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 被引量:18
1
作者 苏勤 《肝脏》 2002年第3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下载PDF
新生儿脐血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夏邦世 沈忠海 +1 位作者 余珍波 俞树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母亲所生婴儿HBV隐匿型感染的存在情况. 方法用ELISA法检测HBV携带母亲所生新生儿脐血中HBV标志物,筛选出118例HBsAg阴性/抗-HBc阳性脐血,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微粒子酶免技术(MEIA)对入选脐血作HBV DN...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母亲所生婴儿HBV隐匿型感染的存在情况. 方法用ELISA法检测HBV携带母亲所生新生儿脐血中HBV标志物,筛选出118例HBsAg阴性/抗-HBc阳性脐血,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微粒子酶免技术(MEIA)对入选脐血作HBV DNA和HBsAg定量分析,并对这些高危新生儿进行随访检测. 结果 118例入选脐血中,36例(30.5%)HBV DNA载量≥5.0×102拷贝/ml,其中102~103拷贝/ml低滴度者25例(21.2%),104~105拷贝/ml中等滴度者11例(9.3%);同时有47例(39.8%)脐血HBsAg定量超过检测下限(S/N值≥2.00),其中浓度<0.5ng/ml者27例(22.9%),0.5~5.0ng/ml者20例(16.9%);随访检测结果:出生时脐血HBV DNA阳性或(和)HBsAg浓度≥2.00(S/N,MEIA法)者,至6月龄和12月龄时血清HBV DNA和HBsAg(ELISA法)阳性率分别为84.8%、18.2%和78.1%、14.6%. 结论母亲为HBV携带者的高危新生儿用常规方法检测脐血HBsAg阴性,不能除外HBV宫内感染,而可能有部分存在HBV隐匿型感染,临床应采用更灵敏更可靠的检测技术并加强随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子宫内传播 隐匿型感染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微粒子酶免技术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输血传播风险及防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全慧 潘彤(综述) 樊晶(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838-841,861,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输血安全领域的焦点之一。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其特征是在血清或肝脏中检测到HBV DNA,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阴性。对献血者进行HBsA...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输血安全领域的焦点之一。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类型,其特征是在血清或肝脏中检测到HBV DNA,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阴性。对献血者进行HBsAg检测尤其是核酸检测(NAT)能有效地控制大多数HBV传播,但是残余传染风险依然存在。OBI献血者是潜在的HBV传染源,含有极低病毒载量的HBV DNA,即使是高度敏感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也可能是间歇性检测到或无法检测到。目前对于OBI检测缺乏一种标准化的、经过验证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OBI检测的准确度,需要开发更灵敏、标准化和有效的HBsAg、HBV DNA的检测方法;同时还要深入地了解OBI发展机制,准确诊断OBI以提高输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核酸检测 病毒载量 灵敏度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隐匿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输血安全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被引量:12
4
作者 涂东晋 郭永建 赵亮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31-1036,共6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隐匿型 输血 安全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崇尧 陈乃玲 +2 位作者 胡德海 曾繁荣 徐传荣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9-190,共2页
目的 了解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 (HBVM)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 (HBV)携带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肝病门诊患者中认为有必要行肝组织病理检查 ,征得同意后行超声引导下右肝取材共连续 5 0例。上述患者均两次以上检查血清丙... 目的 了解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标志 (HBVM)阴性而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 (HBV)携带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肝病门诊患者中认为有必要行肝组织病理检查 ,征得同意后行超声引导下右肝取材共连续 5 0例。上述患者均两次以上检查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以ELISA法检测HBVM五项、抗 HCV ,以PCR ELISA法检测血清HBV DNA含量 ,部分病例以PCR定性法检测HCV RNA。其肝组织以免疫组化检测HBsAg及HBcAg的表达 ,HE染色判定炎症分级 (G)、纤维化分期 (S) ,并附组织学活动性指数 (HAI)记分。 结果  5例临床疑为HBV携带者中 1例HBV DNA含量为 >10 4 copies ml,3例 >10 5copies ml。 4例肝组织HBsAg、HBcAg表达同时阳性。G、S、HAI记分提示肝脏有轻度炎症。结论 血清HBVM假阴性所造成的HBV“隐匿型”感染 ,影响了乙型肝炎的诊断及供血源的筛选 ,从而使HBV传染源的管理更加困难 ,且此类患者可成为原因不明肝硬化及肝癌的病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 隐匿型感染 HBVM HBV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6
