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附71例报告)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春晓 郑少波 +4 位作者 徐亚文 李虎林 方平 徐啊白 陈玢屾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cm,剔除对系膜的... 目的总结膀胱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经验。方法2002年8月~2006年5月,治疗浸润性膀胱癌71例,手术包括:①腹腔镜下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②经5~7cm长腹壁造口取出切除物,取乙状结肠15~20cm,剔除对系膜的两条结肠带及其带间的环形肌层和浆肌层,构建新膀胱储尿囊;③完成储尿囊与后尿道的吻合,或关闭腹壁后腹腔镜下行储尿囊与后尿道吻合(26例)。结果71例手术时间240~390min。其中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80~270min(平均180min),开放手术时间160~240min(平均140min)。术后4~8d恢复饮食,3~4周拔除输尿管支架管,4周拔除尿管。术后3个月平均储尿囊压力22.0cmH20(17~38cmH20),平均储尿囊容量340ml(200~410ml),残余尿量(25ml(60例(10ml),平均最大尿流率12ml/s(7.5~22ml/s)。静脉肾盂造影单侧肾积水1例,肠漏3例,储尿囊尿道吻合口狭窄2例,输尿管反流4例。15例夜间偶有尿失禁。术前39例勃起功能正常者中,术后20例恢复勃起功能。71例术后随访6~51个月,平均32个月,肿瘤复发或转移11例。结论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盆腔淋巴结清扫彻底,是全膀胱切除手术中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需用肠段短、储尿囊在原位、尿液自尿道可控排出、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 膀胱肿瘤 尿路分流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下载PDF
不同液体治疗方案用于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民强 李凤仙 +1 位作者 刘丽 何仁亮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液体治疗方案用于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64例,分为3组:A组输入约3∶1的晶体和胶体液,B组输入约1∶3晶体和胶体液,C组全为胶体液。记录麻醉前(T0... 目的比较不同液体治疗方案用于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64例,分为3组:A组输入约3∶1的晶体和胶体液,B组输入约1∶3晶体和胶体液,C组全为胶体液。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T1)、切皮(T2)、切除膀胱后(T3)、术毕(T4)、术后24 h(T5)及48 h(T6)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CVP)和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及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输血例数、输血量、出血量、尿量、术后排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组输液总量较多,且T5时点HR较其他两组增快(P<0.05),T1、T5时点MAP较其他两组低(P<0.05)。B组T3~T5及C组T2~T6时点CVP较A组显著升高(P<0.05)。B、C组术后PT及APTT延长(P<0.05),其中术后APTT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BUN升高(P<0.05)。C组术后Cr及BUN升高,且BUN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上述各指标变化均处于临床合理范围。结论 3种液体治疗方案均可维持循环稳定,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但需注意输入晶体液比例过高有一过性有效血容量不足的风险,大量胶体液可对凝血功能、血浆Cr及BUN水平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治疗 腹腔镜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尿动力学指标的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梁高照 樊文龙 +4 位作者 姜有涛 艾克拜尔 郭峰 艾合买提 汪清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Wang-Zebra(汪式-斑马,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尿流动力学指标的研究。方法:对3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检测术后尿流率、剩余尿、新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并记录患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根治性切除Wang-Zebra(汪式-斑马,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尿流动力学指标的研究。方法:对36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检测术后尿流率、剩余尿、新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并记录患者术后12、24个月的控尿情况。结果:36例患者12、24个月的尿流动力学指标参数中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5.50±1.50)、(15.15±1.25)ml/s,新膀胱排尿期最大膀胱压力分别为(6.15±0.37)、(7.21±0.34)kPa、新膀胱储尿期最大膀胱压力分别为(2.28±0.27),(2.93±0.24)kPa、新膀胱容量分别为(493.30±10.86)、(514.10±15.50)ml,剩余尿量为(61.27±3.39)、(57.53±3.10)ml。其中新膀胱容量、储尿期膀胱压力、排尿期膀胱压、剩余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尿流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Z式肠代新膀胱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腹腔镜膀胱全切 WZ式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下载PDF
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高龄患者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黄慧敏 申海燕 +2 位作者 张芳 刘亚珍 杨绮璇 《护理学报》 2019年第24期45-46,共2页
总结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高龄患者的护理。术前多学科协作对患者的不良状态进行治疗和预康复训练,根据乙状结肠解剖位置及患者生理特性进行胃肠道准备;术后进行早期低氮低热量营养支持,关注患者的检查结果指标,... 总结1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新膀胱术高龄患者的护理。术前多学科协作对患者的不良状态进行治疗和预康复训练,根据乙状结肠解剖位置及患者生理特性进行胃肠道准备;术后进行早期低氮低热量营养支持,关注患者的检查结果指标,给予动态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指导患者坚持新膀胱功能训练,争取最大的手术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高龄患者 根治性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护理
下载PDF
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被引量:33
5
作者 刘春晓 徐啊白 +3 位作者 陈玢屾 郑少波 李虎林 徐亚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85-1388,共4页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 目的报告世界首例单孔腹腔镜(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并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构建原位膀胱。方法患者为74岁男性,因血尿2月入院,活检病理确诊为膀胱癌。行LESS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于下腹正中取3.5 cm纵形切口,置入单孔多通道套管(R-port)建立手术入路。手术过程包括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完成后,开放构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结果手术总时间9.5h,LESS部分5.5h。术中采用传统腹腔镜器械,没有增加其它通道。最终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术中失血约600 ml,输注红细胞400 ml。清扫的盆腔淋巴结均为阴性。尿道及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侵犯。围手术期未发生水电平衡紊乱及酸碱失衡。术后3月复查,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新膀胱容量约280ml,残余尿10 ml,最大尿流率11.1 ml/s。结论尽管LESS手术有着更长的学习曲线,但有望成为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更加微创更美观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腹腔镜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 膀胱 乙状结肠
