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减清营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热毒血瘀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徒康宛 朱银芳 +2 位作者 俞萍 汤勤 严志涵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研究加减清营汤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的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58例确诊的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热毒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甘草酸二胺氯化钠保肝治疗,... 目的研究加减清营汤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的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58例确诊的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热毒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苦黄注射液、甘草酸二胺氯化钠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清营汤治疗。用动态浊度法检测58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内毒素水平,并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时间(PT)等。结果在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对内毒素水平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清营汤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清营汤 乙肝后肝硬化 内毒素 热毒瘀证
下载PDF
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中医辨治探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徒康宛 汤勤 +1 位作者 朱银芳 严志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8-1269,共2页
中医认为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热毒内蕴、瘀血内阻、气阴两伤,其基本病理特点是毒、瘀、虚。祛邪扶正为本病的基本大法,祛邪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泄热、利水祛湿等为主,扶正以健脾益气、养阴增液等为主。因此,... 中医认为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热毒内蕴、瘀血内阻、气阴两伤,其基本病理特点是毒、瘀、虚。祛邪扶正为本病的基本大法,祛邪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泄热、利水祛湿等为主,扶正以健脾益气、养阴增液等为主。因此,我们以清营泻热、凉血解毒、益气养阴为总的治疗大法,结合温病卫气营血理论,运用清营汤加减治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亦可防止其他肝硬化并发症的出现,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内毒素 辨证论治 清营汤
下载PDF
清营汤加减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春光 《光明中医》 2017年第24期3551-3553,共3页
目的探讨清营汤加减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5月280例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清营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清营汤加减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4年5月280例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原则分组,各纳入1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清营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营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体内内毒素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干预前后患者症状积分、凝血酶原时间。结果清营汤组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干预前两组体内内毒素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相近,P>0.05;干预后清营汤组体内内毒素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症状积分、凝血酶原时间相近,P>0.05;干预后清营汤组症状积分、凝血酶原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营汤加减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体内内毒素水平,改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营汤 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 体内内毒素水平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加减清营汤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佶伟 《亚太传统医药》 2017年第9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清营汤加减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营汤加减治疗,比... 目的:探讨清营汤加减对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营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水平、肝功能、凝血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内毒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凝血功能、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清营汤可有效降低乙肝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体内内毒素水平,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后肝硬化 内毒素 加减清营汤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清肠祛浊汤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探讨
5
作者 牛术仙 方红 +2 位作者 杜忠海 韩国华 徐庆会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4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清肠祛浊汤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102例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4例。三组患者均接受21 d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2患者加用乳果糖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清肠祛浊汤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效果及潜在机制。方法102例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34例。三组患者均接受21 d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2患者加用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加用清肠祛浊汤结肠滴注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ET)、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1的61.76%、对照组2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内毒素(0.18±0.06)EU/ml低于对照组1的(0.37±0.09)EU/ml、对照组2的(0.29±0.08)E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分别为(50.08±15.31)、(79.22±24.76)、(9.89±3.26)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的(77.80±29.84)、(180.89±50.25)、(24.56±8.76)pg/ml和对照组2的(78.41±25.31)、(147.85±13.80)、(18.79±7.0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祛浊汤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浆内毒素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 清肠祛浊汤 乳果糖 内毒素 因子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小肠微绒毛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任卫英 张顺财 +1 位作者 涂传涛 周康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分为2组: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组(n=22)和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组(n=18),另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小肠黏膜在光镜和... 