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5篇文章
< 1 2 1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腈对聚乙烯醇膜形貌和性能的改进
1
作者 朱国全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63-64,68,共3页
通过流延成膜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聚丙烯腈共混薄膜。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共混膜的形貌。通过差式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拉伸测试、表面接触角测试研究了共混膜的热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聚丙烯腈对聚乙烯醇膜... 通过流延成膜的方法制备了聚乙烯醇/聚丙烯腈共混薄膜。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共混膜的形貌。通过差式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拉伸测试、表面接触角测试研究了共混膜的热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和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聚丙烯腈对聚乙烯醇膜的形貌和性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醇/聚丙烯腈共混膜 性能 形貌
下载PDF
乙烯-丙烯酸及酯共聚物的结构研究
2
作者 杜文博 沈禾雨 +3 位作者 郭森 张悦 刘振宇 蒋文军 《中国胶粘剂》 CAS 2024年第10期62-66,共5页
为进一步探究自由基聚合与配位共聚得到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支链结构差异,并对该支链结构差异性的本质原因进行解释,本研究对进口的乙烯-丙烯酸及酯共聚物的熔点、熔指、分子量、极性单体插入率以及共聚物的微观链结构进行表征分析... 为进一步探究自由基聚合与配位共聚得到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支链结构差异,并对该支链结构差异性的本质原因进行解释,本研究对进口的乙烯-丙烯酸及酯共聚物的熔点、熔指、分子量、极性单体插入率以及共聚物的微观链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乙烯-丙烯酸及酯共聚物熔点范围为64.1~98.4℃,熔融指数范围为2.81~10.50 g/10 min。EMA、EEA、EBA的重均分子量(Mw)都在20万左右,分子量分布(M_(w)/M_(n))小于5.0。(2)EMA共聚物中极性单体MA是以支链末端和主链两种形式并存于聚乙烯链上,其中以支链末端为主。MA在聚乙烯链中没有连续插入结构,MA主要以无规形式插入聚乙烯中。(3)进口的EMA共聚物是通过高温高压自由基聚合得到,EMA共聚物链中含有丁基、戊基以及长支链,而配位聚合得到的EMA共聚物含有甲基、乙基、丙基等短支链以及长支链。两种聚合方式得到EMA聚合物的微观链结构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及酯共聚物 半结晶性 结构 表征
下载PDF
聚醚砜/乙烯-丙烯酸复合膜制备及性能
3
作者 杨胜龙 武晓 罗筑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8,共6页
以聚醚砜(PES)为成膜基材,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为添加剂,同时添加聚乙二醇(PEG)作为致孔剂,将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溶液,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PES/EAA复合膜。研究了EAA的添加量对PES/EAA膜的渗透通量、抗污染性能、... 以聚醚砜(PES)为成膜基材,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为添加剂,同时添加聚乙二醇(PEG)作为致孔剂,将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溶液,通过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制备了PES/EAA复合膜。研究了EAA的添加量对PES/EAA膜的渗透通量、抗污染性能、亲水性、拉伸强度等的影响,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孔径分布测试对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及测试。结果表明,EAA有效改善了复合膜的亲水性和截留性能。当EAA的质量分数为0.8%时,PES/EAA复合膜的综合性能最佳,与PES基膜相比,PES/EAA复合膜的接触角由68.43°降低至51.81°,纯水通量由8.42 L/(m^(2)·h)提高至153.68 L/(m^(2)·h),对1 g/L的牛血清蛋白溶液的截留率由94.12%提高至99.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复合膜 分离性能 牛血清蛋白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俊宏 孙永强 +4 位作者 周婧洁 刘瑜琦 梁慧斌 孙晋源 刘冠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通过酯化反应直接合成的,使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反应物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丙烯酸酯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丙烯酸通过酯化反应直接合成的,使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作为阻聚剂。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反应物投料比、催化剂用量、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丙烯酸)=1∶3,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为1%(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 h,阻聚剂对苯二酚的用量为0.05%(占丙烯酸的质量分数),酯化反应的转化率可达9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丙烯酸酯 脂肪醇聚氧乙烯 丙烯
下载PDF