下载PDF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丁明霞 王剑松 +7 位作者 石永福 左毅刚 杨德林 詹辉 柯昌兴 颜汝平 刘靖宇 王伟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0年第4期207-210,共4页
目的评估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13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生化、影像和尿流动力学等资料,患者术后随访3~84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2±0.9)h,失血量(252±124)ml,26例(2... 目的评估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113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生化、影像和尿流动力学等资料,患者术后随访3~84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2±0.9)h,失血量(252±124)ml,26例(23%)患者出现尿潴留,储尿囊容量达(482±54)ml,日间可控和夜间可控率分别达到90.5%和78.6%,残余尿量约50ml。结论根治性膀胱全切后行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原位膀胱
下载PDF
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池月英 陈沁华 易冰霞 《现代医院》 2010年第6期103-104,共2页
目的总结自2006年5月~2010年2月共23例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本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腹胀5例,逆行感染7例,腹胀12例,疼痛10例,尿失禁7例,尿道狭窄3例,肠瘘2例。均实施整体个案护理,认真细致... 目的总结自2006年5月~2010年2月共23例经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本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腹胀5例,逆行感染7例,腹胀12例,疼痛10例,尿失禁7例,尿道狭窄3例,肠瘘2例。均实施整体个案护理,认真细致观察病情,耐心聆听病人的主诉,及时有效对症处理,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积极参与治疗。结果全部病人均治愈出院。结论认真细致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责任心,提高专科知识,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和精心的护理,能提高愈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 原位膀胱 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18年基础及临床经验(附光盘)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春晓 沈泽锋 +1 位作者 许鹏 徐啊白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810-813,共4页
膀胱全切后以肠管代膀胱的术式已成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术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原位新膀胱术已获得泌尿外科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同时也因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自2... 膀胱全切后以肠管代膀胱的术式已成为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各种术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原位新膀胱术已获得泌尿外科学界越来越多的认可,同时也因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而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自2000年起,我科开始采用由刘春晓教授在前人基础上发明的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患者,并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报告我科2000年2月—2018年4月对433例患者实施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经验,同时分析早、晚期并发症、新膀胱尿流动力学及勃起功能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膀胱 膀胱 并发症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单孔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临床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庆国 刘中杰 +1 位作者 刘民强 徐世元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单孔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单孔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40例(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n=20)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单孔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单孔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40例(ASAⅡ级或Ⅲ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n=20)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n=20)。记录麻醉前(T0),气腹前5 min(T1),气腹后10 min(T2)、30 min(T3)、90 min(T4)、180 min(T5),解除气腹后30 min(T6)及术毕(T7)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气道压力(Paw)、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血糖(Glu)、Narcotrend麻醉深度指数以及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出血量、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两组气腹建立后HR、MAP、CVP、Paw、PETCO2、PaCO2及Glu值均升高,pH值下降(P<0.05)。T2、T3、T6、T7时G组HR、MAP较GE组升高更明显(P<0.05);T2~T7时G组Glu较GE组升高更显著(P<0.01);G组与GE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拔管时间、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8±0.7)mg与(2.5±0.5)mg,(16.3±7.2)min与(5.9±2.6)min,25%与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可减轻单孔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伤害性刺激反应,气腹初期及解除气腹后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阿片类药物用量少,术后苏醒质量更高,可在临床推广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硬膜外阻滞 单孔 腹腔镜 乙状结肠膀胱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琛 谢群 +1 位作者 刘春晓 曹明奎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简化手术操作,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全膀胱切除患者15例。结果15例完全可控。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好,是一种较好的尿流改道方法。
