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新蝶呤水平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坚 陈俐丽 +1 位作者 温怀凯 谢奇朋 《疾病监测》 CAS 2010年第12期976-977,共2页
目的研究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血清新蝶呤水平变化及其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150例儿童HBV携带者和60名健康儿童的血清新蝶呤水平、HBV DNA载量。结果慢性HBV携... 目的研究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血清新蝶呤水平变化及其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150例儿童HBV携带者和60名健康儿童的血清新蝶呤水平、HBV DNA载量。结果慢性HBV携带者血清新蝶呤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和健康儿童的血清新蝶呤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新蝶呤水平与HBV DNA载量在统计学上无显著相关性(r=0.131,P>0.05)。结论在儿童HBV携带者中,慢性HBV携带者比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体内更容易引起细胞免疫激活,慢性HBV携带者在随访监测中更应被关注,其血清新蝶呤水平升高能提示病毒复制,但不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者 新蝶呤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DNA
原文传递
云南省德宏州成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合并感染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润华 张玉成 +11 位作者 唐仁海 杨跃诚 姚仕堂 王译葵 王继宝 杜本丽 聂永英 杨盈波 韩文香 李维美 段松 何纳 《疾病监测》 CAS 2016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合并感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德宏州HIV感染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在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的5732例HIV感染者中,共有48... 目的了解云南省德宏州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合并感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德宏州HIV感染者进行横断面调查,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在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的5732例HIV感染者中,共有486例(8.5%)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2737例(47.7%)乙肝表面抗体(HBs Ab)阳性,102例(1.8%)乙肝e抗原(HBe Ag)阳性,522例(9.1%)乙肝e抗体(HBe Ab)阳性,3727例(65.0%)乙肝核心抗体(HBc Ab)阳性,90例(1.6%)感染者为乙肝"大三阳"(HBs Ag、HBe Ag和HBc Ab三项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8-29岁年龄组"大三阳"阳性率高于50岁以上年龄组(OR=3.04,95%CI:1.30-7.15);男性"大三阳"阳性率高于女性(OR=1.77,95%CI:1.06-2.95)。结论德宏州HIV感染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HBV合并感染者;不同特征HIV感染者,HBV合并感染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合并感染 德宏州
原文传递
艾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凋亡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可 闫文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92-1995,共4页
目的研究艾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凋亡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取人肝癌HepG2.2.15细胞,以0,25,50,100和200μg·mL^(-1)艾叶提取物处理48 h后,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另取HepG2.2.15细胞随机分为对... 目的研究艾叶提取物对HepG2.2.15细胞凋亡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取人肝癌HepG2.2.15细胞,以0,25,50,100和200μg·mL^(-1)艾叶提取物处理48 h后,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另取HepG2.2.15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艾叶提取物组,以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epG2.2.15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蛋白(Bax)、乙肝病毒X蛋白(HBx)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选取细胞BRL、HepaRG和HepG2.2.15,以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β-catenin、c-Myc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将HepG2.2.15细胞分为艾叶提取物组和艾叶提取物+LiCl组,以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以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epG2.2.15细胞中Bax、Bcl-2和HBx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结果0,25,50,100和200μg·mL^(-1)艾叶提取物组细胞活力分别为0.81±0.09,0.76±0.07,0.69±0.08,0.57±0.06和0.43±0.04。对照组和艾叶提取物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89±0.75)%和(19.07±1.82)%;Bax蛋白表达分别为0.23±0.04和0.79±0.08;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0.82±0.13和0.36±0.05,HBx蛋白表达分别为1.13±0.15和0.42±0.06,β-catenin蛋白表达分别为0.91±0.12和0.42±0.05,c-Myc蛋白表达分别为1.07±0.13和0.49±0.07,survivin蛋白表达分别为0.83±0.09和0.3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叶提取物组与艾叶提取物+LiCl组细胞活力分别为0.40±0.05和0.68±0.0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9±3.12)%和(7.85±0.93)%;Bax蛋白表达分别为0.85±0.08和0.41±0.06;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0.30±0.05和0.64±0.07;HBx蛋白表达值分别0.40±0.06和0.87±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叶提取物可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进而诱导HepG2.2.15细胞凋亡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HEPG2.2.15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凋亡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2002~2003年长春市部分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玄春山 李延志 陈航 《预防医学论坛》 2005年第1期118-118,共1页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情况。 [方法 ]对 2 0 0 2~ 2 0 0 3年在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种乙肝疫苗前进行HBV感染指标检测的部分健康人群 ,检测HBV 5项标志物。 [结果 ]检测 5 712名 ,HBV感染率为64 65 % (其... [目的 ]了解健康人群的乙肝病毒 (HBV)感染情况。 [方法 ]对 2 0 0 2~ 2 0 0 3年在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种乙肝疫苗前进行HBV感染指标检测的部分健康人群 ,检测HBV 5项标志物。 [结果 ]检测 5 712名 ,HBV感染率为64 65 % (其中单纯抗 HBs阳性者占 5 9 90 % ,占调查人数的 3 8 73 % ) ,HBsAg阳性率为 6 46%。HBV感染率 5~ 19岁 (74 2 5 % )高于 2 0岁以上 (62 85 % ) ,HBV携带率 5~ 19岁者 (6 3 2 % )低于 2 0岁以上者 (6 48% )。男性HBV携带率(7 86% )高于女性 (5 2 6% )。 [结论 ]长春市健康人群HBV感染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近 ,HBV携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当一部分乙肝疫苗接种者已对HBV具有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群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病毒感染 2002-2003年 长春市 免疫力