撕裂模式下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氯丁橡胶热塑性硫化胶的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
5
作者 朱大志 张卫然 +1 位作者 高原 王兆波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416-420,共5页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出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氯丁橡胶(CR)热塑性硫化胶(TPV),考察了不同m(EMA)/m(CR)时TPV的撕裂强度,研究了撕裂模式下TPV的Mullins效应及其热处理下的可逆回复行为。结果表明,当m(EMA)/m(CR)为40/60时EMA/CR TP...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出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氯丁橡胶(CR)热塑性硫化胶(TPV),考察了不同m(EMA)/m(CR)时TPV的撕裂强度,研究了撕裂模式下TPV的Mullins效应及其热处理下的可逆回复行为。结果表明,当m(EMA)/m(CR)为40/60时EMA/CR TPV的撕裂强度最高;在单轴循环撕裂模式下EMA/CR TPV存在明显的Mullins效应,当应变速率增大时EMA/CR TPV的最大撕裂强度、内耗和阻尼因子均呈增大趋势;当撕裂应变增大时EMA/CR TPV的最大撕裂强度、瞬时残余形变、内耗和阻尼因子均呈增大趋势,但应力软化因子呈减小趋势。热处理后EMA/CR TPV的Mullins效应的可逆回复能力增强,并且在80℃时的可逆回复效果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氯丁橡胶 动态硫化 Mullins效应 撕裂模式 可逆回复
下载PDF
煤基石脑油裂解乙烯/丙烯/丁烯共聚三元聚丙烯生产工艺的研究
6
作者 马金欣 韩超 +1 位作者 张得栋 刘艳丽 《煤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6-19,共4页
分析了国内工业化批量生产三元共聚聚丙烯企业少的原因,以煤基石脑油裂解乙烯/丙烯/丁烯为原料,将煤基石脑油裂解装置、聚丙烯装置、聚乙烯装置进行耦合,在原有Novolen生产共聚聚丙烯的工艺装置上自主进行工艺技术设计,使其具备生产三... 分析了国内工业化批量生产三元共聚聚丙烯企业少的原因,以煤基石脑油裂解乙烯/丙烯/丁烯为原料,将煤基石脑油裂解装置、聚丙烯装置、聚乙烯装置进行耦合,在原有Novolen生产共聚聚丙烯的工艺装置上自主进行工艺技术设计,使其具备生产三元共聚聚丙烯的条件,并详细介绍了其生产工艺。经估算,与直接引进整套生产三元共聚聚丙烯的装置相比,可节省设备投资成本1800万元;与生产通用拉丝聚丙烯相比,生产1 t三元共聚聚丙烯可增加效益1000元~15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石脑油 裂解 乙烯/丙烯/丁烯 三元共聚聚丙烯 工艺技术
下载PDF
氟橡胶胶层/乙烯丙烯酸酯橡胶胶层复合结构胶管的开发及脉冲性能评价
7
作者 纪金权 薛伯勇 《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54-359,共6页
基于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VMX5315的耐高温性能,开发了氟橡胶(FKM)胶层/AEM胶层复合结构胶管(以下简称FKM/AEM结构胶管,其余类同),并测试其脉冲性能。结果表明,FKM内胶层可以保护其余胶层免受热氧的攻击,FKM/AEM(VMX5315/Ultra HT)结... 基于乙烯丙烯酸酯橡胶(AEM)VMX5315的耐高温性能,开发了氟橡胶(FKM)胶层/AEM胶层复合结构胶管(以下简称FKM/AEM结构胶管,其余类同),并测试其脉冲性能。结果表明,FKM内胶层可以保护其余胶层免受热氧的攻击,FKM/AEM(VMX5315/Ultra HT)结构胶管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与FKM/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和氟硅橡胶(FVMQ)/VMQ结构胶管相比具有更好的粘合性能和更低的成本,FKM和AEM VMX5315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高温中冷进气管的优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橡胶 乙烯丙烯酸酯橡胶 复合结构胶管 脉冲性能
下载PDF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改性环氧树脂/UHMWPE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8
作者 周典瑞 王伟翰 +3 位作者 高亮 杜宇 吴天宇 张宝艳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7,65,共7页
使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与环氧树脂复配作为基体,利用水基乳液浸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在树脂浸润性、树脂耐热性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结合情况以及微观形貌等方面的测试表征,对比了不同EAA含量... 使用乙烯-丙烯酸共聚物(EAA)与环氧树脂复配作为基体,利用水基乳液浸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制备了复合材料,通过在树脂浸润性、树脂耐热性能、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界面结合情况以及微观形貌等方面的测试表征,对比了不同EAA含量的基体树脂对UHMWPE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AA与环氧树脂质量比为25∶75的共混体系一方面可发挥EAA组分与UHMWPE纤维间亲和力强的优势,另一方面还能凭借环氧树脂的刚性交联网络保持较高的耐热性能,体系的层间剪切强度达到8.7 MPa,在60℃下弯曲强度保持率接近80%,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酸共聚物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复合材料 界面性能 耐热性能
下载PDF
超韧聚乳酸/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9
作者 周正 夏艺玮 +3 位作者 金杰 郑松祺 周思宇 赵桂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9-537,共9页
