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形式:赛博空间界面的存在之维及其隐喻的发生
1
作者 司培 《天府新论》 2024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界面是赛博空间的窗口,也是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重要介质。它是信息交汇之处,也是意义触发之所,既输出又接入。它不仅是一种媒介、一个中间域、一种形式,同时也保有内容,构造出了数字世界的意义呈现与世界运作方式。从质料维度来讲... 界面是赛博空间的窗口,也是连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重要介质。它是信息交汇之处,也是意义触发之所,既输出又接入。它不仅是一种媒介、一个中间域、一种形式,同时也保有内容,构造出了数字世界的意义呈现与世界运作方式。从质料维度来讲,界面既遵循屏幕的物质特性,为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构建屏障,又试图突破屏幕之障,将人的现实活动导向虚拟世界,具有半透明性的特质。从空间维度来讲,界面具有均质与离散相结合的特质,它既是一个具有一定统一性的数字化场域,同时也能分裂出多元空间。从时间维度来讲,界面具有组合、拼贴与多维特质,促成了时空混融之中的压缩。在时空压缩中,界面成了一个数字形式与符码表意世界,界面隐喻的世界表征逻辑也由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数字媒介 质料之维 时空之维 技术文化隐喻
下载PDF
艺术创作立足“情感之维”的意义辨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星 《中国文艺评论》 2023年第1期16-24,I0001,共10页
重新梳理艺术创作,深切感受到情感生发与审美感知的重要性,而中国艺术理论的建构,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现实理解、对创作和批评间的关系理解,需要确认其中国文化气质和概念生发。何以认识艺术创作、认知艺术理论,以及把握艺术批评,需要找到... 重新梳理艺术创作,深切感受到情感生发与审美感知的重要性,而中国艺术理论的建构,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现实理解、对创作和批评间的关系理解,需要确认其中国文化气质和概念生发。何以认识艺术创作、认知艺术理论,以及把握艺术批评,需要找到对应比较的维度,由此我们从创作基点上入手,认为艺术创作首先需要强调其“情感之维”的重要性,由此延伸到对于理论的“逻辑之维”和批评的“思辨之维”的比较,阐释正确理解创作出发点和批评针对性及其理论上升到审美高度的相关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创作 情感之维 逻辑之维 思辨之维 审美
下载PDF
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四重制度之维
3
作者 邹子卿 《文教资料》 2024年第5期45-49,共5页
吉登斯作为当代社会学理论大家,在反思和承接经典社会学家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性的四重制度性模型。这一模型内涵丰富,可从四重制度与内在关联、制度维度的动力机制及在其推动下形成的全球性制度体系三个层面进行把握。吉登斯现... 吉登斯作为当代社会学理论大家,在反思和承接经典社会学家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性的四重制度性模型。这一模型内涵丰富,可从四重制度与内在关联、制度维度的动力机制及在其推动下形成的全球性制度体系三个层面进行把握。吉登斯现代性思想的四重制度之维体现了对古典理论的融通与对现实的重绘,为现代人深入把握现代社会制度机理并作出更加合理的未来选择有所助益,当然难免也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吉登斯 四重制度之维 全球性
下载PDF
论大学之维 被引量:2
4
作者 荀渊 户翠红 《大学(研究)》 2007年第Z1期18-22,共5页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既是一个自产生至今被持续赋予意义的历史产物,也是在继承与嬗变中逐步确立其制度框架与运行规则的社会结果。而且,大学自身所秉持的理念的变化和丰富使大学日益成为一个具备多种维度的社会实体。因此,从多种维度...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机构,既是一个自产生至今被持续赋予意义的历史产物,也是在继承与嬗变中逐步确立其制度框架与运行规则的社会结果。而且,大学自身所秉持的理念的变化和丰富使大学日益成为一个具备多种维度的社会实体。因此,从多种维度识读大学不仅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大学,把握大学理念在整个历史过程中的衍变,也可以为当下如何发展大学提供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理念 历史之维 制度之维 文化之维 发展之维
下载PDF
论加里《天根》中的生态之维
5
作者 刘娟 《文教资料》 2023年第8期30-33,共4页
罗曼·加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两度荣获龚古尔奖的作家。加里的代表作《天根》一经出版即被法国评论界誉为“第一部生态小说”。《天根》以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法属赤道非洲的猎象与反猎象故事为主要内容,从自然、社会和精神三... 罗曼·加里是法国文学史上唯一一位两度荣获龚古尔奖的作家。加里的代表作《天根》一经出版即被法国评论界誉为“第一部生态小说”。《天根》以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法属赤道非洲的猎象与反猎象故事为主要内容,从自然、社会和精神三个维度批判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思考人类的生存境遇,并最终确定爱与希望是应对和解决生态问题的有效路径。本文立足生态批评理论,结合小说中贯穿全篇的生态思想,梳理小说中呈现的生态之维,探究作家对于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态困境所进行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 《天根》 自然 生态之维
下载PDF
从时代·理论·实践之维科学把握“三个务必”
6