作者 王敏杰 郭碧容 林丽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123-0125,共3页
探讨通过临床大样本检测调查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情况。方法 连续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患者血清样本2094例,采用PCR方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DNA含量,同时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 探讨通过临床大样本检测调查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的情况。方法 连续收集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患者血清样本2094例,采用PCR方法定量检测乙肝病毒DNA含量,同时采用酶比色法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 2094份标本中共有37份HBV-DNA阳性且为低浓度标本。2094人次样本中,肝炎316例、肝硬化51例、肝占位例31例、肝脏恶性肿瘤144例、其他诊断1552例。37例HBV-DNA阳性样本内,肝炎10例、肝硬化3例、肝占位1例、肝脏恶性肿瘤10例、其他诊断13例(其中包括3例普通病人样本)。37例HBV-DNA阳性样本中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达到34例(91.89%)。结论:OBI在健康群体内时有形成,肝炎与肝脏恶性肿瘤病人向OBI转变的比例较高,检查人群中HBsAg阴性伴HBcAb阳性提示与OBI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献血者血清学特征及分子机制研究
7
作者 余薇 王芳 刘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264-1270,共7页
目的分析献血者中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学特征,探讨HBV S区基因突变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免疫逃逸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175583名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ELISA/NAT检测,再结合HBV血清学标志... 目的分析献血者中的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学特征,探讨HBV S区基因突变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免疫逃逸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的175583名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ELISA/NAT检测,再结合HBV血清学标志物试验确认OBI标本,运用巢式PCR扩增HBV S区并进行测序,使用MEGA 7.0软件进行比对研究。结果共检出82份OBI标本,检出率为0.046%(82/175583)。不同性别献血者标本的OBI检出率无差异(P>0,05),45~54岁年龄段献血者标本的OBI占比(39.02%)最高。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为HBcAb阳性率最高(52.44%)。对12份OBI标本HBV DNA测序分析发现B基因型2份,C基因型10份。对12份标本HBV S区进行巢式PCR发现氨基酸存在T47K、I126S、P127H等基因突变。结论NAT可减少甚至避免OBI引起的输血风险。OBI献血者C基因型中T47K、Q101R高频氨基酸突变可能造成免疫逃逸,致HBsAg检测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献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 S区基因 基因突变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疗效
8
作者 刘爱香 陈维霞 高晓梅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8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8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并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种免疫检测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检出情况和诊断准确率。结果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的阳性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免疫检验方法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浓度≤0.50 IU/ml的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准确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可提高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验准确率,为临床筛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验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学标志物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王霞 陈常云 +4 位作者 张加军 时君 朱新宇 王琰 武坚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研究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及HBV隐匿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104例,收集临床资料及血清。HBV基因组S、X、C区分别设计2套巢式引物,比较扩增效率,挑选扩增效率高... 研究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及HBV隐匿性感染的临床特点。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104例,收集临床资料及血清。HBV基因组S、X、C区分别设计2套巢式引物,比较扩增效率,挑选扩增效率高的引物巢式PCR扩增,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者。隐匿性HBV感染者与其它不明原因肝病患者易感因素、临床症状、体征、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比较分析。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13例。隐匿性HBV感染者较其它不明原因肝病患者年龄大,多为中老年患者,并且肝硬化比例明显高于后者。本组不明原因性肝炎患者中约有12.5%为隐匿性HBV感染。HBV隐匿性感染导致肝脏炎症,甚至肝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不明原因性肝炎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肝硬化
