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特别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读物——推荐《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
1
作者 唐凯麟 《伦理学研究》 2007年第3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教育 读物 说教 道理 中央 图书 《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
下载PDF
“书”荫之下好乘凉?
2
作者 于濛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8-20,共3页
盛夏灼日炎炎,蝉闹人躁.为避夏驱热,人们总是千方百计地想些解暑之道,食冰、戏水……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书店,尽情徜徉于书海之中.步入冷气充足的书店,扑面而来的不只是凉爽的空气,以书为荫,别有一番趣致.
关键词 《“书”荫之下好乘凉?》 于濛 随笔 当代
下载PDF
可敬的人,可爱的书——评《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
3
作者 邓书云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 邓湘子 谢长江 人格修养 人文精神
下载PDF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4
作者 关祥国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16-116,共1页
在炎热的夏天里,如果行走在没有树荫的大路上,就会头顶烈日,皱着眉、苦着脸,行色匆匆、汗流浃背,这是常见的众生相。 大树,是防御烈日曝晒的伞,是大地上最美丽的风景,多一片树荫,就多一份凉爽,生活也就多了一份乐趣……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
下载PDF
乘凉夜话
5
作者 许霓 《大众标准化》 2010年第8期26-27,共2页
邻里聊天,哪有多少国内国际、经济文化的大事,谈不大起来。也不好议论张家长李家短的是是非非,那会伤了邻里的和气。话题嘛,尽是些大门口外边的琐碎事儿。
关键词 散文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乘凉夜话》
下载PDF
激情事业——《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编后记
6
作者 汤素兰 《中国编辑》 2004年第1期72-73,共2页
2001年冬天,长沙很暖和,一直没有下雪。临近2002年元旦,天气才骤然变冷。就是在最冷的那一天,朋友旭东和湘子一起来出版社看我,也就是在这一天,湘子的一个想法使我们三人热血沸腾。 我们三人坐在路边的一个小饭店里,分享着热气腾腾的火... 2001年冬天,长沙很暖和,一直没有下雪。临近2002年元旦,天气才骤然变冷。就是在最冷的那一天,朋友旭东和湘子一起来出版社看我,也就是在这一天,湘子的一个想法使我们三人热血沸腾。 我们三人坐在路边的一个小饭店里,分享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和红酒,分享着彼此的烦恼、成功和新的打算。 就在这时,湘子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下乘凉梦——袁隆平传》 编辑工作 工作作风 书评
原文传递
乘凉
7
作者 乘凉 《糖尿病之友》 2003年第4期35-35,共1页
乘凉,新华字典中的解释为热天在凉快透风的地方休息。确实,在自然环境中用自然的方法创造出来的清凉才是最舒适的。
关键词 乘凉 热天 空调 电风扇 扇子
原文传递
去避暑山庄乘凉
8
作者 青稞 《小学生导刊(高年级版)》 2012年第6期16-17,共2页
避暑山庄里有大大小小的古老院子,有开着荷花的湖,有高大挺拔的树,有碧绿的草地,一走进去,就觉得凉爽了不少。
关键词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教材 《去避暑山庄乘凉
原文传递
树下乘凉
9
作者 冯增清 《中小学音乐教育》 2018年第12期47-47,共1页
夏日炎炎暑热难当,我坐在树下乘凉,小鸟枝叶间议论,该把栽树人赞扬。我知道呀也没有忘,栽树人是我爹娘,小树和我一起长大,枝繁叶茂如伞似帐。
关键词 夏日炎炎 树下乘凉 栽树人
原文传递
想乘凉的大嘴鞋
10
《小星星(作文100分)(小学3-6年级)》 2011年第9期78-78,共1页
可怜的粉红象最近一直忙着看房,据说鞋子都磨坏了好几双,大家看着都好心疼。这不,最近两天,她去看房的路上,突然回头率大增。
关键词 《想乘凉的大嘴鞋》 小学生 作文 语文学习
原文传递
让更多的人在我的身影里乘凉
11
作者 梁明书 《做人与处世》 2011年第2期34-35,共2页
他出身在靠近赤道的热带地区。 小时候,他很笨,掰着指头都算不出“5+6”等于几;长得也很丑,身体圆圆的,像只大石磙。
关键词 小说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让更多的人在我的身影里乘凉 人生感悟
原文传递
袁隆平院士之“禾下续梦”主题茶艺创编实践
12
作者 何星稀 郭苗 郑慕蓉 《福建茶叶》 2024年第7期93-96,共4页
