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龙茶品种适制六堡茶品质研究
1
作者 韦柳花 罗小梅 +4 位作者 吴潜华 邱勇娟 梁月超 覃榆茏 于艺文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22期4-6,共3页
通过对“梅占”“鸿雁12号”“黄观音”“金牡丹”“毛蟹”“金萱”“乌牛早”共7个乌龙茶品种进行六堡茶适制性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各供试茶树良种内含物丰富,适制六堡茶毛茶感官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多数良种含有花香、滋味浓厚... 通过对“梅占”“鸿雁12号”“黄观音”“金牡丹”“毛蟹”“金萱”“乌牛早”共7个乌龙茶品种进行六堡茶适制性及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各供试茶树良种内含物丰富,适制六堡茶毛茶感官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多数良种含有花香、滋味浓厚。相对于其他供试品种,“梅占”“金牡丹”“毛蟹”“黄观音”品种制六堡茶毛茶品质较好,具有较好的六堡茶毛茶适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六堡茶 适制性
下载PDF
广东乌龙茶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4
2
作者 游小妹 陈常颂 +2 位作者 钟秋生 陶湘辉 陈荣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377-382,共6页
以黄旦作为对照种,对从广东省引种的白毛2号、鸿雁1号、鸿雁7号、鸿雁9号、鸿雁12号等6个乌龙茶新品种的生育期、芽梢性状、鲜叶产量、制茶品质、抗性等方面进行了6年的引种观察,并利用CID-301PS光合测定系统对这些品种的净光合速率、... 以黄旦作为对照种,对从广东省引种的白毛2号、鸿雁1号、鸿雁7号、鸿雁9号、鸿雁12号等6个乌龙茶新品种的生育期、芽梢性状、鲜叶产量、制茶品质、抗性等方面进行了6年的引种观察,并利用CID-301PS光合测定系统对这些品种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黄枝香单枞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高于对照种,抗旱、抗寒性、品质均优于对照种;白毛2号与鸿雁12号1芽3叶长、1芽3叶重、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种,抗旱、抗寒性、产量、品质均优于对照种;鸿雁1号产量、品质高于对照种;鸿雁7号1芽3叶长、1芽3叶重、抗寒性、产量、品质高于对照种;鸿雁9号产量高于对照种。经综合鉴定与评价,6个品种各方面表现均较好,较适宜在福建省福安及相似乌龙茶茶区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茶树 乌龙茶品种 引种 适应性
下载PDF
铁观音等三个乌龙茶品种绿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赛君 段继华 +2 位作者 雷雨 黄怀生 董丽娟 《茶叶通讯》 2014年第4期31-33,共3页
以引种湖南长沙地区的三个乌龙茶品种铁观音、金观音、金萱鲜叶为材料进行烘青绿茶适制性试验,结果表明,铁观音、金观音、金萱三个乌龙茶品种均适宜制绿茶,以铁观音最优。笔者认为: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选育高香型绿茶品种时,铁观音是... 以引种湖南长沙地区的三个乌龙茶品种铁观音、金观音、金萱鲜叶为材料进行烘青绿茶适制性试验,结果表明,铁观音、金观音、金萱三个乌龙茶品种均适宜制绿茶,以铁观音最优。笔者认为:采用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选育高香型绿茶品种时,铁观音是一个很好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铁观音 金观音 金萱 绿茶 适制性
下载PDF
8个适宜机采乌龙茶品种各叶位节间长与展叶角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游小妹 陈志辉 +3 位作者 钟秋生 林郑和 单睿阳 陈常颂 《茶叶学报》 2017年第1期21-25,共5页
为了解适宜机械采摘的乌龙茶品种不同叶位节间长和各叶位展叶角度,2014、2015年春、夏、秋3季分别对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8个较适宜机采的乌龙茶品种的节间长和展叶角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 为了解适宜机械采摘的乌龙茶品种不同叶位节间长和各叶位展叶角度,2014、2015年春、夏、秋3季分别对丹桂、黄观音、白芽奇兰、金观音、悦茗香、黄棪、福建水仙、金牡丹8个较适宜机采的乌龙茶品种的节间长和展叶角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8个适宜机采品种2年平均二、三叶节间长2.30~2.95cm,三、四叶节间长2.99~3.87cm,四、五叶节间长3.36~4.53cm,从节间长看:春季黄观音、水仙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黄棪、白芽奇兰适宜一芽二叶标准的机采;夏季水仙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秋季金牡丹、水仙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黄观音适宜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8个适宜机采品种第三叶展叶角度32.27~40.80°,第四叶展叶角度33.65~43.65°,第五叶展叶角度37.50~47.73°;从展叶角度看:春季黄棪和白芽奇兰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黄观音、茗科1号(金观音)适宜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夏季黄棪、悦茗香、白芽奇兰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秋季白芽奇兰、金观音适宜一芽二叶,一芽三、四叶标准的机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采摘 乌龙茶品种 节间长 展叶角度
下载PDF
乌龙茶品种(系)花器主要形态性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常颂 游小妹 +2 位作者 王秀萍 陶湘辉 陈荣冰 《中国茶叶》 2008年第11期28-30,共3页
