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方语境下日式美学的华语表达——评影片《你好,之华》 被引量:1
1
作者 蔺安慧 袁智忠 《戏剧之家》 2019年第9期92-93,共2页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以西方美学为参照,立足日本传统文学艺术作品,提炼确立了三个日本文化中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幽玄""哀"和"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岩井俊二凭借《情书》掀起了...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日本现代美学家大西克礼以西方美学为参照,立足日本传统文学艺术作品,提炼确立了三个日本文化中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幽玄""哀"和"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岩井俊二凭借《情书》掀起了日本电影的复苏,是使世界开始关注日本电影与日本美学的三大导演之一,其电影展现了浓烈的日本传统美学风格与审美文化,准确表现了日本的民族心理。《你好,之华》作为"中国版《情书》",在叙事、意象、视听上都极具日本美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美学 幽玄 物哀 《你好 之华》
下载PDF
从《情书》到《你好,之华》——论岩井俊二作者电影文本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永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4-87,共4页
“一位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法国著名导演让·雷诺阿曾说。诚如所言,在岩井俊二电影中,对青春的关注、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伤痛过后仍存于心底的期待与希望总是不变的主题。《你好,之华》延续岩井俊二一贯的电影美学风格,在平... “一位导演一生只拍一部电影”——法国著名导演让·雷诺阿曾说。诚如所言,在岩井俊二电影中,对青春的关注、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伤痛过后仍存于心底的期待与希望总是不变的主题。《你好,之华》延续岩井俊二一贯的电影美学风格,在平静的叙述中一点点展开对尘封往事的追忆,对身份错位导致的家庭悲剧发出一声叹息,却又将对美好生活的展望留在观众心底。《情书》作为岩井俊二首部电影作品,具有极为明显的作者风格。《情书》和《你好,之华》无论在故事结构、人物关系,或是影像特征上都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对这两部最具岩氏电影辨识性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理解和读懂岩井俊二电影表层叙事下的深层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之华》 《情书》 岩井俊二 作者视角
下载PDF
《你好,之华》的纯情消费与社会效应
3
作者 李艳敏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124,共3页
新世纪以来,文学和影视热衷于表现人们对纯情真爱的渴望。根据名作改编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七月与安生》,以及《你好,之华》均以书信体表达了社会群体的纯情诉求。《你好,之华》以贴近生活的特点彰显了纯情的美好。这类电... 新世纪以来,文学和影视热衷于表现人们对纯情真爱的渴望。根据名作改编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七月与安生》,以及《你好,之华》均以书信体表达了社会群体的纯情诉求。《你好,之华》以贴近生活的特点彰显了纯情的美好。这类电影越来越清晰地指向当今社会群体的纯情消费趋势,折射了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怀旧忆往中寻找纯情慰藉的社会心理。和20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渴望》一样,《你好,之华》体现了当今电影消费主体对纯情消费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之华》 书信体电影 纯情消费
下载PDF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析电影《你好,之华》 被引量:2
4
作者 裴雨晴 王平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8期82-83,共2页
雅克·拉康作为西方精神分析批评学影响最大的批评家,在继承弗洛伊德"本我"的基础上将其对儿童"自我"意识进行研究,得出著名的"镜像理论"。本文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对电影《你好,之华》... 雅克·拉康作为西方精神分析批评学影响最大的批评家,在继承弗洛伊德"本我"的基础上将其对儿童"自我"意识进行研究,得出著名的"镜像理论"。本文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对电影《你好,之华》进行探析,对主人公的自我、自我与他者的镜像关系,以及观者的自我进行研究,对现代社会中人的自我建构问题进行反思,探讨影片深层的精神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之华》 拉康镜像理论 自我建构 镜像关系