下载PDF
免疫化疗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苏元波 李璐 +1 位作者 贾莹 李其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981-2984,共4页
目的评价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免疫化疗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3例NHL患者,其中71例... 目的评价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免疫化疗后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3例NHL患者,其中71例HBsAg阳性NHL患者同时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及免疫化疗。根据是否HBV再激活分为未激活组61例和激活组1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预防性抗病毒方案及免疫化疗对HBV再激活的影响。结果免疫化疗后,未激活组与激活组的平均谷丙转氨酶分别为(20.31±12.77)和(262.80±100.08)U·L^-1,谷草转氨酶分别为(25.77±18.74)和(100.20±95.67)U·L^-1,总胆红素分别为(13.63±8.46)和(41.12±35.41)μmol·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激活组化疗前及化疗后HBV-DNA分别为(2.82±1.59)和(4.14±1.57)lg U·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NHL患者HBV再激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拉米夫定(LAM)单药预防及恩替卡韦(ETV)单药预防后HBV再激活发生率分别为33.3%和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应用利妥昔单抗及应用利妥昔单抗患者HBV再激活发生率分别为28.6%和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患者因HBV再激活中断化疗或利妥昔单抗治疗,其中HBV再激活肝炎3例,肝衰竭死亡1例。结论HBSAg阳性NHL患者接受免疫化疗时需预防性抗病毒治疗,不同病理分型及临床分期NHL患者HBV再激活无显著差异;ETV较LAM能更有效地降低HBV再激活发生率,但仍有中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预防性抗病毒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再激活
原文传递
天然提取与重组高迁移率组蛋白N2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活性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敏 张远 童荣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66-369,共4页
目的比较天然提取与重组高迁移率组蛋白N2(HMGN2)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乙肝病毒,HBV)活性,以探讨HMGN2分子的抗HBV作用。方法以HBV DNA转染的细胞株Hep G 2.2.15细胞为体外抗HBV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天然提取和重组HMGN2分子作用于H... 目的比较天然提取与重组高迁移率组蛋白N2(HMGN2)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乙肝病毒,HBV)活性,以探讨HMGN2分子的抗HBV作用。方法以HBV DNA转染的细胞株Hep G 2.2.15细胞为体外抗HBV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天然提取和重组HMGN2分子作用于Hep G 2.2.15细胞,分别在第4,8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中HBV表面抗原(HBs Ag)及e抗原(HBe Ag),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上清液HBV DNA的含量。结果天然提取HMGN2与重组HMGN2在1~100mg·L-1对Hep G 2.2.15细胞无细胞毒性;天然提取HMGN2与重组HMGN2蛋白分子在1~5 mg·L-1水平即可显著抑制HBe Ag和HBs Ag的表达,可显著降低HBV DNA拷贝数,继续增加剂量,抗病毒效果不再明显增加,且在相同剂量下比较,两者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然提取HMGN2与重组HMGN2分子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具有同样直接抗HBV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THP-1细胞 高迁移率组蛋白N2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利妥昔单抗联合赤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许京淑 向航 +2 位作者 谭军 李松 邹禄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1803-1805,共3页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赤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1例乙肝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予以375 mg·m-2利妥昔单抗,静脉滴注,第1天;...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联合赤芍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1例乙肝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予以375 mg·m-2利妥昔单抗,静脉滴注,第1天;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赤芍每次150m L,bid,口服,连续14 d。2组患者1个疗程均为21 d,均治疗2个疗程以上。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13例/15例)和43.75%(7例/16例),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4.24±3.15)和(72.06±5.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消化不良、头晕和关节痛,对照组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腹胀、腹泻和消化不良。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67%和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联合赤芍治疗乙肝病毒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赤芍煎剂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非霍奇金淋巴瘤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V-DNA转阴率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海丽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9年第20期3574-3575,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H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观...