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5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用血液学指标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安宝燕 冯明洋 +4 位作者 王筱寅 曹竹君 蔡伟 谢青 王晖 《上海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83-87,共5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 目的本研究探讨常用血液学指标的动态变化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22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确诊和治疗的HBV-ACLF患者137例。根据患者入院后28 d是否生存,将其分为死亡组(69例)与生存组(68例)。收集患者基线与入院后14 d的生物化学指标、血常规、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计算并比较入院后14 d的各项指标与基线的差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入院后14 d,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CRP、PCT、血清肌酐(sCr)和INR的增高值均显著大于生存组患者(P值均<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Bil、WBC、NE%、sCr、PCT和INR增高是影响HBV-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患者入院后14 d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的程度对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值均<0.001)。结论患者入院后14 d的血清TBil、WBC、NE%、sCr、PCT、INR较基线增高程度对HBV-ACLF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衰竭 预后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pgRNA、PreS1抗原表达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李佳 何霞 李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09-713,共5页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前S1抗原(PreS1Ag)水平变化及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前S1抗原(PreS1Ag)水平变化及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2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病人是否患有ICP分为合并ICP组43例、未合并ICP组236例。比较两组病人血清中HBV pgRNA、PreS1 Ag水平,并分析两组血清HBV pgRNA、PreS1 Ag表达与HBV DNA表达水平相关性;比较两组病人妊娠结局,并分析合并ICP组病人血清HBV pgRNA表达水平及PreS1 Ag阳性表达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V pgRNA、PreS1 Ag光密度[D(λ)]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效能。结果 合并ICP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水平[(3.71±0.92)log IU/mL]、HBV e抗原(HbeAg)阳性率[65.12%(28/43)]、HBV DNA含量[(8.03±1.69)log copies/m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9.68±15.73)U/L]、丙氨酸转氨酶(ALT)[(72.08±16.95)U/L]、PreS1 Ag阳性表达率[88.37%(38/43)]、PreS1 Ag D(λ)值水平(1.24±0.25)及HBV pgRNA表达水平[(5.17±1.25)log copies/mL]明显高于未合并ICP组[(2.26±0.74)log IU/mL、24.15%(57/236)、(5.19±1.07)logcopies/mL、(23.01±12.47)U/L、(21.76±10.51)U/L、67.80%(160/236)、(0.92±0.23)、(3.02±0.98)logcopies/mL](P<0.05)。血清HBV pgRNA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灵敏度为81.40%,特异度为80.50%。PreS1 Ag D(λ)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AUC为0.83,灵敏度为76.70%,特异度为79.20%。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灵敏度为93.00%,特异度为78.40%。合并ICP组、未合并ICP组血清PreS1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DNA、HBV pg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reS1 Ag阴性表达病人(P<0.05)。合并ICP组、未合并ICP组血清HBV pgRNA、PreS1 Ag D(λ)值均与HBV D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合并ICP组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ICP组(P<0.0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ICP病人血清PreS1 Ag阳性表达率、PreS1 Ag D(λ)值、HBV pg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病人(P<0.05)。结论 合并ICP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pgRNA表达水平、PreS1 Ag阳性表达率及D(λ)值水平均明显升高,对ICP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两者水平变化均与HBV DNA含量有关,并可能预示病人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乙型肝炎 慢性 HBV前基因组RNA 前S1抗原 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 相关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患者组织NQO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别立翰 赵悦 +1 位作者 何成山 吴迪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患者组织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3例HBV-HCC患者,术中取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备用;采用免疫组...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HBV-HCC)患者组织醌氧化还原酶-1(NQO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03例HBV-HCC患者,术中取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备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QO1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收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NQO1高表达、低表达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患者行3年随访,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中位生存时间行Log-rank检验;采用COX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NQO1在HBV-HCC组织中阳性率为84.47%(87/103),高表达率为59.22%(61/103);HBV-HCC组织中NQO1阳性率、高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NQO1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肿瘤最大径、病灶数量、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血管侵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结果显示,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7个月,无失访病例;103例患者中死亡34例,总生存率为66.99%(69/103),复发42例,无复发生存率为59.23%(61/10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QO1高表达组总生存率[52.46%(32/61)]与无复发生存率[50.82%(31/61)]低于NQO1低表达组[88.10%(37/42)、71.43%(30/42)](P<0.05)。