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型硫酸锆催化剂催化合成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被引量:5
1
作者 傅鹏远 杨春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1-75,共5页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硫酸锆催化剂ZS/AC,用FT-IR、XRD、N2吸附-脱附、ED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量较低时,硫酸锆能很好地分散在载体上;负载量≥40%时,有四水硫酸锆晶相出现.该系列催化剂对乙二...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硫酸锆催化剂ZS/AC,用FT-IR、XRD、N2吸附-脱附、EDS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负载量较低时,硫酸锆能很好地分散在载体上;负载量≥40%时,有四水硫酸锆晶相出现.该系列催化剂对乙二醇单乙醚与乙酸的酯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且对目标产物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的选择性为100%.在最佳的负载量和反应条件下,乙二醇单乙醚的转化率高达97%,极具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锆 活性炭 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酯化
下载PDF
四水硫酸铈催化合成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春玲 梁政勇 章亚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16-920,共5页
以乙二醇单乙醚和乙酸为主要原料,以四水硫酸铈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合成了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采用IR、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考察了乙二醇单乙醚和乙酸的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 以乙二醇单乙醚和乙酸为主要原料,以四水硫酸铈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合成了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采用IR、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考察了乙二醇单乙醚和乙酸的摩尔比、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以0.2 mol乙二醇单乙醚为基准,n(乙酸)∶n(乙二醇单乙醚)=1.5∶1,m(四水硫酸铈)∶m(乙二醇单乙醚)=0.05∶1,环己烷9 mL,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2.5 h。在该条件下,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收率达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水硫酸铈 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酯化反应 精细化工中间体
下载PDF
酯交换法合成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维娜 方云 何志强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97-800,共4页
研究了一种合成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的新工艺。先用镁铝基复合氧化物催化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中合成聚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PEGMEA)中间体,再将此中间体与甲基丙烯酸乙酯(EMA)经酯交换反应合成PEGMEMA。同时... 研究了一种合成大分子单体聚乙二醇单乙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的新工艺。先用镁铝基复合氧化物催化环氧乙烷嵌入乙酸乙酯中合成聚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PEGMEA)中间体,再将此中间体与甲基丙烯酸乙酯(EMA)经酯交换反应合成PEGMEMA。同时考察了酯交换催化剂及阻聚剂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物配比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所选用的催化剂和阻聚剂中,钛酸四正丁酯(TBOT)的催化活性最高,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的阻聚效果最佳。以 TBOT 为催化剂、TEMPO 为阻聚剂,PEGMEA 和 EMA 进行酯交换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3 h、TBOT 的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7%、TEMPO 的质量占反应物总质量的0.1%、n(EMA):n(PEGMEA)=3。在此反应条件下,PEGMEMA 的收率达到8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甲基丙烯酸乙酯 乙二醇乙醚甲基丙烯酸酯 大分子 酯交换 钛酸四正丁酯 催化剂
下载PDF
一种新型柴油机清洁含氧燃料添加剂合成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剑 郭和军 +1 位作者 刘圣华 周龙保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6-29,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氧物质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用作柴油机清洁燃料添加剂,并研究了其对柴油机排放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柴油机外特性下,掺加25%此种添加剂CO排放平均下降约50%,掺加15%时平均下降约30%,下降幅度随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掺... 合成了一种新型含氧物质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用作柴油机清洁燃料添加剂,并研究了其对柴油机排放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柴油机外特性下,掺加25%此种添加剂CO排放平均下降约50%,掺加15%时平均下降约30%,下降幅度随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掺加量增加而增大;在2000 r/min负荷特性下掺加此添加剂使CO和烟度排放下降,但掺加量的变化对排放影响不明显,而排放下降幅度均随平均有效压力增高而增大,NOx排放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排放 含氧燃料 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