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者死后的文本狂欢——从《恩主》和《死亡之匣》看桑塔格早期的小说作者观 被引量:1
1
作者 郝桂莲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3,共5页
法国批评家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之死",是20世纪语言学转向的产物,针对的是19世纪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中心主义。桑塔格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有关作者地位的讨论,但是从她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两部小说《恩主》和《死亡之匣》... 法国批评家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之死",是20世纪语言学转向的产物,针对的是19世纪以人为中心的理性中心主义。桑塔格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场有关作者地位的讨论,但是从她20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两部小说《恩主》和《死亡之匣》中,我们可以从作者之死、叙述的不确定性和开放式结局3个方面了解到桑塔格早期的作者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恩主 死亡之匣 文本狂欢 作者之死
下载PDF
“局外人”的死亡想象:《死亡之匣》中的存在与荒诞
2
作者 柯英 祝平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8-83,共6页
《死亡之匣》是苏珊·桑塔格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若虚若实地展现了一个弥漫着死亡气息的世界。主人公企图了结自己荒诞孤独的生命历程,但在死亡的临界状态,他将死亡恐惧寄托于血腥的想象,以谋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证... 《死亡之匣》是苏珊·桑塔格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若虚若实地展现了一个弥漫着死亡气息的世界。主人公企图了结自己荒诞孤独的生命历程,但在死亡的临界状态,他将死亡恐惧寄托于血腥的想象,以谋杀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来证明"我在"。其实在一个孤独的个体自杀与谋杀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宏大的时代叙事,即美国与越南之间的那场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大规模屠杀。桑塔格以个人行为的荒诞为书写对象,矛头却直指战争的恐怖与荒唐,由此为小说镌刻下深深的时代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之匣 存在 荒诞 越南战争
下载PDF
收藏“死亡”:《死亡之匣》的图像叙事与废墟感受力
3
作者 郝桂莲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5年第2期118-129,共12页
桑塔格对碎片美学的偏好使她的早期小说基本放弃了寻求事物间因果相继的线性顺序,而是致力于把处于不同心理时空中的意象与细节融合在一起。这样,小说就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形式与结构。在《死亡之匣》中,作者延续了现代主义作家对"... 桑塔格对碎片美学的偏好使她的早期小说基本放弃了寻求事物间因果相继的线性顺序,而是致力于把处于不同心理时空中的意象与细节融合在一起。这样,小说就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形式与结构。在《死亡之匣》中,作者延续了现代主义作家对"心理时间"的迷恋,通过把时间分解为空间图像的叙述手段,将"死亡"这一时间事件呈现出了独特的空间样态,同时通过幻觉叙事和自由联想,将对"现在"的体验变成了可被观看的空间事件,体现了桑塔格独特的时空感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之匣 图像 时间 空间
下载PDF
“悖谬”表象之下的战争隐语——论《潘多拉之匣》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8-69,158,共13页
太宰治的《潘多拉之匣》突破了同时段文学创作的既定范式,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塑造了一个因肺病置身于战争生态之外且被送入名为"健康道场"疗养院的少年形象。本文借助叙述学理论,从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无时性叙... 太宰治的《潘多拉之匣》突破了同时段文学创作的既定范式,用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塑造了一个因肺病置身于战争生态之外且被送入名为"健康道场"疗养院的少年形象。本文借助叙述学理论,从第一人称叙述者"我"、无时性叙述等叙事元素切入,分析文本中出现的种种"悖谬"描写之下的严肃主题,以及与"悖谬"密不可分的肺病隐喻,深入探讨实际作者如何借用一个看似游离于战争之外的"局外"叙述者之口,表达自己的战争认识及其战后的社会适应,进而审视战时共同体于天皇制之下想要挣脱却又无法挣脱的战争枷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多拉之匣 悖谬 疾病隐喻 战时共同体 叙事策略
下载PDF
不确定性的迷宫——浅析《死亡之匣》中的人类社会信息领域的熵化现象
5
作者 张莉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21-25,共5页
在桑塔格的小说《死亡之匣》中,主人公迪迪为弄清自己是否曾杀过人而展开了调查,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越来越多混乱、无意义、彼此矛盾的信息,以至于最终迷失于不确定性的迷宫。小说通过对迪迪追寻确定性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人类社... 在桑塔格的小说《死亡之匣》中,主人公迪迪为弄清自己是否曾杀过人而展开了调查,然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他发现越来越多混乱、无意义、彼此矛盾的信息,以至于最终迷失于不确定性的迷宫。小说通过对迪迪追寻确定性经历的描写,展现了人类社会信息领域的高熵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之匣 信息 不确定性