目的观察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形态及超微结构的改变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CCl4诱导的肝硬化大鼠分为2组: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组(n=22)和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组(n=18),另取20只健康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小肠黏膜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果光镜下观察到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的大鼠小肠绒毛明显缩短,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观察到肝硬化伴内毒素血症的大鼠小肠壁超微结构明显受损,紧密连接缺失,细胞间隙扩大,肝硬化不伴内毒素血症大鼠的小肠绒毛形态以及超微结构与正常大鼠相比没有明显改变。结论肝硬化大鼠小肠黏膜损伤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 小肠黏膜形态 紧密连接
下载PDF
正肝汤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以及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建永 施琳琳 +3 位作者 徐虹 徐建军 张兆林 蒋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03-2006,I0012,共5页
目的:探讨正肝汤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以及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肝汤组,每组各30只。制备四氯化碳肝硬化大鼠模型,正肝汤组大鼠予正肝汤(1.5 g/100g/d)灌胃干预。对肝及小肠组织进行苏木素... 目的:探讨正肝汤对肝硬化大鼠内毒素血症以及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正肝汤组,每组各30只。制备四氯化碳肝硬化大鼠模型,正肝汤组大鼠予正肝汤(1.5 g/100g/d)灌胃干预。对肝及小肠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染色,采用鲎试剂法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摘取肠系膜淋巴结以及适量肝脾组织置血平板培养进行肠道细菌移位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中胶原纤维广泛增生,纤维间隔相互连接,徦小叶形成,肠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增多,绒毛萎缩、脱落。正肝汤组大鼠的肝脏胶原增生程度分级以及肠黏膜损伤指数(Ogura评分)与模型组相比较显著下降,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正常组大鼠的内毒素阳性率和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均为0%,肝硬化模型组的内毒素阳性率和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分别为55.6%和66.7%,与正常组相比较均显著增高,均P<0.01。正肝汤组的内毒素阳性率和肠道细菌移位阳性率分别为10%和0%,与模型组相比较均显著降低,分别P<0.05和P<0.01。结论:正肝汤能显著减轻肝硬化大鼠肝脏中的胶原沉积以及肠黏膜损伤,改善内毒素血症以及肠道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肝汤 肝硬化 内毒素 肠道细菌移位 肠黏膜通透性
下载PDF
内毒素血症在大鼠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红 赵龙凤 韩德五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355,T001,共4页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在大鼠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饮水中加入硫代乙酰胺(TAA) ,另一组同时小剂量注射脂多糖 (LPS) ,以观察其对肝硬化形成的影响。结果 :TAA可使动物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脏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且二...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在大鼠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饮水中加入硫代乙酰胺(TAA) ,另一组同时小剂量注射脂多糖 (LPS) ,以观察其对肝硬化形成的影响。结果 :TAA可使动物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脏胶原蛋白含量明显增高 ,且二者存在直线相关 ;血浆和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 - 1(ET - 1)、一氧化氮 (NO)、丙二醛 (MDA)含量均增加 ,而且血浆中各成分含量均与内毒素血症呈正相关 ;在TAA +LPS组动物唯有TNFα浓度和胶原蛋白含量明显高于TAA组。结论 :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内毒素可能主要通过激活枯否细胞分泌TNFα发挥其作用 ,但ET - 1、NO和自由基也参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乙酰胺 肝硬化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 自由基 内毒素 大鼠
下载PDF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继雄 邓亚芳 +1 位作者 方亮 周帆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53-455,459,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诊治肝硬化合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2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诊治肝硬化合并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患者68例,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单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和乳果糖口服液,对比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2%高于对照组的67.6%(χ^2=9.56,P〈0.05)。治疗后,2组患者ET、TNF-α、IL-1α、IL-6及ALT、AST、TBi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凝血功能指标P TA明显高于治疗前,PT、APT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乳果糖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三联活菌 乳果糖 肝硬化 内毒素 肠源性 肝功能 功能
下载PDF
清下法治疗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凤林 杨宏志 +2 位作者 吴伟康 李杨湄 招柏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清下法对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中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1组30例、研究2组及对照组各20例,研究1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服用清下法中药共2周;研究2组在常规综合治疗1周后,服用清下法中... 目的:探讨清下法对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中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1组30例、研究2组及对照组各20例,研究1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服用清下法中药共2周;研究2组在常规综合治疗1周后,服用清下法中药1周;对照组仅采取常规综合治疗。结果:研究组在改善患者腹胀、大便干结方面效果更佳(P<0.05),在降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2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治疗1周后血LPS、TNF-α、IL-6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三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血LPS、TNF-α、IL-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研究组在降低血LPS方面疗效更佳(P<0.01)。结论:清下法可减少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内毒素及炎症介质的释放,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清下法 抗生素 内毒素
