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血清标志物及病毒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魏计华 孙维强 许文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6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血清标志物及病毒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从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HB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胎儿宫内感染发生与否分作感染组(n=35)及未感染组(n=45)。对比两组孕...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血清标志物及病毒载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从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0例HB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胎儿宫内感染发生与否分作感染组(n=35)及未感染组(n=45)。对比两组孕妇各项基线资料(人口学特征、孕期疾病史、分娩情况),血清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及乙肝e抗体(HBeAb)]与HBV载量水平。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居住地为乡村、孕期阴道流血史、羊水浑浊人数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感染组HBsAg+HBeAg+HBcAb阳性以及HBV载量水平>107copy/mL人数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HBV感染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地为乡村、孕期阴道流血史、羊水浑浊、HBsAg+HBeAg+HBcAb阳性、HBV载量水平>107copy/mL(均OR>1,P<0.05)。结论:HBV感染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居住地、孕期阴道流血史、羊水状态以及血清标志物、HBV载量水平等,HBsAg+HBeAg+HBcAb阳性及HBV载量水平>107copy/mL会增加HBV感染孕妇胎儿宫内感染风险,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载量 胎儿宫内感染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e抗原 核心抗体 e抗体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样本的产生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浩稳 刘丰伟 +1 位作者 李勇 林曼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8-11,共4页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HBsAb)双阳性样本的产生机制.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技术在血清HBsAg阳性样本中收集HBsAb同时阳性的样本作为研究组,利用HBsAg和HBsAb体外血清学中和反应为同时阳性...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HBsAb)双阳性样本的产生机制.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技术在血清HBsAg阳性样本中收集HBsAb同时阳性的样本作为研究组,利用HBsAg和HBsAb体外血清学中和反应为同时阳性的样本寻找配对的样本作为配对组,对筛选出的每一对样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型、HBV-DNA病毒载量测定、HBsAg亚型分析、HBV-S基因测序,记录结果.同时,收集HBsAg阳性并且HBsAb阴性的样本血清作为对照组,同步分析,记录结果.结果 20例研究组的血清学标志物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均为阳性,基因型均为B型,HBV-DNA病毒载量均大于105 copies/ml,HBsAg亚型均为adw,有7例样本HBV-S基因有突变;20例配对组的HBcAb均为阳性,基因型均为C型,HBV-DNA病毒载量均大于105 copies/ml,HBsAg亚型均为adr,有6例样本HBV-S基因有突变.25例对照组样本的HBcAb均为阳性,HBV-DNA均大于105 copies/ml,其中12例样本基因型为B型,11例样本基因型为C型,2例样本基因型为B+C型;HBsAg亚型16例为adr,7例为adw,2例为ayw;有8例样本HBV-S基因有突变.结论 HBsAg和HBsAb双阳性样本的产生机制可能由于机体在一定时期内感染了两种基因型和HBsAg亚型均不同的HBV而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阳性 产生机制
下载PDF
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及疗效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段瑾 王立清 +7 位作者 贾敏 陈曦 盛艾娟 丁淑芹 杨一帆 杨素芳 郑凤敏 王美霞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9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观察。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受试者随机分为10μg连续给药、10μg隔日给药及20μg隔日给药3个组别,均为肌内注射。研究期间定... 目的探讨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安全性及初步疗效观察。方法符合入组条件的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受试者随机分为10μg连续给药、10μg隔日给药及20μg隔日给药3个组别,均为肌内注射。研究期间定期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心电图及实验室安全指标以及HBV DNA和乙肝5项等疗效指标检查,评价其安全性及初步疗效。结果 3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第1组100.00%(44例次/8例)、第2组83.33%(17例次/5例)、第3组100.00%(82例次/10例),其中判定与药物相关的均为干扰素应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未采取措施自行缓解,或经对症支持治疗后恢复/缓解。仅1例受试者因不良事件而导致脱落。治疗结束时3组受试者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2log10的比例分别为:14.29%、0和30.00%,ALT复常率分别为14.29%、33.33%和20.00%。没有出现e抗原的阴转。结论不同剂量(10、20μg)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连续肌内注射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在短时间内可以降低HBV DNA载量及促进ALT复常,而且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高效抗肿瘤抗病毒蛋白注射液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的原因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陆盈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636-1638,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的可能原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酶联免疫吸附竞争一步法检测的500例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血清,用微粒子酶免疫法进行验证。分析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血清的丙型肝炎病... 目的分析血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的可能原因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酶联免疫吸附竞争一步法检测的500例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血清,用微粒子酶免疫法进行验证。分析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血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在酶联免疫吸附竞争一步法检测的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血清中,用微粒子酶免疫法进行检测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率仅为67.2%。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标本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5.36%;可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DNA为3.87%,DNA拷贝数为(159±64)copies/ml;未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结论酶联免疫吸附竞争一步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存在一些假阳性结果。隐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血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抗体 阳性
