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8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
1
作者 卢志华 黄文滨 +1 位作者 张满娥 邓巧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4例HBV感染肝衰竭患...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4例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阶段分为慢性肝衰竭(CLF)组35例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组29例,两组均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法(Q-PCR)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V-DNA水平,并比较两组的因子表达情况。结果ACLF组中的HBsAg与HBV-DNA水平以及CD4+、CD8+均高于C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分析患者血清中的HBsAg与HBV-DNA水平的表达情况,掌握不同病程阶段HBV感染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为病症的预防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 病理表达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在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汤纯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究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宁德市中心血站10403份献血者标本,对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ELISA检测用A、B两种不同试剂进行初检、复检,对检测阴性的血... 目的探究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检测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宁德市中心血站10403份献血者标本,对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ELISA检测用A、B两种不同试剂进行初检、复检,对检测阴性的血液标本进一步行核酸检测。结果经ELISA检测,A试剂初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0.57%(59/10403);B试剂复检HBsAg阳性率为0.65%(68/10403)。对阴性血液标本进一步核酸检测,A试剂初检HBsAg阴性标本的阳性率为0.261%(27/10344);B试剂复检HBsAg阴性标本的阳性率为0.174%(18/10335)。结论献血者HBV检测使用核酸检测有助于提高血液筛查的准确性,保障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的应用效果研究
3
作者 何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9期0005-0008,共4页
研究无偿献血者监测乙型肝炎病毒(HBV)采取核酸检测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核酸检测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LISA)进行HBV感染情况筛查,以金标试纸检测为HBV检测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检测结果和金... 研究无偿献血者监测乙型肝炎病毒(HBV)采取核酸检测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均采取核酸检测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LISA)进行HBV感染情况筛查,以金标试纸检测为HBV检测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检测结果和金标准检测结果的差异,分析核酸检测的应用效果。结果 核酸检测阳性率34例(37.78%),阴性率48例(62.22%),漏诊率3例(3.33%),误诊率5例(5.56%),和金标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ELISA检测阳性率27例(30.00%),阴性率40例(44.44%),漏诊率10例(11.11%),误诊率13例(14.44%),和金标准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核酸检测符合率(91.11%),灵敏度(91.89%),特异度(90.57%),均显著高于ELISA检测结果[符合率(74.44%),灵敏度(72.97%),特异度(75.47%)],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无偿献血HBV检测中采取核酸检测法更能提高检测结果准确率、特异度以及敏感度,受到HBV感染后存在窗口期的影响,ELISA检测存在误漏诊风险,血液具备一定传染能力,威胁到临床用血的安全性,而核酸检测法能够有效缩短HBV感染后的窗口期,提高HBV感染血液样本检出率,检测结果接近于金标准,在无偿献血检测HBV中使用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 核酸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法 诊断效能
下载PDF
核酸检测技术在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筛查中的应用
4
作者 姚秀霞 曾琼 周美洁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70-0073,共4页
