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江下游水电开发对陆生生态系统影响分析评价
1
作者 邱兴春 夏豪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4期92-96,共5页
为研究水电梯级开发对当地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选择中国西南地区大型河流--乌江下游沿河至河口段为典型研究区,于2018年2-10月,采用资料查询、现场调查、遥感解译的方法,对当地陆生生态系统进行影响后评价。结果表明,梯级水电建成后... 为研究水电梯级开发对当地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选择中国西南地区大型河流--乌江下游沿河至河口段为典型研究区,于2018年2-10月,采用资料查询、现场调查、遥感解译的方法,对当地陆生生态系统进行影响后评价。结果表明,梯级水电建成后,水库水面面积为建设前的2.60倍,森林、灌丛植被面积分别增加了205.89,366.04 km^(2),增幅分别为1.29%,2.30%,总植被生物量增加了195.14万t,增幅为2.82%;两梯级水电站建设对评价范围内植物物种多样性没有造成明显不良影响;麻阳河保护区内黑叶猴种群数量自2014-2021年,增长近30只,增幅约5%。水电梯级开发建设对评价范围内陆生生态系统没有造成明显不良影响,生态系统仍然处于良好循环之中,且存在顺向演替趋势。研究结论可为环境管理部门今后判断河流水电梯级开发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实际影响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生生态系统 环境影响 后评价 乌江下游 水电开发
下载PDF
基于CA-Markov模型的乌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晶晶 田永中 +3 位作者 许文轩 肖悦 谢莹 程玉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3-139,共7页
以乌江下游的涪陵等6个区县为研究区,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的Landsat影像解译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CA-Markov模型和MCE模型,实现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结合情景分析方法,探讨在"快速城镇化情景"、&qu... 以乌江下游的涪陵等6个区县为研究区,基于1995年、2005年、2015年的Landsat影像解译数据,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CA-Markov模型和MCE模型,实现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模拟。结合情景分析方法,探讨在"快速城镇化情景"、"现状延续情景"和"生态保护情景"三种模式下研究区2020年、2035年、205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1)在"快速城镇化情景"下,建设用地急剧扩张,35年间其面积增加了一倍,达到1 390.46km2,且主要来源为耕地,约占转出耕地面积的一半;林地增长十分缓慢,草地和未利用地持续减少,到2050年分别减少了186.58km^2和69.40km^2,未利用地减少了一半。(2)在"现状延续情景"下,建设用地增长仍然较快,2050年增加了347.92km^2,增幅达37.92%;耕地减幅有所下降,林地增加也比"快速城镇化情景"要快,但草地和未利用地仍在持续减少,35年间分别减少了25.9%和44.3%。(3)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草地、未利用地等生态用地不断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生态用地总面积占研究区的64%;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得到限制,到2050年其总面积为1 171.42km^2,比同期"快速城镇化情景"减少了219.04km^2;耕地虽有减少,但逐渐趋于平衡,始终保持在6 000km^2以上。因此,"生态保护情景"是研究区未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地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CA-Markov模型 MCE模型 情景分析 乌江下游地区
下载PDF
乌江下游岩溶地貌形态特征初探--以重庆武隆及其邻近地区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夏凯生 袁道先 +1 位作者 谢世友 楚玉春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96-204,共9页
乌江下游为典型的亚热带岩溶中山峡谷地貌,主要以大型的岩溶峡谷、天生桥和大的天坑以及大型溶洞、地下河及丰富多彩的次生沉积物为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乌江下游的岩溶个体形态特征及层状地貌面的岩溶形态组合特征,探讨了乌江下游岩溶... 乌江下游为典型的亚热带岩溶中山峡谷地貌,主要以大型的岩溶峡谷、天生桥和大的天坑以及大型溶洞、地下河及丰富多彩的次生沉积物为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乌江下游的岩溶个体形态特征及层状地貌面的岩溶形态组合特征,探讨了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演化过程,认为:(1)乌江下游地区的层状地貌分为两级夷平面、一级溶蚀面、五级水平溶洞和三级阶地;(2)不同地区岩溶形态特征有明显差异:在鄂西期地面上,地面完整性较好,以低矮的峰丛和平坝、大的浅洼地相组合。山原期地面,不同地区岩溶形态组合特征有所差别:在水系裂点以下地区,主要以峰丛-峡谷组合为主;河流裂点以上的上游地区,地面保存相对完整,为锥状峰丛、深洼地景观。盆地期溶蚀面以峰丛-槽谷、谷地为主。(3)乌江下游岩溶地貌的形成,经历了鄂西期、山原期、盆地期和峡谷期地貌演化阶段,并形成鄂西期、山原期岩溶夷平面、盆地期溶蚀面和深切峡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地貌 峡谷岩溶 地貌特征 乌江下游
下载PDF
乌江下游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4
作者 车家骧 苏维词 滕建珍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0,共2页
乌江下游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石漠化问题突出,德江县石漠化面积达70 693 hm2。石漠化导致德江县可耕地面积减少,加大了人畜用水困难,制约了经济发展,使区内生态日趋脆弱、旱涝灾害频繁。针对石漠化现状与危害,提出了开展石漠化地区调查... 乌江下游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石漠化问题突出,德江县石漠化面积达70 693 hm2。石漠化导致德江县可耕地面积减少,加大了人畜用水困难,制约了经济发展,使区内生态日趋脆弱、旱涝灾害频繁。针对石漠化现状与危害,提出了开展石漠化地区调查与评价、制订综合治理规划、建设高标准种苗基地、依法治理、建立健全稳定的社会投入保障机制等综合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防治对策 德江县 乌江下游
