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乌蔹莓水凝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
1
作者 徐媚媚 郭亮 +7 位作者 陈月月 景嵘月 朱亚梅 徐大可 何静 徐波 周琰 徐蕾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新型乌蔹莓水凝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30例。空白组仅采用依托考昔治疗... 目的探讨新型乌蔹莓水凝胶对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90例符合痛风性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30例。空白组仅采用依托考昔治疗,对照组采用依托考昔联合乌蔹莓膏治疗,治疗组采用依托考昔联合外敷乌蔹莓水凝胶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安全性、舒适性和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沉(ESR)]、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高于空白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红肿、压痛、关节活动受限症状改善的时间短于对照组、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空白组,治疗组、对照组血清CRP、TNF-α、ESR水平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50、P65表达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 d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空白组,且治疗组用药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蔹莓水凝胶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乌蔹莓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通路、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有关,且水凝胶使用方便卫生,舒适性高,有望成为安全、有效、便捷的痛风性关节炎外敷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水凝胶 湿热蕴结型 痛风 关节炎
下载PDF
乌蔹莓膏在急性骶尾部藏毛窦脓肿术后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罗忠山 侯毅 +1 位作者 郑雪平 马颜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观察乌蔹莓膏应用于急性骶尾部藏毛窦脓肿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84例采用切口开放手术(袋形缝合术)治疗的急性骶尾部藏毛窦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乌蔹莓膏换药治疗,n=41)和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乌蔹莓膏应用于急性骶尾部藏毛窦脓肿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84例采用切口开放手术(袋形缝合术)治疗的急性骶尾部藏毛窦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采用乌蔹莓膏换药治疗,n=41)和对照组(采用医用凡士林敷料换药治疗,n=43),比较两组的创面疼痛和渗液情况、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愈合皮肤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创面疼痛及渗液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创面肉芽生长更好,创面愈合速度更快,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更短(均P<0.001)。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中的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蔹莓膏应用于急性骶尾部藏毛窦脓肿术后创面的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术后创面疼痛、渗液,促进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速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抑制瘢痕增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藏毛窦脓肿 乌蔹莓 术后创面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3种乌蔹莓属植物中黄酮和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 被引量:9
3
作者 江念 万佐玺 +1 位作者 陈根洪 郑小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81-2284,共4页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乌蔹莓、华中乌蔹莓和鸟足乌蔹莓中黄酮和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因素,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温度80℃,提取时间1 h,料液比1∶60。乌蔹莓黄酮提取率2.41%,多...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乌蔹莓、华中乌蔹莓和鸟足乌蔹莓中黄酮和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因素,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温度80℃,提取时间1 h,料液比1∶60。乌蔹莓黄酮提取率2.41%,多糖提取率4.75%;华中乌蔹莓黄酮提取率6.79%,多糖提取率6.47%;鸟足乌蔹莓黄酮提取率3.77%,多糖提取率7.75%,均接近于理论值。结论华中乌蔹莓与鸟足乌蔹莓中黄酮和多糖的提取率均高于乌蔹莓,应加以关注并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华中乌蔹莓 鸟足乌蔹莓 黄酮 多糖 水提醇沉 正交试验
下载PDF
绞股蓝与乌蔹莓的微性状鉴别 被引量:1
4
作者 鞠康 夏东平 +2 位作者 王甫成 马健 周建理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89-91,97,共4页