作者 王海鹏 《党政干部论坛》 2023年第2期4-7,共4页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历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要做到“三个务必”:一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历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世界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要做到“三个务必”:一是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二是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三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要求全党以自信自强和守正创新的奋斗姿态开启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历程,在新征程上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绚丽华章。理解和把握“三个务必”,需要我们从时代之维分析“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从理论之维把握“三个务必”的科学内涵、从实践之维感悟“三个务必”的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把握 不忘初心 实践之维 敢于斗争 理解和把握 奋斗历程 守正创新
下载PDF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彰显之维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华前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20-24,共5页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彰显本质之维,体现人民性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群众的实践作出及时的总结与有效的引领;需要彰显其核心之维,增强其引领能力,发挥其指导方向、凝心聚力、增强动力的"主心骨... 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彰显本质之维,体现人民性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对人民群众的实践作出及时的总结与有效的引领;需要彰显其核心之维,增强其引领能力,发挥其指导方向、凝心聚力、增强动力的"主心骨"作用;需要彰显其特色之维,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滋育与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质之维 核心之维 特色之维
下载PDF
科幻小说《最后一个勇敢的人》中“克隆人”伦理之维
8
作者 王进 李维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43-47,共5页
郝景芳的短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勇敢的人》讲述了未来世界克隆人被人类利用,它们企图反抗却遭到追杀的故事,充满了人文关怀与伦理反思。最后一个勇敢的克隆人的身份伦理之困、家庭伦理之思以及社会伦理之思具有文学原型的隐喻与主体镜... 郝景芳的短篇科幻小说《最后一个勇敢的人》讲述了未来世界克隆人被人类利用,它们企图反抗却遭到追杀的故事,充满了人文关怀与伦理反思。最后一个勇敢的克隆人的身份伦理之困、家庭伦理之思以及社会伦理之思具有文学原型的隐喻与主体镜像的审美效应。小说引发的克隆人“本质力量”的确认或摒弃,抑或是人类社会伦理价值失范和重建的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郝景芳 《最后一个勇敢的人》 克隆人 伦理之维
下载PDF
论马里翁的肉身阐释学及其审美之维
9
作者 张丹旸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33-143,共11页
马里翁的肉身阐释学将肉身还原为与自我紧密相连的原初现象,重点关注审美经验与生活场景中的诸多肉身问题,阐述痛苦、愉悦与衰老等绝对性肉身体验,剖析“上手”与“在手”、“能感”与“被感”、自我之“肉”与世界之“肉”等肉身意识,... 马里翁的肉身阐释学将肉身还原为与自我紧密相连的原初现象,重点关注审美经验与生活场景中的诸多肉身问题,阐述痛苦、愉悦与衰老等绝对性肉身体验,剖析“上手”与“在手”、“能感”与“被感”、自我之“肉”与世界之“肉”等肉身意识,彰显肉身与他者相遇的审美维度。肉身阐释学强调作为充溢现象的肉身通过自我感发主动显现自身,恢复了含混的、感性的、物质性的具身感知,拓展了肉身与文学艺术等审美领域交互阐发的理论空间,强化了美学与阐释学的深层对话与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吕克·马里翁 肉身 充溢现象 肉身阐释学 他者面容 审美之维
下载PDF
哲学价值论:形式之维与实质之维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武装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8,共2页
哲学价值范畴特指人的价值,论及价值必须联系人的存在,即价值是以人的存在为其本体论前提。而人的存在又包括现实的存在和“类”存在两种样态,相形之下,价值也具二维性:形式之维与实质之维。二者旨趣与言说层次的不同本身明证着哲学价... 哲学价值范畴特指人的价值,论及价值必须联系人的存在,即价值是以人的存在为其本体论前提。而人的存在又包括现实的存在和“类”存在两种样态,相形之下,价值也具二维性:形式之维与实质之维。二者旨趣与言说层次的不同本身明证着哲学价值的二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价值 形式之维 实质之维
下载PDF
文学基础理论的经济之维与科技之维
11
作者 王伟 刘小新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7-135,147,共10页