COX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QO1高表达、肿瘤最大径≥5 cm、病灶多发、AJCC分期为Ⅲ~Ⅳ期、血管侵犯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QO1在HBV-HC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关,可作为评估预后的独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细胞癌 醌氧化还原酶-1 生存曲线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平安 李艳 向萍霞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14 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16 5名正常对照者TNFα 2 38位点和 30 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 14 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16 5名正常对照者TNFα 2 38位点和 30 8位点基因型。结果 TNFα 2 38位点G/G和G/A基因型在病例组为 94 .5 %和 5 .5 % ,对照组为 97.0 %和 3.0 % ,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P >0 .5 )。而TNFα 30 8位点G/G和G/A基因型在病例组为 95 .2 %和 4 .8% ,对照组为 87.9%和 12 .1% ,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NFα 30 8位点G等位基因可能是乙型肝炎易感性的遗传标记 ;TNFα 30 8位点G/G基因型个体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启动子 多态性 乙型肝炎 易感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生存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顾树江 陶源 +4 位作者 张春铭 盛利 张喆 张永勇 韩呈武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05-309,共5页
目的:分析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V-HCC)患者TACE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将已行TACE术治疗的86例HBV-H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给予康艾注射... 目的:分析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V-HCC)患者TACE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将已行TACE术治疗的86例HBV-HC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3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43例,给予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均治疗12个月,随访5年。比较两组患者3、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经临床分期分层后对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分期分层后3、5年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治疗方案是HBV-HCC患者5年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治疗方案是影响HBV-HCC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按照临床分期分层,观察组Ⅱ期、Ⅲa期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13.9个月vs 7.0个月,6.5个月vs 3.4个月,P<0.05)。观察组Ⅱ期、Ⅲa期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10.8个月vs 6.3年,5.1个月vs 2.7个月,P<0.05)。结论:与单纯恩替卡韦治疗相比,康艾注射液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可显著提高Ⅱ~Ⅲa期HBV-HCC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 康艾注射液 恩替卡韦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平安 李艳 +1 位作者 邵华 陈会 《微循环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1-23,F003,共4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病例 对照的研究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检测 14 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165名正常对照者TNF α和TNF β基因型。 结果 :TNF αG/G和G/A基因型在病例组各占 95%和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病例 对照的研究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检测 14 6例乙型肝炎患者和 165名正常对照者TNF α和TNF β基因型。 结果 :TNF αG/G和G/A基因型在病例组各占 95%和 5% ,对照组中分别为 88%和 12 % ,二组比较 ,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 (P <0 .0 5)。而TNF βG/G、G/A和A/A基因型在病例组各占 3 0 %、40 %和 3 0 % ,对照组中分别为 2 6%、 51%和 2 3 % ,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TNF αG等位基因可能是乙型肝炎易感性的遗传标记 ;TNF α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TNF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多态性 乙型肝炎 相关性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海兵 潘晨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0年第3期45-50,共6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世界关注的卫生问题,目前全世界慢性HBV感染者近4亿且有广泛的疾病谱,包括无症状携带者、慢性肝炎、急性肝炎、肝功能衰竭、肝硬化。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肿瘤坏死因子 乙型肝炎患者 慢性乙型肝炎 等位基因 相关性 急性肝炎 细胞因子 基因启动子 感染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病人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马晓燕 高远 +3 位作者 万雨林 李争光 陈家辉 汪莉萍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2003-2009,共7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病人合并2型糖尿病(T2DM)与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429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病人,根据是否合并T2DM,将其分为T2DM组(167例)和非T2DM组(262例)。