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风城组云质致密油储层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潘晓添 郑荣才 +3 位作者 文华国 祁利祺 郑泽 李云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5-325,共11页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油藏产层具有典型的致密油储层性质。在岩心观察描述和薄片鉴定基础上,结合沉积学和物性分析等资料,探讨了风城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确定云化岩类是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储层发育同时...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风城组油藏产层具有典型的致密油储层性质。在岩心观察描述和薄片鉴定基础上,结合沉积学和物性分析等资料,探讨了风城组致密油储层特征和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确定云化岩类是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储层发育同时受沉积相、成岩作用、构造和异常高压复合控制,储层类型受断裂带和斜坡区2个不同构造背景性质的小区块控制。其中断裂带主要发育裂缝型和孔隙-裂缝型储层,斜坡区以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主。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环境是储层发育的背景条件,云泥岩、泥云岩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经历破裂和溶蚀作用是提高储层级别和形成好储层的必要过程,而异常高压区往往是致密油储层中"甜点"的产出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化岩类 致密油储层 控制因素 二叠系风城组 乌尔禾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波 刘云利 +3 位作者 刘海上 陈朕 文革 史基安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60,共8页
通过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鉴定,结合压汞物性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以砾岩和砂岩为主,砾岩主要为砂砾岩,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偶见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次生孔... 通过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鉴定,结合压汞物性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岩性以砾岩和砂岩为主,砾岩主要为砂砾岩,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偶见岩屑长石砂岩;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存在部分原生孔隙和少量的微裂缝;储层孔隙结构较差,孔隙度和渗透率均较低;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控制,沉积作用决定着砂体的原始孔隙度及储层后期成岩作用的类型和强度,成岩作用是决定砂体最终能否成为有效储集体的关键,较强的压实和胶结作用以及相对较弱的溶蚀作用是造成研究区储层物性较差的主要原因。根据储层物性和孔喉参数等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5类,大部分集中于Ⅳ类和Ⅴ类储层,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夏二段储层物性比夏一段略好,为低孔、低渗背景下的相对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层评价 二叠系 夏子街组 乌尔禾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乌尔禾地区油砂光谱特征及其与烷烃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童勤龙 刘德长 +1 位作者 余永安 徐本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4,共6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典型油气渗漏区地物光谱测量和化学分析测试,讨论油气渗漏引起的地物异常光谱特征及其与烷烃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烷烃含量的宏观渗漏异常光谱在2 310—2 350 nm的"W"型双吸收峰较稳定,在1 72...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典型油气渗漏区地物光谱测量和化学分析测试,讨论油气渗漏引起的地物异常光谱特征及其与烷烃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烷烃含量的宏观渗漏异常光谱在2 310—2 350 nm的"W"型双吸收峰较稳定,在1 725 nm和1 760 nm附近的单吸收峰变化较大;微观渗漏异常由于烃类含量较少,其光谱在烃类吸收波段的吸收特征不明显,但岩石薄片和光谱显示黏土化蚀变明显。乌尔禾地区油气渗漏引起的黏土化主要为蒙脱石化和伊利石化,通过对不同程度油气渗漏引起的黏土化光谱测量和观察,发现强油气渗漏引起的黏土化光谱在2 210 nm附近的羟基吸收峰深度大,弱油气渗漏引起的黏土化光谱在2 210 nm附近的吸收峰深度较小,此吸收峰深度可间接反映油气渗漏的强弱。通过对油砂光谱在2 310 nm附近的吸收峰("W"型双吸收峰的左侧峰)宽度、深度、面积、对称度等参数统计和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吸收峰深度与油砂中烷烃含量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通过拟合的线性表达式,可用吸收峰深度参数估算烷烃的含量,为区域油气探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地区 油气渗漏 光谱特征 油砂 黏土化蚀变 烷烃含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全庆 张新科 任满船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09年第2期76-80,共5页