下载PDF
乌江下游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及其防治 被引量:1
5
作者 滕建珍 苏维词 +1 位作者 廖凤林 车家骧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0期577-580,共4页
基于TM影像解释和实地考察,查清了德江县石漠化面积为70 693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1%,划分了石漠化强度(中度以上的石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6.6%),明确了德江县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德江石漠化的危害;从地形地貌、... 基于TM影像解释和实地考察,查清了德江县石漠化面积为70 693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1%,划分了石漠化强度(中度以上的石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6.6%),明确了德江县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德江石漠化的危害;从地形地貌、岩性、降水、耕种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德江县石漠化综合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格局 防治对策 德江县 乌江下游
下载PDF
略论乌江下游少数民族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良品 崔莉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2-75,共4页
乌江下游少数民族地区近代教育的发展经历了清朝后期、清末民初及国民政府时期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本地区近代教育虽然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极为缓慢,但也发挥了多种功用。
关键词 乌江下游 少数民族地区 近代 教育 发展
下载PDF
民族杂居山区农民工与农民土地意识变迁——以乌江下游小王村为个案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希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6-50,共5页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新出现的农民工群体带来了传统社会的巨大变迁。本文试以乌江下游小王村为田野调查点,探究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对农民土地意识带来的巨大变迁。这种土地意识的变迁是工业化冲击下中国农民对传统土地制度和土地观...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新出现的农民工群体带来了传统社会的巨大变迁。本文试以乌江下游小王村为田野调查点,探究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对农民土地意识带来的巨大变迁。这种土地意识的变迁是工业化冲击下中国农民对传统土地制度和土地观念的一种强烈反弹,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下游 民族杂居山区 农民工 土地意识 社会变迁
下载PDF
乌江下游沿岸滑坡发育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白云峰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43-46,共4页
乌江是黔东北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一条水上黄金通道。担负了流域内80%以上的客货运输量,满足了沿岸2000多万人民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运输的需要。乌江下游的彭水县城至涪陵市是乌江进入长江航运的咽喉要道,沿岸广泛分布和频... 乌江是黔东北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联系的一条水上黄金通道。担负了流域内80%以上的客货运输量,满足了沿岸2000多万人民生产和生活必需品运输的需要。乌江下游的彭水县城至涪陵市是乌江进入长江航运的咽喉要道,沿岸广泛分布和频繁发生的滑坡严重地威胁着航运的安全。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在长约150km范围内,两岸共发育各类滑坡28个,发育线模数为0 187个km。沿岸滑坡发育形式主要为岩石顺层滑坡和风化堆积层滑坡。沿岸滑坡具有群发性的分布特征,与地层岩性和河谷岸坡类型等密切相关。岩石顺层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顺向岸坡软、硬岩层相间地段。风化堆积层滑坡则主要分布在软岩地层及其风化物堆积的岸坡地段。构造变动、河流的切蚀作用及人类活动是滑坡发育形成的主要原因,暴雨和长时间降雨是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目前,多数滑坡处于稳定状态,少数滑坡受降雨及江水涨落的影响而处于周期性蠕动变形状态。三峡水库蓄水后,部分滑坡有复活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下游 滑坡 发育特征 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乌江下游德江县喀斯特石漠化及其防治
9
作者 滕建珍 苏维词 +1 位作者 廖凤林 车家骧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1-243,246,共4页
基于TM影像解释和实地考察,查清了德江县石漠化面积为70 693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1%,划分了石漠化强度(中度以上的石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6.6%),明确了德江县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德江石漠化的危害;从地形地貌、岩性... 基于TM影像解释和实地考察,查清了德江县石漠化面积为70 693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4.1%,划分了石漠化强度(中度以上的石漠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16.6%),明确了德江县石漠化的空间分布格局;分析了德江石漠化的危害;从地形地貌、岩性、降水、耕种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石漠化的成因,最后提出了德江县石漠化综合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格局 防治对策 德江县 乌江下游
下载PDF
劳动力外流与民族和谐社区建构——以乌江下游小王村为个案
