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分离筛选及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初筛
1
作者 孔晓双 魏然 +5 位作者 董应宏 侯敏 买尔哈巴·艾合买提 侯新强 杨文琦 崔卫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的资源状况以及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材料,运用组织匀浆法与16S rDNA和IT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其主根、须根、茎、叶中的内生菌... 【目的】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组织可培养内生菌的资源状况以及选育高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方法】以乌拉尔甘草为材料,运用组织匀浆法与16S rDNA和ITS-rDNA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方式,对其主根、须根、茎、叶中的内生菌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采用七叶苷培养基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力测定筛选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结果】从甘草中分离获得内生菌共48株,其中内生细菌33株,内生真菌15株。在主根和茎部位分离内生细菌数量最多,内生真菌在主根中定殖的数量最多。33株甘草内生细菌隶属于8个属,芽孢杆菌属菌株分离获得最多,且甘草主根部位的内生细菌分离种类最多,在甘草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须根=茎=叶。15株甘草内生真菌隶属于7个属,枝孢属是甘草内生真菌的优势属,内生真菌在不同组织中多样性表现为主根>茎>叶>须根。共有12株具有产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其中分离自主根部位的菌株最多,占比41.7%。【结论】甘草主根组织的可培养内生菌的多样性相较其他组织丰富,且主根部位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较多,是选育产酶菌株的优势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可培养内生菌 筛选 Β-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河西地区乌拉尔甘草丰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李军 边静 岳庆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7期48-52,共5页
乌拉尔甘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根、茎等部位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同时也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广泛栽植的固沙植物。近年来乌拉尔甘草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人工栽培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甘肃省河西地区乌拉尔甘草人工栽培的产量和质量,... 乌拉尔甘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根、茎等部位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生产,同时也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广泛栽植的固沙植物。近年来乌拉尔甘草野生资源逐渐枯竭,人工栽培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提高甘肃省河西地区乌拉尔甘草人工栽培的产量和质量,带动产业振兴,本文从选地整地、备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乌拉尔甘草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乌拉尔甘草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和乌拉尔甘草多糖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3
作者 张梦圆 朱晓庆 +6 位作者 谷新利 王燕 杨慧莹 孙国结 刘雨然 王蒙蒙 连科迅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0-115,共6页
为了比较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zing Glycyrrhiza uralensis polysaccharide,SeGUP)和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uralensis polyacchiade,GUP)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Lm)体内、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药敏... 为了比较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selenizing Glycyrrhiza uralensis polysaccharide,SeGUP)和乌拉尔甘草多糖(Glycymhiza uralensis polyacchiade,GUP)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Lm)体内、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药敏纸片方法分别测定Lm对480 mg/mL、240 mg/mL、120 mg/mL GUP和SeGUP的敏感程度;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SeGUP和GUP对Lm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设置SeGUP和GUP高剂量(240 mg/mL)组、中剂量(120 mg/mL)组、低剂量(60 mg/mL)组,各组分别与Lm混合培养24 h,每2 h取样测定OD600值,观察SeGUP、GUP对Lm生长速率的影响;检测各组4小时时的培养上清液中的碱性磷酸酶(AKP)、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及蛋白质总含量;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SeGUP和GUP各剂量组对Lm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分别按体重灌胃小鼠SeGUP、GUP 300 mg/kg、150 mg/kg、75 mg/kg测定其对感染Lm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480 mg/mL SeGUP对Lm高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5.0 mm;480 mg/mL GUP中度敏感,抑菌圈直径为13.0 mm。SeGUP和GUP对Lm的MIC分别为120 mg/mL、240 mg/mL,MBC分别为240 mg/mL、480 mg/mL。