研究核酸检测技术的实施价值,分析该措施在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筛查中的效果,进而为后续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选取为梧州市中心血站检验科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筛查者,样本数量为15300例,选取时间为2023年01月-... 研究核酸检测技术的实施价值,分析该措施在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筛查中的效果,进而为后续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样本选取为梧州市中心血站检验科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筛查者,样本数量为15300例,选取时间为2023年01月-2023年03月,分别进行核酸检测(NA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数据均纳入SPSS26.0系统,分析上述措施在疾病筛查中的价值。结果 15300例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筛查者中,NAT阳性16例,ELISA阳性为2例;结果显示NAT阳性检出率高于ELISA(P<0.05)。结论 NAT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保障输血安全、预防控制输血传染病的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筛查 核酸检测技术 检出率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许文娟 钟阳青 林文森 《大医生》 2024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124例CHB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124例CHB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清HBV-DNA载量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低载量组(28例,HBV-DNA载量≤10^(5) copies/mL)、中载量组(60例,105 copies/mL<HBV-DNA载量≤10^(7) copies/mL)、高载量组(36例,HBV-DNA载量>10^(7) copies/mL)。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不同HBV-DNA载量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HB患者HBV-DNA载量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CHB患者的病程、肝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载量组患者的PCⅢ、LN、HA水平均高于中载量组、低载量组,中载量组均高于低载量组;高载量组与中载量组患者的C-IV水平均高于低载量组(均P<0.05);高载量组与中载量组患者的C-I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DNA载量与PCⅢ、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C-IV水平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CHB患者HBV-DNA、PCⅢ、LN、C-IV、HA水平较高,且HBVDNA载量与PCⅢ、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肝纤维化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后血清H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李慧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04-140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83例采用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83例采用NAs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学应答标准将其分为应答组(46例)和未应答组(3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治疗前及治疗3、6、12个月时血清HBV-DN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检验血清HBV-DNA对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未应答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应答组和未应答组HBV-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至治疗12个月的HBV-DNA呈下降趋势,组间、时点、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显示,治疗3个月时HBV-DNA对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未应答的预测价值较低(AUC=0.694,P=0.002),治疗6个月时HBV-DNA对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未应答具有一定预测价值(AUC=0.751,P<0.001)。结论血清HBV-DNA表达在CHB患者NAs抗病毒治疗前后变化明显,且治疗6个月时血清HBV-DNA可作为抗病毒治疗未应答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核(苷)酸类似物 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一种联合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核心抗原方法的建立及其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袁权 葛胜祥 +4 位作者 闫强 赵昱 熊君辉 张军 夏宁邵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257,共6页
本研究以与血清中HBV DNA含量高度相关的两种HBV抗原(前S1抗原与核心抗原)为靶标,建立了联合检测这两种HBV核酸相关抗原(NRAg)的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剂。对系列稀释血清的检测表明,该试剂的平均分析灵敏度为103.2基因组拷贝/mL(95... 本研究以与血清中HBV DNA含量高度相关的两种HBV抗原(前S1抗原与核心抗原)为靶标,建立了联合检测这两种HBV核酸相关抗原(NRAg)的双抗体夹心法ELISA试剂。对系列稀释血清的检测表明,该试剂的平均分析灵敏度为103.2基因组拷贝/mL(95%可信限102.2-4.2基因组拷贝/mL),显著高于前S1抗原或核心抗原的单独检测。对994份HBsAg阴性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NRAg ELISA的特异性为99.7%(95%可信限:99.1%-99.9%)。对271份临床慢性肝炎血清进行检测,结果NRAg ELISA与HBV DNA结果的总符合率达96.3%(95%可信限:93.3%-98.2%),NRAg ELISA的读值/临界值比(S/CO)与HBV基因组拷贝数呈正相关。利用NRAg试剂,发现了1例HBsAg“a”抗原表位突变的变异株。这些结果显示HBV NRAg ELISA与HBV DNA具有高度相关性,并能够检测出HBsAg抗原变异株,有望成为HBsAg变异株筛选的有力工具,并为广大基层医疗单位提供一种便捷的替代HBV DNA定性检测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相关抗原 表面抗原突变
