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3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与单个核细胞乙型肝炎病毒RNA水平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席文娜 罗飞兵 +1 位作者 吴昭 余东山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清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血清HBV RNA及单个核细胞(PBMC)HBV RNA的关系。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Peg-IFNα-2b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分别在初始治疗、24周和48周,检测患者血清HBV五...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清HBsAg、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与血清HBV RNA及单个核细胞(PBMC)HBV RNA的关系。方法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Peg-IFNα-2b 180μg皮下注射,每周一次,分别在初始治疗、24周和48周,检测患者血清HBV五项、肝功能、HBV DNA、HBV RNA及PBMC中HBV RNA的变化。结果患者三个时间段的生化指标ALT、AST、TBIL、AKP及GG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及HBV RNA与PBMC HBV RNA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Peg-IFNα-2b抗病毒治疗各时间段,肝功能转氨酶无显著变化;治疗24周,血HBsAg、HBV DNA与HBV RNA及PBMC HBV RNA快速下降,有显著相关性;治疗48周,血清HBsAg、HBV DNA与HBV RNA及PBMC HBV RNA相关性减弱。因此,24周HBV RNA下降幅度优于48周,更能预测临床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RNA 单个核细胞乙型肝炎病毒RNA Peg-IFNα-2b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血清preS1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对癌变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高兴娟 程磊 +5 位作者 马秀清 刘守珠 王宝英 刘海燕 才德吉 杨兴唐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1蛋白(precursor S1 protein,preS1)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及癌变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接受检查的228例乙...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1蛋白(precursor S1 protein,preS1)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及癌变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接受检查的228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HB患者75例、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93例(LC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60例(HCC组)。根据LC和HCC组肝组织活检分析肝脏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HCC组血清preS1水平[496.32(457.63,988.0)ng/mL]和LC组[338.72(247.93,554.61)ng/mL]血清preS1水平均显著高于CHB组[113.69(87.09,177.40)n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C组血清preS1水平亦高于LC组(P=0.002)。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reS1水平鉴别诊断CHB与L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是0.881(95%CI:0.830~0.932),鉴别诊断CHB/LC与HCC的AUC是0.861(95%CI:0.815~0.908)。3组患者的血清preS1水平与HBsAg(rs=0.799,P<0.001)呈强正相关和Log HBV DNA(rs=0.262,P<0.001)呈弱正相关。此外LC组和HCC组血清preS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分级(rs=0.201,P=0.009)及肝纤维化分期也呈弱正相关性(rs=0.295,P<0.001)。结论血清preS1水平与血清HBsAg、HBV DNA水平和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呈正相关,有可能成为鉴别诊断HBV相关慢性肝病肝硬化或癌变的候选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肝细胞癌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肝细胞癌过程中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吴静 范志娟 刘树业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738-743,共6页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发展为肝硬化(LC)并最终发展为肝细胞癌(HCC)过程中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CHB患者(CHB组)、43例CHB相关LC患者(LC组)和50例CHB相关HCC患者(HCC组)的血浆样本进行氨基酸谱的分析,比...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发展为肝硬化(LC)并最终发展为肝细胞癌(HCC)过程中血浆游离氨基酸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49例CHB患者(CHB组)、43例CHB相关LC患者(LC组)和50例CHB相关HCC患者(HCC组)的血浆样本进行氨基酸谱的分析,比较各组间氨基酸水平的差异。同时采用MetaboAnalyst网站对相关的氨基酸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共鉴定出16种表达水平有差异的氨基酸。从CHB发展到LC再到HCC的过程中,血浆胱氨酸、苯丙氨酸和甘氨酸水平逐渐升高,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逐渐降低;与CHB组和LC组比较,HCC组中的牛磺酸、蛋氨酸、酪氨酸、鸟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和色氨酸水平升高,精氨酸水平降低;与CHB组比较,LC组和HCC组中丝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升高,HCC组中缬氨酸水平升高(均P<0.05)。3组的代谢通路分析表明,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和牛磺酸代谢等多种代谢途径发生了显著变化。此外,通过构建氨基酸-酶-基因相互作用的网络图,共发现了79个与氨基酸表达相关的代谢酶基因。结论血浆氨基酸水平对肝癌的早期预警和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为肝癌的早期预警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肝肿瘤 氨基酸类
下载PDF
核苷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临床价值研究
4