21世纪初期的十余年堪称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突飞猛进时期,这不仅因为其时教材数量之多,更因为它们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论教材范式的更新与转换。总体而言,这些具有创新性的教材缺乏经济与科技两个维度的论述。在经济已全面渗透至人们... 21世纪初期的十余年堪称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的突飞猛进时期,这不仅因为其时教材数量之多,更因为它们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论教材范式的更新与转换。总体而言,这些具有创新性的教材缺乏经济与科技两个维度的论述。在经济已全面渗透至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曲折形塑文学观念之际,在科技已全盘影响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之时,文学基础理论必须高度重视这两个维度并尽快补充相关内容。前者主要包括文学外部的经济驱动效应,文学内部的经济能量转换,文学文本的经济学批评三个方面。后者主要包括科技发展诱发的文学终结论,科技对日常生活这一文学材料的深刻型塑,科技发展催生的后人类理论与后人类文学,人工智能文艺的审美挑战,科学话语逐渐成为一种强势话语,新科技背景下的文学批评等。现实生活中,经济与科技密切相连、积极互动、相互融合、辩证统一,且与社会发展日益呈现一体化态势,文学执着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其中。与此相应,文学基础理论既要及时总结文学话语遇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更要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判加以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基础理论 经济之维 科技之维
下载PDF
技术与生命之维的耦合:未来教育旨归 被引量:83
12
作者 朱德全 许丽丽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们正全面地推动着教育变革,如何正确看待和面对新技术给未来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可能风险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该文基于耦合视角,提出未来...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快速兴起及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它们正全面地推动着教育变革,如何正确看待和面对新技术给未来教育带来的变革和可能风险成为当今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因此,该文基于耦合视角,提出未来教育需在技术与生命之维的双向扩展中达成耦合。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新技术变革引领着未来教育的器物、制度和思想之变,但同时也以其'用''艺'和'道'规约着教育,带来遮蔽生命意义的异化风险。未来教育的逻辑起点、价值过程和行动指向均与生命不无关系,生命之维是未来教育的原点和归宿,但生命之维的实现离不开技术的支撑。未来教育需超越单一的技术或生命之维,在耦合中达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此,技术之维与生命之维的耦合需彰显生命价值,促进未来教育的技术输入从'外部嫁接'迈向'内部生长';把握生命尺度,实现未来教育技术运用的边界从'模糊'走向'清晰';提升生命质量,推进未来教育的技术输出从'效果'转向'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教育 旨归 技术之维 生命之维 耦合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华 王文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99,共6页
理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是拓展和深化文化自信的理论之维、凝练与提升文化自信的价值之维的逻辑起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诉求、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较量、推进"四个全面"进程中的文化引领是呼唤文化自... 理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现实之维是拓展和深化文化自信的理论之维、凝练与提升文化自信的价值之维的逻辑起点。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诉求、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文化较量、推进"四个全面"进程中的文化引领是呼唤文化自信的现实场域;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拜金主义的人生观是泯灭文化自信的现实表征;国内文化建设、对外文化传播是提升文化自信的现实向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现实之维
下载PDF
道德性:法律的人性之维——兼论法与道德的关系 被引量:37
14
作者 严存生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4,共12页
法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所以对法的研究最终不可能不追寻到人的本性。但能作为法律基础的人的本性只是道德性,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正义,它是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制度,在其中人人受到尊重和关爱,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的... 法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所以对法的研究最终不可能不追寻到人的本性。但能作为法律基础的人的本性只是道德性,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正义,它是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制度,在其中人人受到尊重和关爱,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人的行为它必须借助于法律这样的公共权力使一个社会人们的行为保持道德性的一种制度安排。因此,道德性是法律的人性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法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性 人性之维
下载PDF
教育理论与教师发展——从教师的生命之维来看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向众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14,19,共6页
