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晓丽 胡琳琳 刘小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编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月—2023年5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编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61,P<0.05)。观察组焦虑和抑郁各指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施自我效能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具有显著价值,不但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同时也能缓解负面情绪,满意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理论指导 护理干预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素莹 孔丽丽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检查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胆囊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对照组40例患者为普通的慢性乙肝。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检查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胆囊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感染科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40例患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对照组40例患者为普通的慢性乙肝。对两组患者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法,然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空腹时的胆囊的厚度、前后径以及观察组患者不同类型胆囊壁增厚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胆囊壁厚度与前后径的数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C级患者的空腹胆囊壁厚度与前后径的数据均明显高于观察组的A、B级患者,其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双边增厚型的门静脉内径、血流量均高于单纯增厚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速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对乙肝肝硬化的胆囊疾病患者进行有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胆囊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的超声诊断作用研究
3
作者 张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29-0132,共4页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实施超声诊断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患者(探究组)和82例同期来院进行体检人员(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诊断,观...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实施超声诊断的作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患者(探究组)和82例同期来院进行体检人员(对照组)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诊断,观察两组人员胆囊病变情况。结果 探究组病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胆总管内径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空腹、餐后1小时和餐后2小时胆囊壁增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空腹、餐后1小时和餐后2小时胆囊壁前后径缩短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实施超声诊断的作用价值突出,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胆囊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依据胆总管内径数值等指标判定疾病,诊断效果确切,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胆囊病变 超声诊断 应用价值
下载PDF
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
4
作者 伏慧卿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117-0120,共4页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05月-2024年05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6例进行研究,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联合护理,分析应用情况。结果 观...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联合饮食干预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05月-2024年05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86例进行研究,参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联合护理,分析应用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其护理后的HRQOL评分高于参照组;和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SAS及SDS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参照组为25.58%(P<0.05)。结论 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饮食干预和阶段性健康教育的联合应用,无论是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还是负性情绪的缓解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实现并发症控制这一目标,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健康教育 饮食干预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生存质量
下载PDF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次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情绪调节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孔祥欣 吴文裕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次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情绪调节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12月这一时间段,选取207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数字表法组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行基于马斯洛... 目的 探讨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次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情绪调节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从2021年1~12月这一时间段,选取207例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机数字表法组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行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次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情绪调节、日常情绪体验、情绪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两组干预前的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 <0.05);两组干预前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层次护理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情绪调节能力及生活质量,也能提高其疾病自我管理能力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马斯洛需求理论 层次护理 情绪调节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男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与高血压病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慧 吴丽阳 +6 位作者 魏世芳 刘雄昌 张月荣 郑辉 张耀弟 林燕 张梅娟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4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男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与高血压病相关性。方法: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1年8月)住院患者及体检中心人群中选取以下试验对象:255例男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目的:分析男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与高血压病相关性。方法:从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21年8月)住院患者及体检中心人群中选取以下试验对象:255例男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其中136例男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高血压病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56例、B级48例及C级32例,119例男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无高血压病患者中A级50例、B级33例及C级36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0.13±2.15)岁。选取健康体检男性患者60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48.15±1.18)岁。对以上研究对象进行雌二醇(Estrogen,E2)、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泌乳素(Prolactin,PRL)、睾酮(Testosterone,T)和硫酸去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O4)这6种性激素的测定,分析男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性激素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结果:在肝炎肝硬化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中,性激素较无高血压病的患者有明显的改变。对肝功能进行Child-Pugh分级,不同分级患者的性激素有明显变化。其中E2、FSH、LH及PRL较无高血压病患者组明显增高,T和DHEA-SO4在A级组中略高,而在B级和C级中T和DHEA-SO4低于健康组。C级中PRL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炎肝硬化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性激素有明显变化,高血压病也间接影响肝硬化患者性激素代谢。性激素可以反映出肝功能及高血压病对肝脏的进一步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性激素 肝硬化 高血压病