下载PDF
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鹏 郑欣 +5 位作者 许晓绚 王镇 曾劲峰 王文敬 黎诚耀 叶贤林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9-484,共6页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分析无偿献血者中OBI的BCP/PC区和S区变异特征。方法应用ELISA和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84865(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HBsAg-/HBVDNA+标本做BCP/PC、S区及...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分析无偿献血者中OBI的BCP/PC区和S区变异特征。方法应用ELISA和NAT方法筛查深圳地区84865(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HBsAg-/HBVDNA+标本做BCP/PC、S区及全基因序列巢武-PCR扩增以及病毒载量的测定,对检测的病毒序列做基因分型和与HBV野毒株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HBsAg-/HBVDNA+检测率为1:2652(32/84865),这类标本的ALT均正常(〈40);其中OBI检出率为1:3031(28/84865),28例OBI中22例为B基因型、4例为C基因型、2例未能确定基因型。OBI血清型分类中21例为adw、4例为adr、1例为ayr、2例未确定。所有OBI标本的病毒载量为〈10~1701(中位数116)IU/mL。BCP/PC区有35.7%(10/28)的标本出现G1896A突变,B型标本在MHR第1个袢状结构区(aa124-aa137)氨基酸的置换频繁。结论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着相对较高的OBI;其OBI标本中BCP/PC区的碱基突变以及B型的主要亲水区(MHR)氨基酸的置换可能是其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血清型 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深圳
下载PDF
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pre-S/S区基因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东 邓雪莲 +4 位作者 周璐 方琳琳 宋浏伟 袁权 安万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1,共6页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肝炎乙型病毒感染(OBI)的情况和pre-S/S区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对大连市血液中心2010年12月2日-2013年5月31日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ELISA(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和HIV/HBV/HCV联合NA... 目的了解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隐匿性肝炎乙型病毒感染(OBI)的情况和pre-S/S区基因的变异情况。方法对大连市血液中心2010年12月2日-2013年5月31日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常规ELISA(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和HIV/HBV/HCV联合NAT筛查,对于单独核酸检测反应性的献血者加以跟踪或回溯,结合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试验、鉴别试验、病毒定量试验和半巢式PCR来确定OBI,同时对OBI的pre-S/S区基因序列与对照组(HBs Ag+序列,Genbank)做比对分析。结果共筛查158 232份血液标本,确定了其中的69份OBI,流行率为1∶2 293(69/158 232)。41例OBI获得pre-S/S区基因序列:B型6例、C型34例、D型1例;与对照组相比,OBI在S区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异明显(PB=0.013;PC=0.003),主要变异位点为B型的V14G/A、Y161F/S、V168A、P217L和C型的E2G/A/V、T118R/K/A/M、P127T/L/H/S、E164D/G、L175S、S174N。结论大连地区献血者OBI在HBV基因组S区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多个位点的变异,这些变异与OBI的产生存在某种关系,且这种关系受基因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pre-S/S区基因 氨基酸序列变异 乙型肝炎病毒 无偿献血者 大连
下载PDF
