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1篇文章
< 1 2 1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郑宏 秦志华 +2 位作者 陈晓丽 明湘虹 袁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6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H... 目的探究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预防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6月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并进行抗结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1个月后有无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可分为损伤组(32例,有肝损伤)和未损伤组(48例,无肝损伤)。将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损伤组患者中年龄≥40岁、有糖尿病史、有肝脏病史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乙肝病毒脱氧核糖苷酸(HBV-DNA)水平过高的患者占比均高于无损伤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有糖尿病史、有肝脏病史及血清AST、ALT、TBiL、HBV-DNA水平过高均是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针对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治疗后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40岁、有糖尿病史、有肝脏病史及血清AST、ALT、TBiL、HBV-DNA水平过高,可根据上述因素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及身体状态,早发现及早预防,精准预测以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降低药物性肝损伤对患者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抗结核药物 肝损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抗炎保肝药对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肝损害预防作用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海英 任晓蕾 冯婉玉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抗炎保肝药对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BMdisc,CNKI及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比较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预防性保肝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 目的:系统评价抗炎保肝药对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肝损害的预防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BMdisc,CNKI及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纳入比较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预防性保肝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的RCT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应用RevMan 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10个RCT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加用预防性保肝治疗组发生转氨酶异常、胆红素异常等肝损害的病例数少于常规抗结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未报道抗炎保肝药临床应用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现有临床证据表明,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患者加用预防性保肝治疗可减少肝损害的发生,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所限,降低了该系统评价结论的可靠性,尚需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的RCT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保肝药 结核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肝损害 Meta分析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心理及社会支持情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邓顺莲 李月香 冯晓娜 《齐鲁护理杂志》 2009年第6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8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进行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情况调查。结果:80例乙型肝炎...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8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进行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情况调查。结果:8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SAS、SDS总标准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文化程度高与乙型肝炎病毒"大三阳"孕产妇SAS、SDS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和"小三阳"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获得的家庭支持比正常妊娠无合并症孕产妇要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但有较好的家庭支持,提示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孕产妇 心理分析 社会支持
下载PDF
新城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及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唐爱平 熊建芳 +3 位作者 赵蕊 平洁 李妍 贾西凤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90-91,共2页
目的 为了解新城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促进乙肝防制工作。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区3583名1~50岁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 HBsAg阳性者97人,阳性率为2.7%,HB... 目的 为了解新城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促进乙肝防制工作。方法 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全区3583名1~50岁人群进行了调查。结果 HBsAg阳性者97人,阳性率为2.7%,HBsAg阳性率在15~年龄组最高为4.7%。已婚者HBsAg阳性率高于未婚者1.6个百分点。有接种史者HBsAg阳性率低于无接种史者2.5个百分点。乙肝疫苗接种者844人,接种率为23.696,随着年龄的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下降,但〈15岁人群接种率在90%以上。成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乙肝疫苗接种率增高。男性乙肝疫苗接种率及HBsAg阳性率均高于女性。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从控制人群乙肝发病的高度全面考虑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在做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前提下扩大免疫接种人群,对适宜接种人群进行预防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乙肝疫苗接种率 调查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中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魏俊妮 王素萍 +1 位作者 解良娟 双杰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11期828-830,共3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新生儿外周血HBsAg;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HBV-DNA;选择性聚合酶链反应(sPCR...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新生儿外周血HBsAg;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PCR)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HBV-DNA;选择性聚合酶链反应(sPCR)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HBV-DNA,三项指标任一项阳性即判定为新生儿HBV宫内感染。结果HBsAg阳性孕妇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3.1%(53/123),PBMCHBV-DNA阳性率为30.8%(37/123);新生儿血清HBsAg阳性率为6.5%(8/123),HBV-DNA阳性率为19.5%(24/123),PBMCHBV-DNA阳性率为26.0%(32/123)。新生儿任一项阳性者50例,合计宫内感染率40.6%(50/123)。结论检测PBMCHBV-DNA对血清中HBV-DNA检测进行补充,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HBsAg阳性孕妇新生儿宫内HBV感染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阳性 孕妇 新生儿 外周血 乙型肝炎病毒 产前诊断