下载PDF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中HBsAg、HBeAg、HBVDNA联合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小勇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全球性,每年死于与之相关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者在100万例以上。多年来经过各国学者的不懈努力,在HBV感染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有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呈全球性,每年死于与之相关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者在100万例以上。多年来经过各国学者的不懈努力,在HBV感染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有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针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中联合监测HBsAg、HBeAg、HBVDNA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DNA HBsAg 病毒治疗 e抗原阳性 HBeAG 联合监测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少扬 马卫闽 李津 《肝脏》 2008年第4期358-359,共2页
关键词 HBVDNA含量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 抗体阳性 功能相关性分析 血清 HBeAG阴性 肝功能变化
下载PDF
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假阳性结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9期886-887,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阳性
下载PDF
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肝功能分析
8
作者 谢春英 孙顺昌 +1 位作者 向开富 王清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220-222,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了解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肝脏代谢水平。方法收集经酶联免疫吸附竞争一步法和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的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 目的分析血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了解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的肝脏代谢水平。方法收集经酶联免疫吸附竞争一步法和微粒子酶免疫法测定的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组)血清,同时设正常对照组,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脂、蛋白、胆红素、胆汁酸及血清酶成分。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血清TG、LDL-C、ApoB100、TP、TBA、AST、γ-GT、5'-NT、AD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poAI和HDL-C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81.7的患者均有一项或多项肝功能指标超出正常参考范围。结论血清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阳性患者应追踪观察,对部分肝功能指标高于正常参考范围的患者应查明原因,适当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核心抗体 阳性 肝功能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酶H(HBV-RNaseH)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初步鉴定
9
作者 邹爱民 高萍 +2 位作者 林芳 张利朝 张惠中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23-226,共4页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酶H1及H2(HBVRNaseH1及H2)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实验室鉴定。方法用重组HBVRNaseH1及H2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有限稀... 目的建立能稳定分泌抗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酶H1及H2(HBVRNaseH1及H2)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McAb),并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实验室鉴定。方法用重组HBVRNaseH1及H2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有限稀释克隆3次后制备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并用酶免疫(EIA)法对其分泌抗体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融合后的阳性克隆中筛选出4株能稳定分泌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H1C6、D3;H2E2、F4。这4株McAb与HBVRNaseH1及H2重组抗原均有良好的反应性,杂交瘤培养上清的EIA抗体滴度为1∶100~1∶200,其中2株诱生的同系小鼠腹水滴度为1∶800,1∶1000。这4株McAb均为IgG1亚型。结论该McAb的制备,可为HBV感染者血清和肝组织中抗原检测方法的建立和生物工程药物的研制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细胞株 单克隆抗体 核糖核酸酶 初步鉴定 骨髓瘤细胞SP2/0 乙型肝炎病毒 McAb BALB/c 生物工程药物 HBV感染者 实验室鉴定 生物学活性 重组蛋白 抗原免疫 分泌抗体 阳性克隆 重组抗原 抗体滴度 培养上清 IGG1
下载PDF
抗病毒、干扰素药物联合治疗乙型肝炎HBeAg阳性疗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9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干扰素药物联合方案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抗病毒、干... 目的:探讨抗病毒、干扰素药物联合方案在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组,4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抗病毒、干扰素药物联合方案,对照组40例患者则单纯给予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HBeAg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病毒、干扰素药物联合方案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可提高乙型肝炎HBeAg阳性患者疗效,改善免疫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及多种指标,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 乙型肝炎 病毒 干扰素
下载PDF
操作时差对半自动中和抑制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的影响
11
