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荀子“义利两有”政治哲学辨正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迎年 《邯郸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50-55,共6页
生活中有幸福,但也不缺乏苦难。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政治要处理欲望、财产、权力等问题。欲望、财产与权力等,假若不是卑下的,那也绝不是高尚的,它涉及俗人俗务。人的这种存在论所与(the given,gegeben),构成了政治哲学的基础性事件(Ere... 生活中有幸福,但也不缺乏苦难。面对这样的一个世界,政治要处理欲望、财产、权力等问题。欲望、财产与权力等,假若不是卑下的,那也绝不是高尚的,它涉及俗人俗务。人的这种存在论所与(the given,gegeben),构成了政治哲学的基础性事件(Ereignis)。在先秦儒家中,荀子一方面高度重视和突出了这一存在论所与,将其设定为自己叙说的逻辑起点,一方面又反复推究如何从此基础性事件中"自然生长"(epigenesis)出公道正义的问题,证明超凡入圣的可能性,从而最终建立了一种"义利两有"政治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义利两有 政治哲学 新生论
下载PDF
义利两有——荀子对孔子义利观的新开拓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华 于联凯 《临沂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0-28,共9页
义利观是人们对于"义"与"利"的根本看法。孔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义谋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等。但... 义利观是人们对于"义"与"利"的根本看法。孔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以为上""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义谋利""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等。但孔子并不完全否定人们对利的追求,特别是对民众利益的追求,即使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并非一概反对。这就显示了他的义利观的矛盾之处。这种义利观为荀子所继承与改造、开拓。荀子的义利观主要是"义利两有",打破孔子"义利两分"的成见,提出了"义与利者,人之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荀子的义利观还有"以义制利"和"均遍而不偏"。孔子的"义以为上",以义谋利和荀子的"义利两有""以义制利"的思想,在当今仍未失去其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利 义以为上 义利 义利两有 以义制利
下载PDF
评荀况的“义利两有”、“以义制利”的义利观
3
作者 阎殿和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50-54,71,共6页
荀从他的“性恶论”出发,提出“义利两有”的义利观,主张社会既要创造一定的物质条件,使人的生活得到起码的、必要的满足,也要通迂礼义教化和加强法制的手段,防止人们因放纵对物质欲望的追求而引发的犯罪。
关键词 义利两有 以义制利
下载PDF
“两山理论”义利之辨思想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范桂生 王健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56-63,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新的发展挑战,习近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成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新的发展挑战,习近平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中国传统义利思想为切入点,研究习近平提出的“两山理论”的内容,试图探寻习近平“两山理论”中所蕴含的传统“义利两有”“舍利取义”“义利相和”的三重含义。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到“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这三重含义在新时代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儒家义利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想实现国家与民族的永续发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不仅仅需要古人“舍利取义”的精神,更应该有“义利相合”的正确认识,“绿水青山”既是“义”更是“利”,“金山银山”既是“利”也是“义”,义利相合、相互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义利两有 舍利取义 义利相和 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PDF
从《大略》篇看荀子的义利观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宝琴 何志虎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43-47,共5页
读《大略》可以看出,荀子已经发现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是人类两种最基本的行为取向,两者相互斗争,其势力消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与动乱,人可以参与并调节两者的矛盾运动。他主张人为地助长道义主义,通过"以义克利"的过程而实现&q... 读《大略》可以看出,荀子已经发现功利主义和道义主义是人类两种最基本的行为取向,两者相互斗争,其势力消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与动乱,人可以参与并调节两者的矛盾运动。他主张人为地助长道义主义,通过"以义克利"的过程而实现"义利两有"。他把其义利观贯彻于他的天人观、教育观、认识论和治国论中,形成了精神激励、利益驱动、权利制约三种手段并用的综合社会治理思想,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但亦带有理论偏见,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大略》 “以义克利” 义利两有
下载PDF
“利以养体、义以养心”在新时代的诠释与践行
6
作者 李娉 《天中学刊》 2022年第1期35-41,共7页
汉代董仲舒的"利以养体、义以养心"义利观对我们当前正确看待义利关系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利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之一,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善政良治的重... 汉代董仲舒的"利以养体、义以养心"义利观对我们当前正确看待义利关系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利是人生存、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义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之一,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善政良治的重要准绳。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和加强正确义利观的教育,以义规范利,以利滋养义,最终实现"义利两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以养体 义以养心 义利 新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