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解毒化瘀颗粒为主导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娜 王沙 +2 位作者 唐农 龙富立 毛德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解毒化瘀颗粒口服,疗程为8周,随...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解毒化瘀颗粒口服,疗程为8周,随访4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浆氨、HBV DNA以及整体疗效情况并作比较。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血浆氨、HBV DNA的变化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而对照组为5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8周随访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解毒化瘀颗粒对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有肯定的疗效。结论:以解毒化瘀颗粒为主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优于西医综合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探讨,并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 解毒化瘀颗粒 治疗应用 中西医结合疗法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明寿 陈郁梅 陈穗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2期41-41,共1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疗效。方法:选择本院ACLF患者60例分为抗病毒组(30例)应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未抗病毒组(30例)。结果: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好转23例,病死4例,...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疗效。方法:选择本院ACLF患者60例分为抗病毒组(30例)应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未抗病毒组(30例)。结果: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好转23例,病死4例,有3例仍维持现状,未见好转,生存率为86.7%。未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生存率76.7%。结论: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对于肝衰竭总体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 抗病毒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评价
3
作者 黄彬 王娜 +5 位作者 王沙 毛德文 颜耿杰 李晏杰 柏文婕 龙富立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065-106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79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其西医综合治疗患者80例(对照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 目的:回顾性分析解毒化瘀颗粒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治疗的179例HBV-ACLF患者临床资料,其西医综合治疗患者80例(对照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的患者99例(观察组),采用MELD和COSSH-ALCF评分系统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HBV-ACLF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8.8%vs 55.0%,P<0.05);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组患者肝性脑病和腹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7.3%vs 47.5%,P<0.05);8周内观察组患者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08%vs 21.25%,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MELD和COSSH-ALCF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可提高HBV-ACLF患者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乙型病毒炎相关急性衰竭 疗效评价 回顾性调查 预后评估模型
下载PDF
恩替卡韦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0
4
作者 戴小灵 钟远辉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031-1032,共2页
在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暴发急性肝衰竭临床较常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亦是临床治疗难点,如何提高临床疗效是临床一直探索的课题,本文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30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 在慢性乙型肝炎基础上暴发急性肝衰竭临床较常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亦是临床治疗难点,如何提高临床疗效是临床一直探索的课题,本文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30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61例。诊断均符合2006年《肝衰竭诊疗指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乙型) 恩替卡韦 甲基强的松龙 疗效
下载PDF
重用赤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廖永强 李晓良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重用赤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赤芍组30例、清热利湿组32例、西药组32例。西药组只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清热利湿组则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重用赤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赤芍组30例、清热利湿组32例、西药组32例。西药组只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清热利湿组则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方剂,赤芍组则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在清热利湿方剂中加用大剂量赤芍(40~60g)。观察治疗第l周、4周、8周的肝功能f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1,并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及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临床疗效赤芍组与清热利湿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赤芍组疗效均优于清热利湿组与西药组。清热利湿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疗效相仿。3组各生化指标治疗前均处于同一基线水平(P〉0.05)。3组患者治疗第1周后进行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此时3组疗效相近。治疗4周后3组患者赤芍组PTA上升较清热利湿组显著(P〈0.05),其他检验指标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治疗8周后赤芍组TBil分别与清热利湿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赤芍组TBil较清热利湿组、西药组消退明显。PTA赤芍组分别与清热利湿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赤芍组PTA较清热利湿组、对照组上升明显。