下载PDF
跟踪护理在提高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荣艳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1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跟踪护理在提高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9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护理组(n=47)应用跟踪护理,对照组(... 目的探讨跟踪护理在提高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诊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94例作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护理组(n=47)应用跟踪护理,对照组(n=47)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用药疗效。结果护理组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是95.74%(45/47),其HBV-DNA转阴率是91.49%(43/47);对照组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是76.60%(36/47),其HBV-DNA转阴率是65.96%(31/47);2组指标组间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跟踪护理在提高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中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显著提升其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并改善患者用药疗效,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踪护理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 抗病毒药物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生物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8
作者 袁继丽 张华 +4 位作者 王磊 林彦 胡鑫才 张琴 刘平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74-381,共8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常见症状和体征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揭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证候本质。方法:纳入2002年1月~2006年1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和普陀区中心医院的440例乙...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常见症状和体征与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揭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中医证候本质。方法:纳入2002年1月~2006年1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龙华医院和普陀区中心医院的4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采用自制中医四诊信息调查表采集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甲胎蛋白和B超等)。按出现频次高(>40%)的中医症状或体征的有、无逐一将患者分为两组,分析两组间各症状、体征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以探寻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常见证候的分类特征及生物化学特点。结果:44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出现频率大于40%的最常见症状和体征有乏力、尿黄、肝掌、面色晦黯、脉弦、腰膝酸软、口干口苦、多梦寐差、肢体困重、脘腹胀满、目黄、脉细、急躁易怒、脾大、纳谷不馨和胁肋疼痛。基于课题组前期对90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证候分析的结果,440例患者的证候主要概括为湿热内蕴、肝肾阴虚、瘀热内蕴和肝郁脾虚4证。其生化特点显示,湿热内蕴证表现为肝脏的炎症活动明显,合成功能差;肝肾阴虚证则表现为肝脏炎症活动不明显,合成功能差;瘀热内蕴证表现为肝脏炎症活动不明显,但肝脏合成功能差,脾厚度增加;湿热内蕴、肝肾阴虚、瘀热内蕴同时伴有腹水增多。肝郁脾虚证也表现为以肝脏的炎症活动为主,但疾病严重程度较湿热内蕴证为轻,可伴有合成功能下降,同时腹水量少,门静脉内径小。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不同证型具有不同的病理特点,表明中医证候分类是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证候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生物学指标 临床试验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调查 被引量:23
9
作者 毛鑫群 仲冬梅 蒋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下简称"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99例来院就诊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肝后...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下简称"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99例来院就诊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服用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欠佳;漏服或停服药的原因包括忘记服药、缺药、禁食、改中药治疗和擅自停药等;对抗病毒治疗相关复查指标的认知度较差;接受健康宣教的患者在漏服药、复查指标明确度和依从性方面与未接受接受健康宣教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重视出院随访,从而形成患者从入院-出院-后期随诊的一体化治疗系统,以提高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药物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病毒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合并胆结石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孙朝阳 刘建虎 +2 位作者 庞允 陈丽红 刘正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54-1155,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胆结石 病理机制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肝功能分级关系的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屈玲 府伟灵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717-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检测 12 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和...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分别检测 12 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 (FIB) ,并与 30例对照组比较 ;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 pugh分级状态下APTT、PT、TT、FIB的差异。结果 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 ,APTT、PT、TT明显延长 ,而FIB明显下降 ,差异显著 (P <0 .0 1) ;不同肝功能分级间检测结果显示 :PT、APTT、TT明显延长 ,FIB逐渐下降 ;A、B、C级中的APTT、PT、TT、FIB值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 ,并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 ,其凝血障碍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凝血功能 肝功能分级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L3、GP-73、CEA与HBV-DNA载量的关系及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蕾 赵鹏 +2 位作者 邢雪梅 张军 杨皓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甲胎蛋白L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癌胚抗原(CE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及在肝硬化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72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甲胎蛋白L3(AFP-L3)、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癌胚抗原(CEA)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之间的关系及在肝硬化分级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72例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肝硬化(LC)组40例、原发性肝癌(PHC)组32例,同期选取3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为阳性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HBV感染者血清HBV-DNA,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AFPL3、GP-73、CEA水平。结果 LC组血清AFP-L3、GP-73、CE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HC组血清AFP-L3、GP-73、CEA水平均明显高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NA阴性组血清AFP-L3、GP-73、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HBV-DNA载量增加呈明显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L3、GP-73、CEA水平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FP-L3、GP-73、CEA水平与HBVDNA载量均呈正相关(r=0.582、0.521、0.630,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L3、GP-73、CEA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LC患者肝功能恶化程度,可作为LC诊断和判断病情进展程度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甲胎蛋白L3 高尔基体蛋白-73 癌胚抗原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胡晓 程超 冯立民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分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2012年1月~7月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所有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相应分为Child...