关键词 尿流改道 乙状结肠 原位膀胱 膀胱肿瘤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应用(附16例报告)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金 李胜文 李然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6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16... 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6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岁。均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16例患者住院时间37~62d,平均51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d。随访5个月~6年,平均26个月。患者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正常,未出现酸中毒。膀胱造影未出现单侧输尿管返流。白天可自控排尿14例(87.5%),夜间尿失禁6例(37.5%),皆可通过夜间唤醒控制。新膀胱容量245~380mL(平均316mL),新膀胱充盈时最大压力28~57cmH_2O(平均39cm H_2O,1cm H_2O=0.098kPa)。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临床疗效可靠,患者原位排尿,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膀胱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全切加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移行细胞癌
12
作者 Yadav S S Sadadukhi T C +2 位作者 Sharma K K 许小林(译) 徐月敏(校)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477-477,共1页
关键词 膀胱移行细胞癌 根治性膀胱切除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膀胱全切 治疗 正常排尿 膀胱替代 后患者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京伟 谢军 +3 位作者 关登海 陈光耀 阮永同 冯能卓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17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方法及预后效果。结果: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方法及预后效果。结果: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时间为245~365 min,术中出血量为325~550 ml;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手术时间为175~312 min,术中出血量为225~450 ml。术后新膀胱呈U形状态,容量为200~360 ml,最大尿流为11~20 ml/s,膀胱残余量为0~20 ml。30例患者术后1个月均可达到自控排尿,术后6个月29例可完全自控排尿,1例患者出现夜间尿失禁,1例患者出现肠道综合征,1例出现切口感染。结论: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去结肠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腹腔镜
下载PDF
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远期并发症及其防治
14
作者 任宇 于广海 +4 位作者 王伟 李天明 江彬 杜浩 高海峰 《医学与哲学(B)》 2011年第5期39-41,共3页
通过对30例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跟踪随访,总结分析此术式的晚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共施行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0例,病例随访2.5年~6年。随访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有:新膀胱结... 通过对30例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跟踪随访,总结分析此术式的晚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共施行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0例,病例随访2.5年~6年。随访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有:新膀胱结石2例(6.7%),肾盂输尿管扩张肾功不全2例(6.7%),代谢性酸中毒4例(13.3%),尿道残端癌1例(10%),尿失禁4例(13.3%),尿潴留2例(6.7%)。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作为治疗膀胱癌的重要手术方法被广泛接受。但其术后远期并发症更应该得到重视。患者术后顺利出院不代表治疗已经结束,术后长期随访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 原位膀胱 并发症
下载PDF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22例疗效观察
15
作者 于满 夏志国 +3 位作者 赵立军 王庚 马光 杨明亚 《临床外科杂志》 2009年第11期-,共3页
目的 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22例,均为男性;年龄42~70岁,平均60岁.均采用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 22例患者随访12~72个月,平均32个月.膀胱容量250~500ml(平均370ml),... 目的 探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22例,均为男性;年龄42~70岁,平均60岁.均采用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结果 22例患者随访12~72个月,平均32个月.膀胱容量250~500ml(平均370ml),均能自主排尿,最大尿流率为15~28ml/s;3例贮尿囊残余尿量80~150ml,需间断导尿.2例分别在术后26个月和66个月死于骨盆转移和腰椎转移.1例在术后56个月时后尿道再发肿瘤.其余患者生活自理或能参加正常工作.结论 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可靠,是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 原位膀胱 膀胱全切 患者随访 最大尿流率 自主排尿 移行细胞 腰椎转移 方式 生活自理 尿流改道 临床疗效 残余尿量 膀胱容量 贮尿囊 治疗 后尿道 并发症 癌患者
下载PDF
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效果
16
作者 龙振河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8期82-83,共2页
目的:研究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根治性膀胱切... 目的:研究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1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均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然后观察其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这31例患者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其手术的平均时间为(312.14±102.54)min,其术中的平均出血量为(541.55±201.24)ml。术后其新膀胱的形态、功能及输尿管抗尿液反流的能力均接近正常膀胱。术后,这31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心肺功能衰竭,有1例患者发生肠瘘,有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9%。术后对这31例患者进行3~12个月的随访显示,其中无患者死亡及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结论:对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联合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效果显著,术后其新膀胱的功能良好,且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 根治性膀胱切除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并发症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134例随访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靖 刘春晓 +2 位作者 郑少波 李虎林 陈国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评价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疗效。