10
作者 王希辉 《铜仁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9-53,72,共6页
本文以乌江下游民族杂居自然村落——小王村为个案,以人类学田野调查视角,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杂居山区劳动力外流概况及其动因,探究了劳动力外流对民族杂居山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因素。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本文以乌江下游民族杂居自然村落——小王村为个案,以人类学田野调查视角,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杂居山区劳动力外流概况及其动因,探究了劳动力外流对民族杂居山区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不利因素。调查发现,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促进了民族杂居村落的社会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影响民族杂居村落的社会和谐与稳定。笔者认为,发挥优势,化解矛盾,变不利为有利,对构建民族和谐社区,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外流 民族杂居 社区发展 乌江下游
下载PDF
乌江下游地区旅游业开发可行性评判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蕾 马智利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4年第2期88-89,99,共3页
在考察乌江下游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设置了开发该地区旅游业项目的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法对各层次指标因子赋权,建立旅游业开发可行性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为开发乌江流域的旅游资源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可行性评判方法 乌江下游地区 资源 AHP法 市场
下载PDF
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水文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谭龙云 张文革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2-38,共7页
通过对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及不同分解层现存量、持水率、持水量、吸水速度及有效拦蓄水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乌江下游阔叶林枯枝落叶现存量平均为16.2t/hm ̄2,针阔混交林l7.0t/hm ̄2,针叶林9.3t/hm ̄... 通过对乌江下游森林枯枝落叶及不同分解层现存量、持水率、持水量、吸水速度及有效拦蓄水量的测定,结果表明:1.乌江下游阔叶林枯枝落叶现存量平均为16.2t/hm ̄2,针阔混交林l7.0t/hm ̄2,针叶林9.3t/hm ̄2,灌丛草地5t/hm ̄2。针叶林枯落物分解程度最低,阔叶林分解程度最高。2.各分解层的吸水能力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分解程度越高,持水能力越强。3.枯枝落叶桉吸水速度快慢可分为三个吸水阶段,速度分别为15~3.4/h,0.03~0.5g/h,0.006~0.03g/h。其中,未分解层在三个阶段都具有吸水作用。4。乌江下游森林枯落物的有效拦蓄水量为0.5~0.3t/h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枝落叶 持水率 森林 乌江下游
下载PDF
乌江下游民族地区清代书院的管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史研究'课题组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63-66,共4页
清朝政府对乌江下游民族地区书院的严格控制,地方官吏对书院创设、人事、教学、经费诸方面的严加管理,最终导致该地区书院的特质消失殆尽,不得不改为中小学堂。探讨这一地区清代书院的管理,有助于深入研究乌江流域乃至我国其他少数民族... 清朝政府对乌江下游民族地区书院的严格控制,地方官吏对书院创设、人事、教学、经费诸方面的严加管理,最终导致该地区书院的特质消失殆尽,不得不改为中小学堂。探讨这一地区清代书院的管理,有助于深入研究乌江流域乃至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书院的演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下游 民族地区 清代 书院 管理
下载PDF
乌江下游地区文旅融合发展研究
14
作者 杨雁麟 贾真真 +1 位作者 罗时琴 苏波 《生态文明新时代》 2022年第6期91-96,共6页
乌江下游地区得舟楫之便,成为西南山区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历经千年的王陵、古纤道、码头、盐号和会馆,有号称“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堂戏,有西南最大的文庙——思南府文庙,以及驰名中外的“乌江... 乌江下游地区得舟楫之便,成为西南山区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有历经千年的王陵、古纤道、码头、盐号和会馆,有号称“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堂戏,有西南最大的文庙——思南府文庙,以及驰名中外的“乌江榨菜”等等,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加强乌江下游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有利于乌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延续乌江文化血脉,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助力乡村振兴。本文在对乌江下游地区现有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就乌江下游地区文旅融合发展,提出“挖掘历史,创新演绎;整合资源,协同发展;保护传承,活化价值,延续血脉”的开发思路,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下游 文旅融合 土家花灯 傩戏 乌江榨菜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乌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对陆生生态敏感区影响分析评价
15
作者 邱兴春 《红水河》 2022年第2期1-5,共5页
