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史视角的义渠都城地望再探
1
作者 孙静 王海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0-55,共6页
义渠都城地望是北方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界基于传世文献记载、地理条件分析、遗址参照和出土文物支撑,对其提出诸多观点,但尚未达成一致见解。“宁县焦村乡西沟村”说受到多数学者赞同,却也存在传世文献运用不够严谨等问题。从... 义渠都城地望是北方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界基于传世文献记载、地理条件分析、遗址参照和出土文物支撑,对其提出诸多观点,但尚未达成一致见解。“宁县焦村乡西沟村”说受到多数学者赞同,却也存在传世文献运用不够严谨等问题。从区域史视角看,与疆域内其他城市的联系、与秦国关系转变导致的疆域变迁都可能影响义渠都城地望。义渠势力兴衰可能导致都城迁徙,前期都城应位于宁县西北,更加接近关中的米桥乡蒙家村,这里或许是后期都城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渠都城 秦国 区域交通 疆域变迁
下载PDF
义渠考 被引量:7
2
作者 辛迪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0-93,共4页
义渠为战国时代不同于华夏民族的一支少数民族 ,其与秦国战争不断 ,最终为秦所灭。秦昭襄王、宣太后和义渠关系复杂。关于义渠的族属争论较多 ,或以之为戎、或为狄、或为羌 ,然戎、狄皆为对异族的泛称 ,义渠为羌说论据亦不充分。义渠本... 义渠为战国时代不同于华夏民族的一支少数民族 ,其与秦国战争不断 ,最终为秦所灭。秦昭襄王、宣太后和义渠关系复杂。关于义渠的族属争论较多 ,或以之为戎、或为狄、或为羌 ,然戎、狄皆为对异族的泛称 ,义渠为羌说论据亦不充分。义渠本身就是族称 ,为其族自称 ,和匈奴、鲜卑等民族一样 ,既是国名 ,也是族名 ,最后成为氏名。义渠地域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的大部分 ,然义渠王城及活动地区主要在汉北地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渠 族属 地域
下载PDF
秦国对义渠的策略探析
3
作者 张若开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6期30-34,共5页
义渠是戎族的一支,秦国立国之前的秦仲时代就展开了对戎族的军事进攻。秦国与义渠相互纠葛数百年,根据自身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对义渠的策略,直至公元前272年将义渠消灭。如此漫长的征服过程既有秦国发展战略的因素,也有义... 义渠是戎族的一支,秦国立国之前的秦仲时代就展开了对戎族的军事进攻。秦国与义渠相互纠葛数百年,根据自身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不断调整对义渠的策略,直至公元前272年将义渠消灭。如此漫长的征服过程既有秦国发展战略的因素,也有义渠地处偏远、实力弱于秦国的原因。而且,秦国与义渠往来接触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影响,推动地区生产力发展、文明的进步,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秦国兼并义渠后快速恢复生产力和管理秩序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国 义渠 策略
下载PDF
义渠东羌考 被引量:2
4
作者 武刚 王晖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115,共6页
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国家义渠,其具体族属仍有许多争议。义渠一族有火葬的传统,是羌族的特征之一。东羌这个概念出现于两汉,但其范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战国时义渠广泛分布于秦国上郡、陇西一带,秦国灭亡义渠后设立北地... 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少数民族国家义渠,其具体族属仍有许多争议。义渠一族有火葬的传统,是羌族的特征之一。东羌这个概念出现于两汉,但其范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战国时义渠广泛分布于秦国上郡、陇西一带,秦国灭亡义渠后设立北地郡。北地郡一带为匈奴所有后,当地义渠与匈奴杂居,故有"羌胡"之称。直到汉代,北地郡、上郡仍然广泛分布有羌族,他们保留原有的经济生活方式,并没有完全汉化,有些则以"义渠"作为姓氏;《后汉书·西羌传》称义渠为"义渠种",也符合对羌族种属的命名规律。义渠族不仅是羌族,而且正是见于两汉史书的东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民族关系 义渠 东羌
下载PDF