向聚乳酸(PLA)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BA-GMA)接枝共聚物的共混物PLA/EBA-GMA(质量比,70/30)中引入催化剂(N,N-二甲基十八胺,DMSA),通过促进PLA与EBA-GMA的原位反应增容来提高共混体系的冲击韧性,并研究了DMSA质量分数... 向聚乳酸(PLA)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BA-GMA)接枝共聚物的共混物PLA/EBA-GMA(质量比,70/30)中引入催化剂(N,N-二甲基十八胺,DMSA),通过促进PLA与EBA-GMA的原位反应增容来提高共混体系的冲击韧性,并研究了DMSA质量分数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未添加DMSA时,PLA/EBA-GMA(70/30)共混物的冲击强度仅为10.9 kJ/m^(2)。当DMSA质量分数为0.5%时,PLA/EBA-GMA(70/30)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高达63.1 kJ/m^(2)。共混物结构与形态表征结果表明,添加少量DMSA就能有效促进EBA-GMA上环氧基团与聚乳酸端基的反应活性,提高PLA/EBA-GMA共混物的冲击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共聚物 催化剂 增韧
下载PDF
氢气在乙烯丙烯聚合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分析
10
作者 赵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11期041-044,共4页
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氢气在乙烯和丙烯共聚合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乙烯丙烯的共聚合物对于工业行业具有重大价值,它的物理性能优良,化学稳定性高,要归功于氢气的调控。氢气在共聚作用中起到重大作用,能影响反应速度,塑形物的结构,以及... 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氢气在乙烯和丙烯共聚合过程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乙烯丙烯的共聚合物对于工业行业具有重大价值,它的物理性能优良,化学稳定性高,要归功于氢气的调控。氢气在共聚作用中起到重大作用,能影响反应速度,塑形物的结构,以及产品的最后品质。这里为大家带来的是氢气浓度对乙烯丙烯共聚反应的影响的全面研究结果。聚合反应速度明显在氢气浓度上升后获得提高,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分布也开始趋向集中。不仅如此,有了氢气,还能调控聚合物的微观结构,使其结晶度和机械强度都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此外,氢气能够有效调节共聚物的熔点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本研究为深入理解氢气在乙烯丙烯共聚合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优化工业生产过程、提高共聚物性能提供了理论支持。研究成果有望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乙烯丙烯共聚物 聚合反应速率 微观结构调控 热稳定性
下载PDF
表面改性对溴代三嗪/Sb_(2)O_(3)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影响
11
作者 杨明辉 赵婕 唐林生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7-10,共4页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垂直燃烧实验及锥形量热实验研究了溴代三嗪(TTBPC)/Sb_(2)O_(3)的表面改性对其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H550改性TTBPC/Sb_(2)O_(3)明显改善了其对ABS的阻燃作用,w(TTBPC/Sb_(2)O...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测定、垂直燃烧实验及锥形量热实验研究了溴代三嗪(TTBPC)/Sb_(2)O_(3)的表面改性对其阻燃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KH550改性TTBPC/Sb_(2)O_(3)明显改善了其对ABS的阻燃作用,w(TTBPC/Sb_(2)O_(3))=15.0%,m(TTBPC)∶m(Sb_(2)O_(3))=4.0∶1.0,m(KH550)∶m(TTBPC/Sb_(2)O_(3))=2.0%,改性使阻燃ABS的LOI从25.4%提高至29.7%、垂直燃烧等级从无提高至V-0。与纯ABS相比,阻燃ABS的总热释放量(THR)、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平均热释放速率(MHRR)分别降低了58.6%、55.9%和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代三嗪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KH550 表面改性 阻燃性能
下载PDF
HTGACM弹性体:乙烯丙烯酸弹性体(AEM)的高性能替代品
12
作者 田玉坤(编译) 《橡胶参考资料》 2024年第1期2-7,共6页
已有研究将HyTempACM(聚丙烯酸酯橡胶)作为AEM(乙烯G丙烯酸酯弹性体)的替代品.AEM由杜邦公司以Vamac商品名推出,是一种出色的弹性体材料,与ACM一样,它在要求苛刻的汽车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 丙烯酸酯橡胶 乙烯丙烯 丙烯酸酯弹性体 ACM 弹性体材料 替代品 汽车动力系统 AEM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对丙烯酸钠增稠剂的疏水缔合作用研究
13
作者 姚景元 樊丽妃 +3 位作者 姚均健 罗振棚 李忠军 李洋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94-97,共4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BEM)为改性活性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与丙烯酸钠共聚,得到性能优良的改性聚丙烯酸钠增稠剂,测试其性能、溶液黏度、抗盐性、触变性、保湿性、耐候性,研究BEM加入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发现当BEM含量...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BEM)为改性活性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与丙烯酸钠共聚,得到性能优良的改性聚丙烯酸钠增稠剂,测试其性能、溶液黏度、抗盐性、触变性、保湿性、耐候性,研究BEM加入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及机理。发现当BEM含量达1.05%时产品具有明显的抗盐性。当BEM含量达1.58%、2.10%时显示出强的“盐效应”。加入足够的盐,可以使其黏度升高到原来的1~2倍。该产品黏度更高、抗盐能力更强、触变性更大、保湿性能和耐候性能更佳,具有开发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甲基丙烯酸酯 耐盐增稠剂 丙烯酸钠 紫外光聚合 疏水缔合