目的:鉴别中药乌蔹莓与其相似品中药绞股蓝。方法:通过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乌蔹莓与绞股蓝进行鉴别。结果:乌蔹莓与绞股蓝在腺毛、非腺毛、叶表面各部位微性状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细节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区别。结论:中药微性状鉴别法能够快... 目的:鉴别中药乌蔹莓与其相似品中药绞股蓝。方法:通过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乌蔹莓与绞股蓝进行鉴别。结果:乌蔹莓与绞股蓝在腺毛、非腺毛、叶表面各部位微性状特征存在显著差异,细节形态特征存在明显区别。结论:中药微性状鉴别法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乌蔹莓与绞股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绞股蓝 中药微性状
下载PDF
乌蔹莓醇提物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龙莉 秦慧真 +2 位作者 林思 朱华 韦安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25-2531,共7页
目的探讨乌蔹莓70%醇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乌蔹莓醇提物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实验剂量。以LPS(1μg/mL)诱导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同时加入30、60、120μg/m... 目的探讨乌蔹莓70%醇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观察不同质量浓度乌蔹莓醇提物对RAW264.7细胞活性的影响,筛选合适的实验剂量。以LPS(1μg/mL)诱导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同时加入30、60、120μg/mL乌蔹莓醇提物进行处理,24 h后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NO水平,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PGE_(2)、TNF-α、IL-6、IL-1β水平,RT-qPCR法检测细胞TNF-α、IL-6、IL-1β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iNOS、COX-2、NF-κB p65、p-NF-κB p65、Akt、p-Akt、p38 MAPK、p-p38 MAPK蛋白表达。结果乌蔹莓醇提取物质量浓度在180μg/mL及以下时对RAW264.7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蔹莓醇提物组细胞内ROS水平及上清液NO、PGE_(2)、TNF-α、IL-6、IL-1β水平均降低(P<0.01),细胞TNF-α、IL-6、IL-1βmRNA表达降低(P<0.05,P<0.01),iNOS、COX-2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P<0.01),p-NF-κB p65/NF-κB p65、p-Akt/Akt比值均降低(P<0.05,P<0.01),但p-p38 MAPK/p38 MAPK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乌蔹莓醇提物可拮抗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炎症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醇提物 脂多糖 RAW264.7细胞 炎症 NF-κB/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乌蔹莓鹿蛾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勇 周福才 陆自强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6-718,F0004,共4页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是一种多年生攀援性恶性杂草,对绿篱、草坪、观赏灌木危害较大。乌蔹莓鹿蛾Amatasp.是一种以乌蔹莓为食料的单食性昆虫,以老熟幼虫在残枝落叶上作茧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化蛹,中下旬羽化,每头雌蛾平...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是一种多年生攀援性恶性杂草,对绿篱、草坪、观赏灌木危害较大。乌蔹莓鹿蛾Amatasp.是一种以乌蔹莓为食料的单食性昆虫,以老熟幼虫在残枝落叶上作茧越冬,翌年5月上中旬化蛹,中下旬羽化,每头雌蛾平均产卵块3个,每卵块有卵几十粒至100粒不等,平均每块含卵42粒,卵期7~9天,幼虫分5龄,历期14~18d,蛹期10~14d。在江苏扬州1年可发生不完全的4代。幼虫对乌蔹莓各器官的偏嗜性程度为:花蕾>叶>果。乌蔹莓鹿蛾对乌蔹莓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鹿蛾 生物学 乌蔹莓
下载PDF
虫口密度和温度对乌蔹莓鹿蛾生长发育的影响
7
作者 赵明 王萍 +3 位作者 周福才 顾爱祥 任佳 胡其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8-691,共4页
为探索乌蔹莓鹿蛾的人工饲养条件,就幼虫饲养密度(每瓶1头、3头、5头、7头、9头)和温度(25℃、28℃、31℃)对乌蔹莓鹿蛾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取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群体饲养相比,单头饲养的乌蔹莓鹿蛾幼虫的发育历期长,成活率低... 为探索乌蔹莓鹿蛾的人工饲养条件,就幼虫饲养密度(每瓶1头、3头、5头、7头、9头)和温度(25℃、28℃、31℃)对乌蔹莓鹿蛾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和取食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与群体饲养相比,单头饲养的乌蔹莓鹿蛾幼虫的发育历期长,成活率低,取食量较大。在25~31℃的环境温度下,乌蔹莓鹿蛾幼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8~31℃较有利于幼虫生长发育,28℃的存活率最高(79.47%),31℃时幼虫取食量最大(2.45 g.头-1)。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初龄幼虫以3~5头群体饲养为宜,3龄以后以单头饲养为宜,饲养温度以28~31℃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鹿蛾 乌蔹莓 虫口密度 温度 生长发育 取食量 存活率
下载PDF
取食乌蔹莓的两种相似蛾类:条纹小斑蛾与广鹿蛾的鉴定
8
作者 武春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7-149,共3页