各剂量SeGUP和GUP均能抑制Lm的生长,其中240 mg/mL SeGUP抑制效果最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eGUP和GUP各剂量组的AKP、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及蛋白质总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生物被膜形成(P<0.05);与模型组相比,300 mg/kg、150 mg/kg、75 mg/kg SeGUP组和300 mg/kg、150 mg/kg GUP组小鼠死亡率均显著降低(P<0.05),75 mg/kg GUP组小鼠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各SeGUP组小鼠死亡率低于相同浓度的GUP组。说明SeGUP、GUP对Lm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相同浓度时SeGUP的效果更好,并且SeGUP浓度为240mg/mL时体外抗菌效果最好,按体重灌胃剂量为300 mg/kg时对小鼠的保护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化乌拉尔甘草多糖 乌拉尔甘草多糖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抗菌活性 生物被膜
下载PDF
多年生乌拉尔甘草复合丛枝菌根真菌接种效应研究
4
作者 汪金叶 王升 +5 位作者 张燕 张乃嘦 杨明 小杉実加 孙楷 郭兰萍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4期839-846,共8页
目的:探究2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与独立接种对田间栽培多年生乌拉尔甘草生长与有效成分积累的长短期效应。方法:选取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与根内根孢囊霉Rhiaophagus intraradices 2种丛枝菌根真菌菌种,在大田条件下对乌拉... 目的:探究2种丛枝菌根真菌复合与独立接种对田间栽培多年生乌拉尔甘草生长与有效成分积累的长短期效应。方法:选取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与根内根孢囊霉Rhiaophagus intraradices 2种丛枝菌根真菌菌种,在大田条件下对乌拉尔甘草进行单菌种与复合菌种接种处理,分别于栽培的第1年和第2年采集乌拉尔甘草样品,分析其形态指标和有效成分甘草酸、甘草苷含量。结果: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接种和摩西斗管囊霉单接种均对乌拉尔甘草中甘草酸与甘草苷含量有提升作用,其中复合接种提升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摩西斗管囊霉单接种,根内根孢囊霉单接种处理无显著提升作用。接种处理组乌拉尔甘草种苗的生长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甘草苷含量与甘草酸含量的比值,接种组甘草苷、甘草酸的积累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揭示了大田条件下复合丛枝菌根真菌接种的长期效应,发现摩西斗管囊霉与根内根孢囊霉复合接种可以提高大田栽培乌拉尔甘草的品质,并对甘草苷与甘草酸的含量比例有调节作用,为人工栽培乌拉尔甘草过程中丛枝菌根真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摩西斗管囊霉 根内根孢囊霉 甘草 甘草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孙群 杨力钢 +2 位作者 丁自勉 王建华 孙宝启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26-1129,共4页
目的: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所搜集的24份不同种源的乌拉尔甘草种子进行千粒重、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指标的测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出划分种子等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运用标准差法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 目的: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法:对所搜集的24份不同种源的乌拉尔甘草种子进行千粒重、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指标的测定,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出划分种子等级的主要指标和参考指标,运用标准差法制定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结果:发芽率是乌拉尔甘草种子质量分级的主要指标,千粒重、净度和含水量是质量分级的重要参考指标。结论:1级种子的发芽率不低于85%,净度不低于92%,千粒重不低于13g,含水量不高于11%;2级种子发芽率75%~85%,净度83%~92%,千粒重11~13g,含水量不高于11%;3级种子发芽率65%~75%,净度74%~83%,千粒重9~11g,含水量不高于11%;达不到3级种子标准的为不合格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种子 质量分级标准
下载PDF
黑龙江省西部乌拉尔甘草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赵则海 曹建国 +2 位作者 李庆勇 付玉杰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5-239,共5页
采用超声提取和分光光度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5 0 %甲醇溶液提取 ,超声 45min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效果较好 ,适于进行大批量样品的提取测定。无论... 采用超声提取和分光光度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乌拉尔甘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 ,并对其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 5 0 %甲醇溶液提取 ,超声 45min对甘草总黄酮提取效果较好 ,适于进行大批量样品的提取测定。无论是野生甘草还是栽培甘草 ,在一个生长季中 ,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 ,而地下部分含量则相对较低。在 5~ 1 0月期间 ,叶的总黄酮含量逐渐下降 ,而地下部分总黄酮含量如根和根茎具有上升的趋势。甘草各部位总黄酮含量在不同生长季存在波动现象 ,尤其在具有运输功能的部位如复叶柄、地上茎表现更为明显。野生甘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的波动可能与有性繁殖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乌拉尔甘草 总黄酮含量 超声提取 有性繁殖
下载PDF
不同种源乌拉尔甘草形态和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4
7
作者 孙群 佟汉文 +3 位作者 吴波 丁自勉 王建华 孙宝启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6-63,共8页