下载PDF
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及预防治疗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艳 周特 杨桂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4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高校2008—2011年11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化验检测,且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对阴性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结果 2009—2012年笔者所在学校的在校大学生HBsA... 目的探讨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对笔者所在高校2008—2011年11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化验检测,且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以及对阴性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结果 2009—2012年笔者所在学校的在校大学生HBsAg的阳性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且男生HBsAg的阳性率略高于女生;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结论注重健康宣教,从控制人群乙型肝炎发病的高度全面地开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工作,对于适合乙肝疫苗接种的学生进行预防接种,能够有效地降低乙肝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HBV-DNA阴性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徐丛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期142-143,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血清标志物 HBV-DNA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结果复检确认方法
8
作者 刘利洪 曾传蓉 +2 位作者 黄晓英 姜天华 李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1期1069-1069,1071,共2页
目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对阳性标本进行复检确认。方法按试剂说明书测定HBsAg,对强阳性标本(S/CO≥4.0)用金标法进行确认,对弱阳性标本(S/CO<4.0)留作双孔复检。结果在强阳性标本中有18... 目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对阳性标本进行复检确认。方法按试剂说明书测定HBsAg,对强阳性标本(S/CO≥4.0)用金标法进行确认,对弱阳性标本(S/CO<4.0)留作双孔复检。结果在强阳性标本中有18例,弱阳性标本中有87例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0.17%。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标本,分别用金标法和双孔复检的方法进行确认实验,可以降低假阳性率,减少医疗纠纷,临床应用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法 金标法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甲胎蛋白阳性情况
9
作者 杨志珺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细胞癌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润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的结果符合率。方法用MEIA、ELISA和GICA三种方法对200份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比较三种方法... 目的探讨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ME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GIC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的结果符合率。方法用MEIA、ELISA和GICA三种方法对200份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比较三种方法的阳性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ELISA法阳性率为43.5%,阴性率为56.5%;GICA法阳性率为41.0%,阴性率为59.0%;MEIA法阳性率为45.5%,阴性率为54.5%。ELISA与MEIA符合度较高,阳性率较高,GICA与MEIA符合度差,阳性率最低。三种方法中以MEIA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其次为ELISA法,GICA法最低。结论 GICA灵敏度较低,只能作为初筛;ELISA较MEIA灵敏度略低,遇到检测样本吸光度值(OD值)在对照样本临界值(cut off值)附近时,需要复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微粒子化学发光检测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
下载PDF
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及预防治疗措施结果调查 被引量:3
11
作者 瞿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期84-85,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治疗措施的效果和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促进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方法对笔者所在学校2003~2007年36896名大学生进行化验检测并对以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和对阴性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结果... 目的了解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及治疗措施的效果和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促进乙型肝炎防治工作。方法对笔者所在学校2003~2007年36896名大学生进行化验检测并对以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和对阴性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结果从表1看出,2003~2007年笔者所在学校在校大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按性别区分男性HBsAg阳性率大于女性。从表2看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结论加强宣传教育,从控制人群乙肝发病的高度全面考虑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对适宜接种的大学生进行预防接种,可有效降低乙肝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中西医结合 乙肝疫苗接种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青年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玲 戚敬虎 +2 位作者 孙岚 张梅 鞠金昌 《实用医技杂志》 2013年第11期1170-1171,共2页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慢性HBV感染者在我国约有1.2亿人,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困难大、治疗费用高、有传染性及患者自我感受多变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特别是精神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健康状况调查 表面抗原阳性 女性心理 慢性HBV感染者 治疗费用 反复发作 身心健康
下载PDF
1226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年龄分布结果
13
作者 杜娟 马顺高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1期1401-1402,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诊断或筛检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为了解HBsAg在各年龄组中的阳性分布率,作者对10323例HBsAg检测结果的年龄作了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年龄分布 阳性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结果分析
14
