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概念驱动和句法制导的语句构成和意义识解——以“白、白白(地)”句的语义解释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袁毓林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2-417,479,共16页
本文通过副词"白、白白(地)"的语义解释问题讨论人脑如何植根于概念结构、并在句法结构的制导下来生成语句和识解其意义。首先描写"白、白白(地)"的不同义面及其用法特点,然后讨论"白、白白(地)"的不同... 本文通过副词"白、白白(地)"的语义解释问题讨论人脑如何植根于概念结构、并在句法结构的制导下来生成语句和识解其意义。首先描写"白、白白(地)"的不同义面及其用法特点,然后讨论"白、白白(地)"的不同意义所共享的概念结构基础。接着,通过众多实例分析,指出"白、白白(地)"的两种意义是通过句法结构的制导来明确的:1)当陈述"白、白白(地)"所修饰的动词性成分的主语没有付出而白得时,把"白、白白(地)"识解为"无代价、无报偿";2)当陈述"白、白白(地)"所修饰的动词性成分的主语没有收获而白搭时,把"白、白白(地)"识解为"无收获、徒然地"。通过这个案例说明,语言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自组织系统,具有随时间进化和不断涌现出新的成分和新的构式的特性;语言从概念结构、论元结构到句法结构和语句构式等多层面的结构型式,为人脑基于层级性模式识别的信息加工方式提供了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白、白白(地)” 概念结构 句法结构 解释 识解 义面确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