比较两组病...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病人合并2型糖尿病(T2DM)与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21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429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病人,根据是否合并T2DM,将其分为T2DM组(167例)和非T2DM组(262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或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乙肝相关性肝癌病人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2DM是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HR=1.38,95%CI:(1.08,1.76),P<0.05]。T2DM组的生存时间为10.0(2.0,27.0)个月显著低于非T2DM组的21.0(6.0,35.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第1、2、3年的累积生存率(46.7%、34.4%、25.5%)显著低于非T2DM组(61.0%、45.3%、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亚组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10年组累积生存率低于糖尿病病程<10年组(P=0.009),HbA1c>7.4%组的累积生存率低于HbA1c≤7.4%组(P=0.024)。合并T2DM的乙肝相关性肝癌病人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10年[HR=1.62,95%CI:(1.12,2.35)]、AFP≥400μg/L[HR=1.60,95%CI:(1.04,2.48)]和肝癌保守治疗(HR>1,P<0.05)是其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是影响乙肝相关性肝癌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且糖尿病病程≥10年、AFP≥400μg/L和肝癌保守治疗的病人预后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 糖尿病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血清病毒学、肝纤维化分级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合并肝脂肪变性的预测效能及相关性
9
作者 欧双余 唐宝佳 +1 位作者 李微微 钟文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899-902,共4页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学、肝纤维化分级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性的预测效能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150例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肝脏病理中脂肪变性是否≥5%,分为...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学、肝纤维化分级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肝脂肪变性的预测效能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150例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肝脏病理中脂肪变性是否≥5%,分为脂肪变性组(脂肪变性≥5%,n=54)和非脂肪变性组(脂肪变性<5%,n=96),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研究肝脂肪变性与AST、ALT、HBeAg、HBsAg、HBV DNA、肝纤维化分级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脂肪变性的独立因素。结果:两组患者AST、ALT、HBeAg、HBsAg、HBV DNA、肝纤维化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eAg、HBsAg、HBV DNA、肝纤维化分级是导致患者肝脂肪变性的危险因素,AST、ALT属于保护因子。Spearman法分析结果显示,肝脂肪变性与AST、ALT呈负相关,与HBeAg、HBsAg、HBV DNA、肝纤维化分级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AST、ALT、HBeAg、HBsAg、HBV DNA、肝纤维化分级预测肝脂肪变性的AUC分别为0.928、0.802、0.925、0.903、0.917、0.813。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HBsAg、HBV DNA水平及肝纤维化分级与肝脂肪变性存在一定关联,且通过重点监测血清病毒学指标以及肝纤维化分级,能够更好预测患者肝脂肪变性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脂肪变性 血清病毒学 纤维化 相关性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8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10
作者 李轶 尚立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586-1590,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8(lncRNA SNHG18)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HBV相关HCC)病人血清中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西安市第九医院乙型肝炎病人192例,分为乙型肝炎肝硬化106例(肝硬...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8(lncRNA SNHG18)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HBV相关HCC)病人血清中表达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西安市第九医院乙型肝炎病人192例,分为乙型肝炎肝硬化106例(肝硬化组),乙型肝炎肝癌86例(肝癌组),同时选取正常对照组11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血清中lncRNA SNHG18相对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BV相关肝癌病人血清lncRNA SNHG18与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HBV相关肝癌血清lncRNA SN⁃HG18表达与病人预后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分析HBV相关肝癌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肝硬化组、肝癌组血清lncRNA SNHG18水平(1.00±0.21、0.75±0.18、0.46±0.09)依次显著降低(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层的HBV相关肝癌病人lncRNA SNHG18低表达的比例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浸润浅层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V相关肝癌病人血清lncRNA SNHG18水平与AFP、ALT均呈负相关(r=−0.41、−0.54,P<0.001);lncRNA SNHG18高表达HBV相关肝癌病人5年生存率高于lncRNA SNHG18低表达病人(P<0.001);lncRNA SNHG18[HR=0.86,95%CI:(0.78,0.96)]、TNM分期[HR=2.76,95%CI:(1.13,6.74)]是HBV相关肝癌病人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BV相关肝癌病人血清lncRNA SNHG18低表达,且lncRNA SNHG18低表达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 核糖核酸 小核仁 甲胎蛋白 谷丙转氨酶 危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IL-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国辉 杨冀衡 +1 位作者 陆泽元 陆学东 《世界感染杂志》 2005年第2期127-128,共2页