下载PDF
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被引量:14
11
作者 梅爱敏 宋立刚 +1 位作者 王瑞婷 张淑慧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辅助应用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测定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血浆中IL 1α、IL 6、TNFα...  目的:探讨常规保肝治疗基础上辅助应用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应用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测定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血浆中IL 1α、IL 6、TNFα的 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各观察指标的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中各观 察指标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血浆中各观察指标的含量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口服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可以明显降 低血浆中内毒素的水平,减少生物活性介质IL 1α、IL 6和TNFα的释放,促使肝功能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双歧三联活菌 内毒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Α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黄芩煎剂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预防性实验的量效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昳 邱根全 +2 位作者 何锦妮 叶峰 杨雪亮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研究黄芩煎剂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形成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四氯化碳联合胆固醇、乙醇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将鼠模型分为黄芩煎剂大剂量组(12g/kg)、中剂量组(6g/kg)、小剂量组(3g/kg)、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诺氟沙... 目的研究黄芩煎剂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形成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量效关系。方法四氯化碳联合胆固醇、乙醇建立肝硬化大鼠模型,将鼠模型分为黄芩煎剂大剂量组(12g/kg)、中剂量组(6g/kg)、小剂量组(3g/kg)、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及诺氟沙星组。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检测血清内毒素水平、肝功能变化以及肝脏的纤维化程度。结果治疗结束时,黄芩煎剂大、中、小剂量组及诺氟沙星组大鼠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大鼠体重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内毒素血症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ALT水平上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白蛋白(AL)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其中大剂量组的预防效果最好,中、小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别,诺氟沙星组疗效最差。结论黄芩煎剂能够预防大鼠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形成,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肝硬化 内毒素 预防 量效关系
下载PDF
肝硬化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陶亮 龚环宇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4,共6页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而国外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当机体...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为组织学特征的进行性慢性肝病,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硬化为主,而国外以酒精性肝硬化多见。当机体发生肝硬化时,由于肠道细菌过度生长、肠道黏膜通透性增高、内毒素灭活功能减退等原因导致肠道的细菌及其相关产物(如内毒素)突破肠道屏障,从肠道转移到肠系膜淋巴结及其他肠外器官,从而形成细菌移位及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进入循环系统的内毒素又可以进一步加重肝细胞损害,促进门静脉高压形成,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 内毒素 发生机制 进展
下载PDF
GRP78在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心脏病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丽丽 吕敏丽 +8 位作者 张慧英 王黎敏 田小霞 贾建桃 冀菁荃 来丽娜 宋丽华 韩德五 JI Cheng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77-582,共6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心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51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同期正常对照组。于第8周检测大鼠心功能;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肝硬化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引发心脏病变中的作用。方法:51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8周组和同期正常对照组。于第8周检测大鼠心功能;检测各组心肌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水平;甲苯胺蓝染色和van Giesan染色分别观察心肌细胞数量的变化和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组织GRP78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随肝硬化病程进展:(1)肝硬化8周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及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LV dp/dtmax)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2)心肌组织中TNF-α、MDA、CVF、GRP78蛋白和HIF-1α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模型各组心肌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4)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分别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同型半胱氨酸(Hcy)、TNF-α、GRP78和MDA呈显著正相关(P<0.05);(5)GRP78蛋白分别与HIF-1α、Hcy、MDA、ALT和CVF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肝硬化大鼠伴发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内质网应激和GRP78表达增加,后者可能是引起心肌重构、导致心脏功能变化的关键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源性内毒素 糖调节蛋白78 心肌重构
下载PDF
缓下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枚 田生望 +2 位作者 林冰 何玲 王宗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33-334,共2页
