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乐语传统与汉代的兴喻文学观
被引量:
7
1
作者
尚学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3,共6页
兴的概念来自西周的乐语,其本义是连类譬喻。它有寄寓政治道德理念和委婉蕴藉两个特征,体现了周代礼乐文化尚文和重教化的精神。《诗经》的作者在创作之初本来没有兴的概念。汉代人以兴解《诗》,兴由用诗方法变为做诗方法,但其含义仍是...
兴的概念来自西周的乐语,其本义是连类譬喻。它有寄寓政治道德理念和委婉蕴藉两个特征,体现了周代礼乐文化尚文和重教化的精神。《诗经》的作者在创作之初本来没有兴的概念。汉代人以兴解《诗》,兴由用诗方法变为做诗方法,但其含义仍是譬喻而不是开端。汉代的兴喻文学观虽不符合《诗经》的创作实际,却为后代作家所实践。在其影响下,兴由民歌中简单的开头方式变为文人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成了比兴寄托的文学传统,还发展成感物抒怀的表达方式,导致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语传统
文学观
兴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语传统与古史传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德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142,共8页
先秦时期的教学内容不但在人的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深刻影响文献的生成与流布。乐语传统中的"道"、"讽"、"诵"侧重对如何引述文本内容能力的培养,"道古"这一话语方式突出历史对现实...
先秦时期的教学内容不但在人的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深刻影响文献的生成与流布。乐语传统中的"道"、"讽"、"诵"侧重对如何引述文本内容能力的培养,"道古"这一话语方式突出历史对现实政治或日常生活的范导意义,从而敦促人们对历史及其相关文献应予以重视,并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对这些文献加以引用。这样,一方面乐语是周代宾客飨射旅酬仪式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表现为对乐歌的评论以及用乐歌做规诲讽谏和应对交际,在这种情形下,"乐语"本身就形成一种仪式性、阐释性文本。另一方面,历史文本在教学环节中得以生成与流布,因此,可以说乐语传统影响先秦文献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语传统
“道”
“讽”
“诵”
历史文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乐语传统看上古语类文献的生成、传播及文化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夏德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上古语类文献的生成方式是多元的,其中乐语传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通过培养贵族话语能力而影响语类文献的文本特征;乐语也是周代宾客飨射旅酬仪式的重要环节,表现为对乐歌的评论以及用乐歌做规诲讽谏和应对交际,...
上古语类文献的生成方式是多元的,其中乐语传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通过培养贵族话语能力而影响语类文献的文本特征;乐语也是周代宾客飨射旅酬仪式的重要环节,表现为对乐歌的评论以及用乐歌做规诲讽谏和应对交际,在这种情形下,乐语本身就形成一种仪式型语类文献。此外,乐师在语类文献的整理、传播过程中深刻地影响语类文献的形态和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语传统
上古语类文献
文体
传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乐语传统与《韩诗外传》的生成
4
作者
夏德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0-79,共10页
韩婴在推究《诗经》意旨之基础上撰写的内、外《传》,可能以两种形态流传:一是《内外传》的形态,二是《内传》《外传》别行,今本《外传》包含《内传》。《外传》引诗有"故事+诗"与"故事+诗+附加成分"两种模式,"...
韩婴在推究《诗经》意旨之基础上撰写的内、外《传》,可能以两种形态流传:一是《内外传》的形态,二是《内传》《外传》别行,今本《外传》包含《内传》。《外传》引诗有"故事+诗"与"故事+诗+附加成分"两种模式,"故事+诗"型出于"引事以明《诗》"的目的;"故事+诗+附加成分"型有的出于"引事以明《诗》",有的出于"引《诗》以证事"。《外传》解诗模式主要受到乐语传统的影响。乐语六体可划分为赋诗、释诗两个层面,赋诗包含"引《诗》以证事"的特征,《外传》"引《诗》以证事"的特征表明韩婴自觉继承先秦时期的赋诗传统。至于"引事以明《诗》",则与释诗传统有关。《外传》"故事+诗"通常是对话式的史事再加上特定的诗文本,这与乐语之"道"有着密切的联系。"道"作为一种释诗方式,主要运用历史故事来解读诗句,即以事解诗,这与《外传》的解诗模式是一致的。韩婴编撰《外传》固然是出于阐释《诗经》的需要,同时也是着眼于训练、培养经生阐释诗的能力,这同样是乐语传统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诗外传》
以事解经
乐语传统
“引《诗》以证事”
“引事以明《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传统音乐“乐语”系统研究
被引量:
23
5
作者
萧梅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92,共13页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符号,语言建构了我们的生存。作为音乐思想与行为的高度抽象和凝练,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传承中积累的习语(或乐语),为其当事人主体对音乐的认知和实践经验的升华,是中国音乐"传统(民间)知识体系"的基...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符号,语言建构了我们的生存。作为音乐思想与行为的高度抽象和凝练,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传承中积累的习语(或乐语),为其当事人主体对音乐的认知和实践经验的升华,是中国音乐"传统(民间)知识体系"的基本材料。对其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探讨。如果说以往我们借用西方音乐理论术语是遵从一种相似性原则,那么传统乐语的调查和记录,则是发现差异,并在差异中领悟使用者的文化观念、运用及音乐认知。尤其是在文化急速变迁导致音乐传承中断、音乐表达方式改变的现状下,花大力气建立在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基础上的、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自身的"语料库"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音乐
乐语
辞典
民间习语
术语
认知
言说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乐语传统与汉代的兴喻文学观
被引量:
7
1
作者
尚学锋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3,共6页
文摘