乌尔禾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属于构造活动及后期构造活化相对平静的地区。通过对该区进行铀资源区域评价,在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简要介绍了该区围岩、地下水的补-径-排机制、古水文条件及地下水化学和地球化学... 乌尔禾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属于构造活动及后期构造活化相对平静的地区。通过对该区进行铀资源区域评价,在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了层间氧化带及铀矿化。简要介绍了该区围岩、地下水的补-径-排机制、古水文条件及地下水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总结出有利的铀成矿区段为克—夏断阶带以西山前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禾地区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下载PDF
湖相“白烟型”喷流岩——新型的致密油储层类型——以准噶尔盆地西缘乌尔禾地区风城组为例 被引量:11
5
作者 傅饶 郑荣才 +3 位作者 常海亮 祁利祺 文华国 李云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42,共11页
下二叠统风城组为准噶尔盆地西缘乌尔禾地区重要的原油产层,储层岩性为云质岩类,具有典型的致密储层性质,为一类成因尚不为人们所熟悉的、但具备巨大油气勘探开发潜力的新型湖相"白烟型"喷流岩。以岩心观察描述、薄片鉴定、... 下二叠统风城组为准噶尔盆地西缘乌尔禾地区重要的原油产层,储层岩性为云质岩类,具有典型的致密储层性质,为一类成因尚不为人们所熟悉的、但具备巨大油气勘探开发潜力的新型湖相"白烟型"喷流岩。以岩心观察描述、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X射线衍射和物性分析资料为基础,以热水沉积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此类致密油储层的成因特征,提出同期火山喷发-湖底热液喷流-"内、外源"碎屑掺合的混合沉积模式,确定储层发育和分布受4种因素控制:1半深湖—深湖环境为湖底喷流岩致密油储层的发育奠定了物质基础;2构造破裂和溶蚀是改善储层物性和在致密油储层中形成"甜点"的主要作用方式;3区域构造格局和断裂构造的继承性活动,控制了喷流岩致密油储层的区域分布,提供了同期火山喷发、热液喷流、成岩期流体溶蚀改造及油气运移成藏的通道;4半深湖—深湖相"白烟型"喷流岩聚集区中具备多期次构造破裂和热液溶蚀作用的叠合部位,是有利的致密油储层"甜点"分布位置,也是致密油藏的预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质岩类 “白烟型”喷流岩 新型致密油储层 下二叠统风城组 乌尔禾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乌尔禾地区夏子街组异常高阻储层展布及成因
6
作者 孟祥超 王海明 +3 位作者 丁梁波 朱超 芦淑萍 李亚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5-29,共5页
为明确夏子街组异常高阻储层展布及成因,通过岩性、物性及成岩作用特征综合分析,得出如下认识:异常高阻致密层以云化凝灰质砂砾岩为主,内部相对低阻储层以凝灰质粉细砂岩为主,为孔隙一裂缝双重介质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剩余粒间孔... 为明确夏子街组异常高阻储层展布及成因,通过岩性、物性及成岩作用特征综合分析,得出如下认识:异常高阻致密层以云化凝灰质砂砾岩为主,内部相对低阻储层以凝灰质粉细砂岩为主,为孔隙一裂缝双重介质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剩余粒间孔、粒内溶孔、粒间溶孔、裂缝,整体属低孔、特低渗储层。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乌南断裂一风10井断裂夹持的构造高部位应力集中带,垂向上主要集中于异常高阻段内部的相对低阻凝灰质粉细砂岩内。异常高阻体成因与云化作用有关,深部富含Ca^2+、Mg^2+的火山热液沿断裂上移,在靠近断裂的构造高部位、高凝灰质+砂砾岩组成的刚一粗岩性组合带内,火山热液循环充分,云化程度较高,形成异常高阻致密层;内部较细粒级的粉细砂岩段云化程度较低,后期风城组烃源岩有机质生烃排出的有机酸性溶蚀流体沿断裂系统对该段的易溶安山质、流纹质、长石及部分云质组分选择性溶蚀,形成相对低阻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子街组 异常高阻储层 成因 展布规律 乌尔禾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乌尔禾地区绿色食品辣椒生产技术
7
作者 黄敏 《乡村科技》 2016年第6期13-13,共1页