本文研究发现,在江苏发生于乌蔹莓上的一种天敌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 Moore被误定为乌蔹莓鹿蛾Amatasp.,并在乌蔹莓上首次鉴定出了广鹿蛾Amata emma(Butler)。条纹小斑蛾(乌蔹莓鹿蛾)与广鹿蛾外形很相似,容易混淆。本文通过比... 本文研究发现,在江苏发生于乌蔹莓上的一种天敌条纹小斑蛾Thyrassia penangae Moore被误定为乌蔹莓鹿蛾Amatasp.,并在乌蔹莓上首次鉴定出了广鹿蛾Amata emma(Butler)。条纹小斑蛾(乌蔹莓鹿蛾)与广鹿蛾外形很相似,容易混淆。本文通过比较形态学方法,明确了两者的鉴别特征。前翅基部有无黄色纵条纹是区分两种的主要外形特征,并列出了它们在触角和雌雄外生殖器上的区别特征。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厘清两种相似蛾类各自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条纹小斑蛾 广鹿蛾 乌蔹莓鹿蛾 相似种 鉴定
下载PDF
白毛乌蔹莓化学成分及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彭伊玲 张在其 +5 位作者 李明姣 余黄合 姚旺 易刚强 李斌 王炜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156-1163,共8页
本文研究了白毛乌蔹莓(Cayratia albifolia C.L.Li)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技术,从白毛乌蔹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3,6-二酮(1)、豆甾-4-烯-3-酮(2... 本文研究了白毛乌蔹莓(Cayratia albifolia C.L.Li)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活性。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和波谱技术,从白毛乌蔹莓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3,6-二酮(1)、豆甾-4-烯-3-酮(2)、β-谷甾醇(3)、β-D-胡萝卜苷(4)、白桦脂酸(5)、白藜芦醇(6)、反式白藜芦醇苷(7)、顺式白藜芦醇苷(8)、1H-吲哚-3-羧酸(9)、(3S,5R,6S,7E)-megastigma-7-ene-3,5,6,9-tetrol(10)、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6,7-二羟基-3,7-二甲基-2-辛烯酸(12)、D-(+)-核糖酸-γ-内酯(13)、3,4-二羟基苯甲酸(14)、邻苯二酚(15)、己二烯二酸(16)、9,12-亚油酸-2′,3′-二羟基丙酯(17)、正十九烷酸(18)、正十六烷酸(19)、rel-5-(3S,8S-dihydroxy-1R,5S-dimethyl-7-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Z,4E-pentadienoic acid(20)。化合物1~20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3和4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运用MTT法研究所分离化合物的体外抗RA-FLS细胞增殖活性,并用ELISA法测定各化合物对LPS诱导RAW 264.7细胞炎性因子TNF-α、IL-1β及IL-6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15、19和20对RA-FLS的IC_(50)值分别为23.07、26.92、23.59及19.22μmol/L,且能抑制TNF-α生成,IC_(50)值分别为13.58、18.51、13.45及9.58μmol/L。化合物15和20能抑制IL-1β、IL-6的生成,其IC_(50)值分别为13.56、17.30和14.42、8.7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白毛乌蔹莓 化学成分 类风湿性关节炎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绞股蓝与乌蔹莓药用部分的显微鉴别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太霞 李金亭 +1 位作者 李景原 胡正海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5-467,共3页
目的 比较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与乌蔹莓Cayratiajaponica茎、叶在解剖结构上的区别。 方法 用石蜡切片法分别观察绞股蓝与乌蔹莓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 绞股蓝幼茎有 10个双韧维管束 ,而乌蔹莓幼茎有 12~ 15个外韧维管束 ... 目的 比较绞股蓝Gynostemmapentaphyllum与乌蔹莓Cayratiajaponica茎、叶在解剖结构上的区别。 方法 用石蜡切片法分别观察绞股蓝与乌蔹莓茎、叶的解剖结构。结果 绞股蓝幼茎有 10个双韧维管束 ,而乌蔹莓幼茎有 12~ 15个外韧维管束 ;在老茎中 ,绞股蓝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 ,皮层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有薄壁组织相隔。乌蔹莓的皮层厚壁组织位于维管束的外侧 ,但皮层厚壁组织和维管束之间没有薄壁组织相隔 ,皮层厚壁组织紧邻维管束 ;在绞股蓝的维管束中 ,后生木质部的导管沿切向线排列 ,在乌蔹莓的维管束中后生木质部的导管沿径向线排列 ;两者叶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中脉的结构不同 ,绞股蓝只有 1个维管束 ,乌蔹莓叶中脉有 4~ 5个维管束。结论 研究结果可供采集、收购绞股蓝及识别伪品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乌蔹莓 药用部分 显微鉴别 石蜡切片法
下载PDF
乌蔹莓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郑雪平 王业皇 +3 位作者 樊志敏 戴功建 徐俊华 韩宁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4534-4536,共3页
目的:观察乌蔹莓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拟行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清洗创面,给予凡士林油纱条外敷创面... 目的:观察乌蔹莓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拟行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清洗创面,给予凡士林油纱条外敷创面,每天1次;观察组患者术后清洗创面,给予乌蔹莓膏外敷创面,再敷凡士林油纱条,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用药至创面愈合为止。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p H值、创面分泌物量(以浸透纱布总数计)和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创面二次感染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和创面分泌物p 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分泌物浸透纱布总数、VAS评分和创面二次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乌蔹莓膏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创面疗效较好,并能改善创面微环境,降低复发率,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性肛瘘:乌蔹莓 复发率 视觉模拟评分