下载PDF
长纤维增强丙烯腈-苯乙烯复合材料注塑成型与工艺优化
14
作者 姜跃平 钱程 +1 位作者 邓勇宏 殷小春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以含量为30%的玻璃纤维(GF)增强聚丙烯腈-苯乙烯(AS)复合材料(GFAS)注塑成型为研究对象,选取塑化温度、注射速度、保压压力及模具温度为因子,以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设计了正交实验。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的结果... 以含量为30%的玻璃纤维(GF)增强聚丙烯腈-苯乙烯(AS)复合材料(GFAS)注塑成型为研究对象,选取塑化温度、注射速度、保压压力及模具温度为因子,以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缺口冲击强度作为评价指标设计了正交实验。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注射速度对拉伸强度的影响最显著,保压压力显著影响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根据正交实验的分析结果进行了保压压力和注射速度的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塑化温度为250℃、注射速度为50%、保压压力为75MPa与模具温度为65℃,此时,标准样条的拉伸强度为143.4MPa,弯曲强度为199.9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9.2kJ/m^(2),通过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提高了复合材料(GFAS)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长玻纤 注塑工艺优化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GB/T 42790-2023《丙烯酸共聚聚氯乙烯树脂》标准解读
15
作者 郝晶 《聚氯乙烯》 CAS 2024年第5期15-24,共10页
介绍了GB/T 42790—2023《丙烯酸共聚聚氯乙烯树脂》的制定和发布过程,从标准的制定原则、技术指标的确定和检测方法、检验规则等方面详细解读了标准内容,并总结了部分指标的验证试验过程,为相关使用方深入理解和应用该标准提供指导。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聚氯乙烯树脂 国家标准 性能指标 检测方法
下载PDF
2-乙烯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项目安全评估
16
作者 李刚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4期232-234,238,共4页
为贯彻、落实以安全为首、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策略,对某化工企业2-乙烯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工作。该项目评价的范围包括项目地点的选择、总图布置项目整体规划、项目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以及项目涉及的... 为贯彻、落实以安全为首、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策略,对某化工企业2-乙烯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项目进行安全评价工作。该项目评价的范围包括项目地点的选择、总图布置项目整体规划、项目的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以及项目涉及的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等。最终的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实施合适的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策略,项目的风险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在建成投产后能够安全运行。本文以此项目为例展开分析,以期为类似项目的安全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企业 安全评估 2-乙烯氧基乙氧基丙烯酸乙酯
下载PDF
双交联体系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橡胶发泡材料的性能
17
作者 赵永健 史浩楠 +1 位作者 张庆红 史新妍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383-388,共6页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橡胶为基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接枝单体、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通过水交联与过氧化物交联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双交联发泡材料,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性能频谱仪和电子万能试验... 以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橡胶为基体、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接枝单体、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通过水交联与过氧化物交联相结合的方式制备了双交联发泡材料,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性能频谱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对发泡材料的泡孔形貌、动态力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双交联发泡工艺得以实现,经过水交联后所形成的交联网络有效提高了泡孔尺寸的均匀性及分散性;当过氧化二异丙苯的用量为0.25份(质量)时,双交联发泡材料具有最窄的泡孔尺寸分布,发泡效果最佳,具有较好的吸能效果,适用于制备阻尼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橡胶 水交联 发泡材料 交联特性 泡孔形貌 发泡倍率 物理机械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腈交联树脂微球的制备及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邸宏伟 范超 +3 位作者 何花 董俊玲 张楠 王雅婷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19-20,23,共3页