在强化教育理论学习的工具价值的同时,教育理论在教师发展中的生命意义被长期地遮蔽了,以致它们在生命层面上发生了断裂。从生命视角来分析,教师发展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教育理论应体现强烈的生命关怀。教育理论促进教师生命发展的内在... 在强化教育理论学习的工具价值的同时,教育理论在教师发展中的生命意义被长期地遮蔽了,以致它们在生命层面上发生了断裂。从生命视角来分析,教师发展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教育理论应体现强烈的生命关怀。教育理论促进教师生命发展的内在机制就在于教师通过教育理念养成自我教育意识、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剖析日常教学行为之后的教育信念和前提性假设、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和解放自己的生命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论 教师生命发展 生命之维 教育理念
下载PDF
声画交融的视听快感——生态影视的审美之维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永红 刘文良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5-59,共5页
优秀的生态影视作品绝不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邃的生态主题就可以成就的,它往往还需要借助于合理的艺术手段来强化影片的审美之维。通过画面来表现生态主题,通过精心安排的主题曲、插曲、片尾曲以及背景音乐来升华生态主题,从而最大... 优秀的生态影视作品绝不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深邃的生态主题就可以成就的,它往往还需要借助于合理的艺术手段来强化影片的审美之维。通过画面来表现生态主题,通过精心安排的主题曲、插曲、片尾曲以及背景音乐来升华生态主题,从而最大限度地将人们引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情境之中,能让人们在声画交融的视听快感基础上激发"天人合一"的心灵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影视 声画交融 视听快感 审美之维
下载PDF
课堂空间的精神之维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冰鸥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主阵地的课堂空间,既有客观、物质之维,也有主观、精神之维。知识与信息、思维与想象、情感和态度这三者同在共存,形成了一个基于物理性空间而存在的课堂空间的精神维度,又因其精神的性质具有了依存性、生成性、整体性...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主阵地的课堂空间,既有客观、物质之维,也有主观、精神之维。知识与信息、思维与想象、情感和态度这三者同在共存,形成了一个基于物理性空间而存在的课堂空间的精神维度,又因其精神的性质具有了依存性、生成性、整体性和可感悟性的特征。学生个体精神生命价值的尊重、课堂教学生活境界的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是强调课堂空间精神之维的意义所在。重建师生关系,展开对话教学;注重内求与感悟,包容理性与直觉;树立教学理想,追求教育智慧等策略,不失为提升课堂空间精神品质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学生 教学 课堂空间 精神之维
下载PDF
资本的道德之维:一个历史现象学检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广丽 余达淮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将资本的道德维度置于历史现象学的理论视野下的进行检视和考量,是基于资本自身是历史现象学的逻辑表达这一基本前提。资本在推动社会生产上具有伟大的作用,但这种抽象统治的建构后果又充分暴露了它自身所内含的不可掩饰的罪恶。在历史... 将资本的道德维度置于历史现象学的理论视野下的进行检视和考量,是基于资本自身是历史现象学的逻辑表达这一基本前提。资本在推动社会生产上具有伟大的作用,但这种抽象统治的建构后果又充分暴露了它自身所内含的不可掩饰的罪恶。在历史现象学视野下展开对资本逻辑的瓦解、批判和超越,引导资本释放更多"善性"力量,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现时代最现实和合理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道德之维 历史现象学
下载PDF
在言词与意义之间——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解构之维 被引量:5
19
作者 金惠敏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8,共10页
施莱尔马赫以对误解之普遍性的发现而建立起现代性的总体解释学 ,但这一现代性的解释学所赖以存在的基础“误解之普遍性”则蕴涵着后现代性对于意义的解构之维。本文分别研究了言词与言词的使用即意义的性质和表现方式 ,指出“言不尽意... 施莱尔马赫以对误解之普遍性的发现而建立起现代性的总体解释学 ,但这一现代性的解释学所赖以存在的基础“误解之普遍性”则蕴涵着后现代性对于意义的解构之维。本文分别研究了言词与言词的使用即意义的性质和表现方式 ,指出“言不尽意”论由两个看似矛盾的命题所构成 ,即言词大于意义和意义大于言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莱尔马赫 解释学 解构之维 言词 意义
下载PDF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晓东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5,共4页
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和执政能力是在执政实践中发展起来并动态地展开其有机互动关系的,前者构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政党伦理在理论框架上展现为一个包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群众路线的根本原则和政权运作界面的权力道德等... 中国共产党政党伦理和执政能力是在执政实践中发展起来并动态地展开其有机互动关系的,前者构成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价值之维。政党伦理在理论框架上展现为一个包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念、群众路线的根本原则和政权运作界面的权力道德等三大层次的立体结构。政党伦理建设在方法论层面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育、监督和制度建设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政党伦理 执政能力 价值之维 十六届四中全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