下载PDF
绞股蓝属植物及其混淆品乌蔹莓的PCR-RFLP鉴别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翀 张媛媛 +3 位作者 杨娟 蒋玲燕 李苗苗 赵桂仿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2167-2170,共4页
目的:寻找简便、可重复的分子标记方法对绞股蓝属Gynostemma植物及其混淆品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进行鉴别。方法:对7种常见药用绞股蓝属植物及其混淆品乌蔹莓的6个cp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再利用TaqⅠ,HpaⅡ,EcoRⅠ,RsaⅠ,HhaⅠ,Hind... 目的:寻找简便、可重复的分子标记方法对绞股蓝属Gynostemma植物及其混淆品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进行鉴别。方法:对7种常见药用绞股蓝属植物及其混淆品乌蔹莓的6个cpDNA片段进行PCR扩增,再利用TaqⅠ,HpaⅡ,EcoRⅠ,RsaⅠ,HhaⅠ,HindⅢ等6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对扩增片段进行消化。结果:36种DNA片段/内切酶组合中,trnK1f-trnK2r片段与RsaⅠ组合可将乌蔹莓从绞股蓝属植物中区分出来,产物清晰、结果稳定。结论:PCR-RFLP分析方法可有效区分常见绞股蓝属植物与其混淆品乌蔹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属 乌蔹莓 PCR-RFLP 分子鉴别
下载PDF
乌蔹莓抗菌效应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林建荣 李茉 +1 位作者 邓翠娥 梁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649-1650,共2页
目的观察乌蔹莓的抗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药乌蔹莓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化脓菌株采用平皿法进行体外抗菌效应实验,并以中药制剂板蓝根和鱼腥草的注射液作对照。结果乌蔹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 目的观察乌蔹莓的抗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药乌蔹莓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等化脓菌株采用平皿法进行体外抗菌效应实验,并以中药制剂板蓝根和鱼腥草的注射液作对照。结果乌蔹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抑菌效果,且抑菌作用强于鱼腥草和板蓝根。结论乌蔹莓具有明显的抗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平皿法 抗菌效应
下载PDF
正交法优化乌蔹莓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江念 陈根洪 +1 位作者 郑小江 陈耀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334-336,360,共4页
为深度开发利用乌蔹莓,以乌蔹莓复叶为材料,采用水浸提法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并以SPSS统计软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达到极... 为深度开发利用乌蔹莓,以乌蔹莓复叶为材料,采用水浸提法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的含量并以SPSS统计软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料液比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提取温度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乌蔹莓多糖得率最高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1h、提取温度90℃、料液比1:80,多糖得率为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多糖提取 正交优化
下载PDF
国产乌蔹莓属植物药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巩江 张晶 +3 位作者 倪士峰 吴一飞 仝瑛 骆蓉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031-3032,共2页
在检索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乌蔹莓的生态特点和生活习性等,并研究了其在药用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乌蔹莓 药用价值 药理
下载PDF
PCR方法快速鉴别绞股蓝与乌蔹莓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艺聪 陈建雄 +2 位作者 黄泽豪 车苏容 梁一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5-267,共3页
建立绞股蓝与乌蔹莓2种中药相互鉴别的特异性PCR方法,利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建立对绞股蓝与乌蔹莓的快速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绞股蓝与乌蔹莓各9份,通过对其叶绿体DNA中trnL-F片段进行扩增、测序,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 建立绞股蓝与乌蔹莓2种中药相互鉴别的特异性PCR方法,利用SYBR Green I染料法建立对绞股蓝与乌蔹莓的快速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的绞股蓝与乌蔹莓各9份,通过对其叶绿体DNA中trnL-F片段进行扩增、测序,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后,根据其变异位点设计相互鉴别的特异性引物,建立特异PCR鉴别方法,并通过加入SYBR Green I染料法建立对2种中药进行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对绞股蓝与乌蔹莓2种中药进行分子鉴别方法,并建立了荧光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乌蔹莓 特异性PCR 荧光检测
下载PDF
乌蔹莓中木犀草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娟 廉志清 +2 位作者 王金 万端极 蔡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78,共3页