随着人们对食品要求的逐步提高,绿色食品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绿色种植已成为农业种植的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介绍新疆乌尔禾地区绿色食品辣椒的生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辣椒 生产技术 乌尔禾地区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稀油—稠油—油砂—沥青立体成藏(成矿)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刚强 张磊 +3 位作者 王东勇 马万云 牛志杰 邹贤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2-1084,共13页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从埋深5000 m至地表,烃类在多套层系中聚集成藏(成矿)。综合乌尔禾地区构造、沉积、烃类演化和油藏(油矿)的分布特征认为,乌尔禾地区的风城组碱湖相具有优质、成熟和持续生、排烃的源岩条件,在石炭纪之后3期构造运...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从埋深5000 m至地表,烃类在多套层系中聚集成藏(成矿)。综合乌尔禾地区构造、沉积、烃类演化和油藏(油矿)的分布特征认为,乌尔禾地区的风城组碱湖相具有优质、成熟和持续生、排烃的源岩条件,在石炭纪之后3期构造运动控制下形成了多套储-盖组合,其继承性鼻状隆起中的深、浅层"Y"形断裂系统构成了油气的接力输导和圈闭条件,而浅层油气散失、生物降解和氧化作用构成了油气藏的破坏条件。这些造就了乌尔禾地区烃类3期成藏、3期破坏的特征,形成了由二叠系和三叠系稀油油藏、侏罗系稠油油藏、白垩系油砂矿和沥青矿脉构成的稀油—稠油—油砂—沥青立体成藏(成矿)模式。该成藏模式独特,对研究油气多期成藏、烃类演化、断裂对油气成藏的双重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禾地区 稠油 油砂矿 沥青矿 成藏模式
原文传递
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白云质岩类岩石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张杰 何周 +4 位作者 徐怀宝 季换成 袁青 史基安 鲁新川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9-867,共9页
为了探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质岩类的成因,利用岩矿鉴定技术,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等手段,系统分析该套云质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区云质岩类有别于海相碳酸盐岩,受外物源的影响较大,成份复杂,多... 为了探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质岩类的成因,利用岩矿鉴定技术,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等手段,系统分析该套云质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区云质岩类有别于海相碳酸盐岩,受外物源的影响较大,成份复杂,多为过渡性岩类。以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和白云质粉砂岩为主,含有少量的凝灰质白云岩和白云质凝灰岩。岩石矿物学特征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均表明,研究区的云质岩类主要形成于水体安静、深度较大、盐度偏高的半封闭陆源近海湖湾环境。二叠系时期气候炎热,蒸发作用强烈与火山活动频繁,加之淡水补给相对匮乏,为该区的云质岩类形成提供了良好的镁离子来源和水动力条件。这时湖湾中沉积的富含文石或高镁方解石的泥岩或凝灰岩,在早成岩阶段经过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形成了大量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和白云质粉砂岩。在中晚成岩阶段,经过埋藏作用生成自形或半自形的细晶—中晶白云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乌尔禾—风城地区 风城组 地球化学特征 白云石化作用 成因模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鲁新川 张顺存 史基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4,20,共8页
以白云岩的地球化学方法为主,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广泛发育的白云岩化岩类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对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化岩类的元素分析、碳氧同位素和古盐度、古温度的研究,得出研究区白云岩... 以白云岩的地球化学方法为主,对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广泛发育的白云岩化岩类进行详细的研究.通过对乌尔禾-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白云岩化岩类的元素分析、碳氧同位素和古盐度、古温度的研究,得出研究区白云岩类以白云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和凝灰质白云岩三种形态存在.白云质岩类富含陆源碎屑(泥质)或凝灰岩组分;白云质岩类中c(Mg)/c(Ca)分布范围较宽,主要分布于0.636~4.785,平均值为1.532,大部分分布于1~2,说明研究区有丰富的Mg^(2+)供应;白云质岩类中w(Sr)较高,主要为95.9×10^(-6)~783.6×10^(-6),平均值为464.95×10^(-6),w(V)/w(Ni)为0.8~4.8,主要为2~3;研究区二叠系白云质岩类的δ^(18)O和δ^(13)C值分布范围较大,δ^(13)C为-1‰~5.2‰,平均值为3.1‰,δ^(18)O为-14.8‰~3.2‰,平均值为-2.8‰.由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结合古温度和古盐度分析认为研究区风城组白云岩形成于一盐度较高、温度偏低的环境中,火山喷发的热液活动对白云岩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白云质岩类形成大部分发生为成岩早期,少部分白云岩化发生为成岩中晚期的埋藏时期,总的来说白云质岩类形成于早成岩阶段的陆相咸水湖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碳、氧同位素 乌尔禾-风城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夏子街地区不整合发育特征及其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被引量:47