方法对134例在我院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情况作统计分析;内容包括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控尿情况及尿流动力学评估,男性患者的勃起情况。结果平均随... 目的评价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疗效。方法对134例在我院施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情况作统计分析;内容包括近期和远期并发症,控尿情况及尿流动力学评估,男性患者的勃起情况。结果平均随访(39±14.2)个月。近期并发症47例(35.07%),其中15例(31.9%)需外科手术干预。围手术期死亡率5.97%。晚期并发症39例(33.33%),主要是新膀胱尿道吻合口狭窄(38.46%)和上尿路梗阻(28.21%)。日间控尿率89.74%,夜间控尿率58.97%,平均最大容量和最大压力(221.7±82.6)mL和(30.3±14.9)cmH2O。平均最大尿流率(12.0±5.8)mL/s。16例(30.19%)术后恢复勃起功能。结论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操作简单,新膀胱功能良好,且在位置、形态及输尿管抗反流等方面接近正常膀胱,早、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都可接受,并提供满意的控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去带乙状结肠 膀胱 原位 根治性膀胱切除 并发症
下载PDF
回肠代输尿管术治疗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东 伊庆同 +2 位作者 张裕庆 朱汝健 龚旻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2-46,共5页
医源性长段输尿管狭窄临床上并不罕见,而原位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处理较为复杂和困难,采用回肠代输尿管术仍不失为有效的尿路修复重建方式。回顾性分析1例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患者男... 医源性长段输尿管狭窄临床上并不罕见,而原位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处理较为复杂和困难,采用回肠代输尿管术仍不失为有效的尿路修复重建方式。回顾性分析1例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后长段输尿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患者男性,66岁,因浸润性膀胱癌行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5月余,术后出现左侧输尿管原位新膀胱吻合处狭窄伴肾积水,遂行左肾穿刺造瘘术1月余。左侧顺行肾盂造影显示左侧输尿管长段狭窄(约10 cm),于2019年1月行开放左侧回肠代输尿管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30 min,术中出血约200 mL,术后4周拔除尿管,术后6周拔除左侧输尿管单J管。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腰痛、发热,复查血清肌酐正常,未出现代谢性并发症。术后70天行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检查显示双侧肾盂及输尿管未见扩张、积液,术后4个月行泌尿系B超检查提示左肾轻度积水、原位新膀胱残余尿20 mL,术后6个月行MRU检查显示左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轻度扩张、积液。本病例术后随访期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代输尿管 原位 去带乙状结肠膀胱 长段输尿管狭窄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全切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柏均 李陆安 +3 位作者 陆州 高志远 农礼铭 余和恒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514-515,共2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6例膀胱癌患者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疗效比较令人满意,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血管... 目的:探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疗效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6例膀胱癌患者用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及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治疗,对其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疗效比较令人满意,并发症主要包括心血管、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结论: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疗效满意,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减少并发症,对提高手术疗效是至关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根治性膀胱全切 乙状结肠原位膀胱
下载PDF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对超重肥胖男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
作者 杜建均 莫仁 +4 位作者 李鑫华 朱杰 李鑫 刘春晓 迟宁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背景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部分高危表浅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加膀胱容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本研究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对超重肥胖男性膀胱癌患者在... 背景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部分高危表浅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加膀胱容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目的本研究探讨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对超重肥胖男性膀胱癌患者在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及尿控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将患者分为正常体重(BMI≤25 kg/m2)15例、超重肥胖(BMI>25 kg/m2)24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所有患者术后定期随访,均随访满12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控尿能力及术后6个月的尿流动力学检查结果。结果超重肥胖组手术时间(331.45±76.43)min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291.67±41.6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重肥胖组患者术后感染及切口并发症6例(25.0%),正常体重组未出现术后感染及切口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患者新膀胱最大容量、充盈期膀胱压力、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昼、夜控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男性超重肥胖患者,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相对安全,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在可接受范围,新膀胱功能良好,控尿率满意,具有正常尿意,是一种可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 超重 肥胖 男性 膀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