下载PDF
献血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及血清学筛查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卓妍 陈立 +3 位作者 龚晓燕 宋美兰 任芙蓉 王全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1种ELISA试剂检测HBsAg 1种试剂检测HBV核酸策略的可行性。方法留取新创和BI-OMERIEUX ELISA双试剂检测判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418份,应用诺华或罗氏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核酸检测,AB-BOTT化学发光试剂进行补充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 目的探讨1种ELISA试剂检测HBsAg 1种试剂检测HBV核酸策略的可行性。方法留取新创和BI-OMERIEUX ELISA双试剂检测判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418份,应用诺华或罗氏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核酸检测,AB-BOTT化学发光试剂进行补充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对ELISA单试剂阳性NAT阴性的标本用ABBOTT HBsAg中和试剂进行HBsAg确证试验,并对HBsAg确证阳性标本进行追踪并进行相关检测进一步加以确证。结果 616份标本中ELISA双试剂阳性为49.0%(302/616),BIOMERIEUX单试剂阳性为5.7%(220/616),新创单试剂阳性为15.3%(94/616);BIOMERIEUX单试剂阳性标本中,31份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ABBOTT HBsAg确证为阳性,也即在616份不合格血液中,有5.0%(31/616)的HBsAg确证阳性的标本被新创HBV ELISA试剂漏检且不能被NAT检出;新创单试剂阳性标本中,2份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ABBOTT HBsAg确证为阳性,也即在616份不合格血液中,有0.5%(3/616)的HBsAg确证阳性的标本被BIOMERIEUX HBV ELISA试剂漏检也不能被NAT检出;对34份HBsAg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进行乙肝两对半分析,其中除4份标本未做检测外,其余21份为抗-HBc和抗-HBe阳性,3份为抗-HBc和抗-HBe阳性,1份为抗-HBc阳性,1份为抗-HBs阳性,1份为抗-HBe和HBeAg阳性,1份为抗-HBs和抗-HBc阳性,2份为抗-HBs、抗-HBc、抗-HBe、及HBeAg均阴性,即共有26份抗-HBc为阳性。34份HBsAg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中共追踪成功12名,其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原始标本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不矛盾。结论实施核酸检测后,去掉2种ELISA试剂中的任何一种均存在一定的漏检。是否去掉一种ELISA试剂以及去掉哪种ELISA试剂,需要各血站进行适当的风险效益分析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酶联免疫 核酸检测 血液筛查 模式
下载PDF
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压西 黄爱龙 +1 位作者 齐珍元 郭树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6-38,52,共4页
目的: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HBV DNA)荧光定量的方法。方法:根据DHBV DNA S基因区的序列设计扩增所需3条引物,通过偶联反应用AmpliSensor荧光信号标记半巢式引物,经过前期不对称扩增、半巢式扩增及在线检测建立DHBV DNA阳性标准品QPC... 目的:建立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DHBV DNA)荧光定量的方法。方法:根据DHBV DNA S基因区的序列设计扩增所需3条引物,通过偶联反应用AmpliSensor荧光信号标记半巢式引物,经过前期不对称扩增、半巢式扩增及在线检测建立DHBV DNA阳性标准品QPCR的标准曲线,并将70份鸭血清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地高辛标记的DHBV DNA探针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比较结果的相关性。结果:DHBV DNA阳性标准品经过30次循环后,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可以看出有180bp、70bp两个片段,与设计的片段大小相符,扩增产物的浓度与标准品的起始浓度成正比,扩增指数的数值大小与该循环时已合成的扩增产物的量成正比,起始浓度的大小与要合成的一定扩增产物的量所需的循环次数成反比。用荧定量PCR方法和斑点杂交的方法检测血清中DHBV DNA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P<0.01,v=58)。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可作为检测DHBV DNA含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荧光定量 PCR DHBV DNA
下载PDF