兴的概念来自西周的乐语,其本义是连类譬喻。它有寄寓政治道德理念和委婉蕴藉两个特征,体现了周代礼乐文化尚文和重教化的精神。《诗经》的作者在创作之初本来没有兴的概念。汉代人以兴解《诗》,兴由用诗方法变为做诗方法,但其含义仍是譬喻而不是开端。汉代的兴喻文学观虽不符合《诗经》的创作实际,却为后代作家所实践。在其影响下,兴由民歌中简单的开头方式变为文人作品中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不仅形成了比兴寄托的文学传统,还发展成感物抒怀的表达方式,导致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的出现。
关键词
乐语传统
文学观
兴喻
Keywords
tradition of music language
view of literature
analogy
分类号
I222.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语传统与古史传述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德靠
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142,共8页
文摘
先秦时期的教学内容不但在人的培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深刻影响文献的生成与流布。乐语传统中的"道"、"讽"、"诵"侧重对如何引述文本内容能力的培养,"道古"这一话语方式突出历史对现实政治或日常生活的范导意义,从而敦促人们对历史及其相关文献应予以重视,并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地对这些文献加以引用。这样,一方面乐语是周代宾客飨射旅酬仪式的重要环节,它主要表现为对乐歌的评论以及用乐歌做规诲讽谏和应对交际,在这种情形下,"乐语"本身就形成一种仪式性、阐释性文本。另一方面,历史文本在教学环节中得以生成与流布,因此,可以说乐语传统影响先秦文献的形成。
关键词
乐语传统
“道”
“讽”
“诵”
历史文献
Keywords
musical language
way
satire
ode
historical literature
分类号
G02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乐语传统看上古语类文献的生成、传播及文化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夏德靠
机构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5-69,共5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ZX228)
文摘
上古语类文献的生成方式是多元的,其中乐语传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通过培养贵族话语能力而影响语类文献的文本特征;乐语也是周代宾客飨射旅酬仪式的重要环节,表现为对乐歌的评论以及用乐歌做规诲讽谏和应对交际,在这种情形下,乐语本身就形成一种仪式型语类文献。此外,乐师在语类文献的整理、传播过程中深刻地影响语类文献的形态和流传。
关键词
乐语传统
上古语类文献
文体
传播
Keywords
music language tradition
the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class literature
style
spread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乐语传统与《韩诗外传》的生成
4
作者
夏德靠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70-79,共10页
基金
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7BZW079)
文摘
韩婴在推究《诗经》意旨之基础上撰写的内、外《传》,可能以两种形态流传:一是《内外传》的形态,二是《内传》《外传》别行,今本《外传》包含《内传》。《外传》引诗有"故事+诗"与"故事+诗+附加成分"两种模式,"故事+诗"型出于"引事以明《诗》"的目的;"故事+诗+附加成分"型有的出于"引事以明《诗》",有的出于"引《诗》以证事"。《外传》解诗模式主要受到乐语传统的影响。乐语六体可划分为赋诗、释诗两个层面,赋诗包含"引《诗》以证事"的特征,《外传》"引《诗》以证事"的特征表明韩婴自觉继承先秦时期的赋诗传统。至于"引事以明《诗》",则与释诗传统有关。《外传》"故事+诗"通常是对话式的史事再加上特定的诗文本,这与乐语之"道"有着密切的联系。"道"作为一种释诗方式,主要运用历史故事来解读诗句,即以事解诗,这与《外传》的解诗模式是一致的。韩婴编撰《外传》固然是出于阐释《诗经》的需要,同时也是着眼于训练、培养经生阐释诗的能力,这同样是乐语传统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
《韩诗外传》
以事解经
乐语传统
“引《诗》以证事”
“引事以明《诗》”
Keywords
outer stories by Han Ying on the Book of Songs
musical language
writing a story basedon the Book of Songs
narrative in explication of the Book of Songs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传统音乐“乐语”系统研究
被引量:
23
5
作者
萧梅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0-92,共13页
基金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2015年重点委约课题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传统音乐表演艺术与音乐形态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BD042)系列论文之一
文摘
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符号,语言建构了我们的生存。作为音乐思想与行为的高度抽象和凝练,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历史传承中积累的习语(或乐语),为其当事人主体对音乐的认知和实践经验的升华,是中国音乐"传统(民间)知识体系"的基本材料。对其进行系统收集和整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传统音乐文化"是什么"和"为什么"的探讨。如果说以往我们借用西方音乐理论术语是遵从一种相似性原则,那么传统乐语的调查和记录,则是发现差异,并在差异中领悟使用者的文化观念、运用及音乐认知。尤其是在文化急速变迁导致音乐传承中断、音乐表达方式改变的现状下,花大力气建立在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基础上的、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自身的"语料库"迫在眉睫。
关键词
中国
传统
音乐
乐语
辞典
民间习语
术语
认知
言说音乐
分类号
J607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乐语传统与汉代的兴喻文学观
尚学锋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乐语传统与古史传述
夏德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乐语传统看上古语类文献的生成、传播及文化意义
夏德靠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乐语传统与《韩诗外传》的生成
夏德靠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国传统音乐“乐语”系统研究
萧梅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