以18个乌龙茶品种为材料,对其花器的主要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多样性和显著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8个乌龙茶品种的花器性状品种内表现稳定,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异幅度较大,多样性丰富。这为今后研究这些品种间的系统... 以18个乌龙茶品种为材料,对其花器的主要形态性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多样性和显著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8个乌龙茶品种的花器性状品种内表现稳定,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变异幅度较大,多样性丰富。这为今后研究这些品种间的系统发育、遗传、分类和寻找低开花结实的茶树种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花器 形态性状
下载PDF
乌龙茶品种花器性状遗传参数的估计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吉春 叶乃兴 胡晓东 《茶叶科学技术》 1992年第4期29-32,共4页
以19个具有代表性的乌龙茶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花器性状的基本遗传参数,结果表明。9个花器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2.31%—21.47%,其大小顺序是花柱非分裂部分长>花梗长>花丝数>花柱长>最大花瓣长>花冠直径>花瓣数&... 以19个具有代表性的乌龙茶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花器性状的基本遗传参数,结果表明。9个花器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为2.31%—21.47%,其大小顺序是花柱非分裂部分长>花梗长>花丝数>花柱长>最大花瓣长>花冠直径>花瓣数>萼片数>花柱分裂数。广义遗传力为53.48%—93.45%,其高低位次是花梗长>花丝数>花瓣数>花柱非分裂部分长>花冠直径>花柱长>最大花瓣长>萼片数>花柱分裂数。花器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与表型相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指出,茶树花器性状遗传参数的直接估计值,往往因试验群体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变异,因此,有必要进行遗传参数变异性的研究,同时,使用遗传参数的直接估计值应结合使用其相对估计值(大小顺序、高低位次),这样,遗传参数可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乌龙茶品种 遗传参数 估计 相对估计值
下载PDF
乌龙茶品种适制花香型红茶综述 被引量:4
7
作者 邱婷 曹藩荣 《广东茶业》 2021年第6期2-5,共4页
本文通过对花香型红茶的品种、工艺、品质特征、生化成分检测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表明乌龙茶品种适制花香型红茶不但迎合了消费市场的新需求,而且也有效解决传统夏、暑季制作乌龙茶品质差、效益低的问题,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 本文通过对花香型红茶的品种、工艺、品质特征、生化成分检测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表明乌龙茶品种适制花香型红茶不但迎合了消费市场的新需求,而且也有效解决传统夏、暑季制作乌龙茶品质差、效益低的问题,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适制性 花香型 红茶
下载PDF
4个乌龙茶品种在漳州茶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双旭 周炎花 +2 位作者 蔡烈伟 胡波 张艳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9期6190-6192,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铁观音4个乌龙茶品种在漳州茶区的适应性,为其在漳州茶区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金桂为对照品种,2011 ~2013年对4个乌龙茶品种连续3年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3个... [目的]比较分析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铁观音4个乌龙茶品种在漳州茶区的适应性,为其在漳州茶区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金桂为对照品种,2011 ~2013年对4个乌龙茶品种连续3年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金观音、黄观音、悦茗香3个乌龙茶品种在物候期、发芽密度、产量、抗性、制茶品质等方面均超过或与对照品种黄金桂相当,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适宜在漳州茶区种植推广.[结论]该研究可为丰富漳州乌龙茶品种和乌龙茶产品花色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适应性 漳州地区
下载PDF
4个乌龙茶品种在广西西南部适制花香型红茶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罗莲凤 梁光志 +4 位作者 阳景阳 冯红钰 莫小燕 刘汉焱 李子平 《中国园艺文摘》 2017年第12期18-19,27,共3页
以乌龙茶品种为原料,将乌龙茶晒青、做青工艺与传统红茶工艺相结合,总结广西西南部4个花香型红茶加工关键技术。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花香型红茶 加工技术
下载PDF
乌龙茶茶树品种制白茶的风味特征及特征组分分析
10