义渠年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西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54-55,65,共3页
义渠,又称仪渠,是先泰时期西戎的重要别支之一,长期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及宁夏一带。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帝武乙时期,战国晚期为秦国所灭。由于相关史料奇缺,史学界此前对它的研究多着眼于民族源流的角度。本文广泛搜集史料,编一大事系... 义渠,又称仪渠,是先泰时期西戎的重要别支之一,长期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及宁夏一带。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帝武乙时期,战国晚期为秦国所灭。由于相关史料奇缺,史学界此前对它的研究多着眼于民族源流的角度。本文广泛搜集史料,编一大事系年,以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渠 年表 西戎 秦国
原文传递
匈奴族早期历史与阴山河套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春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5-59,共5页
匈奴族在阴山河套地区的活动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匈奴族在这一地区活动的最早时间方面还有争议。考察头曼单于前的匈奴早期活动,匈奴族在阴山河套一带活动的时间可上溯至战国早期。义渠与匈奴是两个古族集团,不能混为一谈。义... 匈奴族在阴山河套地区的活动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匈奴族在这一地区活动的最早时间方面还有争议。考察头曼单于前的匈奴早期活动,匈奴族在阴山河套一带活动的时间可上溯至战国早期。义渠与匈奴是两个古族集团,不能混为一谈。义渠可能是在匈奴的授意下配合五国攻秦的。头曼单于时已有控弦之士二十万与匈奴战国早期在阴山河套地区的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奴 阴山河套 义渠
下载PDF
论秦汉时期北地郡的设置及变迁与西北少数民族的活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玉荣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45-47,56,共4页
秦汉时期北地郡的设置及变迁与西北少数民族的活动密切相关。北地郡为秦灭先秦戎狄义渠所建,西汉时期屡受匈奴所扰,汉武帝征战匈奴,北地郡达到鼎盛,东汉时期始终为羌人起事所困扰,被迫屡次内迁。
关键词 北地郡 义渠 匈奴
下载PDF
秦北地郡政区沿革考
8
作者 王兴锋 《唐都学刊》 2022年第4期83-87,共5页
秦北地郡政区沿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北地郡,肇始于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的义渠置县。其后,秦国夺取义渠二十五城,统属于北地郡。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秦灭义渠后,北地郡辖区扩大,秦国重新调整北地郡的辖境和属... 秦北地郡政区沿革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四个阶段。北地郡,肇始于秦惠文王十一年(前327)的义渠置县。其后,秦国夺取义渠二十五城,统属于北地郡。秦昭王三十五年(前272),秦灭义渠后,北地郡辖区扩大,秦国重新调整北地郡的辖境和属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统一后,北地郡列入三十六郡。秦北地郡政区沿革研究的深入,为探寻秦郡政区沿革提供有益补充,也为历史政区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国 北地郡 政区 义渠
下载PDF
芈月和赫连勃勃大王和银川
9
作者 张涛 《环球人文地理》 2021年第10期152-153,共2页
芈月和银川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即位,义渠王在复国无望的情况下,到秦国朝见秦昭襄王,祝贺昭襄王即位为君,并表示臣服。秦王把义渠王留在秦国,假封高官实为人质。谁知义渠王非常贪恋女色,后来竟与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勾搭成奸,乐而忘归... 芈月和银川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即位,义渠王在复国无望的情况下,到秦国朝见秦昭襄王,祝贺昭襄王即位为君,并表示臣服。秦王把义渠王留在秦国,假封高官实为人质。谁知义渠王非常贪恋女色,后来竟与秦昭襄王的母亲宣太后勾搭成奸,乐而忘归,并生下两个儿子,把复国的希望完全抛弃。义渠势力强大,只因内乱才臣服于秦,后又反叛,秦只能蚕食其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昭襄王 义渠 宣太后 秦国 朝见 芈月 银川