作者 周洁玲 詹宇基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6期916-918,共3页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和敏感度。方法选取体检发现的疑似HBV感染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分别检测HBsAg。... 目的分析三种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检出率和敏感度。方法选取体检发现的疑似HBV感染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分别检测HBsAg。结果 GICA、ELISA、CLIA的HBsAg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5例体检者中,经HBV-DNA确诊110例,CLIA检测HBsAg阳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GICA、ELISA,且ELISA高于GI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检测方法中,CLIA检测HBsAg阳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最高,ELISA次之,GICA最低,建议优先选择CLIA,ELISA、GICA可在需要时作为补充或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高考学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检测分析
15
作者 陈红亮 韦世强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1期228-228,共1页
目的:掌握高考学生乙型肝炎携带者情况,做好学生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方法:连续4年在为高考学生体检中,检查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采用酶联免疫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诊断试剂盒,结果判断样品孔OD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为阳性,... 目的:掌握高考学生乙型肝炎携带者情况,做好学生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工作。方法:连续4年在为高考学生体检中,检查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采用酶联免疫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诊断试剂盒,结果判断样品孔OD值大于或等于临界值为阳性,小于临界值为阴性]。结果:4年来高考学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阳性率呈波动式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继续加强中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学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 预防接种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清除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陈巧霞 蒋雪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2-468,共7页
近年来,随着各种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及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疫苗和母婴阻断的广泛普及,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防治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3.8%,约有150万新发HBV感染者,2.96亿慢... 近年来,随着各种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及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疫苗和母婴阻断的广泛普及,慢性乙型肝炎(CHB)的防治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一般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3.8%,约有150万新发HBV感染者,2.96亿慢性感染者,82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1],HBV感染仍然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但研究也表明HBsAg清除后持久性佳,复发率低,乙肝相关不良事件(肝癌、失代偿肝硬化、肝移植和/或死亡)发生率也显著下降[2],并且HBsAg清除是CHB患者最接近临床治愈[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伴或不伴有抗-HBs阳转、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肝组织病变轻微或无病变]的一个指标。而寻找有利于HBsAg清除的相关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宿主、病毒、治疗方案等角度对与HBsAg清除有关的相关因素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慢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
17
作者 卢志华 黄文滨 +1 位作者 张满娥 邓巧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4例HBV感染肝衰竭患...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在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64例HBV感染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阶段分为慢性肝衰竭(CLF)组35例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组29例,两组均通过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法(Q-PCR)检测血清中HBsAg和HBV-DNA水平,并比较两组的因子表达情况。结果ACLF组中的HBsAg与HBV-DNA水平以及CD4+、CD8+均高于CL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分析患者血清中的HBsAg与HBV-DNA水平的表达情况,掌握不同病程阶段HBV感染患者的病情进展情况,为病症的预防和干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乙型肝炎病毒 病理表达
下载PDF
替诺福韦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母婴阻断中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袁家会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赤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HBsAg阳性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替比... 目的:分析替诺福韦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赤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收治的HBsAg阳性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予以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及婴儿HBV-DNA、HBsAg阳性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孕妇HBV-DNA载量、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孕妇HBV-DNA载量、AL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与出生6个月后,观察组婴儿HBV-DNA、HBsAg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诺福韦在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降低孕妇HBV-DNA载量、ALT水平,降低婴儿HBsAg、HBV-DNA阳性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替诺福韦 替比夫定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2008年广州市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建华 蔡衍珊 王鸣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6-278,共3页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的急、慢性感染是我国最突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04-2007年仅广州市每年报告的乙肝发病数就在7000例以上。由于大多数儿童和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并无临床表现,因此,相对于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以人群为基础...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的急、慢性感染是我国最突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04-2007年仅广州市每年报告的乙肝发病数就在7000例以上。由于大多数儿童和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并无临床表现,因此,相对于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以人群为基础的血清流行病学凋查可更全面地反映乙肝病毒的感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流行病学调查 广州市 乙肝病毒 公共卫生问题 监测报告系统 血清流行病学 慢性感染
原文传递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供肝移植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卞建民 张磊 +2 位作者 唐天勋 时开网 井清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6-316,共1页
关键词 环孢霉 临床表现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供肝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