为研究河流水电开发对其涉及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实际影响,笔者选择乌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采用图形叠置法,判断乌江下游流域陆生生态敏感区与水电梯级开发区位关系;选取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和沿河乌江山峡风景... 为研究河流水电开发对其涉及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实际影响,笔者选择乌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采用图形叠置法,判断乌江下游流域陆生生态敏感区与水电梯级开发区位关系;选取麻阳河自然保护区和沿河乌江山峡风景名胜区作为典型代表,分析其受梯级水电站开发建设影响的程度,并以此结论代表该河段水电梯级开发对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实际影响情况;最后,对该河段尚未建设的白马航电枢纽开发提出了工作建议。研究表明:乌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对其涉及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影响不大;且形成的宽阔水面,既可丰富生态敏感区景观内涵,也可改善局地小气候,对促进生态系统正向演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此研究结论为决策管理部门今后判断类似工程建设对陆生生态敏感区的影响程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下游 生态敏感区 水电梯级开发 影响评价
下载PDF
武隆:山水诗意共远方——写在武隆旅游三十年之际
16
作者 夏小萍 《今日重庆》 2024年第6期54-57,共4页
新丰谷里曾为瑞,分得黔南一派川。在地理的版图上,武隆区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峡谷地带。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芙蓉洞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生三桥。在文化的版图上,武隆是一个充满人文传奇和富有山水文... 新丰谷里曾为瑞,分得黔南一派川。在地理的版图上,武隆区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峡谷地带。境内有“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芙蓉洞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天生三桥。在文化的版图上,武隆是一个充满人文传奇和富有山水文化独特魅力的地方。这里大娄、武陵浩浩苍苍,迤逦绵延,乌江、芙蓉江碧波荡漾,龙走蛇行,是乌江号子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山水文化 乌江下游 芙蓉江 芙蓉洞 武隆 峡谷地带 大娄山
下载PDF
重庆市武隆区:生态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17
作者 国家林草局林业生态建设与乡村振兴课题调研组 《国土绿化》 2024年第7期52-55,共4页
武隆区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位于乌江下游,拥有除大海和沙漠以外的所有自然景观类型。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的喀斯特地貌、“天生三桥”“天坑”“地缝”等600多处自然人文景观和覆盖率达到65.6%的丰富森林资源,为武隆区发展生... 武隆区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位于乌江下游,拥有除大海和沙漠以外的所有自然景观类型。被誉为“世界喀斯特生态博物馆”的喀斯特地貌、“天生三桥”“天坑”“地缝”等600多处自然人文景观和覆盖率达到65.6%的丰富森林资源,为武隆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旅 自然人文景观 生态博物馆 喀斯特地貌 森林资源 乌江下游 景观类型
下载PDF
乌江重庆段河道演变及其对航运的影响
18
作者 卢阳 王玉璇 +2 位作者 曹磊 张乾柱 赵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为探究近年来乌江重庆段河道演变特征及其对航运的影响,在2016—2020年泥沙原型观测基础上,结合径流泥沙特性变化,分析了泥沙冲淤特征及河道演变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除主汛期外,三峡水位消落期及汛末是主要输沙期;(2)上游武隆峡谷段... 为探究近年来乌江重庆段河道演变特征及其对航运的影响,在2016—2020年泥沙原型观测基础上,结合径流泥沙特性变化,分析了泥沙冲淤特征及河道演变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除主汛期外,三峡水位消落期及汛末是主要输沙期;(2)上游武隆峡谷段河道底床呈下降趋势、河口底床呈抬升趋势,河道坡降总体表现出减缓趋势;(3)相对于峡谷河段,宽阔河段的年泥沙冲淤变幅更为显著;(4)常年回水区河道走沙条件差,基本处于淤积状态;(5)变动回水区以上河道泥沙冲淤主要受河道形态控制。总体而言,从演变趋势来看,当前的来水来沙条件有利于减少河道泥沙淤积,重点险滩段冲淤发展态势较缓,河势整体稳定,河道演变对航运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乌江河道演变与治理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冲淤 河道演变 河道航运 原型观测 乌江下游
下载PDF
武隆羊角庙岭:探索生态农业新思路释放乡村振兴新动能
19
作者 沈飞松 《今日重庆》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峡谷地带,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 武隆,地处重庆市东南部乌江下游,武陵山和大娄山峡谷地带,是全国少有的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金字招牌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世界自然遗产 生态农业 乌江下游 实践创新基地 新动能 度假区 武隆
下载PDF
重庆武隆 乌江雕塑出的地质奇观
20
作者 吴知 姜曦 《西南航空》 2013年第11期58-62,共5页
重庆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大类山、武陵山与贵州高原的过渡地带,长江右岸支流乌江下游峡谷区。在乌江经过的这块石灰岩广布的区域,乌江及其支流雕塑出了令人惊叹的喀斯特奇观。2007年,以芙蓉洞、天生三研、后坪箐口天坑为... 重庆武隆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大类山、武陵山与贵州高原的过渡地带,长江右岸支流乌江下游峡谷区。在乌江经过的这块石灰岩广布的区域,乌江及其支流雕塑出了令人惊叹的喀斯特奇观。2007年,以芙蓉洞、天生三研、后坪箐口天坑为代表的“武隆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下游 武隆县 地质奇观 重庆 雕塑 世界自然遗产 喀斯特 四川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