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4篇文章
< 1 2 7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化臌汤联合大黄[庶虫]虫丸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HA、Alb水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琤 李广明 高鹏 《河南中医》 2020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臌汤联合大黄[庶虫]虫丸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79例,按... 目的:探讨健脾化臌汤联合大黄[庶虫]虫丸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T细胞亚群及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大黄[庶虫]虫丸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化臌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与血清HA、Alb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腹水消退时间、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A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腹水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臌汤联合大黄[庶虫]虫丸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可改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白蛋白水平及T细胞亚群,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 健脾化臌汤 大黄[庶虫]虫丸 T细胞亚群 血清透明质酸 白蛋白
下载PDF
益气疏肝活血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60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晓波 肖中 吴永伟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2期2964-2966,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疏肝活血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的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护肝、利尿、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 目的:观察益气疏肝活血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的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包括护肝、利尿、提升血浆胶体渗透压与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益气疏肝活血汤治疗。结果: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V-DNA转阴率和HBe Ag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疏肝活血汤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腹水 益气疏肝活血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30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静 陶艳南 于利娜 《河南中医》 2013年第9期1457-145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另加服自拟疏肝化瘀利水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研究组另加服自拟疏肝化瘀利水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腹水 疏肝化瘀利水汤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300例
4
作者 朱运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20期150-151,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3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患者30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明显好转,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变腹水的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乙型肝炎后肝硬变 腹水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行中医益气活血方治疗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易丹 曾莹 +1 位作者 戴庆红 熊焰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7期52-54,共3页
目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行中医益气活血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以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中医益气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 目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行中医益气活血方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以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分别行常规治疗、中医益气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清Na+水平、中医症候积分、腹围与肝功能等指标。结果:经分析,治疗组的疗效、腹围与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在血清Na+水平、中医症候积分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情况更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中医益气活血方干预,不仅可以强化治疗效果,还可以显著缩小腹围,改善肝功能,稳定血清Na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腹水 中医益气活血方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SAAG及血清LDH、CA199、CA125水平观察
6
作者 李小玲 杜海刚 《肝脏》 2024年第8期914-91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癌胚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和癌胚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erum-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癌胚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和癌胚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22年6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和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七医院收治的94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将患者分为A组(肝功能A级,n=23)、B组(肝功能B级,n=46)、C组(肝功能C级,n=25)。分别比较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SAAG及血清LDH、CA199、CA125水平及其预后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AAG、血清LDH、CA199、CA125水平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绘制不同SAAG、血清指标水平患者的生存曲线。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C组患者的SAAG为(22.34±2.69)g/L,血清LDH、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318.50±22.56)IU/L、(112.87±66.92)、(319.41±98.43),显著高于A组[SAAG为(15.97±2.64)g/L,血清LDH、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281.97±21.82)IU/L、8.09±5.94、19.27±13.91]和B组[SAAG为(18.86±2.61)g/L,血清LDH、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303.42±21.73)IU/L、60.52±40.63、210.56±134.76](P<0.05)。