茶艺作品“禾下续梦”以致敬袁隆平院士,传承和延续其精神为核心立意,通过对茶品与茶器组合、茶席设计、意境营造以及解说编排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以传承袁老“禾下乘凉梦”的精神内涵,传递新时代建设者的使命担当。本作品以茶艺创编从... 茶艺作品“禾下续梦”以致敬袁隆平院士,传承和延续其精神为核心立意,通过对茶品与茶器组合、茶席设计、意境营造以及解说编排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以传承袁老“禾下乘凉梦”的精神内涵,传递新时代建设者的使命担当。本作品以茶艺创编从“茶”与“粮”的联系中回顾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弘扬时代主旋律,从科学家精神和传统文化中为中国现代化精神文明建设汲取思想力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为使命,挖掘大众文艺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隆平 禾下乘凉 主题茶艺创编 烤米岩茶
下载PDF
警惕“宠”出来的腐败
13
作者 刘良军 《人民法治》 2015年第7期50-51,共2页
官员的腐败是"宠"出来的,是外在的"宠"与内心的"欲"共同作用的产物。领导面前能否受宠,直接可以预测某位官员日后的前途。然而正是这时时处处事事的"受宠",也让当事人尝到了甜头,"大树底... 官员的腐败是"宠"出来的,是外在的"宠"与内心的"欲"共同作用的产物。领导面前能否受宠,直接可以预测某位官员日后的前途。然而正是这时时处处事事的"受宠",也让当事人尝到了甜头,"大树底下好乘凉",从此可以有恃无恐、肆无忌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前途 贪腐 官员 大树底下好乘凉
下载PDF
贝达葡萄五种育苗方法
14
作者 王衍政 佟德强 《中国林副特产》 2007年第2期39-40,共2页
贝达葡萄生长健壮,抗逆性强,攀援于长廊、墙体上具有较高的观赏和乘凉效果,可根据现有条件选用硬枝扦插、绿枝扦插、播种、一年生枝压条、新梢压条等方法繁育苗木。
关键词 贝达葡萄 育苗 观赏 乘凉效果
下载PDF
古人消夏,烦夏莫如赏夏
15
作者 肖依 《现代苏州》 2016年第20期38-39,共2页
“烦夏莫如赏夏”,可谓是古人对炎夏的标准态度。
关键词 古人 夏季 乘凉方式 历史文化
下载PDF
消暑陷误区 对健康不利
16
作者 孙清廉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2年第7期22-23,共2页
炎炎盛夏,人们为了抵御高温酷暑的侵袭,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有些行之有效的消暑纳凉方法,却不一定科学,有时甚至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现把人们常采用的不科学的消暑纳凉方法分析如下:一、赤膊乘凉天热时,有些人喜欢光着脊梁... 炎炎盛夏,人们为了抵御高温酷暑的侵袭,采取了种种措施。但有些行之有效的消暑纳凉方法,却不一定科学,有时甚至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现把人们常采用的不科学的消暑纳凉方法分析如下:一、赤膊乘凉天热时,有些人喜欢光着脊梁,以为这样最凉快。殊不知这种做法既不文明,又不会使人感到凉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健康 消暑 赤膊乘凉 科学
下载PDF
消夏·探苏州一城凉意
17
作者 李玲 《现代苏州》 2016年第20期48-51,共4页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厌倦夏天,无非是因为在这谢却海棠飞尽絮的炎炎夏日中没有感受日头底下的清凉。
关键词 苏州市 乘凉方式 历史文化 风景名胜
下载PDF
夏日养生的错误习惯
18
作者 韩素芹 《养生月刊》 2003年第8期370-371,共2页
炎热的夏天,人们度夏有习惯,而有些习惯却与养生相违背,还相当不文雅。 赤膊乘凉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上身乘凉,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上分析,如果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37℃左右)时,赤膊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 炎热的夏天,人们度夏有习惯,而有些习惯却与养生相违背,还相当不文雅。 赤膊乘凉 闷热的三伏天,有些人总喜欢光着上身乘凉,以为这样凉快,其实未必如此。从生理上分析,如果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37℃左右)时,赤膊非但不凉快,反而会感到更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养生 赤膊乘凉 凉水冲脚 空调 冷饮
原文传递
一棵树
19
作者 贺昕琪 《创作》 2018年第6期23-24,共2页
夏天,我们最喜欢在哪儿乘凉呢?无非就是树底下。搬一张小凳子,手里拿着一把扇,听着知了的歌唱,闻着一棵树的芬芳。
关键词 一棵树 闻着 树底下 乘凉 芬芳
原文传递
有风的夜晚
20
作者 路来森 《河北林业》 2018年第6期34-35,共2页
夏日,有风的夜晚,真好。村口乘凉,最是惬意。坐着,躺着,都好。风一阵阵吹过,一天的太阳炙烤,一天的溽热,一天的劳作的疲乏,都荡然而去。手中的芭蕉扇,无须频繁扇动,偶或一扇,也许就只是一种习惯。一把芭蕉扇,成为了某种休闲的道具,彰显... 夏日,有风的夜晚,真好。村口乘凉,最是惬意。坐着,躺着,都好。风一阵阵吹过,一天的太阳炙烤,一天的溽热,一天的劳作的疲乏,都荡然而去。手中的芭蕉扇,无须频繁扇动,偶或一扇,也许就只是一种习惯。一把芭蕉扇,成为了某种休闲的道具,彰显的是一份随心随欲的惬意,表达的是一种悠然自在的风雅。坐在板凳上,板凳也生凉;躺在草席上,草席亦生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日 夜晚 乘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