利用形态学指标对34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4份甘草在7个性状上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主要是由以内蒙古和新疆种源为主的两大组群之间形态特性差异明显。在分子标记中,从100条核甘酸序列中筛选出18条ISSR... 利用形态学指标对34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4份甘草在7个性状上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主要是由以内蒙古和新疆种源为主的两大组群之间形态特性差异明显。在分子标记中,从100条核甘酸序列中筛选出18条ISSR多态性引物,对46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十分丰富,18条引物共扩增出210条多态性带,分布在150~3000bp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67条;②新疆地区乌拉尔甘草遗传变异最为丰富,其次是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遗传变异最低;③基于ISSR分子标记划分的组群与地域性没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形态标记 ISSR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人为扰动对乌拉尔甘草不同部位甘草酸与总黄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赵则海 于景华 +2 位作者 杨逢建 祖元刚 曹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799-2803,共5页
人为扰动对甘草不同部位甘草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即使是轻度的人为扰动 (土壤翻松 1次 )也会导致野生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明显下降 ,尤其对地下根茎 (兼有运输和储存功能 )中的甘草酸的积累影响最大。重度扰动栽培甘草各部... 人为扰动对甘草不同部位甘草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均有较大的影响。即使是轻度的人为扰动 (土壤翻松 1次 )也会导致野生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明显下降 ,尤其对地下根茎 (兼有运输和储存功能 )中的甘草酸的积累影响最大。重度扰动栽培甘草各部位的甘草酸含量均较低 ,相对而言黄酮类物质的积累速率高于甘草酸 ,表明土壤扰动因素对甘草酸的形成与积累的影响大于总黄酮的形成与积累。无扰动野生甘草和轻度扰动野生甘草总黄酮含量从地上到地下呈下降趋势 ,而重度扰动栽培甘草的叶和不定根各有一个含量较高的部位 ,据此推断叶和不定根 (含毛状根 )是黄酮类物质的主要产生部位 ;具有输导功能的地上茎、复叶柄中总黄酮含量较低且波动较大。人为扰动对不同土壤深度甘草主根中甘草酸含量和甘草总黄酮含量的变化规律影响较小。无扰动野生甘草和轻度扰动野生甘草主根在 1.0~ 2 .0 m深度甘草酸含量分布较高是对该生境不同土壤深度长期适应的结果 ,而重度扰动栽培甘草主根可能尚未达到相应的土壤深度 ,因而表现为 1.0 m以下深层土壤中甘草酸含量较高。总之 ,旨在改善甘草生长条件的人为扰动对甘草酸和总黄酮的积累具有消极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人为扰动 甘草 总黄酮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地下部分生长分布格局及其对甘草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孙志蓉 王文全 +3 位作者 马长华 孙敏宾 阎永红 刘长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 :探索野生乌拉尔甘草地下部分生长分布特点及其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系 ,为揭示甘草酸的积累规律以及科学利用和保护野生甘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单株野生甘草地下部分的解析调查以及不同器官、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 目的 :探索野生乌拉尔甘草地下部分生长分布特点及其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系 ,为揭示甘草酸的积累规律以及科学利用和保护野生甘草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对单株野生甘草地下部分的解析调查以及不同器官、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粗度药材的甘草酸含量测定 ,系统地研究了野生甘草地下部分生长分布格局与甘草酸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一株完整的甘草地下部分由种子根、不定根、水平地下茎和垂直地下茎以及吸收根组成 ;2年生以下水平地下茎的甘草酸含量较低 ;直径 0 .5cm以下的不定根甘草酸含量较低 ;水平地下茎和不定根与垂直地下茎之间甘草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水平地下茎与不定根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甘草以水平地下茎为纽带 ,将不定根、垂直地下茎和吸收根连接成 1个庞大的地下网络系统 ;其器官类型、生长年龄、根系粗度以及生长部位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甘草酸含量的积累 ,不定根和垂直地下茎的分布格局影响着水平茎中甘草酸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生长分布格局 甘草 含量测定 多年生草本植物 无性繁殖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继 姚健 +3 位作者 郭守军 杨永利 杨晓辉 孟红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181-184,共4页
对乌拉尔甘草 ( Glycyrrhiza uralensis)地下、地上部分分别进行了微量元素及营养成分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乌拉尔甘草中糖、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 ,并且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 ,为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营养成分 分析 微量元素
下载PDF
野生与栽培乌拉尔甘草不同部位甘草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赵则海 杨逢建 +1 位作者 曹建国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448,共5页