死亡组SAAG为(21.07±2.84)g/L、血清LDH、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309.86±22.57)IU/L、86.57±28.85、268.14±58.71均高于存活组[SAAG为(18.82±2.62)g/L,血清LDH、CA199和CA125水平分别为(289.47±21.93)IU/L、39.42±13.64、103.63±21.43](P<0.05)。ROC曲线显示,SAAG、血清指标水平、联合诊断对肝功能分级的AUC分别为0.863、0.885、0.971,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6%、95.7%。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入院时SAAG高水平、血清指标水平是患者肝功能分级为C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SAAG呈高水平(≥21.68 g/L)的患者18个月生存率低于SAAG呈低水平(<21.68 g/L)的患者(P<0.05)。结论血清SAAG、LDH、CA199和CA125水平的升高与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发生、发展有关。这些生化指标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的辅助诊断工具,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疾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腹水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 乳酸脱氢酶
下载PDF
肝病治疗仪配合个体化营养指导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俞素聪 《医疗装备》 2024年第3期132-134,141,共4页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配合个体化营养指导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指导... 目的探讨肝病治疗仪配合个体化营养指导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8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肝病治疗仪干预。比较两组营养状态、肝功能指标和腹水消退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肱三头皮褶厚度、上臂围、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腹围和腹水深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采用肝病治疗仪配合个体化营养指导有利于改善营养状况和肝功能,促进腹水消退,提高患者腹水消退的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 肝硬化腹水 肝病治疗仪 个体化营养指导 肝功能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8
作者 张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064-067,共4页
本研究以乙肝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乙肝硬变难治性腹水6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分析各项治疗指标,并对各项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疗效、肝脏功... 本研究以乙肝肝硬化难治性腹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治疗对乙肝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乙肝硬变难治性腹水60例,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分析各项治疗指标,并对各项治疗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疗效、肝脏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乙肝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临床症状,而且可以帮助病人的肝功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乙型肝炎 肝硬化腹水
下载PDF
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中的运用效果
9
作者 张永芝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究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的中医... 目的探究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其中,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的中医营养护理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护理。比较分析腹水消退状况、营养状态、护理满意度、肝功能。结果观察组腹水深度、腹围小于对照组,总蛋白(TP)、体重指数(BMI)均更高;护理后,观察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胆红素(TBi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中医营养护理方案,将明显提升患者营养状态和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改善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消退情况和肝功能指标,适合应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 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 营养情况 疗效评估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腹水72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玉忠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2期2973-297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渗利水湿的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腹水消退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渗利水湿的中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腹水消退程度、血浆白蛋白提高程度、肝性脑病、低血钠、低血钾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3.89%,治疗组有效率为86.1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水消退程度、血浆白蛋白提高程度、肝性脑病、低血钠、低血钾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变腹水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腹水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肝血管阻塞在乙型肝炎肝硬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严家春 刘健虎 马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6-208,I019,共4页
目的:揭示乙型肝炎肝内血管阻塞在肝硬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50例不同类型的肝硬变标本进行了HE、组化、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1)肝内血管阻塞性病变是乙型肝炎肝硬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有血栓、炎性栓塞、栓... 目的:揭示乙型肝炎肝内血管阻塞在肝硬变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350例不同类型的肝硬变标本进行了HE、组化、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1)肝内血管阻塞性病变是乙型肝炎肝硬变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有血栓、炎性栓塞、栓塞性静脉炎、血管闭塞性纤维化等表现;(2)血管阻塞性损伤能引起血管、胆管及弹力纤维增生;(3)血管阻塞的大小与肝实质变性坏死密切相关,严重者可引起肝梗塞;(4)血管阻塞-血管纤维化是构成纤维带的主要原因。