作者 戴浩民 张灵枝 +6 位作者 梁轶琳 王治会 汪莹 曹士先 荣杰峰 孙威江 陈志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为探究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风味品质差异,以紫玫瑰等8种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为研究对象,以福鼎大毫茶所制传统白茶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生化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的外形、汤色较传... 为探究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风味品质差异,以紫玫瑰等8种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为研究对象,以福鼎大毫茶所制传统白茶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生化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的外形、汤色较传统白茶暗,观感欠佳;而滋味和香气优于传统白茶。生化成分检测分析发现电导率、pH值、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滋味迥异的重要因素。挥发性物质检测表明:反式-2-壬醛、顺-3-壬烯-1-醇、棕榈酸甲酯、芳樟醇、亚油酸甲酯、柏木脑、甲酸香叶酯、苯乙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植酮是影响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香型呈现的关键差异香气成分。本研究揭示了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间的风味品质差异,证明了乌龙茶品种具有开发花香型白茶的潜力,可为白茶风味进一步多元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茶树品种 白茶 适制性 挥发性物质 品质差异
下载PDF
不同乌龙茶品种加工红茶的品质比较 被引量:7
11
作者 蔡烈伟 周炎花 +2 位作者 杨双旭 蔡晓玲 吴士彬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6-50,共5页
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分别将黄金桂、铁观音、金萱、梅占4个乌龙茶品种鲜叶制成红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比较不同品种和工艺加工的红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新工艺借鉴乌龙茶的晒青和摇青工艺,重萎凋,延长发酵时间,可以大幅度退去... 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分别将黄金桂、铁观音、金萱、梅占4个乌龙茶品种鲜叶制成红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比较不同品种和工艺加工的红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新工艺借鉴乌龙茶的晒青和摇青工艺,重萎凋,延长发酵时间,可以大幅度退去青气,促进花果香气成分和滋味成分的转化,TR/TF值提高,茶多酚含量降低,明显降低青涩味,有浓郁的花果香,滋味甘醇鲜爽,感官审评综合得分明显高于传统工夫红茶工艺制得的红茶,其中感官审评得分最高为黄金桂(91.33分),其次是金萱(90.73分),铁观音为(89.17分),梅占为(87.37分),各品种感官审评得分比传统工艺高出(7-11)分,表明新工艺能提高乌龙茶品种制作的红茶品质,达到红茶产品花果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甘鲜,显花果味的品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工艺 红茶 品质
原文传递
适制乌龙茶主要品种不同叶位叶片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严学成 《中国茶叶》 1984年第1期38-39,共2页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在国际上素负盛名。了解乌龙茶品种的不同叶位叶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对了解乌龙茶的品质形成是有益的。为此,作者对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叶片进行了系统的电镜观察,并作了必要的生理生化测定。制乌龙茶的芽叶必须是...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在国际上素负盛名。了解乌龙茶品种的不同叶位叶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对了解乌龙茶的品质形成是有益的。为此,作者对适制乌龙茶的茶树叶片进行了系统的电镜观察,并作了必要的生理生化测定。制乌龙茶的芽叶必须是半开面。如果采一芽二叶,则制不出乌龙茶的特殊香味,同时只有适制乌龙茶的品种才能制出乌龙茶的特殊香味。针对这种现象,作者试图从茶树叶片结构上找到解释。因此,三年来对福建安溪和广东汕头地区适制乌龙茶的各主要品种,如铁观音、凤凰水仙、黄旦、毛蟹、梅占、本山、岭头单(木丛)、奇兰等进行了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叶片结构观察。关于透射电镜下观察适制乌龙茶各品种不同叶位叶片的超微结构,过去尚未见到过文献报道。材料于1981年8月下旬、1982年4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叶绿体 淀粉粒 片层 质体 原核生物结构 叶位 茶树叶片 原质体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广西地方茶叶品种加工乌龙茶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朝赐 杨春 +1 位作者 汤周斌 谭少波 《广西农学报》 2003年第4期24-26,共3页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茶叶 桂平西山茶 桂林 茶汤 香气 摇青机 白毛茶 广西
下载PDF
乌龙茶新品种乌棪的营养成分及感官分析
14
作者 陈鹭平 邹伟 +3 位作者 叶鹏 高金发 周昱 黄清云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01年第1期1357-1359,共3页
对乌龙茶新品种乌棪及其嫁接母本大叶乌、黄金桂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并对其感官指示及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初步结论,乌棪的常规营养组成成分与大叶乌、黄金桂无明显差异,滋味及香气较大叶乌为佳,与黄金桂较为接近,同时又有其独特之处,... 对乌龙茶新品种乌棪及其嫁接母本大叶乌、黄金桂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并对其感官指示及品质指标进行比较,得出初步结论,乌棪的常规营养组成成分与大叶乌、黄金桂无明显差异,滋味及香气较大叶乌为佳,与黄金桂较为接近,同时又有其独特之处,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乌棪 营养成分 感官指标