作者 王婷 邹百仓 +3 位作者 董蕾 薛琼 王进海 陈芬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88例,根据是否抗病毒治疗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 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88例,根据是否抗病毒治疗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55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Child-Pugh评分和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以及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阴转率、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和消化道出血情况。结果:抗病毒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BIL、ALT、AST较治疗前降低,ALB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抗病毒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T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PTA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组抗病毒治疗后Child-Pugh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Child-Pugh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抗病毒治疗后HBV-DNA阴转率升高(P<0.05)。在未行EVL治疗患者中,治疗组食管静脉曲张减轻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在接受及未接受EVL治疗的患者中,治疗组消化道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核苷类似物能够抑制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患者HBV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降低消化道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食管静脉曲张 核苷类似物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富马酸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分析
5
作者 张全乐 赵丹 +3 位作者 李杰 刘三香 刘刚 李亚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拉米夫定治疗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CHB患者50... 目的探讨应用富马酸替诺福韦(TDF)与恩替卡韦(ETV)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方法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拉米夫定治疗耐药的血清HBeAg阴性的CHB患者50例,被随机分为TDF治疗组25例和ETV治疗组25例,前者常规剂量应用,后者加倍应用。两组均治疗48周,监测疗效。应用二分类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毒学应答的因素。结果在治疗4周、12周、24周、36周和48周时,TDF治疗组血清HBV DNA累积转阴率分别为32%、60%、72%、80%和92%,显著高于ETV治疗组(分别为4%、24%、32%、40%和44%,均P<0.05);TDF治疗组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56%、68%、80%、84%和96%,与显著高于ETV治疗组(分别为16%、32%、52%、56%和72%,均P<0.05);在治疗48周时,TDF治疗组血清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85.4±13.9μmol/L对76.2±17.5μmol/L,P=0.0001),而ETV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肌酐水平无显著变化(76.6±12.9μmol/L对77.3±11.2μmol/L,P=0.76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TDF治疗和血清HBV DNA载量为影响血清HBV DNA转阴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TDF挽救治疗拉米夫定耐药的CHB患者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但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替诺福韦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耐药 挽救治疗
下载PDF
关注慢性乙型肝炎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时机及治疗策略
6
作者 丁洋 窦晓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1-865,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特殊人群要充分衡量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年龄、疾病分期和抗病毒疗效等因素。CHB特殊人群选择合适抗病毒治疗时机并及时调整抗病毒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和降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年龄... 慢性乙型肝炎(CHB)特殊人群要充分衡量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年龄、疾病分期和抗病毒疗效等因素。CHB特殊人群选择合适抗病毒治疗时机并及时调整抗病毒策略,对于延缓疾病进展和降低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年龄≤30岁且ALT水平正常慢性HBV感染者、年龄>30岁且ALT水平正常慢性HBV感染孕妇、慢性HBV感染者儿童和HBeAg阳性低病毒血症经治CHB患者等特殊人群的抗病毒治疗时机和治疗策略进行阐述,帮助临床医生对CHB特殊人群选择更好的抗病毒治疗时机和优化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治疗学 特殊人群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可辅助诊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7
作者 赫晓磊 王俊 王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7期732-735,共4页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3年1~10月收治的21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划分为无纤维化组(n=137)和合并纤维化组(n=73)。所有患者均接受C... 目的 探讨CT影像组学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23年1~10月收治的21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肝纤维划分为无纤维化组(n=137)和合并纤维化组(n=73)。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增强扫描,应用Shukun Radiomics V94软件自每张CT图像的感兴趣区域内提取不同的CT影像组学特征。将入组患者划分为训练集(n=147)和验证集(n=63),通过LASSO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并建立CHB患者肝纤维化的诊断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价模型性能。结果 提取的1227个定量影像特征参数通过LASSO降维筛选后共保留了23个具有预测性能的组学特征用于构建CHB患者肝纤维化诊断模型,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1、0.789、0.792、0.735;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准确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4、0.733、0.751、0.703。结论 通过CT影像组学特征辅助诊断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CT影像组学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评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李正军 徐祥涛 +2 位作者 张帆 卢超 陆玮婷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64-71,共8页