11
作者 杨勇 查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4-309,共6页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夏子街地区二叠系至侏罗系发育多期不整合,包括削截及多期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褶曲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均一性使不整合有3种典型岩石组合:底砾岩-风化壳-淋滤带型,主要分布在断裂...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夏子街地区二叠系至侏罗系发育多期不整合,包括削截及多期削截不整合、超覆不整合、褶曲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和平行不整合。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均一性使不整合有3种典型岩石组合:底砾岩-风化壳-淋滤带型,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北部,呈条带状分布,底砾岩滞留原地,风化壳保存较好,淋滤带发育;水进砂体-风化壳(风化黏土)-淋滤带型,因湖侵导致的远物源搬运,砂层分选、磨圆度都很好;砂泥层-风化泥岩型或砂泥岩叠合型,是多次水进水退形成的。构造部位不同、构造变形强度不同、沉积物源不同是造成不整合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整合成因模式。乌尔禾—夏子街地区与不整合有关的油藏众多,主要有削截不整合、断褶不整合形成的不整合面遮挡油气藏和超覆不整合形成的地层超覆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夏子街地区 不整合 成因模式 油气成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风南地区百口泉组储层有利成岩相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青 刘洛夫 +4 位作者 万青青 汪洋 季焕成 宋光建 张旺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1-89,共9页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乌尔禾—风南地区百口泉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根据岩心分析化验数据,确定百口泉组储层物性特征;根据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确定百口泉组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根据X线衍射结果,确定黏土矿物组分及体积分数;根据岩心...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乌尔禾—风南地区百口泉组成岩作用及成岩相,根据岩心分析化验数据,确定百口泉组储层物性特征;根据岩石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确定百口泉组成岩作用类型及强度;根据X线衍射结果,确定黏土矿物组分及体积分数;根据岩心薄片及其测井曲线特征,采用"物性加主控因素"分类方法,划分成岩相类型并建立各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确定成岩相分布规律,预测有利成岩相分布区。结果表明:百口泉组储层主要经历压实作用,碳酸盐、黏土矿物、黄铁矿、硅质胶结作用,以及长石、石英溶蚀作用。储层可划分为5种成岩相类型,即特低孔渗杂基充填相、中孔渗弱压实强溶蚀相、低孔渗强压实强溶蚀相、特低孔渗方解石胶结相和特低孔渗强压实相,其中中孔渗弱压实强溶蚀相和低孔渗强压实强溶蚀相为有利成岩相。中孔渗弱压实强溶蚀相主要分布于乌009—风4井区,低孔渗强压实强溶蚀相主要分布于乌2—风南7—夏75井区。该分析结果可为研究区优质储层预测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岩作用 百口泉组 乌尔禾—风南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乌尔禾—风南地区百口泉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同 刘洛夫 +7 位作者 汪洋 季焕成 宋光建 万青青 罗泽华 李晓中 李林泽 李婧仪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39,124,125,共15页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XRD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乌尔禾—风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和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碎屑岩储层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XRD等测试分析方法,研究乌尔禾—风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和孔隙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百口泉组碎屑岩储层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粒内溶孔、微裂缝和收缩缝,经历机械压实—压溶、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及裂缝破坏,整体处于早成岩阶段B期—中成岩阶段A期,成岩演化序列依次为早期绿泥石胶结—黄铁矿胶结—石英次生加大边—黏土矿物胶结—方解石胶结—长石溶蚀及高岭石胶结—石英溶蚀。孔隙演化早期以机械压实减孔作用为主,中期钙质、泥质胶结减孔作用发育,后期长石、石英溶蚀增孔作用较强,黏土矿物的收缩及晚期构造裂缝的发育提高储层渗透率。储层孔隙演化阶段划分为压实减孔、压实胶结减孔和溶蚀裂缝增孔3个阶段,压实减孔平均为18.54%,胶结减孔平均为3.96%,溶蚀裂缝增孔平均为7.06%,综合成岩作用和孔隙演化的研究,建立研究区孔隙演化模型。该结果可为研究区储层的形成演化及成藏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百口泉组 乌尔禾-风南地区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侏罗系储集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被引量:17