采用超声提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黑龙江省西部野生与栽培乌拉尔甘草不同部位的甘草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方法提取甘草酸是便捷、有效的方法之一,最佳提取条件为50%甲醇提取液,超声提取45 min.甘草地下部分甘草酸含量较... 采用超声提取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黑龙江省西部野生与栽培乌拉尔甘草不同部位的甘草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方法提取甘草酸是便捷、有效的方法之一,最佳提取条件为50%甲醇提取液,超声提取45 min.甘草地下部分甘草酸含量较高,野生甘草的甘草酸含量主根>横根茎>不定根>垂根茎;栽培甘草则为不定根>主根>横根茎;总体上看地上部分甘草酸含量是微量的,其中叶的甘草酸含量相对较多,地上茎、种子等器官甘草酸含量较低.无论野生甘草还是栽培甘草,10月份甘草地下部分甘草酸含量大于5月份,并且这种差别在栽培甘草中表现更明显.人工管理措施对甘草酸含量具有较大影响,野生甘草和栽培甘草经过土壤翻松和良好的田间管理模式反而使甘草酸含量下降,按种植农作物模式对栽培甘草进行管理对提升甘草酸含量效果不佳,给予一定的环境胁迫可以提高甘草酸的含量.在黑龙江省西部,野生甘草主根在1.0~2.0 m深度为甘草酸含量分布较高的部位;栽培甘草主根甘草酸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其根尾的甘草酸含量最高,表明栽培甘草主根尚未伸长到其甘草酸含量最高的土壤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 栽培植物 乌拉尔甘草 甘草 含量检测 土壤深度
下载PDF
氮肥对乌拉尔甘草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张燕 王继永 +1 位作者 刘勇 王文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7-60,共4页
20 0 2年作者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素营养对1、2年生乌拉尔甘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梯度试验中,当施氮量到达0 15g L之前,氮的增施对甘草主要生长、生理、产量和药效等指标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0 10~0 15g L为最佳,... 20 0 2年作者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氮素营养对1、2年生乌拉尔甘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素梯度试验中,当施氮量到达0 15g L之前,氮的增施对甘草主要生长、生理、产量和药效等指标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0 10~0 15g L为最佳,而超过0 15g L时,甘草开始受到抑制,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甘草净光合速率与生物量、产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施肥 氮素营养 植物产量 甘草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组培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葛淑俊 李广敏 +4 位作者 马峙英 王文全 武晓阳 袁静娅 孟义江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107-112,共6页
甘草是兼具生态和经济双重价值的重要植物资源,人工培育以野生变家种为主,尚未开展系统的育种工作。本研究以内蒙古杭锦旗的野生乌拉尔甘草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基本培养基、NAA、TDZ和蔗糖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以及微繁体系的建立。... 甘草是兼具生态和经济双重价值的重要植物资源,人工培育以野生变家种为主,尚未开展系统的育种工作。本研究以内蒙古杭锦旗的野生乌拉尔甘草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基本培养基、NAA、TDZ和蔗糖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以及微繁体系的建立。结果表明,适合甘草丛生芽诱导的外植体为生长4~7d的无菌苗子叶节,培养基为MS+TDZ 0.1mg/L+NAA 0.1mg/L+蔗糖20~30g/L;将带1叶的茎段在改良MS+NAA 0.1mg/L+6-BA 1.0~2.0mg/L的培养基中培养,其增殖倍数可稳定达到25倍;在1/2MS+核黄素2.0mg/L中生根,炼苗3d移栽到蛭石中,成活率达96%以上。1个带腋芽茎段培养3个月可获得13906棵生根试管苗。成活13350株,繁殖效率高达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生物特性及资源培育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4
作者 王继永 王文全 +1 位作者 刘勇 魏胜利 《世界林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2,共5页
乌拉尔甘草是构成我国西北荒漠植被的重要植物 ,同时又是接近濒危的大宗地道药材 ,具备很高的研究和开发价值。文中着重论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乌拉尔甘草的生物特性和资源培育方向的研究进展 ,并提出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生物特性 资源培育 荒漠植被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中黄酮甙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海军 刘援 张如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71-474,共4页
乌拉尔甘草中黄酮甙类成分的研究张海军,刘援,张如意(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植化室,北京100083)甘草是最常用中药之一,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有三菇皂甙、香豆精和黄酮等... 乌拉尔甘草中黄酮甙类成分的研究张海军,刘援,张如意(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植化室,北京100083)甘草是最常用中药之一,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其主要化学成分有三菇皂甙、香豆精和黄酮等。据文献(1)报道甘草属植物中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乌拉尔甘草 黄酮 皂甙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单粒种子硬实特性的近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2
16
作者 孙群 李军会 +1 位作者 王建华 孙宝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669-2672,共4页