不同剂量白细胞介素2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佐剂的效应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文波 姚志强 +2 位作者 周永兴 权启镇 冯志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构建表达乙型肝炎病毒 (HBV) S蛋白的重组质粒 p CR3.1- S作为核酸疫苗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rh IL - 2 )作为佐剂对其诱导 BAL B/ 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分别以 EL ISA法、3H- Td R掺入法、Cr5 1 4h释放法等测定免疫... 目的构建表达乙型肝炎病毒 (HBV) S蛋白的重组质粒 p CR3.1- S作为核酸疫苗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2(rh IL - 2 )作为佐剂对其诱导 BAL B/ c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分别以 EL ISA法、3H- Td R掺入法、Cr5 1 4h释放法等测定免疫小鼠的血清抗 HBs、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淋巴细胞杀伤效应 ,初步研究不同免疫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差异。结果血清抗 HBs EL ISA效价 ,rh IL - 2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 (P>0 .0 5 ) ;淋巴细胞增殖指数、淋巴细胞杀伤率 ,10 0 0 U (只·次 ) rh IL - 2 /组和 2 0 0 0 U (只·次 ) rh IL - 2 /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 (P<0 .0 5 ) ,而 5 0 0 U (只·次 ) rh IL - 2 /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一定剂量的 rh IL - 2作为佐剂可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疫苗 佐剂
下载PDF
核酸检测在筛查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何亚琴 徐立 杨爱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献血筛查乙型肝炎病毒中的意义。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对2011年1~12月在常州地区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HBsAg检测,对酶免阴性、单试剂阳性标本做核酸检测。在核酸筛查阳性标本中,对核酸确认阳性但乙...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在献血筛查乙型肝炎病毒中的意义。方法采用2种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对2011年1~12月在常州地区采集的无偿献血标本进行HBsAg检测,对酶免阴性、单试剂阳性标本做核酸检测。在核酸筛查阳性标本中,对核酸确认阳性但乙肝"二对半"检测均为阴性及核酸确认阴性的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2011年共收集血液标本46 216份。核酸检测标本共17 220份,其中HBsAg酶免检测阴性标本17 215份,单试剂阳性标本5份;经核酸筛查HBV阳性26份,确认阳性20份,阳性检出率和确认阳性率分别为15.1/万和11.6/万,HBV ELISA漏检率为8.7/万。对符合条件的13份标本进行追踪检测,4例标本HBsAg阴性转阳性,2例标本HBV DNA追踪检测转阳性而HBsAg始终为阴性。结论血液筛查HBV,应用核酸检测可以提高检出灵敏度、缩短"窗口期",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血液筛查
下载PDF
一种乙型肝炎病毒核酸PCR定量检测试剂的性能验证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战争 冯飞雪 +3 位作者 肇玉博 杨洋 李钰乐 马艳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5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验证和评价一种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定量PCR检测试剂的性能。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系列文件和ISO15189:2012的相关要求对试验试剂的精密度、正确度、可报告范围、定量检测限进行评价。结果精密度:高值(... 目的验证和评价一种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 DNA)定量PCR检测试剂的性能。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系列文件和ISO15189:2012的相关要求对试验试剂的精密度、正确度、可报告范围、定量检测限进行评价。结果精密度:高值(106 IU/mL)、低值(103 IU/mL)标本检测浓度对数值的批内变异系数(CV)分别为3.27%、4.00%,批间CV分别为4.84%、4.89%;正确度:试验试剂与比对试剂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直线回归方程为Y=1.006 2 X+0.226 4,r2=0.984 7>0.95;可报告范围:试验试剂在4.76×102~4.76×108 IU/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Y=0.995 9 X+0.183 9,r2=0.999>0.95);定量检测限为500IU/mL。结论试验试剂的各项检测性能与厂家声明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定量检测 精密度 可报告范围 正确度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核酸疫苗对猕猴的体液免疫原性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祖瑚 庄辉 +4 位作者 卢山 朱万孚 蔡洁 郭人花 朱永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疫苗 体液免疫原理
下载PDF