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HBV-DNA)转阴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片,观察组给予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时肝功能及HBV-DNA转阴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2周时的HBV-DNA转阴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4周时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促进HBV-DNA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恩替卡韦分散片 阿德福韦酯片 肝功能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赵云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4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CHB)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0例乙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恩替卡韦治疗。比...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CHB)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60例乙肝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HBV-DNA水平、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LB(38.26±2.63)g/L、TBiL(31.50±10.59)μmol/L和ALT(42.51±10.07)U/L均优于对照组的(32.24±3.07)g/L、(47.43±12.65)μmol/L和(85.68±26.67)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BV-DNA水平为(2.59±0.23)×10^(3)copies/ml,低于对照组的(3.50±0.29)×10^(3)copies/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N(161.20±18.93)ng/ml、Ⅳ-C(147.26±44.23)ng/ml和HA(86.67±25.12)mg/L均低于对照组(198.92±27.51)ng/ml、(197.58±52.13)ng/ml和(125.27±31.43)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在乙肝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能够改善肝功能、肝纤维化,同时可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有效控制HBV-DNA,此外,该药物具有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纳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恩替卡韦 肝功能 肝纤维化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载量
下载PDF
人抗黏液病毒A基因重组腺病毒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国强 彭明利 +4 位作者 赵瑞秋 黄琴 刘爱平 任红 许红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9-263,共5页
目的:研究人抗黏液病毒A(MxA)基因重组腺病毒AdMxA体外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效果。方法:以1倍感染复数(MOI)(1倍MOI感染组)及5倍MOI(5倍MOI感染组)的重组腺病毒AdMxA分别转染HepG2.2.15细胞,以未感染HepG2.2.15细胞为对照(... 目的:研究人抗黏液病毒A(MxA)基因重组腺病毒AdMxA体外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效果。方法:以1倍感染复数(MOI)(1倍MOI感染组)及5倍MOI(5倍MOI感染组)的重组腺病毒AdMxA分别转染HepG2.2.15细胞,以未感染HepG2.2.15细胞为对照(未感染组),利用RT-PCR检测3组HepG2.2.15细胞内MxAmRNA水平表达,并检测3组HepG2.2.15细胞内HBsAg及HBeAg滴度变化。结果:3组HepG2.2.15细胞内MxA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6.294,P<0.001),3组细胞内HBsAg、HBeA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4.519和44.065,P均<0.001),而1MOI及5MOI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腺病毒AdMxA感染HepG2.2.15后其MxA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能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及表达,重组腺病毒AdMxA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基因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腺病毒 人抗黏液病毒A基因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下载PDF
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知识行为现况调查
11
作者 孙源 李波 +3 位作者 阎西革 陈鹏 李娜 丛秀娇 《国际病毒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烟台市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及防治知识、行为,为查找乙肝医源性感染风险点,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烟台市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乙肝血清学检... 目的调查分析烟台市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及防治知识、行为,为查找乙肝医源性感染风险点,降低医务人员感染风险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烟台市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医务人员进行乙肝血清学检测及防治知识行为在线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收到640份问卷,在乙肝流行病学、免疫预防、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分别有54.69%~82.34%、57.97%~94.38%、47.66%~64.84%医务人员回答正确,一级医院正确率较低。97.50%医务人员担心感染乙肝病毒,然而只有59.69%主动学习乙肝防治知识。33.90%的医务人员近3年发生过锐器伤。抗-HBs阳性率50.00%,HBV感染率11.62%,HBV易感率37.97%。结论部分医务人员对乙肝防治认识不足,发生职业暴露风险高,建议各级医院建立培训考核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对乙肝防治的认知,规范操作流程,积极开展乙肝疫苗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医务人员 感染 知识 行为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HBV-DNA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刘兵 黄秀香 +6 位作者 邵俊国 张萍 董志平 马丽 刘金艳 王君义 叶迎宾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3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HBV-DNA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肝炎患者106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29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57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慢性乙型肝炎重...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HBV-DNA对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慢性乙型肝炎肝炎患者106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29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57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2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和正常体检者为30例(对照组)。