观察中医缓下法治疗CHB、LC内毒素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缓下法是用柴胡汤制剂(口服液)10ml,一日三次,联合玄明粉(无水硫酸钠胶囊)2-5粒,一日一次,晚睡前口服,疗程3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内毒素及主要肝功能指标,设健康者为对... 观察中医缓下法治疗CHB、LC内毒素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缓下法是用柴胡汤制剂(口服液)10ml,一日三次,联合玄明粉(无水硫酸钠胶囊)2-5粒,一日一次,晚睡前口服,疗程3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内毒素及主要肝功能指标,设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该法能明显降低血清内毒素,改善肝功能,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内毒素明显降低;其降低水平和肝功能改善程度显示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前者P<0.01,后者P<0.05或 P<0.01。缓下法是治疗慢性乙肝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有效方法并有明显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下法 慢性乙肝 内毒素 肝功能
下载PDF
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辅助治疗肝硬化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梅爱敏 宋立刚 +1 位作者 肖君 王瑞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83-84,共2页
选择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肝硬化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应用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血浆中IL-1α、IL-6、TNF-α的水平;... 选择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肝硬化的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应用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技术测定血浆中IL-1α、IL-6、TNF-α的水平;观察实验组用药前后临床腹泻症状。实验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用药后患者临床腹泻症状明显好转率达96%。提示口服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可以明显降低血浆中内毒素的水平,促使肝功能好转,并可直接改善肠道的菌群失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双歧三联活菌 内毒素
下载PDF
中药肝复康对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预防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忠 沈忠义 +1 位作者 关凤林 裴德恺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观察抗肝纤维化中药肝复康对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预防作用。 方法 :实验分 3组 ,Ⅰ组 :正常对照组 ;Ⅱ组 :肝硬化模型组 ;Ⅲ组 :肝复康预防组。观察指标包括血清内毒素、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含量 ,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目的 :观察抗肝纤维化中药肝复康对实验性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预防作用。 方法 :实验分 3组 ,Ⅰ组 :正常对照组 ;Ⅱ组 :肝硬化模型组 ;Ⅲ组 :肝复康预防组。观察指标包括血清内毒素、一氧化氮、血浆内皮素含量 ,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 结果 :Ⅱ组上述各指标水平均明显增高 ,而Ⅲ组均呈不同程度的低值 ,与Ⅱ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 ,预防应用肝复康能显著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纤维组织的形成。 结论 :中药肝复康用于慢性肝病的预防 ,可将抗内毒素血症与抗肝纤维化结合起来 ,有望阻断甚至逆转慢性肝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复康 肝硬化 内毒素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胆汁酸对肝硬化大鼠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建强 张志坚 +3 位作者 王雯 林克荣 朱金照 林晴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观察胆汁酸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37只肝硬化及30只健康大鼠均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组、甘氨胆酸组(均给予胆汁酸70mg·kg-1·d-1)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2周。测定胆汁分泌速度、末... 目的观察胆汁酸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细菌移位和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37只肝硬化及30只健康大鼠均随机分为熊去氧胆酸组、甘氨胆酸组(均给予胆汁酸70mg·kg-1·d-1)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治疗2周。测定胆汁分泌速度、末端回肠细菌总数、细菌移位率及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肝硬化大鼠胆汁分泌速度显著低于健康大鼠(P<0.01),给予胆汁酸治疗后,速度增至正常水平。肝硬化大鼠比健康大鼠的回肠细菌总量显著增高(P<0.01),而给予胆汁酸后则降至正常水平。给予胆汁酸的肝硬化大鼠细菌移位率及血浆内毒素水平均较肝硬化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大鼠熊去氧胆酸组和甘氨胆酸组间上述指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大鼠结合型或非结合型胆汁酸均可以增加胆汁分泌、抑制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减少细菌移位、内毒素血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酸类和盐类 细菌移位 内毒素
下载PDF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效果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宝生 高美丽 +2 位作者 贺新竹 赵严亮 张龙 《传染病信息》 2022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效果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清内毒素和炎性因子水平、肠黏膜屏障功能、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2组血清内毒素、TNF-α、IL-6、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血浆D-乳酸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血清内毒素、TNF-α、IL-6、DAO、血浆D-乳酸水平下降幅度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3.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6/30)(P<0.05)。2组治疗期间顽固性便秘、荨麻疹、过敏反应、上腹部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乙肝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有助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原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氏酵母菌 熊去氧胆酸胶囊 乙肝肝硬化内毒素 肠黏膜屏障功能 炎性因子 原发性腹膜炎 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的机制及干预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陶林 陈东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409-1411,共3页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散性肝病,其主要组织学表现是肝脏的纤维组织弥散性增生。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的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不断进展,发生内毒素血症的概率逐渐增大,也加速肝硬化进展。内毒素水平与Child-Pugh... 肝硬化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散性肝病,其主要组织学表现是肝脏的纤维组织弥散性增生。肝硬化患者随着肝功能的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的不断进展,发生内毒素血症的概率逐渐增大,也加速肝硬化进展。内毒素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存在正相关关系,分级越高,血清内毒素水平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内毒素 肠道细菌过度生长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