结论:上述改变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变病理发生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阻塞 乙型肝炎 肝硬变 Ci病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中HBV cccDNA的定量检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莹 韩涛 +5 位作者 高英堂 刘磊 王毅军 景丽 张涛 杜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3752-3758,共7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肝组织和外周血中的分布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0例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样本,外周血样本以不降解质粒的ATP依赖的DNA酶(PSAD)进行酶切,肝组织样本以限制性内切酶Ml...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在肝组织和外周血中的分布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0例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肝组织和外周血样本,外周血样本以不降解质粒的ATP依赖的DNA酶(PSAD)进行酶切,肝组织样本以限制性内切酶MluⅠ联合PSAD酶切而后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60例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HBVcccDNA均阴性,肝组织HBV cccDNA阳性24例(40.00%),在HBeAg(+)组、HBeAg(-)HBeAb(-组、HBeAb(+)组分布分别为66.67%、52.94%和26.47%,定量结果在3组呈递减趋势,且HBeAg(+)组与HBeA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HBV cccDNA占总HBVDNA 0%-7.77%,肝组织HBV cccDNA与肝组织总HBV DNA存在相关性(r=0.53,P<0.01)与外周血总HBV DNA无相关性(r=0.18,P=0.18),与ALT、TBIL均无相关性(r=0.15,P=0.25;r=0.01,P=0.94).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检测不到HBV cccDNA,肝组织HBV cccDNA占总HBVDNA比例较低,HBeAg(+)患者病毒复制最为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乙型肝炎病毒 共价闭合环状D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变中癌前病变的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勤 张遂祥 +2 位作者 杨淑杰 刘节 刘彦仿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5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何为肝细胞癌(HCC)的癌前病变以及这种病变的形成和发展.方法:对379例肝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c-myc,c-erbB-2,IGFⅡ,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及增殖细胞核抗... 目的:探讨何为肝细胞癌(HCC)的癌前病变以及这种病变的形成和发展.方法:对379例肝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c-myc,c-erbB-2,IGFⅡ,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大细胞性不典型增生(LCD)在癌旁肝内的程度并不高于非癌旁肝,不能大量表达IGFⅡ,c-erbB-2及HBVX基因,具有较抵的细胞增殖活性,这不支持LCD是癌前病变的假说;小管状化生(DM)的肝细胞较大量表达c-erbB-2但IGFⅡ表达水平较低,具有略高于增生胆小管的细胞增殖活性,这提示DM是一种修复性增生;肝小多角细胞(SPLC)和小细胞性不典型增生(SCD)仅见于慢性肝脏病变,但前者远早于和多于后者,SCD在癌旁肝中的程度远强于非癌旁肝,大量表达IGFⅡ,c-erbB-2和HBxAg,并具有仅次于HCC而高于其它细胞类型的细胞增殖活性.结论:SCD可能是真正的癌前病变,它可能由显著的SPLC增生转化而来,与HBxAg表达及IGFⅡ,c-erbB-2等HCC相关基因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癌前状态 乙型肝炎 免疫组织化学 肝硬变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其与细菌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敏 于海波 +2 位作者 王福生 刘敬超 李筠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和细胞绝对数的特点 ,并分析其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变患者 74例 ,其中发生院内细菌感染者 2 4例 ,未发生感染者 5 0例 ,2 0例健... 目的 :分析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变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和细胞绝对数的特点 ,并分析其与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择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变患者 74例 ,其中发生院内细菌感染者 2 4例 ,未发生感染者 5 0例 ,2 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健康人和两组病人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亚群 (包括CD4 +、CD8+T细胞、NK细胞、B细胞 )比例和绝对数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结果 :肝炎肝硬变患者较正常人CD8+T细胞比例下降 ,致CD4 /CD8比值升高 ,同时有B细胞比例和绝对数的上升 ;CD8+T细胞和NK细胞绝对数下降。患者中发生细菌感染组CD4 +T细胞绝对数、CD8+T细胞绝对数均较未发生感染组低。结论 :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化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CD8+T细胞比例和绝对数下降 ,B细胞比例和绝对数上升和NK细胞数的下降。患者中C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 淋巴细胞亚群 细菌感染 检测
下载PDF
小儿乙型肝炎肝硬变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丁明权 张光曙 +1 位作者 林国贤 杨德利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小儿乙型肝炎肝硬变临床病理分析271000 泰安 解放军第88医院丁明权,张光曙,林国贤,杨德利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变,病理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25.1我院1980~1994年共收治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小儿肝硬变3... 小儿乙型肝炎肝硬变临床病理分析271000 泰安 解放军第88医院丁明权,张光曙,林国贤,杨德利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变,病理学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25.1我院1980~1994年共收治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小儿肝硬变39例,现就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 病理学 儿童
下载PDF
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消退情况和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王菁华 黄怡寒 +1 位作者 金丹英 张嘉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方案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消退情况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该院肝病科收治的15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 目的探讨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方案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消退情况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该院肝病科收治的150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变化、腹水消退情况和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腹围及腹水深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水消退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外周血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营养风险评分为(0.89±0.2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3±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中医营养护理干预方案能促进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腹水消退,改善其营养不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中医营养护理干预 乙型肝炎肝硬化 腹水 营养状况