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分级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2012年1月~7月住院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所有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相应分为ChildA,ChildB和ChildC三级。健康对照组为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7例健康成人,检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组的D-二聚体,PT,APTT,Fbg和TT并比较分析,同时观察这些指标与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和腹腔积液的关系。结果9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D-二聚体,PT,APTT和T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bg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增加,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ChildC级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PT,APTT和TT数值显著高于ChildA和ChildB级患者,Fbg则显著低于ChildA和ChildB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腹腔积液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浆肛二聚体,PT,APTT和TT显著高于无腹腔积液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及常规凝血功能的检测对了解肝硬化患者有无纤溶亢进和高凝状态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临床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腹腔积液可能是肝硬化患者D-二聚体增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D-二聚体 Child—Pugh肝功能分级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雁 毛力 《浙江医学》 CAS 2004年第10期750-751,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预后 肝硬化患者 严重 乙肝后肝硬化 临床 生存时间 重要意义 针对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L-6,IL-8和TNF- α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金章 黄裕新 +1 位作者 闻勤生 赵保民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55-85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 IL- 6 ,IL- 8及 TNF- α与肝硬化病情演化关系 .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IL - 6 ,IL - 8,TNF-α含量 .结果 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血清 IL- 6 ,IL- 8及 TNF- α水平分别为 (0 .35± 0 .15 ) ... 目的 探讨血清 IL- 6 ,IL- 8及 TNF- α与肝硬化病情演化关系 .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40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IL - 6 ,IL - 8,TNF-α含量 .结果 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血清 IL- 6 ,IL- 8及 TNF- α水平分别为 (0 .35± 0 .15 ) μg· L- 1 ,(0 .36± 0 .0 8)μg· L- 1 及 (2 5± 8) pmol· L- 1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 ) .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者血清中 IL - 6 ,IL - 8及 TNF- α分别为 (0 .5 1± 0 .19) μg·L- 1 ,(0 .6 4± 0 .12 ) μg·L- 1及 (33± 8) pmol· L- 1 ,明显高于无腹水感染组 (P<0 .0 1) . IL - 6 ,IL - 8及 TNF-α含量随 Child- Pugh分级的递增而增高 .结论  IL - 6 ,IL - 8及 TNF-α在肝硬化病情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提示利用 IL- 6 ,IL- 8及 TNF- α拮抗剂或其他方法阻断这一环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沁毅 叶军 陆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4期2154-2156,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心理状态
下载PDF
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肖兴国 吴慧丽 李琨琨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 目的探讨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HBV DNA水平较低,转阴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LT、AST、TBi L水平显著上升(P<0.05),Ch E、Al B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EA、AFP、CA125和CA199水平较低(P<0.05)。结论核苷类药物能够明显改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各指标水平,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药物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肝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雷 戴一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94-196,199,共4页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症支持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止血...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症支持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59例。两组均给予止血、利尿、抗感染等对症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以及乙肝病毒DNA阴转率等。结果:连续治疗3个月后,联合治疗组丙氨酸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明显低于对症支持治疗组水平,血白蛋白(ALB)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高于对症支持治疗组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HBV-DNA转阴率和HbeAg/HBeAb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症支持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Ⅳ-C)及III型前胶原(PCⅢ)水平明显低于对症支持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和TNF-α的水平明显低于对症支持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症支持治疗对血清细胞因子的降低水平,抑制肝内炎症反应,提高乙型肝炎病毒DNA转阴,改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程度,延缓肝硬化的发展,综合效果优于常规对症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炎性因子 阿德福韦酯 还原型谷胱甘肽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DNA测定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毅 伍严安 +1 位作者 马晓宁 陈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 探讨HBVDNA在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71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和乙肝标志物(HBV-M)。结果 71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HBeAg(-)患者组57例,其... 目的 探讨HBVDNA在乙型肝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71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BVDNA含量和乙肝标志物(HBV-M)。结果 71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HBeAg(-)患者组57例,其血清HBVDNA阳性率68.4%(39/57),含量4.06±1.25,均明显低于HBeAg(+)患者组(P<0.05,P<0.01)。活动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组血清HBVDNA阳性率100%(30/30),含量4.95±1.07,均明显高于静止期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组(P<0.01)。结论 乙肝后肝硬化的发生与HBeAg(-)密切相关,建议对HBeAg(-)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应进行血清HBVDNA含量的密切监测、HBV复制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血清 HBVDNA 含量测定 乙肝标志物
下载PDF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L-2、IFN-γ活性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靖大道 邱德凯 +1 位作者 萧树东 曾民德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12-714,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C)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活性与肝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测定56例PHC患者和2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受体(IL2R)的表达,IL2和...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PHC)患者外周血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活性与肝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测定56例PHC患者和24例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受体(IL2R)的表达,IL2和IFNγ生成及血清可溶性IL2受体(sIL2R)。结果:PHC组和对照组的IL2活性与IL2R表达率、IFNγ活性之间均呈正相关,与sIL2R水平则负相关。与对照组比较,PHC组IL2R表达,IL2和IFNγ生成均显著低下(P<0.05、<0.01、<0.001),而sIL2R水平则显著升高(P<0.001);而且随着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之降低,上述这种改变亦明显。结论:PHC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T细胞功能障碍与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IL-2 IFN-Γ 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