14
作者 薛新克 黄治赳 +1 位作者 李震华 郭建钢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8-431,共4页
乌夏地区侏罗系储集层主要是冲积扇、扇三角洲及辫状河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屑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对储集层成岩作用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的孔隙演化与成岩作用有密切关系。压实作用及早期胶结作用是促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 乌夏地区侏罗系储集层主要是冲积扇、扇三角洲及辫状河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岩屑砂岩及长石岩屑砂岩。对储集层成岩作用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的孔隙演化与成岩作用有密切关系。压实作用及早期胶结作用是促使原生孔隙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碎屑颗粒、粘土矿物及碳酸盐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主要因素;后期(含)铁方解石等胶结物使次生孔隙被充填。孔隙演化经历了原生孔隙破坏、次生孔隙形成、次生孔隙破坏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禾-夏子街地区 侏罗系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构造调节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9
15
作者 许多年 王伟锋 +2 位作者 邱贻博 辛也 郭建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0-412,共3页
构造调节带的有关问题在我国东部伸展盆地中研究较多,而在西部挤压盆地中研究相对较少。通过研究,把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调节带分为3种类型:同向接近型、同向叠覆型和同向共线型。同向接近型调节带主要分布在夏子街地区,同向叠覆型调节... 构造调节带的有关问题在我国东部伸展盆地中研究较多,而在西部挤压盆地中研究相对较少。通过研究,把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调节带分为3种类型:同向接近型、同向叠覆型和同向共线型。同向接近型调节带主要分布在夏子街地区,同向叠覆型调节带分布在乌尔禾地区,同向共线型调节带分布在乌尔禾、乌夏及夏红3个区块的过渡带。由于调节带控制砂体展布,而紧邻的断层又可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因此调节带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场所。研究指出,百乌断裂和乌南断裂之间、夏59井断裂和夏红南断裂之间以及乌尔禾断裂带和乌夏断裂带、乌夏断裂带和夏红断裂带之间的调节带,是该区形成油气藏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夏子街地区 调节带 形成机制 油气聚集
下载PDF
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裂缝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明 戴俊生 +1 位作者 冯建伟 王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2-424,共3页
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储集空间中裂缝发育,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其构成了油气储集的重要空间,控制了储集层分布。针对该区火山岩储集层分布和结构构造特点,研究和分析了火山岩的裂缝特征,利用岩心观测和成像测井等方法对火山岩... 乌夏地区二叠系火山岩储集层储集空间中裂缝发育,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其构成了油气储集的重要空间,控制了储集层分布。针对该区火山岩储集层分布和结构构造特点,研究和分析了火山岩的裂缝特征,利用岩心观测和成像测井等方法对火山岩储集层的构造裂缝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更准确地进行了裂缝参数的判定与裂缝孔隙度的计算及火山岩储集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夏子街地区 二叠系 火山岩 裂缝 裂缝孔隙度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侏罗系层序与地层发育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怀宇 陈世悦 +1 位作者 杨俊生 吴采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7-440,共4页