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情况和突变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邹峥嵘 谢云峥 +3 位作者 伍晓菲 郑岚 赵晓燕 王迅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01-704,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的情况、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S区氨基酸的突变情况。方法对上海市血液中心2011年10月~2012年7月使用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所作的常规血液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的情况、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S区氨基酸的突变情况。方法对上海市血液中心2011年10月~2012年7月使用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所作的常规血液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二对半检测结果,以判断献血者HBV DNA+标本的感染状态,从中选择部分HBsAg-HBVDNA+的隐匿性HBV感染(OBI)标本作S区巢式PCR、克隆测序,基因分型和突变分析。结果从250 376(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中筛查出197例HBsAg-HBV DNA+,包括OBI 172例(0.069%);经S区巢式PCR的47例OBI标本中,有17例扩增出S区:14例为C亚型、突变率为35.71%(5/14),3例为B亚型,有1例发生突变,突变主要发生在S抗原的主要亲水区(MHR)。结论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OBI携带率为0.069%,S抗原MHR区的突变可能是OBI发生的贡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隐匿 流行率 S抗原 主要亲水区 突变 献血者 上海地区
下载PDF
福州地区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基因型与S区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涂东晋 赵亮 +2 位作者 林授 林洪铿 沈晓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状况及其HBV基因型分布特征与S区氨基酸突变的情况。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与核酸检测技术(NAT),对福建省福州市2011年11月-2013年3月的102 866(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做常规HBs A...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状况及其HBV基因型分布特征与S区氨基酸突变的情况。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与核酸检测技术(NAT),对福建省福州市2011年11月-2013年3月的102 866(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做常规HBs Ag筛查及HBV DNA检测,排除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阴性标本,确定HBs Ag-HBV DNA+为OBI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OBI标本做HBV DNA检测,S区基因采用巢式PCR扩增和序列测定,使用MEGA5.0软件对HBV基因分型和对S区氨基酸做突变分析。结果2011年11月-2013年3月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标本共筛查出75例HBs Ag-HBV DNA+[0.073%(75/102 866)],其中OBI率0.064%(66/102 866);66例OBI标本中,抗-HBc阳性比例为93.94%(62/66),HBV DNA检出率18.18%(12/66),HBV DNA为(13-302)IU/m L,仅1例标本的HBV DNA>200 IU/m L,15.15%(10/66)的OBI标本扩增出S区基因序列,其中B型7例、C型3例;突变分析发现在这10例中有7例HBV S区氨基酸发生突变,而其中又有6例的HBs Ag抗原决定簇基因及周边主要亲水区域(MHR)发生氨基酸突变。结论福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存在一定的OBI感染率,其中抗-HBc阳性者比例占多数,OBI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低;HBV基因型主要以B型为主,HBV S区尤其是MHR的氨基酸突变可能是造成OBI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献血者 HBV基因型 基因突变 福州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邹杨 洪大情 +3 位作者 蒲蕾 何强 李贵森 王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8-441,456,共5页
目的:旨在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OBI)情况。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标记物,并对HBs Ag(-)/HBc Ab(+)患者进行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 目的:旨在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OBI)情况。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MHD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HBV标记物,并对HBs Ag(-)/HBc Ab(+)患者进行实时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检测HBV-DNA,了解OBI的患病率。结果:(1)入选本中心MHD患者330例,平均年龄60.66±14.32岁,男性55.7%,女性44.3%;HBV患病率为7.3%(24/330),54.5%(180/330)为既往感染过HBV[HBs Ag(-)/HBc Ab(+)];(2)共收集到165例既往感染过HBV患者的血浆标本进行HBV-DNA检测,发现7例阳性,水平均很低(<20 IU/ml),所以OBI的患病率对于进行检测的患者来说为4.2%(7/165),对于整个透析中心患者来说为2.2%(7/315);(3)将7例OBI患者作为观察组,剩下158例HBV-DNA(-)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男性OBI比例更高(P=0.042),疫苗接种可预防OBI(P=0.010);(4)单一HBc Ab(+)患者(6.5%)比HBc Ab(+)/HBs Ab(+)患者(3.8%)具有更高的OBI患病率,但两者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17)。结论:本组MHD患者中54.5%既往感染过HBV,目前OBI患病率为2.2%,且HBV-DNA水平低下,但仍有引起病毒传播的风险,特别是单一HBc Ab(+)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DNA
下载PDF