检测TSH、FT_3、TT_3、FT_4、TT_4和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和HBV-DNA,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1)TT_3、FT_4、TT_4在慢性乙型肝炎轻度组、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和对照组中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1);TSH、FT_3无明显变化(P>0.05)。(2)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的TSH、FT_3、TT_3、FT4、TT4水平与HBV-DNA无相关性(P>0.05)。(3)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TSH、TT4水平与DNA的水平呈现正相关(r=0.3178;6.9454,P<0.05)。(4)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FT_3水平与HBV-DNA负相关性(r=-2.177,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甲状腺指标水平与HBV-DNA无规律的相关性。但是当肝炎患者病情长期迁延不愈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后,甲状腺激素改变更为明显,应引起临床的关注和患者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比较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郑吉顺 陈萌萌 +2 位作者 周翔天 刘艳艳 李家斌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A^F(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IL-17F)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及肝硬化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组)和50例乙肝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及粪便,...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A^F(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IL-17F)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及肝硬化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6例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组)和50例乙肝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及粪便,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IL-17A^F、IL-1β、IL-6、趋化因子-13。比较3组IL-17A^F的表达情况及与细胞因子、肝功能、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慢性乙肝组及肝硬化组的IL-17A^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慢性乙肝组与肝硬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组IL-17A^F与IL-1β、IL-6、CXCL-13呈正相关,与总胆红素呈负相关;IL-17C与总胆汁酸呈正相关;IL-17B,IL-17D,IL-17E与粪便HBV DNA呈正相关。肝硬化组IL-17B与IL-1β呈正相关;IL-17C与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IL-17D与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IL-17A^F与血清及粪便HBV DNA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均存在IL-17A^F高表达,但临床意义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毒性肝炎 乙型毒性肝炎肝硬化 白细胞介素-17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DNA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HMGN2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敏 张远 童荣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2-435,共4页
目的构建HMGN2重组表达载体并观察高迁移率蛋白HMGN2分子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作用。方法用基因克隆的方法,构建pET-32a-c(+)-HMGN2重组表达质粒;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His-HMGN2融合蛋白,Tricine-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ting... 目的构建HMGN2重组表达载体并观察高迁移率蛋白HMGN2分子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作用。方法用基因克隆的方法,构建pET-32a-c(+)-HMGN2重组表达质粒;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His-HMGN2融合蛋白,Tricine-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ting对纯化得到的HMGN2分子进行分子鉴定。以HBV DNA转染的细胞株HepG2.2.15细胞为模型,用ELISA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g),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的含量。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2a-c(+)-HMG17重组表达质粒,其表达的融合蛋白可显著抑制HBeAg和HBsAg的表达,降低HBV DNA拷贝数。结论 HMGN2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有直接抗HBV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蛋白N2 重组表达质粒 乙型毒性肝炎病毒活性
原文传递
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艾滋病、梅毒、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沈国平 姚娟 +1 位作者 李海雁 邢建明 《疾病监测》 CAS 2011年第8期626-628,共3页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感染情况并作必要性探讨。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到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人群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目的了解浙江省湖州市婚检人群中艾滋病、梅毒和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感染情况并作必要性探讨。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到浙江省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人群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抗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 21 831名婚检人群中,HBsAg阳性居首位,占4.65%;其次是梅毒抗体阳性,占0.30%;再次是抗-HIV阳性,占0.009%。男、女性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高于女性(χ2=46.63,P<0.05);男、女性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2008-2010年HBsAg阳性率有逐渐下降趋势,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3,P>0.05);梅毒抗体阳性率有逐渐上升趋势,各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4,P<0.05);从乙肝三系检测结果看,HBeAg阳性占20.95%,主要为HBsAg+HBeAg+抗-HBc和HBsAg+抗-HBe+抗-HBc两种模式,占83.82%。结论湖州市婚检人群HBsAg、梅毒、HIV感染率不高,但婚检人群作为特殊人群,应引起特别关注;婚前医学检查对疾病控制、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提高生活质量、保障家庭幸福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前医学检查 艾滋 梅毒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
原文传递