目的 探讨HBsAg感染病人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病人及正常人的IL-6、TNF-α检测,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 IL-6和TNF-α在乙肝各组中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在各组中IL-... 目的 探讨HBsAg感染病人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病人及正常人的IL-6、TNF-α检测,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 IL-6和TNF-α在乙肝各组中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在各组中IL-6水平与TNF。有显著相关性,携带者组r=0.33,慢性乙肝组r=0.37,正常对照组r=0.4l,并且还发现在乙肝组中IL-6、TNF-α与ALT和胆红素有密切联系(P<0.05)。结论 IL-6、TNF-α在肝细胞炎症发生发展中连同其它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6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肿瘤坏死因子 相关性 水平 TNF-α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病毒携带者 正常对照组 HBsAg 功能检测 细胞炎症 细胞因子 感染病人 病人 慢性乙 发生发展 正常人 胆红素 ALT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清miR-125a-5p、miR-127-3p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王继绪 张国栋 +1 位作者 陈茂丽 韩永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1860-1866,共7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25a-5p、miR-127-3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HBV相关性HCC患者作为HBV相关性HCC组。另选取同期该院的90例体检健康者...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125a-5p、miR-127-3p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HBV相关性HCC患者作为HBV相关性HCC组。另选取同期该院的9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miR-125a-5p、miR-127-3p表达。分析miR-125a-5p、miR-127-3p表达与HBV相关性HCC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HBV相关性HCC患者血清miR-125a-5p、miR-127-3p表达的平均值分为高、低表达组,通过Kaplan-Meier法绘制各组不同的生存曲线。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HBV相关性HCC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5a-5p、miR-127-3p表达对HBV相关性HCC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HBV相关性HCC组血清miR-125a-5p、miR-127-3p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脉管侵犯、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的HBV相关性HCC患者血清miR-125a-5p、miR-127-3p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miR-125a-5p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64.58%)高于miR-125a-5p低表达组(38.10%),miR-127-3p高表达组3年总生存率(66.00%)高于miR-127-3p低表达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0、9.507,P=0.005、0.002)。HBV相关性HCC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为肿瘤最大径≥5 cm、低分化、有脉管侵犯、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其独立保护因素为miR-125a-5p、miR-127-3p升高。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25a-5p、miR-127-3p表达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7,高于血清miR-125a-5p、miR-127-3p表达单独预测的AUC(0.790、0.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91、3.152,P=0.007、0.002)。结论HBV相关性HCC患者血清miR-125a-5p、miR-127-3p低表达,与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脉管侵犯、TNM分期和预后有关,血清miR-125a-5p、miR-127-3p表达联合对HBV相关性HCC患者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细胞 微小核糖核酸-125a-5p 微小核糖核酸-127-3p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13
作者 许文娟 钟阳青 林文森 《大医生》 2024年第22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124例CHB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收治的124例CHB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清HBV-DNA载量将观察组患者分为低载量组(28例,HBV-DNA载量≤10^(5) copies/mL)、中载量组(60例,105 copies/mL<HBV-DNA载量≤10^(7) copies/mL)、高载量组(36例,HBV-DNA载量>10^(7) copies/mL)。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不同HBV-DNA载量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HB患者HBV-DNA载量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3组CHB患者的病程、肝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载量组患者的PCⅢ、LN、HA水平均高于中载量组、低载量组,中载量组均高于低载量组;高载量组与中载量组患者的C-IV水平均高于低载量组(均P<0.05);高载量组与中载量组患者的C-I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BV-DNA载量与PCⅢ、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与C-IV水平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CHB患者HBV-DNA、PCⅢ、LN、C-IV、HA水平较高,且HBVDNA载量与PCⅢ、LN、HA水平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纤维化指标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FLP1、sTRAIL、suPAR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姬文方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16期79-82,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LP1)、可溶性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 