下载PDF
甘肃宁县石家东周墓地2016年的发掘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永安 +2 位作者 张俊民 孙锋(绘图) 赵章赫(绘图) 《考古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25-426,I0005,427-462,I0006-I0017,共51页
石家墓地位于甘肃庆阳宁县早胜镇西头村,在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无日天沟河以北的早胜原上。墓地东为遇村南沟,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遇村遗址隔沟相望。沟内常年有泉水流淌,经古峪沟,汇入泾河支流马莲河(图一)。早胜原旧称枣社原,... 石家墓地位于甘肃庆阳宁县早胜镇西头村,在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无日天沟河以北的早胜原上。墓地东为遇村南沟,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遇村遗址隔沟相望。沟内常年有泉水流淌,经古峪沟,汇入泾河支流马莲河(图一)。早胜原旧称枣社原,是宁县境内最大的原块。商周时期属豳地。东周时期被义渠占据,后为秦地,置义渠县,属北地郡。东汉设泥阳县,属安定郡。早胜原原面平坦宽阔,黑垆土分布较厚,是陇东地区重要粮食基地。地貌形态上为黄土高原沟壑类型,山原相交,河溪纵横,壑谷深险,梁峁参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时期 北地郡 马莲河 义渠 地貌形态 甘肃庆阳 九龙河 东周时期
原文传递
秦建都咸阳与北方部族关系试说
11
作者 褚晓波 张童心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50,共6页
以考古学文化面貌反映的文化族属认同角度,从马莲花流域为中心的义渠戎文化面貌入手分析,认为在秦国自雍城迁泾阳、栎阳以及定都咸阳的过程中,北方部族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后三次的微观调整,表现了义渠戎为首的松散联盟... 以考古学文化面貌反映的文化族属认同角度,从马莲花流域为中心的义渠戎文化面貌入手分析,认为在秦国自雍城迁泾阳、栎阳以及定都咸阳的过程中,北方部族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后三次的微观调整,表现了义渠戎为首的松散联盟因其受到北方地带外来因子的影响,成为秦国必须面对的一股防御势力。而后的扩大渭南宫区以其为帝都,也与北方部族向南扩散受到阻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都 义渠 北方部族 咸阳城
原文传递
古环州赋
12
作者 李儒峰 《中华辞赋》 2021年第8期15-16,共2页
环州之远矣,禹贡九州,属雍之时;环州之古哉,三代之前,西戎边陲。历春秋而义渠,属北地以秦司。三国两晋,逾没羌夷;南朝北朝,豳朔宁施。至若隋唐,庆州以宜,五代之周,环州称辞。自兹千余载,路府所属不同,而其名未移。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 环州之远矣,禹贡九州,属雍之时;环州之古哉,三代之前,西戎边陲。历春秋而义渠,属北地以秦司。三国两晋,逾没羌夷;南朝北朝,豳朔宁施。至若隋唐,庆州以宜,五代之周,环州称辞。自兹千余载,路府所属不同,而其名未移。明洪武二年,降州为县以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州 明洪武 义渠 三国两晋 庆州 五代
原文传递
“秦军”是如何炼成的
13
作者 张敏 《艺术品鉴》 2020年第4期38-45,共8页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段秦国宰相张仪的"日常忽悠",在给韩王描述秦国的军队时,有一句"左挈人头,右挟生虏,以攻不服之弱国"略带恐吓成分的说辞。语言是一门艺术,张仪的说辞显然有艺术夸张的感觉,但这句话倒不是完全... 《战国策》中记载了一段秦国宰相张仪的"日常忽悠",在给韩王描述秦国的军队时,有一句"左挈人头,右挟生虏,以攻不服之弱国"略带恐吓成分的说辞。语言是一门艺术,张仪的说辞显然有艺术夸张的感觉,但这句话倒不是完全脱离了现实。秦国因"商鞅变法"逐渐走上逆袭之路,惠文王时期的秦军攻魏、灭蜀、败楚、伐义渠,手里捏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跟韩国叫叫板也不过分。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始皇时期的秦军数量超过一百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策》 商鞅变法 艺术夸张 义渠 军事实力 秦国 张仪 说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