慢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HBV-DNA和甲状腺参数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黄秀香 叶迎宾 +6 位作者 董志平 马丽 张萍 刘金艳 王君义 靳圆圆 赵斗贵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559-563,共5页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DNA(HBV-DNA)和甲状腺参数(TSH、FT_3、TT_3、FT_4、TT_4)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本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慢乙肝患者106例,其中慢乙肝轻度患者29例(慢... 目的探讨慢乙肝患者的乙肝五项(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乙肝DNA(HBV-DNA)和甲状腺参数(TSH、FT_3、TT_3、FT_4、TT_4)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在本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住院的慢乙肝患者106例,其中慢乙肝轻度患者29例(慢乙肝轻度组)、慢乙肝中度患者57例(慢乙肝中度组)、慢乙肝重度患者20例(慢乙肝重度组)和正常体检者为30例(对照组)。检测其血清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TSH、FT_3、TT_3、FT_4、TT_4,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慢乙肝组的TT_3、FT_4、TT_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01);TSH、FT_3无明显变化(P>0.05)。(2)FT_4、TT_4在慢乙肝轻度组、慢乙肝中度组、慢乙肝重度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乙肝重度组的TT_3与轻度组和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_4在慢乙肝随病情的轻重呈现降低的趋势,慢乙肝重度组和中度组的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TT_4在慢乙肝加重呈现升高的趋势,但是升高不明显;慢乙肝三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慢乙肝组中,TT_3在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NA≤20IU/mL,大、小三阳两组中的所有检测项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NA>20 IU/mL中,大、小三阳两组中的TT_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的项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TT_3在慢乙肝中度组中的表达,提示在DNA阳性(>20 IU/mL)且大三阳的慢乙肝中度患者的TT_3水平明显高于小三阳(P<0.05)。结论慢乙肝患者血清TT_3和FT_4水平随病情的加重呈现明显降低,与大小三阳无直接关系。DNA阳性(>20 IU/mL)的大三阳慢乙肝中度患者的血清TT_3水平高于DNA阳性的小三阳组。通过检测和监测慢乙肝中度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激素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血清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肇庆市居民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调查 被引量:9
17
作者 申文豪 孔德亮 +9 位作者 麦炜 冼国佳 周跃华 梁大艳 陆素颖 陈惠欢 黎玉华 谭翰清 朱颖梅 朱碧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3-675,共3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肇庆市居民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6—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肇庆市8个区(县)抽取11个街道居委会和29个... 目的 了解广东省肇庆市居民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免疫规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4年6—11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肇庆市8个区(县)抽取11个街道居委会和29个乡镇村委会共1716名1~5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肇庆市1716名1~59岁居民HBsAg阳性率为8.74%,抗-HBs阳性率为72.09%,抗-HBc阳性率为69.23%;不同特征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居民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居民HBsAg和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地区居民HBsAg、抗-HBs、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肇庆市1716名居民中,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长期一起生活者占7.11%,与家人共用牙刷者占1.28%,与家人共用过剃须刀者占0.58%,有拔牙、补牙或洗牙等口腔治疗史者占21.50%,有过有偿献血史者占3.44%,有输血史者占1.05%,有手术治疗史者占2.97%,有内窥镜诊疗史者占1.81%,有针灸治疗史者占1.28%,曾与他人共用注射器者占0.06%,曾去理发店修面、修体毛或刮胡须者占17.89%,曾去洗浴场所修脚者占5.07%,曾去美容院做过创伤性美容者占2.86%。结论肇庆市居民乙肝病毒感染率较高,存在家庭内、医疗性和日常生活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毒性肝炎(乙肝)病毒 感染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Inhibi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expression by small hairpin RNA in vitro 被引量:8
18
作者 Zheng-GangYang ZhiChen QinNi NingXu Jun-BinShao Hang-PingY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98-502,共5页
AIM: To explore the anti-hepatitis B virus effect of RNA interference (RNAi) using small hairpin RNA (shRNA)expression vector.METHODS: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HBs-GFP) fusion vecto... AIM: To explore the anti-hepatitis B virus effect of RNA interference (RNAi) using small hairpin RNA (shRNA)expression vector.METHODS: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HBs-GFP) fusion vector and shRNA expression vectors were constructed and cotransfected transiently into HepG2 cells. mRNAs extracted from HepG2 cells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Fluorescence of HBs-GFP protein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ing (FACS). The effective shRNA expression vector was transfected into HepG2.2.15 cells. HBsAg and HBeAg in HepG2.2.15 cells were analyzed by radioimmunoassay (RIA) method.RESULTS: FACS revealed that shRNA targeting at HBsAg reduced the GFP signal by 56% compared to the control.Real-time PCR showed that HBs-GFP mRNA extracted from HepG2 cells cotransfected with pAVU6+27 and HBs-GFP expression plasmids decreased by 90% compared to the empty vector control. The expressions of HBsAg and HBeAg were also inhibited by 43% and 64%, respectively.CONCLUSION: RNAi using shRNA expression vector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HBsAg, providing a fresh approach to screening the efficient small interfering RNAs (siR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s Small hairpin RNA RNA interference Gene expression