两种国产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的检测效能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洁 常静霞 +2 位作者 张怡青 孟运运 汪茂荣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国产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试剂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经抗病毒治疗且HBV DNA载量在<1x104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6份,采用两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HBV DNA,对阳性血清进行... 目的比较两种国产不同核酸提取方法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核酸试剂的检测效能。方法选择经抗病毒治疗且HBV DNA载量在<1x104IU/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36份,采用两种国产HB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平行检测HBV DNA,对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再检测,从定量线性范围、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等方面比较两种试剂的差异。结果在36例临床血清中,14份经科华试剂检测的结果为<500 IU/ml,而圣湘试剂检测的结果仍>1.00×103IU/ml;对其中获得检测数据的31份标本进行两种试剂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一致性较好(r=0.817,P<0.05);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为55.6%和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07,P=0.000);对强阳性血清进行梯度稀释后定量检测显示,两种试剂检测水平的平均值与理论水平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湖南圣湘r=0.999,上海科华r=0.992),但圣湘所有检测的相对偏差均在±0.3logIU/ml之内,而科华有两次检测的相对偏差超出了±0.3logIU/ml范围,提示圣湘试剂检测结果更稳定,使用纳米磁珠核酸提取法的检测结果较煮沸法更加准确。结论以纳米磁珠为提取核酸方法不仅具有更广的线性范围,同时可显著提高国产HBV DNA检测试剂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国产检测试剂盒 效能
下载PDF
碱性磷酸酶直接标记核酸探针检测血清中鸭乙型肝炎病毒DNA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压西 齐珍元 黄爱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 :建立碱性磷酸酶直接 (AlkPhosDirec)标记核酸探针检测血清中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DHBVDNA)方法。方法 :应用AlkPhosDirec[TM] 将碱性磷酸酶直接标记纯化的DHBVDNA全基因制备探针 ,与目标核酸杂交后加入CDP -Star化学发光试剂 ,用... 目的 :建立碱性磷酸酶直接 (AlkPhosDirec)标记核酸探针检测血清中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DHBVDNA)方法。方法 :应用AlkPhosDirec[TM] 将碱性磷酸酶直接标记纯化的DHBVDNA全基因制备探针 ,与目标核酸杂交后加入CDP -Star化学发光试剂 ,用胶片放射自显影检测DHBVDNA。同时检测了探针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了AlkPhosDirec标记DHBVDNA探针与地高辛标记的DHBVDNA探针检测鸭血清标本 10 0份结果。并用AlkPhosDirec标记探针检测血清中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方法考核了活性肽类物质保尔佳 (Polyerga)及其 8种单体体内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结果 :探针灵敏度为10 pg ,无非特异性的结果出现 ,与地高辛探针比较 ,用AlkPhosDirect标记探针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 10 0 % ,特异性为 10 0 % ,符合率为 10 0 % ;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动物实验表明 ,保尔佳 0 0 1号单体 (CMS0 0 1)能使血清中DHBVDNA明显降低 (P<0 .0 5 )。结论 :AlkPhosDirec标记DHBVDNA探针检测血清中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方法灵敏、特异 ,与地高辛标记的DHBVDNA探针检测结果完全相符合 ,可作为药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作用动物实验疗效评价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标记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抗原相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林川 于燕 徐莉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1年第4期261-263,273,共4页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BV NRAg)在乙肝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FQ-PCR、ELISA测定378例乙肝患者HBV含量、五项血清标志物、HBV NRAg,采用巢式PCR对乙肝患者进行确认,并检测300例健康人群HBV NRAg作为对照。结果 HBV NRAg灵敏...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相关抗原(HBV NRAg)在乙肝诊疗中的价值。方法 FQ-PCR、ELISA测定378例乙肝患者HBV含量、五项血清标志物、HBV NRAg,采用巢式PCR对乙肝患者进行确认,并检测300例健康人群HBV NRAg作为对照。结果 HBV NRAg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1.3%、99.7%;与巢式PCR比较,HBV NRAg阳性和总符合率均显著高于FQ-PCR、HBeAg(P=0.00)。HBsAg-隐匿性乙肝组,HBV NRAg阳性检出率为60%。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监测表明,HBV NRAgS/CO值与HBV含量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HBV NRAg作为HBV感染血清标志物的一个新的补充,在乙肝临床诊断、献血员筛选、病情判断及治疗监测均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相关抗原 血清标志物
下载PDF