作者 莫翔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使用中和抑制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过程中加入中和抗原的快、慢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血清样本与中和抗原一起加入(时间间隔为0)时测定结果<1.5 NCU/mL(阴性)的样本按浓度... 目的研究使用中和抑制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过程中加入中和抗原的快、慢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血清样本与中和抗原一起加入(时间间隔为0)时测定结果<1.5 NCU/mL(阴性)的样本按浓度范围分成7组,即0~0.2 NCU/mL为A组、0.201~0.4 NCU/mL为B组、0.401~0.6 NCU/mL为C组、0.601~0.8 NCU/mL为D组、0.801~1.0 NCU/mL为E组、1.001~1.2 NCU/mL为F组、1.201~1.4 NCU/mL为G组,每组20例,按加入中和抗原的间隔时间5、10、15、20、30 min分别进行操作,检测的最终结果采用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及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加入中和抗原的间隔时间超过10 min对不同浓度组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影响(P<0.05、P<0.01),并随着间隔时间的增加而增高,且有假阳性结果增多的趋势。结论在用中和抑制法TRFLA手工定量检测抗-HBe时,操作时差>10 min可造成测定结果的假性增高和假阳性,建议在加入血清样本后的10 min内加入中和抗原,以降低错误结果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e抗体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操作时差 阳性
下载PDF
单项乙型肝炎核心抗体-IgM阳性患者的肝功能分析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李淑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59-62,共4页
分析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抗-HBc-IgM)阳性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探究单项抗-HBc-IgM阳性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22年6~12月接收的100例经酶联免疫法检测出单项抗-HBc-IgM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 分析单项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IgM(抗-HBc-IgM)阳性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探究单项抗-HBc-IgM阳性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2022年6~12月接收的100例经酶联免疫法检测出单项抗-HBc-IgM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纳入抗-HBc-IgM阳性组,另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及异常率。结果 两组总胆固醇、白蛋白、碱性磷酸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抗-HBc-IgM阳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I水平低于对照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100、球蛋白、血清总蛋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腺苷酸脱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抗-HBc-IgM阳性组肝功能指标总异常率为79%,高于对照组的11%,P<0.05。结论 单项抗-HBc-IgM阳性患者存在多项肝功能指标超出正常范围,且异常率远高于健康体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 阳性 肝功能 血脂 蛋白 血清酶
下载PDF
两种试剂检测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结果比较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光田 赵江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1期1065-1066,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试剂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上海科华及北京金豪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测定患者样本。样本加入反应孔后分别于0、15、30min和60min后加入酶标志物(金豪抗-HBe还要同步... 目的探讨两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试剂对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上海科华及北京金豪公司生产的试剂盒测定患者样本。样本加入反应孔后分别于0、15、30min和60min后加入酶标志物(金豪抗-HBe还要同步加HBeAg中和试剂),余下步骤均按说明书严格操作。另将金豪试剂改变加样顺序以人为构成不同形式的不公平竞争以探讨其影响。结果科华试剂由于预先包被了HBeAg,加样时间长的标本吸光度A值降低。金豪试剂无明显影响。改变加样顺序后得到的吸光度A值也证实了不公平竞争的影响。结论竞争法检测抗-HBe时应在样本加入后同步加入HBeAg中和试剂及酶联试剂,以尽可能减少加样时差对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
下载PDF
Peg-IFNα序贯联合NUCs治疗高病毒载量e抗原阳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金 尹春煜 +2 位作者 谌翠容 俞秀丽 岑立冲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817-181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答指导治疗(RGT)策略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与核苷类药物序贯联合治疗较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治疗高病毒载量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7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1×1... 目的:探讨应答指导治疗(RGT)策略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与核苷类药物序贯联合治疗较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治疗高病毒载量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7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1×107IU/ml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12周后,根据患者HBV DNA下降是否〉2lg IU/ml分为联合组和单药组:联合组加用一种核苷类药物,单药组为继续单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两组均治疗至48周。观察两组治疗24周、48周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 DNA转阴率、血清HBeAg及HBsAg转阴/转换率。结果联合组24周及48周的HBV DNA不可检测率均高于单药组,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4周及48周联合组HBeAg和表面抗原(HBsAg)定量的下降幅度大于单药组。结论 RGT策略下聚乙二醇干扰素α应答不佳的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序贯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UCs)可以提高应答,但长期效果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e抗原阳性 病毒载量 聚乙二醇干扰素Α 核苷(酸)类似物
下载PDF