下载PDF
Exist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DNA in kidneys of IgA nephropathy 被引量:11
19
作者 Nian-SongWang Zhao-LongWu +1 位作者 Yue-EZhang Lu-TanLi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5期712-716,共5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ist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gA nephropathy(IgAN).METHODS: Fifty cases of IgAN with HBV antigenaemia and/or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s (HBAg...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xistence and significa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HBV) DN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gA nephropathy(IgAN).METHODS: Fifty cases of IgAN with HBV antigenaemia and/or hepatitis B virus antigens (HBAg, or HBsAg, HBcAg)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renal tissues were enrolled in our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localization of HBV DNA were observed using in situ hybridization.Southern blo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reveal the state of renal HBV DNA.RESULTS: Among the 50 patients with IgAN, HBs antigenemia was detected in 17 patients (34%). HBAg in renal tissues was detected in 48 patients (96%), the positive rate of HBAg, HBsAg, and HBcAg was 82% (41/50), 58% (29/50),and 42% (21/50) in glomeruli, respectively; and was 94%(47/50), 56% (28/50) and 78% (39/50) in tubular epithelia,respectively. Positive HBV DNA was detected in 72% (36/50)and 82% (41/50) cases in tubular epithelia and glomeruli respectively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the positive signals were localized in the nuclei of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nd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as well as infiltrated interstitial lymphocytes. Moreover, 68% (34/50) cases were proved to be HBV DNA positive by Southern blot analysis, and all were the integrated form.CONCLUSION: HBV infection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occurrence and progress of IgAN. In addition to humoral immune damages mediated by HBAg-HBAb immune complex,renal tissues of some IgAN are directly infected with HBV and express HBAg in situ, and the cellular mechanism mediated by HBV originating from renal cells in situ may also b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Ig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tis B virus DNA IgA nephropathy
下载PDF
Hepatitis B and C infection and liver disease trends among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infected individuals 被引量:2
20
作者 Susan E Buskin Elizabeth A Barash +2 位作者 John D Scott David M Aboulafia Robert W Wood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4期1807-1816,共10页
AIM:To examine trends in and correlates of liver disease and viral hepatitis in a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infected cohort. METHODS:The multi-site adult/adolescent spectrum of HIV-related diseases (ASD) fol... AIM:To examine trends in and correlates of liver disease and viral hepatitis in an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infected cohort. METHODS:The multi-site adult/adolescent spectrum of HIV-related diseases (ASD) followed 29 490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receiving medical care in 11 U.S. metropolitan areas for an average of 2.4 years,and a total of 69 487 person-years,between 1998 and 2004. ASD collected data on the presentation,treatment,and outcomes of HIV,including liver disease,hepatitis screening,and hepatitis diagnoses. RESULTS:Incident liver disease,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HBV),and hepatitis C virus (HCV) were diagnosed in 0.9,1.8,and 4.7 per 100 person-years. HBV and HCV screening increased from fewer than 20% to over 60% during this period of observation (P < 0.001). Deaths occurred in 57% of those diagnosed with liver disease relative to 15% overall (P < 0.001). Overall 10% of deaths occurred among individuals with a diagnosis of liver disease. Despite care guidelines promoting screening and vaccination for HBV and screening for HCV,screening and vaccination were not universally conducted or,if conducted,not documented. CONCLUSION:Due to high rates of incident liver disease,viral hepatitis screening,vaccination,and treatment among HIV-infected individuals should be a prior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Liver diseas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