以乌拉尔甘草种子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定性偏最小二乘法对244粒种子(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比例为1∶1)的硬实性进行了鉴别研究,并特制一样品杯用于单粒种子的光谱采集,以降低人为误差。研究结果表明,4次重复平均光谱所建模型鉴别... 以乌拉尔甘草种子为材料,采用近红外光谱结合定性偏最小二乘法对244粒种子(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比例为1∶1)的硬实性进行了鉴别研究,并特制一样品杯用于单粒种子的光谱采集,以降低人为误差。研究结果表明,4次重复平均光谱所建模型鉴别率显著高于单次光谱所建模型,光谱范围采用4000~8000cm-1时模型效果较好,校正集、检验集、预测集样本的鉴别率分别为95.53%,95.94%和94.53%,采用不同建模样品所建模型其预测准确率均在90%以上,硬实种子和非硬实种子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2.50%和96.56%。种子大小和颜色均会影响模型的鉴别率,种子颜色的影响相对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硬实 单粒种子 乌拉尔甘草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营养特征与需肥规律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程滨 张强 +2 位作者 杨治平 赵瑞芬 刘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对乌拉尔甘草营养特征与需肥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N、P、K与Ca配施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产量 ,其生长期内N、P、K平均吸收比例为 1∶0 5 5∶0 34,每生产 1t乌拉尔甘草其根、茎平均吸N 2 0 9kg、P2 O511 5kg和K2 O7 2kg ,且生长后期P吸... 对乌拉尔甘草营养特征与需肥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N、P、K与Ca配施可显著提高乌拉尔甘草产量 ,其生长期内N、P、K平均吸收比例为 1∶0 5 5∶0 34,每生产 1t乌拉尔甘草其根、茎平均吸N 2 0 9kg、P2 O511 5kg和K2 O7 2kg ,且生长后期P吸收比例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营养特征 需肥规律 产量
下载PDF
甘草苷在乌拉尔甘草中的分布及其含量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彭励 胡正海 +1 位作者 李金亭 张琪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30-1233,共4页
目的:甘草苷是评价药用甘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甘草营养器官中的分布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样品中的甘草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 Diamonsil(钻石)C_(18)(250mill... 目的:甘草苷是评价药用甘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在甘草营养器官中的分布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样品中的甘草苷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 Diamonsil(钻石)C_(18)(250mill×4.6 n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醋酸(1:4),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6 nm,室温。结果:甘草苷在甘草营养器官中均有分布,其含量以主根为最高,其次为根状茎,而叶和地上茎中的含量较低;就3年生主根而言,甘草苷在根粗皮(周皮及周皮以外的死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中均有分布,其中以木质部和根皮中含量较高,而在韧皮部中较低。在根和根状茎(1~4年生)中甘草苷的含量随生长发育时期呈动态变化,一方面表现为随生长年限延长其含量逐渐提高的趋势,另一方面表现为同一生长年限的主根中其含量随生长季节呈波动性的变化,开花前期含量最高,而花期含量最低,结果期、果熟期含量上升,枯萎期有所下降。结论:甘草苷主要积累于甘草地下器官中,其含量变化与本身生长年限有关,并受到地上器官发育阶段的影响。因此,在确定甘草药材采挖时间时应充分考虑发育时期对甘草苷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甘草 营养器官 动态变化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中新香豆素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王彩兰 张如意 +2 位作者 韩永生 董熙嘏 刘文彬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甘草是一味重要的传统中药,为临床广泛使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颇为重视。近来,用不同溶剂对甘草进行分步提取,以酶和受体生物学指标进行监测,发现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安定受体... 甘草是一味重要的传统中药,为临床广泛使用。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颇为重视。近来,用不同溶剂对甘草进行分步提取,以酶和受体生物学指标进行监测,发现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二氯甲烷提取物对安定受体,胆囊收缩素受体以及二氢还原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寻找其中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香豆素 甘草
下载PDF
乌拉尔甘草ISSR-PCR反应体系优化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佟汉文 孙群 +3 位作者 吴波 丁自勉 孙宝启 王建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4期70-74,共5页
甘草是中国最大宗的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生态及工业价值。利用ISSR技术对甘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甘草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影响甘草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甘草是中国最大宗的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生态及工业价值。利用ISSR技术对甘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对甘草物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新品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影响甘草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用于甘草ISSR+PCR分析的反应条件为:20μl反应体系中,1×TaqDNA聚合酶配套缓冲液(10mmol/LTris-HCL,pH9.0,50mmol/LKCL,0.1%TritonX_100,2.0mmol/LMg2+),0.8UnitTaqDNA聚合酶,0.4μmol/L引物,200μmol/LdNTP,10ng模板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SR PCR反应体系 乌拉尔甘草 优化研究 TAQDNA聚合酶 遗传多样性 SSR技术 新品种培育 生物多样性 PCR分析 模板DNA 工业价值 种质资源 扩增效果 反应条件 DNTP HCL 缓冲液 mol 药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