3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两两比较,可知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电解质紊乱、二重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不高,且相互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自发性腹膜炎方面,赤芍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胆囊炎方面赤芍组分别与清热利湿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经治疗后,赤芍组对二重感染出现后的控制有明显的疗效,有效率为90.91%(10/11),与西药组的33.33%(3/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清热利湿组的50.00%(4/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远期疗效,重用赤芍明显优于一般常规西药治疗及加用清热利湿方的中西结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相关性急性衰竭(HBV—ACLF) 赤芍 凝血酶原活动度(PTA)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在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肖贵宝 杨燕 +1 位作者 张巧梅 冯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13-214,共2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入选100例确诊为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将其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标准治疗,恩替卡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入选100例确诊为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将其分为恩替卡韦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标准治疗,恩替卡韦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结果]恩替卡韦治疗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78.0%∶56.0%、60.0%∶40.0%),两组近期生存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恩替卡韦治疗组患者的MELD评分也明显较对照组为低[(21.34±6.12)∶(25.31±6.32)],P<0.01。[结论]恩替卡韦能够明显延缓乙肝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情进展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炎相关急性衰竭 恩替卡韦 疗效
原文传递
慢加急性肝衰竭ABC分型的预后及MELD 3.0和COSSH-ACLFⅡ对预后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婉姝 申力军 +5 位作者 田华 翟庆慧 李东泽 宋芳娇 辛绍杰 游绍莉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ABC分型的预后及最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3.0和中国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小组(COSSH)最新COSSH-ACLFⅡ评分对ACLF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1409例随访队列进行ABC分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ABC分型的预后及最新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3.0和中国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小组(COSSH)最新COSSH-ACLFⅡ评分对ACLF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对1409例随访队列进行ABC分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析和MELD、MELD 3.0、COSSH-Ⅱ及住院3 d后COSSH-Ⅱ评分(COSSH-II-3d),评估对患者360 d预后的预测能力,同时比较了对不同分型及不同病因ACLF预后预测的差异。结果1409例ACLF患者生存曲线显示,A型ACLF与B型、C型ACL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Mantel-Cox)χ2=80.133,P<0.01;A型与C型比较,χ2=76.198,P<0.01;B型与C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17,P>0.05。AUROC分析MELD、MELD 3.0、COSSH-Ⅱ及COSSH-Ⅱ-3d AUROC[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644、0.655、0.817和0.839(P值均<0.01)。COSSH-II对A型ACLF及HBV相关ACLF(HBV-ACLF)360 d预后有更好的预测能力,AUROC(95%CI)分别为0.877和0.881(P值均<0.01)。而MELD3.0未显示出比MELD更好的预测能力。结论ACLF的ABC分型与预后密切相关,COSSH-Ⅱ评分对A型ACLF及HBV-ACLF预后具有更高的预测能力,患者住院3d后COSSH-Ⅱ评分对预后有更好的评估价值,提示应当重视ACLF入院初期的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衰竭 临床分型 预后 评估 终末期病模型(MELD)评分3.0 中国重型乙型病毒性炎研究小组-急性衰竭Ⅱ评分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37水平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钟权涛 冉枭 +2 位作者 张烨琼 赵琳珊 李刚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HBLF)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CHB患者49例、ACHBLF患者20例和PHB...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37(IL-37)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HBLF)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BC)中的意义。方法分别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CHB患者49例、ACHBLF患者20例和PHBC患者18例,健康对照组34例为本院健康志愿者,检测各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HBV-DNA、IL-37、TNFα的水平。结果 CHB、ACHBLF和PHBC组患者中,血清IL-3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对照组,且HBe Ag阳性患者血清IL-37较HBe Ag阴性患者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V感染者中,HBV DNA阳性患者血清IL-37明显高于HBV DNA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和ACHBLF组患者血清IL-37与ALT、AST、HBV DNA呈正相关(R=0.608 4,R=0.574 4,R=0.649 2,P均<0.05;R=0.636 8,R=0.678 2,R=0.978 5,P均<0.05);CHB、ACHBLF和PHBC患者血清IL-37与TBil、TNFα无相关性(P>0.05)。结论 CHB、ACHBLF和PHBC患者血清IL-37的表达可能与HBV DNA水平和HBe Ag血清学转换有关,并能够反映CHB、PHBC患者肝脏炎症程度。IL-37可作为乙型肝炎治疗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7 乙型 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炎后硬化
原文传递
外周血NLR、PCT联合MELD评分在HBV-ACLF继发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占伟丽 吴贺文 +1 位作者 牛垚飞 陈宁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33-236,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在乙型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继发感染中的诊断及短期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HBV...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联合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在乙型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继发感染中的诊断及短期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HBV-ACL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根据是否继发感染分为感染组(n=48)和非感染组(n=40);根据短期预后(随访3个月)将感染组细分为生存组(n=27)和死亡组(n=21)。收集各组外周血NLR、PCT和MELD评分进行比较,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分析三者联合在HBVACLF继发感染和短期预后中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用COX回归分析入院时NLR、PCT和MELD评分对HBV-ACLF继发感染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NLR、PCT和MELD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NLR、PCT和MELD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NLR和PCT单项指标对HBV-ACLF继发感染和短期预后有一定诊断价值和预测价值(P<0.05),而NLR+MELD、PCT+MELD和NLR+PCT+MELD联合指标可明显提高其诊断效能和预测效能。经COX回归分析得知,NLR、PCT和MELD评分均是影响HBV-ACLF继发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外周血NLR、PCT及MELD评分对HBV-ACLF继发感染有一定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且是导致HBV-ACLF继发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相关急性衰竭 继发感染 NLR PCT MELD评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