下载PDF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60例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曾彬 胡阳黔 +1 位作者 姜红梅 刘祖明 《河南中医》 2015年第6期1284-1286,共3页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78.34&...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78.34±20.03)U·L-1,天冬氨酸转氨酶(70.04±17.78)U·L-1,总胆红素(54.89±12.13)mol·L-1;对照组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124.56±38.73)U·L-1,天冬氨酸转氨酶(118.67±34.58)U·L-1,总胆红素(100.75±21.83)mol·L-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10.04±5.12)pg·L-1,IL-6(170.32±15.28)pg·L-1,IL-17(12.01±1.12)pg·L-1;对照组治疗后TNF-α(18.96±9.44)pg·L-1,IL-6(261.43±28.95)pg·L-1,IL-17(15.13±2.41)pg·L-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87.32±20.03)μg·L-1,PCIII(30.05±4.56)μg·L-1,LN(54.86±13.44)μg·L-1;对照组治疗后HA(134.55±34.78)μg·L-1,PCIII(52.13±10.67)μg·L-1,LN(98.79±28.68)μg·L-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临床疗效可靠,明显改善患者肝脏功能,减轻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降低体内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变 小柴胡汤
下载PDF
芪参软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变6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静 马英 +4 位作者 孙韬 柴梅 李同进 刘华明 韩国恩 《河南中医》 2013年第5期686-687,共2页
目的:观察芪参软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予以口服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参软肝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采... 目的:观察芪参软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予以口服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芪参软肝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保肝护肝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48周并随访24周。结果: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改善和HBV-DNA转阴;治疗组患者的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及肝纤维化指标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芪参软肝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变能持续抑制病毒复制,显著提高抗肝纤维化治疗效果,促进肝功能恢复,故取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芪参软肝胶囊
下载PDF
乙型肝炎、肝硬变中一种小多角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彦仿 苏勤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1-56,108,共7页
我们曾在26例肝硬变标本中发现一种小多角细胞--肝小多角细胞(SPLC),但其性质和来源仍不清。本研究在260例乙型肝炎、肝硬变组织中对SPLC的有无及其增生程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急性肝炎中无SPLC,37%的慢... 我们曾在26例肝硬变标本中发现一种小多角细胞--肝小多角细胞(SPLC),但其性质和来源仍不清。本研究在260例乙型肝炎、肝硬变组织中对SPLC的有无及其增生程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急性肝炎中无SPLC,37%的慢性迁延性肝炎、64%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及67%的肝硬变标本中均能见到SPLC,而且其数目随慢性肝脏病变的进展而逐渐增加。应用多种抗体进行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它们全为细胞角蛋白(CK)18阳性,显示其上皮性质;界板附近的SPLC呈CK19和S-100蛋白阳性,提示它们具有增生胆小管上皮的某些表型;部分SPLCHBsAG阳性,提示它们又有肝细胞的某些特点;多数SPLC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Ⅱ)—一种癌胚性强致裂原,表明它们是一种幼稚细胞。我们认为,SPLC是一类兼有增生胆小管上皮和肝细胞性质的新型肝脏细胞,具有干细胞的性质,可能是上皮性于细胞向成熟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中间形态,其增生反映了非界板性肝细胞的大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小多角细胞 乙型肝炎 肝硬变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HBV-M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及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单静 唐宽银 +1 位作者 田方圆 曹武奎 《现代临床医学》 2014年第2期100-102,共3页
目的:比较HBsAg、HBeAg滴度与HBV DNA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变及HBs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在14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15例乙型肝炎肝硬变(LC)患者及146例肝癌(HCC)患者中,... 目的:比较HBsAg、HBeAg滴度与HBV DNA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变及HBsAg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对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在14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15例乙型肝炎肝硬变(LC)患者及146例肝癌(HCC)患者中,采用荧光PCR定量法和Abbott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分别测定HBV DNA定量水平及HBsAg和HBeAg的滴度,分析它们在这3组患者中的变化。结果:①HBeAg定量值在3组患者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9.944,P=0.007);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变组、肝癌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4.147,P=0.042;χ2=9.499,P=0.002);肝硬变组与肝癌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747,P=0.387)。②在不同HBeAg状态下,HBsAg定量值在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变组患者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2.549,P=0.012;t=2.428,P=0.017);HBsAg定量值在肝癌组中无显著性差异(t=1.375,P=0.171);HBV DNA定量值在3组患者中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Z分别为3.148、6.544、4.520,P<0.05)。结论: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及肝癌患者血清中的HBsAg、HBeAg及HBV DNA的变化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将三者结合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和治疗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变 肝细胞癌 HBSAG HBEAG HBV 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