下载PDF
谈《死亡之匣》之“陌生化”审美
6
作者 焦柏洳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1期49-53,共5页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一2004)是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具争议性的作家及评论家之一。《死亡之匣》是桑塔格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重点从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和叙事语言等方面,深入分析、论证《死亡之匣》...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一2004)是当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具争议性的作家及评论家之一。《死亡之匣》是桑塔格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发表于20世纪60年代。重点从叙事结构、叙事角度和叙事语言等方面,深入分析、论证《死亡之匣》的创作是如何运用陌生化理论,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从而带给读者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内心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苏珊·桑塔格 《死亡之匣
下载PDF
“反对阐释”—《死亡之匣》中“梦幻”和“清单”的言说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莉 任晓晋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12,共8页
苏珊·桑塔格的《死亡之匣》是一部反对阐释的小说。它通过梦幻叙事消解了梦幻与现实的边界,颠覆了传统内容说得以建立的现象和本质二分的本体论基础;通过清单式艺术抹煞中心与边缘的区别,消解了文本的中心意义,从而颠覆了关于文本... 苏珊·桑塔格的《死亡之匣》是一部反对阐释的小说。它通过梦幻叙事消解了梦幻与现实的边界,颠覆了传统内容说得以建立的现象和本质二分的本体论基础;通过清单式艺术抹煞中心与边缘的区别,消解了文本的中心意义,从而颠覆了关于文本或作家总是要再现或表达意义的传统内容说及其背后的逻各斯中心论基础。然而,以梦幻叙事和清单式艺术这两种走向沉寂的方式,桑塔格却又言说着生命中无处不在的真实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死亡之匣 梦幻叙事 清单式艺术
原文传递
走向沉寂--《死亡之匣》中的熵化人生
8
作者 任晓晋 张莉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94,共10页
本文以"熵"这个描述封闭系统中有效能量不断转化为无效能量、有序状态不断趋向于混乱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桑塔格的小说《死亡之匣》中主人公迪迪的生命历程,解读其中反映出来的六十年代美国人"一切都垮掉"的熵化... 本文以"熵"这个描述封闭系统中有效能量不断转化为无效能量、有序状态不断趋向于混乱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分析桑塔格的小说《死亡之匣》中主人公迪迪的生命历程,解读其中反映出来的六十年代美国人"一切都垮掉"的熵化人生。外部生存环境的高熵状态迫使迪迪退入封闭的内心世界,高度熵化的信息增加了迪迪封闭的心理系统中的不确定感。迪迪意识到自己心理的高熵状态,通过毁灭他者和毁灭自我的方式来获得生存的确定感,重建信仰,却因意识活动的激增和恶化最终加速了心理熵化过程,从而走向沉寂——走向精神的消亡、身体的衰竭,走向亦死亦生、无声无息的疑似生存状态。桑塔格笔下的生活方方面面的熵化状态,正是美国六十年代的生存图景,她对于迪迪走向沉寂的熵化人生的展示因而具有了启示录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死亡之匣 熵化人生 沉寂
原文传递
时钟之匣
9
作者 吴登远 《作文升级》 2009年第11期44-48,共5页
我只是听其他人说过,我爸拥有掌控拉普达城的时空的神秘力量,而其中的秘密全在于这个匣子里的亘古不变地行走着的古老时钟。
关键词 中等教育 作文 语文教学 《时钟之匣
原文传递
“易”、“道”概念与中西文化之融合
10
作者 马健 《人文论丛》 2007年第1期135-141,共7页
我们正处在一个自集合属性的大交换的时代:“市场化”把世界统一成了“地球村”,“网络化”把世界变成诸多集合因素的置换场……在西方实用科技的高技术,以藐视一切、唯我独尊的姿态,创造出这一切的非凡时,也犹如打开了世界的“潘多拉... 我们正处在一个自集合属性的大交换的时代:“市场化”把世界统一成了“地球村”,“网络化”把世界变成诸多集合因素的置换场……在西方实用科技的高技术,以藐视一切、唯我独尊的姿态,创造出这一切的非凡时,也犹如打开了世界的“潘多拉之匣”。在此人文与生态的双重生存危机的显现中,人类亟盼在进化与伦理、发展与和谐、需求与约束间的均衡法则与超凡卓越的实用科技圆融一体,让自己躲过“科学”悖论的黑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村 世界 之匣 市场化 生态 科技 统一
下载PDF
桑塔格的释义反对论及其作品的实践意义
11
作者 习丹 《安顺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2-23,30,共3页
文章选取了《恩主》和《死亡之匣》两部作品为例对桑塔格理论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桑塔格理论的实践意义:世界和人生是荒诞的,并且梦幻和死亡充当了实践载体的角色;同时桑塔格的反对释义理论具有局限性,即实践的不彻底;但在某种程度上,... 文章选取了《恩主》和《死亡之匣》两部作品为例对桑塔格理论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桑塔格理论的实践意义:世界和人生是荒诞的,并且梦幻和死亡充当了实践载体的角色;同时桑塔格的反对释义理论具有局限性,即实践的不彻底;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彰显了后现代主义的情绪,从而表现出后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反对释义理论 恩主 死亡之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