目的:研究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10日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收治的60例CHB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Gd-EOB-DTPA增强MRI检... 目的:研究使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评估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2月10日江苏省中医院感染科收治的60例CHB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计算各期信号强度比(SIR)、对比度增强指数(CEI),并与患者的Child-Pugh分级、肝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以及无创肝纤维化模型APRI、FIB-4、GPR相比较。结果:不同Child-Pugh分级的SWE(P<0.001)、SIR肝胆期(P=0.005)、CEI肝胆期(P=0.003)、FIB-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SWE水平CHB患者的SIR肝胆期(P=0.031)、CEI肝胆期(P=0.001)、FIB-4(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低CEI肝胆期组与中CEI肝胆期组(P=0.017)、高CEI肝胆期组(P=0.022)之间的SW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水平CEI肝胆期组间的Child-Pugh分布有差异(P=0.011)。CEI肝胆期水平与SWE呈负相关(r=-0.3973,P=0.0017),CEI肝胆期水平诊断Child-Pugh B+C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0,灵敏度为0.818,特异度为0.605。结论:Gd-EOB-DTPA增强MRI可以较好地评估CHB患者的肝功能,CEI肝胆期水平可以定量地辅助诊断肝功能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慢性乙型肝炎 肝功能
下载PDF
乙型肝炎不确定期与灰区的再认识
9
作者 蒋素文 胡爱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防治依然任重而道远.即使我国新版指南扩大了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依然有一定比例的HBV感染者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称之为不确定期或灰区(grey zone,GZ).但当前关于不确定期或GZ的解读与...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防治依然任重而道远.即使我国新版指南扩大了抗病毒治疗适应证,依然有一定比例的HBV感染者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称之为不确定期或灰区(grey zone,GZ).但当前关于不确定期或GZ的解读与判断标准较为混乱,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不甚清晰,不同研究所指向的对象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认定不确定期或GZ,其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判断慢性HBV感染的疾病进展与是否需要及时治疗.基于GZ对应于“治疗的适应证分类”和不确定期对应于“自然史分期”的理解,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对慢性HBV感染不确定期与GZ的再认识.GZ即为不治疗对象(不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而不确定期仅为难以明确归于自然史分期(不符合自然史分期)的患者,GZ应包括不确定期,而不是等同关系.对应我国新版指南标准,属于GZ的不确定期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对应欧洲肝病学会2017年指南标准,免疫控制期与属于GZ的不确定期患者,建议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自然史分期 治疗适应证 不确定期 灰区
下载PDF
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徐霞飞 杨建梅 +1 位作者 彭丹 徐斐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的1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 目的探究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10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的11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理论护理,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心理状态评分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遵医行为评分指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肝病生存质量调查表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护理中接受前馈控制护理,提高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同时,患者生存质量有所提升,预后效果更佳,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理论护理 乙型肝炎肝硬化 遵医行为 生存质量 心理状态
下载PDF
一线核苷(酸)类似物经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的发生及治疗策略
11
作者 郑嵘炅 鲁晓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0-883,共4页
强效低耐药口服抗病毒治疗可使HBV复制受到强力抑制,但部分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治疗48周及以上仍存在低病毒血症(LLV)。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抗病毒治疗后LLV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展、失... 强效低耐药口服抗病毒治疗可使HBV复制受到强力抑制,但部分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丙酚替诺福韦、艾米替诺福韦治疗48周及以上仍存在低病毒血症(LLV)。国内外多项研究结果提示,抗病毒治疗后LLV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进展、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风险以及长期生存率降低密切相关。因此,本文聚焦有关一线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后LLV的发生及其危险因素和临床危害以及不同的治疗方案,以期为今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LV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核苷类 核苷酸类 低病毒血症
下载PDF
常用血液学指标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安宝燕 冯明洋 +4 位作者 王筱寅 曹竹君 蔡伟 谢青 王晖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是否生存,将其分为死亡组(69例)与生存组(68例)。收集患者基线与入院后14 d的生物化学指标、血常规、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计算并比较入院后14 d的各项指标与基线的差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入院后14 d,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RP、PCT、血清肌酐(sCr)和INR的增高值均显著大于生存组患者(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WBC、NE%、sCr、PCT和INR增高是影响HBV-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患者入院后14 d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的程度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值均<0.001)。结论患者入院后14 d的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程度对HBV-ACLF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分型和耐药突变分析
13