确定乌蔹莓中木犀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对影响木犀草素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乙醇的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进行试验,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最终的提取工艺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体积比),料液比... 确定乌蔹莓中木犀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对影响木犀草素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乙醇的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进行试验,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最终的提取工艺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体积比),料液比为1∶14(g/L),提取温度为75℃,提取2次每次提取3h。该提取工艺高效稳定,可用于乌蔹莓中木犀草素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木犀草素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乌蔹莓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江念 縢树锐 +2 位作者 张新欣 郑小江 陈根洪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74-76,86,共4页
试验以乌蔹莓全草为材料,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多酚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乌蔹莓多酚提取工艺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大小为:D(提取温度)>A(乙醇... 试验以乌蔹莓全草为材料,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多酚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乌蔹莓多酚提取工艺的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酚得率的影响大小为:D(提取温度)>A(乙醇体积分数)>C(提取时间)>B(料液比).最佳工艺组合为A2B3C2D2,即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70,提取时间1 h,温度60℃,乌蔹莓多酚得率为0.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多酚 提取工艺 得率
下载PDF
乌蔹莓对外科化脓性感染治疗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邓翠娥 林建荣 +1 位作者 朱杰稳 梁红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5-865,共1页
目的探讨乌蔹莓对外科化脓感染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建立80只小鼠局部化脓感染模型,然后随机分为乌蔹莓组、四环素组、鱼石脂膏组及对照组。结果乌蔹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鱼石子膏组及对照组(P<0.01),与四环素组比... 目的探讨乌蔹莓对外科化脓感染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建立80只小鼠局部化脓感染模型,然后随机分为乌蔹莓组、四环素组、鱼石脂膏组及对照组。结果乌蔹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鱼石子膏组及对照组(P<0.01),与四环素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乌蔹莓对外科化脓感染具有明显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蔹莓 化脓性感染
下载PDF
乌蔹莓不同提取物软膏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凌云 许倩倩 +4 位作者 包贝华 曹亮亮 赵学龙 张丽 焦放 《江苏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乌蔹莓不同提取物软膏对尿酸钠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制备乌蔹莓不同提取物软膏。88只大鼠随机取8只为空白组,其余80只采用右侧后肢踝关节腔内注入尿酸钠混悬液的方法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 目的:观察乌蔹莓不同提取物软膏对尿酸钠致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并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制备乌蔹莓不同提取物软膏。88只大鼠随机取8只为空白组,其余80只采用右侧后肢踝关节腔内注入尿酸钠混悬液的方法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6.682 g/kg)、乌蔹莓打粉组(1.5 g/kg)、乌蔹莓先醇提后水提组(1.5 g/kg)和乌蔹莓水提低、中、高剂量组(0.375、0.75、1.5 g/kg),以及乌蔹莓醇提低、中、高剂量组(0.375、0.75、1.5 g/kg),每组8只。各组于造模后每12 h涂药1次,连续给药5次,其中模型组涂以等体积空白基质。于造模24 h后评价步态与关节炎症指数。造模后12、24、36、48、60 h检测各组大鼠患肢踝关节周长,计算肿胀率。最后一次涂药后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步态、关节炎症指数也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血清中IL-1β、IL-6、TNF-α水平亦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步态、关节炎症指数均有所降低,各组关节肿胀率也有不同程度降低。干预结束时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其中乌蔹莓醇提高剂量软膏对上述炎症指标降低效果最好,水提高剂量和先醇提后水提软膏亦有较好的降低炎症指标的作用。结论:乌蔹莓不同提取物软膏对尿酸钠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有关,对炎症因子的改善方面,乌蔹莓醇提高剂量软膏、水提高剂量软膏、先醇提后水提软膏作用较为明显,且以醇提高剂量软膏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 实验性关节炎 乌蔹莓 植物提取物 SD大鼠 雄性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