目的分析血清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LP1)、可溶性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医院收治的92例CHB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9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均行肝脏穿刺活检术,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炎症程度不同将CHB患者分为G1、G2、G3及G4共4个亚组,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将CHB患者分为S1、S2、S3及S4共4个亚组,比较两组及不同炎症、肝纤维化程度CHB患者血清FLP1、sTRAIL及suPAR水平,分析血清FLP1、sTRAIL、suPAR水平与炎症、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以及血清FLP1、sTRAIL、suPA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CHB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FLP1水平低于对照组,suPAR、sTRA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炎症程度患者血清sTRAIL、suPAR水平比较,G1<G2<G3<G4(P<0.05),血清FLP1水平比较,G1>G2>G3>G4(P<0.05);观察组不同肝纤维化患者血清sTRAIL、suPAR水平比较,S1<S2<S3<S4(P<0.05),血清FLP1水平比较,S1>S2>S3>S4(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FLP1与炎症、肝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血清sTRAIL、suPAR与炎症、肝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血清FLP1、sTRAIL、suPAR单独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8、0.695、0.731,联合诊断的AUC为0.857,显著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P<0.05)。结论FLP1、sTRAIL、suPAR与不同炎症、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并可能参与CHB发病过程,联合检测诊断CHB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对指导临床诊断CHB、评估病情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 可溶性肿瘤细胞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病情严重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肝藏魂”理论分析小补肝汤在肿瘤相关性失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嘉玲 罗玲 刘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71-75,共5页
肿瘤相关性失眠作为临床上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抗肿瘤治疗后,往往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肿瘤疾病的预后。对于其治疗,西医往往依靠苯二氮卓类等药物,长期使用存在着依赖性、成瘾性和... 肿瘤相关性失眠作为临床上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出现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抗肿瘤治疗后,往往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治疗的疗效以及肿瘤疾病的预后。对于其治疗,西医往往依靠苯二氮卓类等药物,长期使用存在着依赖性、成瘾性和疗效差等问题,故需要寻求中医药的帮助。肿瘤相关性失眠在中医学中归属于“不寐”范畴,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的藏象学说“肝藏血,血舍魂”理论,认为“不寐”与肝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在于“肝不藏魂”。本文从“五脏寄五神”“神、魂”角度来探讨失眠发生的病因病机,着重指出“肝藏魂”与肿瘤相关性失眠密切相关。并介绍从“肝”着手运用小补肝汤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肝藏魂”理论在治疗肿瘤相关性失眠的临床运用上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失眠 不寐 藏魂 小补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HBV DNA含量与肝脏炎症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建芳 王铁武 +3 位作者 李又平 张玉喜 杨万勇 胡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HBV DNA及其肝脏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肝患者51例做血液HBV DNA检测,并行肝穿刺取肝组织,分别进行肝组织HBV DNA检测及组织学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V DNA检...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HBV DNA及其肝脏炎症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肝患者51例做血液HBV DNA检测,并行肝穿刺取肝组织,分别进行肝组织HBV DNA检测及组织学检测。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V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血清内,肝组织内HBV DNA含量明显高于血液内。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肝脏炎症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无相关性,不能真实反映肝组织内HBV DNA感染及复制情况。肝组织内HBV DNA与肝脏炎症程度有显著性差异,呈反向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组织 HBV DNA 脏炎症 相关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的CT和MRI增强影像学表现及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古军军 李洪强 +3 位作者 张雪松 李涛 李晓芳 张宇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1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增强影像学表现及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癌胚抗原(CEA)...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增强影像学表现及其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α-L-岩藻糖苷酶(AFU)、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癌胚抗原(CEA)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72例肝肿瘤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每组86例。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增强检查,观察肝肿瘤CT及MRI影像学表现,包括肿瘤最大径、形态、强化方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检测两组患者血清AFP、TSGF、AFU、GGT及CEA水平,分析两组患者肝脏CT及MRI增强影像学表现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恶性肿瘤组病变组织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呈快进快出型强化,而良性肿瘤组形态多规则、多呈轻度强化或不强化。两组病变组织形态及强化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5,x^(2)=245.45;P<0.05)。恶性肿瘤组病变组织最大径及ADC值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8.25,t=217.22;P<0.05)。恶性肿瘤组肿瘤最大径与血清AFP、TSGF、AFU、GGT及CEA水平呈正相关(r=0.424,r=0.356,r=0.456,r=0.354,r=0.514;P<0.05),恶性肿瘤组肿瘤ADC值与血清AFP、TSGF、AFU、GGT及CEA水平呈负相关(r=-0.522,r=-0.537,r=-0.526,r=-0.421,r=-0.546;P<0.05)。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CT、MRI增强表现及血清AFP、TSGF、AFU、GGT及CEA可作为早期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的有效预测因素,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最大径及ADC值与血清AFP、TSGF、AFU、GGT和CEA水平具有相关性,可提高早期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原发性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IgA水平升高且补体C3和C4含量降低 被引量:11