作者 丁丽 陈俏丽 +2 位作者 田鹏飞 张旭强 雷志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用药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131例乙型肝炎患者,通过Sanger测序法分析患者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位点分布情况。结果... 目的 探讨甘肃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用药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131例乙型肝炎患者,通过Sanger测序法分析患者HBV基因型和耐药突变位点分布情况。结果 131例乙型肝炎患者共检出B、C、D 3种基因型。其中B型2例(1.53%),C型126例(96.18%),D型3例(2.29%)。检出51例核苷酸类似物耐药,总耐药率为38.93%,其中B型1例,C型49例,D型1例。耐药突变位点最多见于M204V/I,多位点突变以M204V/I+M204V联合突变多见,常在此基础上发生3位点、4位点甚至5位点突变。与阿德福韦酯相关的A181V/T、N236T、A181V/T+N236T耐单药突变最常见,共15例(29.41%)。耐多药突变36例(70.59%),主要以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联合耐药为主,在此基础上多有恩替卡韦联合耐药发生。结论 甘肃地区HBV患者基因型以C型为主,耐药形势严峻,突变组合模式复杂多样,应及时检测患者HBV基因型及耐药突变位点,以评价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并指导临床抗病毒治疗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anger测序 耐药突变 基因型 甘肃
下载PDF
ALT轻度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特征及血清学无创诊断模型的价值分析
14
作者 赵云 张媛媛 +1 位作者 堵妍 吴婷婷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09-512,共4页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脏病理特征,并评估不同血清学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于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ALT<2ULN,且... 目的:分析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脏病理特征,并评估不同血清学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3年5月于江苏省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ALT<2ULN,且进行肝穿刺检查的CHB患者6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肝穿结果将S2以下者定为无明显纤维化组(35例),S2及以上者定为明显纤维化组(27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比值(INPR)、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肝纤维化4因子指数(FIB-4)、γ-谷氨酰转肽酶和血小板比值(GPR)、S指数对肝脏病理纤维化的诊断效能。采用Spersman检验分析不同的无创诊断模型与肝组织纤维化之间的关系。结果:62例ALT<2ULN且行肝穿刺的CHB患者中纤维化程度分期为S0期16例(25.8%),S1期19例(30.6%),S2期19例(30.6%),S3期8例(12.9%)。分析62例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分层与肝脏纤维化的关系,仅HBsAg水平(以3.0×10^(3)IU/ml为界限分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P=0.044);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4(r=0.432,P<0.001)、INPR(r=0.426,P=0.001)、APRI(r=0.388,P=0.02)、S指数(r=0.373,P=0.003)、GPR(r=0.307,P=0.015)均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正相关。INPR诊断肝脏纤维化(S2以上)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739,灵敏度也最高,为66.7%,而FIB-4特异度最高,为94.3%。结论:ALT<2 ULN的CHB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比例较高,其中HBsAg<3.0×10^(3)IU/ml,PT延长,PLT降低是其危险因素。5种无创诊断模型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实践中可动态监测这几种模型的变化,为临床初步筛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脏病理 纤维化 诊断模型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肺寡转移瘤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扈彩霞 赵鹏 +4 位作者 刘博君 杨晓珍 房达 郑加生 张永宏 《肝癌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评估前靶免治疗时代,乙肝相关肝癌合并肺转移瘤患者行微波消融治疗疗效、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乙肝相关肝癌合并肺转移瘤行微波消融术患者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5~74岁,经胸部CT... 目的:评估前靶免治疗时代,乙肝相关肝癌合并肺转移瘤患者行微波消融治疗疗效、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乙肝相关肝癌合并肺转移瘤行微波消融术患者30例,其中男24例,女6例;年龄35~74岁,经胸部CT发现肺部67个转移瘤,共消融67个病灶。肿瘤直径为0.5~4.1cm,平均直径为1.37cm。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局部肿瘤控制率、中位生存期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67个肝癌肺转移瘤成功地进行了46次微波消融治疗。消融后1~3个月,肺部增强CT提示靶病灶区未见强化,肿瘤的完全消融率为100%,中位生存期为27.5个月,主要并发症包括局部疼痛(6例)、阵咳(13例)、少量咳血(3例),有10例患者发生少量气胸,未予特殊处理,有3例患者发生中等量至大量气胸,即刻行胸腔闭式引流。结论:CT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乙肝相关肝癌肺转移瘤,安全有效,是晚期肝癌患者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 肺寡转移瘤 微波消融
下载PDF
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抗病毒治疗及强肝丸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肝纤维化的影响
16
作者 史娜 宋娟丽 +1 位作者 尹玉红 王静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抗病毒治疗及强肝丸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在我院门诊收治的107例老年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红外肝病治疗仪联合抗病毒治疗及强肝丸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在我院门诊收治的107例老年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抗病毒药及强肝丸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外肝病治疗仪。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血清细胞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转阴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水平比对照组治疗后更低(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血清LN、HA、PCⅢ、Ⅳ-C水平更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TGF-β1、IL-6、TNF-α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抗病毒治疗及强肝丸基础上加用红外肝病治疗仪对老年CHB患者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促进相关血清学及病毒学指标转阴,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并降低相关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肝病治疗仪 抗病毒 强肝丸 慢性乙型肝炎