不同检测方法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秋莹 黄宏耀 +3 位作者 钱进 王能 邓涛 彭家群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542-1543,1545,共3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同诊断试验方法。方法选取该院行肝脏活检的患者68例,A组12例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B组27例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阴性,且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的患...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同诊断试验方法。方法选取该院行肝脏活检的患者68例,A组12例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B组27例为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阴性,且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的患者;C组11例为HBsAb阳性,且HBcAb阳性的患者;D组18例为HBsAb阴性、HBcAb阳性的患者。检测外周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肝组织HBV DNA的表达。结果 A组患者为显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血清学、PBMCs、肝组织HBV DNA检测均提示DNA阳性。HBcAb阳性的患者(C、D组)其隐匿性HBV感染的比例较HBcAb阴性(B组)的患者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HBV感染在人群中有一定的发病率,对于高危患者(合并丙型肝炎或HBcAb阳性)应常规检测HBV DNA,联合多种检测方法可提高隐匿性HBV感染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下载PDF
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特征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涛 廖红梅 +3 位作者 张春红 谭茜茜 毛伟 黄霞 《传染病信息》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情况,分析其血清学和病毒学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筛查HBs Ag、抗-HCV、抗-HIV)及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法(筛查HBV、...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情况,分析其血清学和病毒学特征。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筛查HBs Ag、抗-HCV、抗-HIV)及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ing,NAT)法(筛查HBV、HCV、HIV)筛查重庆地区93 625份初筛合格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对其中HBs Ag(-)但HBV DNA(﹢)的标本进行抗-HBs、抗-HBc、HBe Ag、抗-HBe 4项血清学标志物测定,进一步对抗-HBc(﹢)标本做病毒载量测定以及基因分型。结果 93 625份标本中HBs Ag(-)但HBV DNA(﹢)的检出率为0.097%(91/93 625)。91份阳性标本中79份为抗-HBc(﹢),检出率为0.084%(79/93 625)。该部分标本阳性者被视为OBI献血者。OBI献血者的血清学特征可以分为4种模式:单抗-HBc(﹢)、抗-HBc(﹢)/抗-HBs(﹢)、抗-HBc(﹢)/抗-HBe(﹢)以及抗-HBc(﹢)/抗-HBs(﹢)/抗-HBe(﹢)。病毒载量为0~1056.8IU/ml(中位数为108.6 IU/ml),基因型以B型为主。结论重庆地区无偿献血者中OBI检出率较高,其血清学和病毒学特征具有地区性。NAT能提高OBI检出的灵敏度,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对血液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学特征 病毒学特征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长期随访与预后转归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欣 许晓绚 +4 位作者 刘衡 崔秀娟 熊文 吴桂丹 曾劲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41-546,共6页
目的 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献血者进行长期随访追踪,探索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长期感染预后转归情况。方法 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本中心采用血清学与病毒核酸检测的方法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筛查,并采用手工巢式PCR... 目的 对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献血者进行长期随访追踪,探索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长期感染预后转归情况。方法 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本中心采用血清学与病毒核酸检测的方法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筛查,并采用手工巢式PCR扩增方法进行HBV DNA确认,共收集到306名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献血者。后期对该306名献血者进行长期随访跟踪并复查HBsAg与HBV DNA,以确认是否为OBI感染者,并通过随访复查判定OBI感染者在长期免疫下的临床预后转归情况。结果 对306名HBsAg阴性/HBV DNA阳性献血者进行长期随访,共获得40名献血者(13.07%,40/306)的多次召回复查结果。40名OBI献血者血清学乙肝五项标志物中,有90%(36/40)为抗-HBc阳性、有57.5%(23/40)为抗-HBs阳性、有40%(16/40)为抗-HBe阳性;抗-HBc+/抗-HBs+组合占50%(20/40)、抗-HBc+/抗-HBs-组合占40%(16/40)、抗-HBc-/抗-HBs+组合占7.5%(3/40)、抗-HBc-/抗-HBs-占2.5%(1/40)。