞析幽渺"的基础上摧陷廓清,充分体现了史家的眼光与识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雠通 章学诚 义例观 《文史通
下载PDF
试论车垓的《丧服》服制诠释
3
作者 邓声国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2-17,32,共7页
作为两宋创发新义阶段的一大代表人物,车垓在《丧服》诠释上极具特色,所著《内外服制通释》一书极具亮点。作为一部专题考证体著作,《通释》虽然以考证与《丧服》制度有关的各种专题内容为主,但在服制“义例”诠释上,紧紧抓住“义例”... 作为两宋创发新义阶段的一大代表人物,车垓在《丧服》诠释上极具特色,所著《内外服制通释》一书极具亮点。作为一部专题考证体著作,《通释》虽然以考证与《丧服》制度有关的各种专题内容为主,但在服制“义例”诠释上,紧紧抓住“义例”概念关键词的词义,第一次对各种“义例”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学术界定与推阐,第一次增设了“加服”这一类别。在著述方式上,车垓沿袭了汉代以来的治学传统,十分重视礼图的诠释方式,而且立名条目类目分明,涉及面较为全面。就其著述宗旨而言,车垓撰述《通释》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满足日常社会人们服丧之需求而提供便利,突显的是其礼俗规制的民间服制色彩,而不是为适应“三礼”学学术研究自身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垓 《内外服制通释》 服制义例观 诠释体 诠释特色
下载PDF
对刘师培义例论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4
作者 田访 《中国文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5-165,共11页
清末知名《左传》学者刘师培,其《左传》研究不以训诂考证为纲要,而以探究义例为主干。其思路和方法与乾嘉学者相异,是出于对抗公羊学、维护左氏学的需要,也是出于学术理论总结的需要。关于刘师培的义例论,前人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但在刘... 清末知名《左传》学者刘师培,其《左传》研究不以训诂考证为纲要,而以探究义例为主干。其思路和方法与乾嘉学者相异,是出于对抗公羊学、维护左氏学的需要,也是出于学术理论总结的需要。关于刘师培的义例论,前人已经做了一些研究,但在刘氏义例相关著述的篇目、刘氏所言"经例"与"传例"的概念与相互关系、以及刘氏的义例论与其家学渊源等问题上尚存在分歧。本文重点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一一探讨,最后得出以下三个结论:刘师培义例著作当为八种;经例与传例的关系当为"传例秉承经例";刘氏义例观亦有继承其家学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师培 左传 义例观 家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