通过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上寻找识别层序界面标志,综合运用井-震联合、联井格架层序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侏罗系的层序划分方案。研究表明,该区侏罗系共划分为2个超层序,7个层序,第1个超层序包括JSQ1、JSQ2、... 通过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上寻找识别层序界面标志,综合运用井-震联合、联井格架层序分析等方法,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乌夏地区侏罗系的层序划分方案。研究表明,该区侏罗系共划分为2个超层序,7个层序,第1个超层序包括JSQ1、JSQ2、JSQ3、JSQ4、JSQ5层序(相当于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和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第2个超层序包括JSQ6、JSQ7层序(相当于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上侏罗统齐古组)。研究区侏罗系各层序的地层展布在平面上呈现一种早期退积、晚期进积的旋回,地层发育特征为沉积建造与改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夏子街地区 侏罗系 层序划分 层序边界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稠油生物降解特征 被引量:11
18
作者 毛新军 黄立良 樊向东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447,共4页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稠油主要分布在风城油田,由于受到较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影响,密度和粘度很高,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严重降解,胡萝卜烷缺失,藿烷含量部分降解或严重降解,甾烷和重排甾烷部分降解,而三环萜烷含量、孕甾烷和升...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稠油主要分布在风城油田,由于受到较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影响,密度和粘度很高,正构烷烃和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严重降解,胡萝卜烷缺失,藿烷含量部分降解或严重降解,甾烷和重排甾烷部分降解,而三环萜烷含量、孕甾烷和升孕甾烷含量很高,m(Ts)/m(Tm)平均值为3.55。根据稠油的正构、异构烷烃降解程度、生物标记化合物和25-降藿烷系列化合物的降解程度以及三环萜烷含量和孕甾烷含量,将乌夏地区稠油生物降解作用级别划分为6级,并以此为依据将乌夏地区稠油分为6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夏子街地区 稠油 生物降解 生物标记化合物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秀鹏 查明 吴孔友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3-415,共3页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主要含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平均为0.8801,多为湿气,V(iC4)/V(nC4)平均为0.88,V(iC5)/V(nC5)平均为0.99,热演化程度较高。非烃气体中氮气含量较高,其次为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最少,不含硫化氢。随着深度增... 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天然气主要含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干燥系数平均为0.8801,多为湿气,V(iC4)/V(nC4)平均为0.88,V(iC5)/V(nC5)平均为0.99,热演化程度较高。非烃气体中氮气含量较高,其次为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最少,不含硫化氢。随着深度增加,天然气相对密度、干燥系数、甲烷含量、重烃气含量和非烃气体含量可按规律分为7个变化带。天然气具有δ13C1<δ13C2<δ13C3<δ13C4的正碳同位素系列特征,烷烃气是原生型有机成因气。天然气源岩Ro为0.21%~1.66%,烃源岩主要在低成熟和成熟阶段生气,根据δ13C1与δ13C2-δ13C1关系以及有机成因气δ13C1与V(C1)/V(C2+3)关系,判断天然气的成因类型主要为石油伴生气,乌32井区可能存在凝析油伴生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夏子街地区 天然气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下载PDF
利用Kohonen神经网络划分乌夏地区深层沉积相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科 王永刚 +3 位作者 乐友喜 郭文建 张吉辉 高磊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9-421,共3页
在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的研究过程中,利用连片三维数据体的高信噪比和波组特征明显的优点,选择了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辅助地震属性(瞬时振幅、瞬时频率和相关长度),使用Kohonen神经网络方法对地震... 在对准噶尔盆地乌夏地区二叠系夏子街组的研究过程中,利用连片三维数据体的高信噪比和波组特征明显的优点,选择了可信度较高的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和外部形态,辅助地震属性(瞬时振幅、瞬时频率和相关长度),使用Kohonen神经网络方法对地震相进行了量化分析和命名,并且利用测井解释和岩心分析及古生物特征等分析成果,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并解决了深层井少情况下沉积相难于划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乌尔禾-夏子街地区 地震属性 KOHONEN神经网络 深层 地震相 沉积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