下载PDF
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
17
作者 吴林军 周翼 +1 位作者 蒲文杰 刘于嵩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乐山市中医医院983例CHB患者,其中中医辩证分型实证270例(湿热中阻... 目的 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乐山市中医医院983例CHB患者,其中中医辩证分型实证270例(湿热中阻证75例、瘀血阻络证195例)、虚证713例(肝郁脾虚证662例、肝肾阴虚证28例、脾肾阳虚证23例)。检测各证型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il)]和T细胞(CD3~+、CD4~+、CD8~+)计数,分析各项指标与CHB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 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湿热中阻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临床CHB频率依次升高。CHB各证型中,脾肾阳虚证患者年龄最大,湿热中阻证患者年龄最小。各证型间肝功能相关指标和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4~+T细胞计数与湿热中阻证呈正相关(P<0.05),与脾肾阳虚证呈负相关(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和肝功能相关指标与CHB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观察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肝功能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辨证分型
下载PDF
NLR在预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8
作者 邱梅花 李耿祥 +1 位作者 丘永芳 陈泳莲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的价值。方法86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纯乙肝组与乙肝肝衰竭组,选取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NLR、肝功能指标,分析NLR、肝功能指标预测慢性乙肝...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衰竭的价值。方法86例慢性乙肝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单纯乙肝组与乙肝肝衰竭组,选取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的NLR、肝功能指标,分析NLR、肝功能指标预测慢性乙肝患者肝衰竭的价值。结果乙肝肝衰竭组的NLR、ALT、AST水平最高,单纯乙肝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均P<0.05)。NLR预测慢性乙肝患者肝衰竭的AUC为0.931。结论NLR在预测慢性乙肝患者肝衰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化浊解毒调肝方对乙型肝炎大鼠肝纤维化、免疫功能及Ra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
19
作者 张金丽 苏飞 +2 位作者 张焕婷 苏春芝 刘玉凤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调肝方对乙型肝炎大鼠肝纤维化、免疫功能及Ra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拉米夫定阳性对照组、化浊解毒调肝方低剂量实验组、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建立A...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调肝方对乙型肝炎大鼠肝纤维化、免疫功能及Ras/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拉米夫定阳性对照组、化浊解毒调肝方低剂量实验组、化浊解毒调肝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建立AAV-HBV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阳性对照组予以0.3 mg/kg拉米夫定灌胃,低、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以生药量1.5 g/ml、3 g/ml化浊解毒调肝方剂灌胃,其余建模组均以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5组大鼠均持续治疗28 d。治疗结束后,取5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用ELISA法分别检测5组大鼠血清中GPT、GOT、IFN-γ、IL-2、IL-4、HA、LN、PCⅢ含量,用免疫印记检测肝组织中Ras、p-Erk/Erk蛋白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GPT、GOT、IL-4、HA、LN、PCⅢ含量均升高,IFN-γ、IL-2水平降低,肝组织中Ras、p-Erk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低/高剂量实验组GPT、GOT、IFN-γ、IL-2、IL-4、HA、LN、PCⅢ、Ras、p-Erk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阳性对照组与低剂量实验组大鼠之间比较,各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其他建模组相比,高剂量实验组各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化浊解毒调肝方可有效降低乙型肝炎大鼠肝纤维化程度,提高免疫功能,机制与调控Ras/ERK信号通路相关,并呈现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浊解毒调肝方 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免疫功能 大鼠肉瘤蛋白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
20
作者 陈静 金灿灿 +2 位作者 周皓鹏 张茜蕙 梅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61-164,168,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比较不...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比较不同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结果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将患者根据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乙肝两对半结果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比较三组患者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结果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患者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患者HBsAg、HBeAg水平高于HBV-DNA阴性组,HBsAb、HBeAb、HBcAb水平低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呈正相关(P<0.05),HBsAb、HBeAb、HBcAb水平与HBV-DNA呈负相关(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乙肝两对半类型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有相关性,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间及不同疾病类型间HBV-DNA均有差异,HBV-DNA定量检测联合两对半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和疾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肝两对半 HBV-DNA定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