抗病毒、干扰素药物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立冬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3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抗病毒、干扰素药物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9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研究并分析抗病毒、干扰素药物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9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HBV-DNA、HBeAg和ALT水平,以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HBV-DNA、HBeAg和ALT水平分别为(2.91±1.01)IgIU/mL、(4.31±1.54)IgIU/mL、(40.35±9.54)U/L,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t=4.36、6.14、5.11,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0.01)。结论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联合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其临床效果较为显著,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改善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 干扰素 疗效
下载PDF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手术期的感染及预防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双旺 宫丽莉 +3 位作者 孙佩 陈美珍 肖蔚 但文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 e抗原 (HBe Ag)阴性表面抗原 (HBs Ag)携带者 ,经手术传播的危险性及预防方法。 方法 根据套式 PCR定量检测 HBV DNA确定的 HBV传染性和传播阈值 ,参考疫苗接种对 HBV易感性的影响 ,将 HBV携带者分为低度、高度和...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 e抗原 (HBe Ag)阴性表面抗原 (HBs Ag)携带者 ,经手术传播的危险性及预防方法。 方法 根据套式 PCR定量检测 HBV DNA确定的 HBV传染性和传播阈值 ,参考疫苗接种对 HBV易感性的影响 ,将 HBV携带者分为低度、高度和极高传染性 3个等级 ,评价 HBe Ag与 HBV经手术传播的关系。结果 监控组、非监控组和肝炎组高度传染性 HBV携带者例数与各自总例数之比分别为 1/1.19、1/2 5 0和 1/4.4 4 ;极高传染性者分别为 1/5 .16、0和 0 ;HBe Ag阴性肝炎患者的 HBV感染模式与 HBe Ag阴性外科患者相同 ,但 HBV携带率和传染性都显著大于后者 ;HBs Ag和抗 HCV阳性无关。结论 手术中对 HBe Ag阳性患者必须采取加强预防措施 ;对 HBe Ag阴性外科患者则无此必要 ;对 HBe Ag阴性肝炎患者采取的预防措施应该与 HBe Ag阳性患者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e抗原阴性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 手术期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疾病预防 手术传播 乙肝病毒e抗原
下载PDF
HBsAg阴性伴抗-HBc阳性淋巴瘤患者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一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桂红莲 史冬梅 +1 位作者 刘芸野 谢青 《肝脏》 2006年第6期445-445,共1页
关键词 HBSAG阴性 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抗-HBC阳性 乙型肝炎病毒 化疗后发热 再激活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HBsAg阳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
18
作者 李秀英 《传染病信息》 1998年第2期81-81,共1页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敏感和特异性血清标志。抗-HBc可以从暴露过HBV人的血清标本中检测到。多数感染过HBV的人会康复而且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那些活动性感染的人同样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乙型肝炎疫苗 血清标本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血清标志 注射 活动性感染 阳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HBeAg、前-S1抗原、核心抗体-IgM与ALT升高的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强 高平先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5年第4期166-167,共2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在表面抗原(HBsAg)阳性情况下,检测乙肝e抗原(HBeAg)、前S1抗原(PreS1Ag)、核心抗体IgM(抗HBcIgM)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关系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85例乙肝HBsAg阳性患者的HBeAg、PreS1Ag、抗HBcIgM及ALT进...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患者在表面抗原(HBsAg)阳性情况下,检测乙肝e抗原(HBeAg)、前S1抗原(PreS1Ag)、核心抗体IgM(抗HBcIgM)与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的关系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85例乙肝HBsAg阳性患者的HBeAg、PreS1Ag、抗HBcIgM及ALT进行检测,并对其阳性率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HBeAg阳性时,ALT升高占45%;PreS1Ag阳性时,ALT升高占29%;抗HBcIgM阳性时,ALT升高占96%。结论对于乙肝感染者,只检测“两对半”是不够的,补充PreS1Ag、抗HBcIgM检测十分必要,它们对乙肝病毒感染者的早期诊断、病毒分别、疗效观察、预后估计以及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等可起到重要的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肝炎e抗原 乙型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核心抗体 乙型 丙氨酸转氨酶 免疫球蛋白M 核心抗体-IgM HBeAG阳性 ALT升高 乙型肝炎患者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_2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20
作者 乐爱平 万腊根 +1 位作者 郭萌萌 鞠北华 《江西医学检验》 2003年第5期323-326,共4页
目的探讨前S2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2例标本进行HBVM和PreS2-Ag及PreS2-Ab检测,将其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reS2-Ag在HBsAg阳性组、HBeAg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4.71%、96.97%,均明显高于其在对应阴性组... 目的探讨前S2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2例标本进行HBVM和PreS2-Ag及PreS2-Ab检测,将其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reS2-Ag在HBsAg阳性组、HBeAg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4.71%、96.97%,均明显高于其在对应阴性组中的检出率(P<0.01);PreS2-Ag与HBsAg、HBeAg的符合率分别为73.91%、85.87%,PreS2-Ag的阳性率低于HBsAg的阳性率但高于HBeAg的阳性率,PreS2-Ag与HBsAg、HBeAg的总体检出率间均关联显著(P<0.01),PreS2-Ag与HBeAg的不一致部分相差显著(P<0.01),表明PreS2-Ag与HBsAg、HBeAg均高度相关,PreS2-Ag优于HBeAg。PreS2-Ab在HBeAb阳性组中的检出率(72.22%)明显高于在HBeAb阴性组中的检出率(23.21%)(P<0.01),PreS2-Ab与HBeAb符合率为75%,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PreS2-Ab与HBeAb总体上具有一定平行关系。结论PreS2-Ag是HBV感染、复制的敏感指标,且优于HBeAg;PreS2-Ag与PreS2-Ab的连续监测对HBV感染与复制的判断和抗病毒疗效及病情预后的动态观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S2抗原 前S2抗体 检测 HBSAG阳性 HBeAG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