为了解决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分子交联树脂成为研究热点。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苯乙烯(St)、丙烯腈(AN)为聚合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制得苯乙烯-丙烯腈(St-AN... 为了解决含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高分子交联树脂成为研究热点。以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苯乙烯(St)、丙烯腈(AN)为聚合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制得苯乙烯-丙烯腈(St-AN)交联树脂。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此交联树脂的形貌和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St-AN)交联树脂,此交联树脂呈小球状。以铅离子为研究对象,研究该交联树脂微球在不同的pH值下对铅离子的吸附影响以及吸附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该交联树脂微球对铅离子吸附能力强,2 h内吸附率达到90%;交联树脂微球对铅离子吸附受酸度影响,pH值5.5附近,吸附能力最佳,可作为金属螯合剂以及絮凝剂有效处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腈交联树脂微球 重金属离子 螯合反应 吸附
下载PDF
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破乳剂对两亲聚驱采出乳状液破乳影响研究
19
作者 张红艳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2606-2609,共4页
从乳状液的脱水率、动态稳定性参数、乳状液的体相流变和界面性质等方面,开展了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破乳剂对两亲聚驱采出乳状液破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破乳剂分子加入到两亲聚驱乳状液后,随着破乳... 从乳状液的脱水率、动态稳定性参数、乳状液的体相流变和界面性质等方面,开展了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破乳剂对两亲聚驱采出乳状液破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破乳剂分子加入到两亲聚驱乳状液后,随着破乳剂EO基百分数的增加,亲水的EO链段在水相中产生的空间位阻增强,水相中的疏水微区聚集体的结构变得松散,体系的黏度降低,弹性特点和变形恢复能力明显减弱。破乳剂分子中EO基所占比重越大,空间位阻作用越强,吸附在界面上的两亲聚合物的部分疏水基团与体相中聚合物的疏水基团缔合作用越弱,油水界面结构变得松散,油水界面以弹性为主的特征也逐渐减弱,其对两亲聚驱乳状液的破乳能力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类破乳剂 两亲聚合物驱 乳状液 油水界面
下载PDF
碳纳米管改性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脲纳米复合泡沫
20
作者 田满 游江岸 +1 位作者 姜治伟 唐涛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67-1276,共10页
聚合物纳米复合泡沫通常具有优于常规泡沫的综合性能。通过“增塑-发泡-增强”策略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了MWCNTs改性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脲(SAN/PUA)纳米复合泡沫,并对加入MWCNTs后SAN/聚脲交联单体... 聚合物纳米复合泡沫通常具有优于常规泡沫的综合性能。通过“增塑-发泡-增强”策略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复合改性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出了MWCNTs改性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聚脲(SAN/PUA)纳米复合泡沫,并对加入MWCNTs后SAN/聚脲交联单体(SAN/CMs)共混体系的粘弹性和发泡性能以及对所制备的SAN/PUA纳米复合泡沫的耐热性能、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WCNTs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小SAN/PUA复合泡沫的最终泡孔尺寸,但不影响CMs对SAN的增塑效果;MWCNTs改性的SAN/PUA纳米复合泡沫比纯SAN(116.4℃)泡沫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128.1~139.3℃)。随着MWCNTs质量分数的增加,泡沫的储能模量增大,且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也增强;当MWCNTs质量分数为15%时,SAN/PUA纳米复合泡沫的电磁屏蔽性能达到30.7 dB。另外,研究发现,随着MWCNTs质量分数的增加,泡沫的电磁屏蔽能力将由吸收主导转变为反射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多壁碳纳米管 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 纳米复合泡沫 电磁屏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