下载PDF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你好,之华》
5
作者 周格格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2-154,共3页
《你好,之华》是继《情书》之后,导演岩井俊二时隔23年再次拍摄的一部关于信件传情的影片。将精神分析学应用于电影《你好,之华》的研究,首先借助拉康的镜像及相关主体性理论,探讨之华的自我困境;其次依据弗洛伊德关于抑郁症的原理解释... 《你好,之华》是继《情书》之后,导演岩井俊二时隔23年再次拍摄的一部关于信件传情的影片。将精神分析学应用于电影《你好,之华》的研究,首先借助拉康的镜像及相关主体性理论,探讨之华的自我困境;其次依据弗洛伊德关于抑郁症的原理解释,展开对之南抑郁动因的溯源;最后通过影片中信件的书写与传递,人物得到自我表达、宣泄与疗愈的过程梳理,试图揭示导演本人在影像中建构起的现实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之华》 镜像关系 抑郁症 信件 自我疗愈
下载PDF
浅析岩井俊二的电影艺术风格——以《你好,之华》为例
6
作者 程扬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1年第3期65-67,共3页
《你好,之华》是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首部中国电影,该片不仅延续了其一贯的诗意唯美风格,而且将日式美学元素因地制宜地融入到中国语境中。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能进一步总结出岩井俊二的电影艺术风格:他的电影往往以多样... 《你好,之华》是日本著名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首部中国电影,该片不仅延续了其一贯的诗意唯美风格,而且将日式美学元素因地制宜地融入到中国语境中。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我们能进一步总结出岩井俊二的电影艺术风格:他的电影往往以多样化的青春为主题,汲取了日本传统的美学思想,用意蕴深远的情感表达、清新细腻的画面影像、浪漫舒缓的钢琴配乐来阐释其对于个体生命和成长本质的理解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井俊二 《你好 之华》 电影语言 艺术风格
下载PDF
以《你好,之华》为例浅析岩井俊二的电影风格
7
作者 孙铜雨 《戏剧之家》 2021年第5期166-167,共2页
岩井俊二作为一名剧作家、导演,在日本乃至世界电影界都十分有影响。他的影片擅长表达“纯爱”,唯美的画面加上含蓄的表达,在传递情感的同时,也使观众缅怀自己的青春时光,散文化的镜像叙述中也充斥着受众易于接受的生活化表达,从而将这... 岩井俊二作为一名剧作家、导演,在日本乃至世界电影界都十分有影响。他的影片擅长表达“纯爱”,唯美的画面加上含蓄的表达,在传递情感的同时,也使观众缅怀自己的青春时光,散文化的镜像叙述中也充斥着受众易于接受的生活化表达,从而将这种至纯至美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实现一种对话。本文以《你好,之华》为例,从散文化的镜头叙事、生活化的细节表达、隐喻性的哲理思考、接受美学角度、拉康镜像理论等方面浅析岩井俊二的电影表达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之华》 岩井俊二 电影风格
下载PDF
中国语境下的拉康式重写--《你好,之华》与《情书》的对比解读
8
作者 陈晗航 《声屏世界》 2021年第1期123-124,共2页
文章以《你好,之华》《情书》为分析对象,试图从“镜像-主体理论”“互文理论”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这两部影片,从电影的叙事结构中梳理出主要人物的行为活动及其深层心理原因,在爱情的表层结构下发掘出自我与他者的深刻命题。
关键词 镜像 拉康 《情书》 《你好 之华》
下载PDF
拉康主体理论视域观照下的《你好,之华》
9
作者 成琪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59-65,共7页
以影片《你好,之华》为研究对象,以人格三角结构想象界、象征界、真实界为逻辑起点,结合拉康以镜像理论、他者与欲望的辩证法、象征性能指语言观为代表的主体理论对互为镜像的之华、之南及之华、之南与小、大他者构成的主体间性予以观... 以影片《你好,之华》为研究对象,以人格三角结构想象界、象征界、真实界为逻辑起点,结合拉康以镜像理论、他者与欲望的辩证法、象征性能指语言观为代表的主体理论对互为镜像的之华、之南及之华、之南与小、大他者构成的主体间性予以观照。旨在挖掘深藏于导演岩井俊二内心的拉康情结,确证拉康主体理论的现实、现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之华》 镜像理论 他者与欲望的辩证法 象征性能指语言观 主体间性
下载PDF
《你好!之华》的精神分析解读
10