下载PDF
台湾乌龙茶品种及其品质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荣冰 《茶道》 2019年第9期89-90,共2页
据《台湾通史》记载:'嘉庆(1796~1820年)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鲦鱼坑,发育甚佳,遂互相传植。'从1810年由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籽开始,茶树品种和产制技术也皆由先民自福建传入。1959年台湾茶园面积为历史最多,达4.5... 据《台湾通史》记载:'嘉庆(1796~1820年)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鲦鱼坑,发育甚佳,遂互相传植。'从1810年由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籽开始,茶树品种和产制技术也皆由先民自福建传入。1959年台湾茶园面积为历史最多,达4.5万公顷,此后因产业结构的调整,土地资源日趋紧张,茶园面积逐渐减少,2005年为1.7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台湾省 硬枝红心 台湾乌龙茶 品质特征 青心乌龙 包种茶 大禹岭 台北市
原文传递
乌龙茶茶树品种制作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适制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尤良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281-281,共1页
对新选育的乌龙茶品种适制武夷山小种红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些乌龙茶品种制作武夷山小种红茶——金骏眉、银骏眉、小乌龙、大赤干、小赤干等,可以提高武夷山小种红茶品质,其特有的浓郁花香小种红茶,是使用阿萨姆变种(武夷菜茶)... 对新选育的乌龙茶品种适制武夷山小种红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些乌龙茶品种制作武夷山小种红茶——金骏眉、银骏眉、小乌龙、大赤干、小赤干等,可以提高武夷山小种红茶品质,其特有的浓郁花香小种红茶,是使用阿萨姆变种(武夷菜茶)制作红茶无法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茶树品种 小种红茶 武夷山
下载PDF
全国第二轮茶树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覃秀菊 邱勇娟 李全 《广西农学报》 2004年第5期7-11,共5页
关键词 茶树良种 汤色 CK 云大淡绿 鲜叶产量 岭头单枞 白叶单枞茶 品种区域试验 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 福鼎大白 香气 绿茶品质 优良品种 良种 福建水仙 乌龙茶品种 叶底红 蒙山
下载PDF
四川引进茶树品种茗科1号、铁观音、黄棪的红茶适制性与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自琴 唐茜 +2 位作者 陈玖琳 郭湘 许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2-197,共6页
以从福建茶区引进四川茶区种植的茗科1号、铁观音、黄棪3个高香乌龙茶良种为供试材料,四川主栽且主产红茶的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测定3个引进品种春、夏梢所制红茶的主要生化成分、香气组分,并进行感官审评,以了解其红茶适制性及... 以从福建茶区引进四川茶区种植的茗科1号、铁观音、黄棪3个高香乌龙茶良种为供试材料,四川主栽且主产红茶的品种福鼎大白茶为对照,测定3个引进品种春、夏梢所制红茶的主要生化成分、香气组分,并进行感官审评,以了解其红茶适制性及制茶品质,筛选适宜四川茶区推广种植的适制红茶的省外良种。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春、夏季所制红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含量均高于对照福鼎大白茶,其中春、夏季红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34.62%~40.25%,茶多酚含量为10.19%~15.07%,儿茶素总量为13.98~25.45mg/g;茶红素、茶黄素含量均较高,且茶红素与茶黄素比值为10.96~14.86。3个引进品种春、夏季红茶的咖啡碱含量为3.07%~4.04%,铁观音和黄棪显著高于对照,茗科1号则低于对照;但氨基酸含量为2.74%~3.86%,均低于对照。春季红茶中均检测出50种香气成分,以醇类物质最丰富,且3个引进品种的香叶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芳樟醇及氧化物含量则低于对照,属于香叶醇占优势的香气类型。感官审评结果表明,3个引进品种所制红茶香高味浓,花果香或蜜香明显,品质均优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品种 红茶 品质 引种
下载PDF
乌龙茶起源于武夷山原由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贤庚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245-247,共3页
关键词 乌龙茶 武夷山 武夷茶 武夷岩茶 起源 闽南人 农业考古 乌龙茶品种 茶歌 王草
下载PDF
东方美人茶加工工艺及适制品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8
20
作者 福安市"东方美人"茶研发与推广课题组 林光华 +6 位作者 陈玉成 余成法 林鸿 蔡文发 全汉洲 钟生发 郑琼銮 《福建茶叶》 2009年第2期16-17,共2页
  2008年12月   "东方美人"茶又称"膨风茶"或"槛风茶",创制于我国台湾省,是台湾省新竹县北埔、娥眉及苗栗县头份等地的特色茶.品质特征为芽尖显露白毫,枝叶连理,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犹如花...   2008年12月   "东方美人"茶又称"膨风茶"或"槛风茶",创制于我国台湾省,是台湾省新竹县北埔、娥眉及苗栗县头份等地的特色茶.品质特征为芽尖显露白毫,枝叶连理,白、绿、黄、红、褐五色相间,犹如花朵鲜艳可爱,汤色呈琥珀艳亮,有浓浓的熟果香或蜂蜜香,明显的蜂蜜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叶连枝 茸毛 节间长 东方美人茶 茶叶品质 茶小绿叶蝉 蜜糖香 加工工艺 加工技术 毛蟹 汤色 乌龙茶品种 制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