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乌兰巴干《草原烽火》的茅盾眉批本及面世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元珂 《海峡人文学刊》 2022年第2期50-61,156,共13页
《草原烽火》除有中国青年出版社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本外,还有一个特殊版本:茅盾眉批本。茅盾眉批本完整保留下了茅盾在阅读《草原烽火》时或勾画或评点的眉批印迹。在总共八十四处评点中,无论在《代序》中与叶圣陶所展开的或赞同... 《草原烽火》除有中国青年出版社插图本、人民文学出版社本外,还有一个特殊版本:茅盾眉批本。茅盾眉批本完整保留下了茅盾在阅读《草原烽火》时或勾画或评点的眉批印迹。在总共八十四处评点中,无论在《代序》中与叶圣陶所展开的或赞同或反驳的观点争鸣,还是在正文中所展开的或赞赏或批评(质疑)的精当评点,都显示了茅盾在从事眉批实践中所展现出的非同寻常的识见和文学批评姿态。茅盾眉批本的面世,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它将有助于推进乌兰巴干及其这部长篇的再解读或再研究活动,为学界研究茅盾在“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思想、实践活动提供了珍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巴干 《草原烽火》 茅盾眉批本
下载PDF
我校二十八项科研成果获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S2期43-,共1页
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内蒙古社联联合组织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评选授奖大会于五月二十六日在呼市新城宾馆举行,我校有三十一位同志的二十八项成果获奖。这次评选是由内蒙古各社科学会评议推荐,自治区评奖委员会终审通过。
关键词 优秀成果奖 优秀成果评选 评奖委员会 科研成果 社联 教育研究 人才学 文学理论基础 阿尔岱 乌兰巴干
下载PDF
中国当代民族文学的回顾(上) 被引量:1
3
作者 南一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42-43,共2页
“新中国的产儿”——有评论家这般形象而贴切地比喻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是的,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呱呱”坠地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40年来,在作家、诗人们的用心哺育下,已由蹒珊的幼儿成长为中年壮汉了。40年,是一个尤为值得纪念的... “新中国的产儿”——有评论家这般形象而贴切地比喻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是的,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呱呱”坠地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40年来,在作家、诗人们的用心哺育下,已由蹒珊的幼儿成长为中年壮汉了。40年,是一个尤为值得纪念的成熟的年轮。于是,回眸它的历史云影,记录它的歌哭嬗变,评说它的成败得失,就成了这篇小文的起由。在新中国的历史背景下,当代民族文学运行出一条“之”字形的发展轨迹。建国初期,中国作家协会召开了第一次少数民族文学座谈会,文艺界的领导邀请彝、侗、苗、蒙古、维吾尔、朝鲜等11个民族的作家进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中国作家协会 玛拉沁夫 历史背景 礼炮声 民族民间文学 中国文学 诗歌创作 敖德斯尔 乌兰巴干
原文传递
老鬼遇骗记
4
作者 老鬼 《光彩》 1994年第12期54-56,共3页
老鬼遇骗记老鬼“我是×××儿子”,“我是×××千金”……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由著名作家老鬼特为本刊撰写的此稿,就是这些假儿子、假千金的奇闻内幕。作者大声疾呼:善良的人们,小心着点!看了世界周... 老鬼遇骗记老鬼“我是×××儿子”,“我是×××千金”……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由著名作家老鬼特为本刊撰写的此稿,就是这些假儿子、假千金的奇闻内幕。作者大声疾呼:善良的人们,小心着点!看了世界周刊上吴霜女士的《包尔汉的“女儿”骗了我的父亲吴祖光和杜聿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霜 杜聿明 世界周刊 吴祖光 尔汉 母亲杨沫 聂荣臻 乌兰巴干 对我说 告诉我
原文传递
序言三则
5
作者 玛拉沁夫 《民族文学》 1993年第12期85-87,共3页
一、序《海涛小说选》我是在海涛声中认识海涛的。从那以后,海涛,就象海涛声一样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1981年,《民族文学》月刊创刊后,为了征集作品,经常举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笔会。当时我在《民族文学》工作,在笔会上结识了许多... 一、序《海涛小说选》我是在海涛声中认识海涛的。从那以后,海涛,就象海涛声一样长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1981年,《民族文学》月刊创刊后,为了征集作品,经常举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笔会。当时我在《民族文学》工作,在笔会上结识了许多少数民族文学新人,其中就有仫佬族青年作家海涛。 1985年盛夏,我们在海滨城市烟台举办笔会。一天早晨,我阅读各民族作者在笔会上创作的作品,其中有一篇题为《香岛》的小说,读来使我格外兴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小说选 青年作家 文学新人 乌兰巴干 琶杰 民族作家 当代文学史 艺术形象 艺术成就
原文传递
飘泊在塞北与江南之间——汪浙成访谈
6
作者 阿霞 《草原》 2013年第7期87-104,共18页
访谈人物:汪浙成,浙江奉化人,1936年出生于杭州。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58年毕业后来到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先分配到内蒙工学院任教,后供职于内蒙古文联《草原》文学月刊编辑部,先后任编辑、编辑组长。
关键词 《草原》 中国作家协会 作协副主席 玛拉沁夫 老舍先生 农业学大寨 中国作协 乌兰巴干 敖德斯尔 全国作代会
原文传递
我记忆中的汪老
7
作者 兴安 《绿叶》 2020年第7期7-10,共4页
我12岁的时候见到了汪曾祺先生。当时,我还在故乡呼伦贝尔,时间大概是1974年夏天,汪老,还有剧作家杨毓敏先生以及广和剧场的周先生,他们是来呼伦贝尔草原深入生活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接到上面的任务,准备将蒙古族作家乌兰巴干的长... 我12岁的时候见到了汪曾祺先生。当时,我还在故乡呼伦贝尔,时间大概是1974年夏天,汪老,还有剧作家杨毓敏先生以及广和剧场的周先生,他们是来呼伦贝尔草原深入生活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们是接到上面的任务,准备将蒙古族作家乌兰巴干的长篇小说《草原烽火》改编成京剧。我父亲负责接待他们。当时汪老还没有写出《受戒》和《大淖记事》,只知道他与杨先生一起参与了现代京剧《沙家浜》剧本的创作。当晚,我父亲请他们吃饭。那个年代,海拉尔(当时呼伦贝尔盟的政府所在地)几乎没有什么饭店、餐馆,只记得有一家国营饭店叫胜利饭店。父亲没有钱在饭店请客人吃饭,只能在家里设宴,由我母亲炒菜,喝的酒也是本地的散装白酒。那一晚大家都喝得很尽兴,汪老还特别夸赞我母亲做的韭菜炒鸡蛋好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家浜》 《受戒》 《大淖记事》 乌兰巴干 汪曾祺 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盟 蒙古族作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