作者 张建华 《视听》 2019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你好!之华》是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以"书信"为线索的一部治愈影片。本文拟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出发,对电影《你好!之华》进行重读,探索影片中人物隐秘而丰富的精神世界。首先,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和相关主体性理论探讨人物的... 《你好!之华》是导演岩井俊二执导的以"书信"为线索的一部治愈影片。本文拟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出发,对电影《你好!之华》进行重读,探索影片中人物隐秘而丰富的精神世界。首先,借助拉康的镜像理论和相关主体性理论探讨人物的精神缺失与自我建构问题;其次,依据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对人物展开成长过程的梳理,探讨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年龄层对生、死和爱等主题的诠释与和解;最后,通过书信的书写与传递,人物群像最终实现自我突围与和解,传达出一种普世的温情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之华》 精神分析 本能论
下载PDF
从《你好,之华》看日本电影美学的中国化呈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潇潇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5,共3页
中日合拍电影《你好,之华》在保留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标志性风格的同时,完成了一次'中国化'的再创作,是中外合拍片新的尝试。本文从合拍经验模板、技术保障的创作本体角度,以及合拍双方文化交流与嫁接的文化分析角度,阐述本片可... 中日合拍电影《你好,之华》在保留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标志性风格的同时,完成了一次'中国化'的再创作,是中外合拍片新的尝试。本文从合拍经验模板、技术保障的创作本体角度,以及合拍双方文化交流与嫁接的文化分析角度,阐述本片可借鉴性的创作经验,并讨论了其尚待改进和进一步探索的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之华》 电影美学 创作经验 文化分析
原文传递
《你好,之华》:怀旧、视觉地方性与东亚电影 被引量:2
12
作者 白惠元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8-61,共4页
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你好,之华》以"信"为线索,完成了对《情书》的经典重访:在电子时代写信,是怀旧的文化仪式,其目的是建构一种面朝过去、背对未来的"逆托邦";片中的空间呈现为无地域的"全球单城性&quo... 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你好,之华》以"信"为线索,完成了对《情书》的经典重访:在电子时代写信,是怀旧的文化仪式,其目的是建构一种面朝过去、背对未来的"逆托邦";片中的空间呈现为无地域的"全球单城性",并指向都市中产阶级想象自我与他者的空间寓言;一本两拍的制片方式,为"东亚电影"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你好 之华》 岩井俊二 怀旧 视觉地方性 东亚电影
原文传递
电影《你好,之华》的反归化接受美学策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曲明鑫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5-137,共3页
基于接受美学理论与归化理论,明确接受美学视角下的反归化具有强化作品文化特色、间接拔高受众文化理解层次、拓展受众期待视野等价值。结合2018年高口碑影片《你好,之华》,解析接受美学视角下电影作品的反归化美学策略应用。
关键词 《你好 之华》 接受美学 反归化 主要线索
原文传递
电影《你好,之华》:与《情书》互文下的本土书写缺憾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娟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5,共4页
《你好,之华》是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华语电影首秀,与其成名作《情书》体现着明显的互文性。在影片《你好,之华》中,为了体现"写给中国观众的《情书》"的创作要义,导演做了中国语境下本土化书写的努力。由于地域文化和美学理... 《你好,之华》是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华语电影首秀,与其成名作《情书》体现着明显的互文性。在影片《你好,之华》中,为了体现"写给中国观众的《情书》"的创作要义,导演做了中国语境下本土化书写的努力。由于地域文化和美学理念的隔膜,影片存在一些缺憾,影响了其主体地位的形成,带给观众的感动与争议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井俊二 《情书》 《你好 之华》 互文性 本土书写
原文传递
悲与美——论电影《你好,之华》的悲剧美
15
作者 王命洪 温曼露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电影《你好,之华》延续了导演以往的电影风格,在其唯美、含蓄的影像背后渗透着日本传统的物哀文化。论文从影片中无处不在的镜像幻觉出发,探究镜像之间以“信”为纽带的连接与错位,以及镜像破碎后造成的爱与死亡的悲剧等等。最终,这一... 电影《你好,之华》延续了导演以往的电影风格,在其唯美、含蓄的影像背后渗透着日本传统的物哀文化。论文从影片中无处不在的镜像幻觉出发,探究镜像之间以“信”为纽带的连接与错位,以及镜像破碎后造成的爱与死亡的悲剧等等。最终,这一切的宿命悲剧之下都潜藏着导演对破碎之美的永恒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井俊二 《你好 之华》 悲剧 精神分析
原文传递
外向型出口企业——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16