18
作者 童杨 管世鹤 +4 位作者 周强 杨凯 方亚平 韦玉 潘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IgA和补体C3、C4的含量,并评估其在预测HBV-ACL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0例HBV-ACLF患者及同期2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CHB组... 目的比较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血清IgA和补体C3、C4的含量,并评估其在预测HBV-ACL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0例HBV-ACLF患者及同期2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CHB组、HBV-ACLF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析各组血清IgA和补体C3、C4含量,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A、C3和C4评估CHB患者发生HBV-ACLF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CHB组和HBV-ACLF组血清IgA含量显著增高,且HBV-ACLF组血清IgA含量高于CHB组,而HBV-ACLF组血清C3、C4含量较CHB组和健康对照组均显著降低。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显示,血清IgA、C3及C4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9、0.898和0.791,即C3的AUC最大,当C3的截断值(cut off)为0.71时,评估HBV-ACLF风险值的敏感性为87.5%,特异度为90%。结论CHB患者与HBV-ACLF患者血清IgA水平升高,C3、C4含量降低,对CHB发生HBV-ACLF有潜在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相关性慢加急性衰竭 IGA 补体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外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梁尘格 刘书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7期2156-2158,2162,共4页
目的了解肝外肿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病毒学指标,探讨HBV感染与肝外肿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医院肝外肿瘤住院患者500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非肿瘤住院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 目的了解肝外肿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病毒学指标,探讨HBV感染与肝外肿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该医院肝外肿瘤住院患者500例为病例组;随机选取同期非肿瘤住院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的差异性。结果胰腺癌和淋巴癌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231,95%CI:1.149~4.332,P=0.015;OR=3.009,95%CI:1.622~5.580,P=0.000),而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HbsA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和淋巴癌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626,95%CI:0.395~0.990,P=0.044;OR=0.541,95%CI:0.338~0.867,P=0.010),而乳腺癌、肾癌和胰腺癌Hbs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外肿瘤组与对照组抗-HBc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41,95%CI:1.245~2.721,P=0.020),其中乳腺癌、甲状腺癌、肾癌、胰腺癌、淋巴癌与对照组抗-HBc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感染与肝外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肿瘤 感染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的肠道菌群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文芳 孙克伟 +2 位作者 陈斌 胡莉 王轩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28-131,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型的肠道菌群特点及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3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分为阳黄组15例,阴阳黄组15例)和10例健康人(健康组)行大便培养,测定肠道菌群:肠球菌、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型的肠道菌群特点及与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3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分为阳黄组15例,阴阳黄组15例)和10例健康人(健康组)行大便培养,测定肠道菌群:肠球菌、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以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外周血的血浆内毒素。结果 (1)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阳黄证与健康组比较肠道菌群变化表现为肠球菌、肠杆菌的显著增多(P<0.05,P<0.01)。(2)阴阳黄证与健康组比较肠道菌群变化表现为肠球菌显著增多(P<0.01),而肠杆菌与健康组比较稍有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01),乳酸杆菌亦减少(P<0.05)。(3)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与健康组比较,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P<0.01),并且阴阳黄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阳黄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阳黄-阴阳黄-阴黄"过程中,随着脾虚症状的加重,需氧菌增多、厌氧菌减少,血浆内毒素水平逐步升高,存在阴黄化机制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相关性衰竭 黄疸证 肠道菌群 血浆内毒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