国产磁珠法试剂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瑞莲 张婷 +4 位作者 龙军 陈晓娇 林丽娟 方艳平 彭永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594-3596,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磁珠法试剂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用国产磁珠法试剂B与进口磁珠法试剂A(罗氏试剂)对78例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平行测定,比较其相关性。然后,对8个梯度浓度的结果重复检测3次... 目的:评价国产磁珠法试剂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用国产磁珠法试剂B与进口磁珠法试剂A(罗氏试剂)对78例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平行测定,比较其相关性。然后,对8个梯度浓度的结果重复检测3次,评价其精密度。最后,用试剂B与煮沸裂解法试剂C对58例标本进行比较,评价其阳性检出率。结果:在相关性方面,试剂A与试剂B显著相关(r=0.987,P<0.05)。在精密度方面,3次重复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F=0.999,P>0.05)。在阳性检出率方面,试剂B阳性检出率(60.34%)高于试剂C(39.77%)。结论:国产磁珠法试剂与进口磁珠法试剂相关性强,精密度和阳性检出率高,且价格较低廉,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磁珠法 荧光定量PCR 乙型肝炎病毒 核酸
下载PDF
新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邢益平 黄祖瑚 +3 位作者 蔡洁 李军 王世霞 卢山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3-425,F003,共4页
目的 观察新型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面抗原中蛋白 (MHBs)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以新型人体应用载体质粒pSW 3891构建MHBs核酸疫苗 (pSW3891 /MHBs/adr) ,对照组和实验组Balb/c小鼠分别基因枪法免疫对照载体质粒 (pSW 3891 )和MHB... 目的 观察新型乙型肝炎病毒 (HBV)表面抗原中蛋白 (MHBs)核酸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以新型人体应用载体质粒pSW 3891构建MHBs核酸疫苗 (pSW3891 /MHBs/adr) ,对照组和实验组Balb/c小鼠分别基因枪法免疫对照载体质粒 (pSW 3891 )和MHBs核酸疫苗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HBs ,LDH释放测定法检测小鼠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 (CTL)杀伤活性。结果 MHBs核酸疫苗可在体外高效表达 ,免疫小鼠后可产生高滴度抗HBs,血清阳性终点滴度达 1∶972 0 0 ,小鼠脾细胞HBs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杀伤活性达 78 8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核酸疫苗 免疫原性研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及Flt3配体双表达核酸疫苗的构建与体外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永林 张学光 黄祖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4-327,共4页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Flt3配体(FL)胞外段的双表达核酸疫苗。方法:将HBcAg和FL胞外段的基因用PCR方法扩增并分别引入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然后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获得含双基因片段的表达质... 目的:构建可同时表达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Flt3配体(FL)胞外段的双表达核酸疫苗。方法:将HBcAg和FL胞外段的基因用PCR方法扩增并分别引入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然后克隆入真核双表达载体pIRES,获得含双基因片段的表达质粒;再取该表达质粒中的内部核糖体切入位点(IRES)序列和基因片段克隆入pJW4303载体中,获得相应的双表达核酸疫苗,经筛选鉴定后,以293T细胞瞬时表达检测两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构建成功以pIRES、pJW4303为载体的4种HBcAg和FL胞外段的双表达核酸疫苗,体外表达证实HBcAg和FL胞外段均能高效表达,基因位于IRES上游时表达水平较高。结论:用IRES元件实现了HBcAg和FL胞外段双表达核酸疫苗的构建,pJW4303为载体的核酸疫苗两基因表达水平优于pIRES为载体的核酸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FLT3配体 双表达载体 核酸疫苗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在人原发性肝癌及癌旁组织中存在状态和与肝癌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渊卿 蒋惠秋 +2 位作者 顾健人 曹韵珍 廖锦初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2期63-67,共5页
应用纯化的不含载体质粒顺序的P-HBV DNA探针(3.2Kb),分析了66例人原发性肝癌中的DNA存在状态,发现34例(51.5%)有不均一的HBV DNA整合;14例(21.2%)存在复制型的游离HBV DNA;11例(16.7%)同时存在整合及游离HBV DNA,7例(10.6%)未见到HBVDN... 应用纯化的不含载体质粒顺序的P-HBV DNA探针(3.2Kb),分析了66例人原发性肝癌中的DNA存在状态,发现34例(51.5%)有不均一的HBV DNA整合;14例(21.2%)存在复制型的游离HBV DNA;11例(16.7%)同时存在整合及游离HBV DNA,7例(10.6%)未见到HBVDNA痕迹。同时对20例癌及癌旁肝组织同时存在有整合型HBV DNA的病例,比较了癌与癌旁肝组织的HBV整合谱型,发现15例(75%)显示不同的整合区带;5例(25%)具有相似的整合谱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复制型 戴恩颗粒 hbvdna 肝癌患者 癌旁组织 人原发性肝癌 存在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