40名献血者的随访复查次数与时长达到1~13次、8~108个月(0.6~9年),随访时间小于1年的有1人(2.5%),随访时间>1年且≤3年有11人(27.5%),随访时间>3年且≤5年有23人(57.5%),随访时间>5年有5人(12.5%)。经过40名献血者长期及多次召回复查并判定预后,有50%OBI献血者的HBV DNA转阴(HBsAg阴性/HBV DNA阴性),有42.5%(17/40)OBI献血者仍保持OBI感染状态(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有7.5%(3/40)OBI献血者的预后判定为可疑状态(多次复查,结果呈多次阴阳结果交替转换,未能明确)。结论 经过长期多次随访复查,OBI感染者的预后未发现转向急性或慢性HBV感染,更大比例仍为保持OBI感染,而OBI感染献血者长期处于极低载量HBV病毒感染状态,以至于病毒核酸检测出现漏检,这对输血安全带来极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核酸检测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随访 预后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晓霖 杨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病毒检测技术 HBV表面抗原 隐匿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分子生物学技术 抗-HBC阳性 HBsAg
下载PDF
华东地区献血者人群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S区变异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蒋菲菲 吕蓉 +3 位作者 李敏 赵阳 林洪铿 钱榕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62-766,共5页
目的了解安徽、福建、江西三地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探讨HBV基因分型特征及S区氨基酸变异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5月安徽省血液中心、2013年6月-2013年11月、2014年3月-2014年12月福建省血液中心、... 目的了解安徽、福建、江西三地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OBI)感染情况,探讨HBV基因分型特征及S区氨基酸变异特点。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5月安徽省血液中心、2013年6月-2013年11月、2014年3月-2014年12月福建省血液中心、2013年6月-2013年9月江西省血液中心乙肝表面抗原酶联免疫法检测阴性(HBs Ag-)、核酸HBV鉴别试验阳性(NAT+)的102例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抗-HBc检测,同时应用巢式PCR方法对这些标本进行HBV S区扩增并测序,采用MEGA 6软件进行HBV基因分型及S区氨基酸突变分析。结果在安徽省血液中心123 046例无偿献血者中筛查出21例HBs Ag-NAT+无偿献血者标本,OBI感染率为0.017%(21/123 046),其中76.2%(16/21)为抗-HBc阳性,这21例标本中,15例扩增出HBV S区片段,8例B型,7例C型;福建省血液中心HBs Ag-NAT+无偿献血者标本共51例,76.5%(39/51)为抗-HBc阳性,其中16例扩增出HBV S区片段,14例B型,2例C型;江西省血液中心HBs Ag-NAT+献血者标本共30例,80%(24/30)为抗-HBc阳性,其中4例扩增出HBV S区片段,1例B型,3例C型。35例扩增产物的OBI标本中,74.3%(26/35)出现HBV S基因MHR区氨基酸置换突变,主要集中在乙型肝炎病毒"α"决定簇区域。结论安徽地区无偿献血者OBI感染率为0.017%,福建及江西地区也有一定OBI感染;成功扩增HBV S区的OBI标本中,抗-HBc阳性率为安徽73.3%、福建93.8%、江西100%;B型为主要HBV基因型;HBV S基因MHR区变异,尤其是HBs Ag"α"决定簇区置换突变,可能是OBI形成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者 隐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 S区 变异
下载PDF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传播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康汉珍 操静 +3 位作者 汪晓湘 封秀 贾红 龙霞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了解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孕妇人群中的发生率及母婴传播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 000例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的孕妇进行HBV-DNA检测,阳性者为隐匿性HBV感染,对隐匿性HBV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HBV血清学检... 目的了解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孕妇人群中的发生率及母婴传播状况,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 000例血清学检测HBsAg阴性的孕妇进行HBV-DNA检测,阳性者为隐匿性HBV感染,对隐匿性HBV感染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进行HBV血清学检测及HBV-DNA检测。统计孕妇人群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以及通过母婴传播引起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结果1 000例HBsAg阴性孕妇中,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病例57例(5.7%),其分娩的新生儿检测出隐匿性HBV感染8例(14.0%)。阳性组新生儿母亲HBV-DNA含量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孕妇人群中存在一定数量的隐匿性HBV感染,并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新生儿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率与母亲血清中HBV-DNA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新生儿 乙型肝炎病毒 隐匿感染 母婴传播 血清学检测 HBsAg HBV—DNA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