《云南科技管理》 2007年第5期91-91,共1页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日合资上海虹华园艺有限公司昆明农场,从事花卉园艺产品的生,赴和心口业务.是完全按日本市场需要进行生产,产品全部销往日本的出口外向型企业.公州住嵩明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内占地20多hm^2。
关键词 园艺产品 外向型企业 出口企业 中日合资 市场需要 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
下载PDF
天之华公司简介
17
《数字化工》 2004年第7期107-107,共1页
北京天之华软件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六年九月,是一家面向国际国内软件市场,以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咨询、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保险、银行、制造、证券、电信、政府、物流运输、市政等行业,提供关键... 北京天之华软件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一九九六年九月,是一家面向国际国内软件市场,以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咨询、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专注于保险、银行、制造、证券、电信、政府、物流运输、市政等行业,提供关键任务行业应用软件、商务智能、电子商务、地理信息系统、文档数字化等技术领域的全面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效率,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天之华软件系统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战略 商务智能部 地理信息系统部 客户呼叫中心部 软件研发部
下载PDF
时代转变中的人——现实主义视角下的贾樟柯与岩井俊二
18
作者 田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0-83,共4页
《江湖儿女》与《你好之华》是去年差不多同时上映的两部文艺电影,然而其本身都彰显了青春的残酷性与纯爱,而且都进行了现实与超现实的处理来传递各自的艺术理念。有鉴于此,笔者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各自镜语特征的形成,认为贾樟柯... 《江湖儿女》与《你好之华》是去年差不多同时上映的两部文艺电影,然而其本身都彰显了青春的残酷性与纯爱,而且都进行了现实与超现实的处理来传递各自的艺术理念。有鉴于此,笔者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各自镜语特征的形成,认为贾樟柯通过社会触角延伸,而岩井俊二通过社会角色转换来彰显青春残酷性;贾樟柯通过情与义的决裂,而岩井俊二通过人性的坚定来彰显爱情的残酷性。对于超现实的处理,贾樟柯采用喜剧的办法,而岩井俊二则是通过隐喻的人物双面设定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语特征 《江湖儿女》 你好之华 现实主义
下载PDF
名兰推荐
19
作者 兰友 《花卉》 2004年第1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名兰 金鼎品种 之华品种 形态特征 引种
下载PDF
士志于道——“华夷之辨”与历史文化认同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玉君 孔维京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7-136,215,共11页
基于历史文化认同,中国古代社会的众多民族经过长期不断的交融,为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华夷之辨(夷夏之辨)”观念也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华夷之辨”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观念,旨在用礼... 基于历史文化认同,中国古代社会的众多民族经过长期不断的交融,为近代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此过程中,“华夷之辨(夷夏之辨)”观念也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华夷之辨”作为一种政治文化观念,旨在用礼仪文化构建“大一统”的“天下”秩序。广义的“华夷之辨”包括“严夷夏之防”和“用夏变夷”两方面的内容,为儒家所提出、阐发和实践。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华夷之辨”观念不但从未被淡化,而且还为越来越多的民族在不同程度上所接受和奉行,极大地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历史文化认同。所有这些,与恪守“士志于道”行为准则的儒士群体的付出和牺牲是分不开的。文章通过考察宋辽金时期不同政权下儒士群体对“华夷之辨”的实践活动来明晰上述认识,以增进对中华民族形成历程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之辨 儒学 历史文化认同 宋辽金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