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肝病毒S基因区反义寡核苷酸对表面抗原表达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陆东东 夏正香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30-30,42,共2页
关键词 乙肝病毒 s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表面抗原 表达
下载PDF
乙肝病毒前S/S抗原的重组表达质粒对HBV转基因小鼠的免疫治疗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陶友 陈敏 +5 位作者 赵连三 王松 陈守春 何芳 刘丽 唐红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44-847,共4页
目的:观察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S2S和pcDNA3.1-S1S2S对HBVDNA复制和抗原表达的抑制效果.方法:以能表达乙肝表面抗原主蛋白S(HBsAg)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为骨架,构建了分别含有HBV前S1抗原和/或前S2抗原编码基因的pcDNA3.1-S1S2S,pcDNA3.1... 目的:观察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S2S和pcDNA3.1-S1S2S对HBVDNA复制和抗原表达的抑制效果.方法:以能表达乙肝表面抗原主蛋白S(HBsAg)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为骨架,构建了分别含有HBV前S1抗原和/或前S2抗原编码基因的pcDNA3.1-S1S2S,pcDNA3.1-S2S,并各以100μg肌肉接种C57BL/6HBVDNA转基因小鼠,2,4wk后各加强免疫1次.然后动态检测小鼠血清HBVDNA水平的变化、抗-HBs和前S2抗体的诱生,以及肝组织内HBsAg、前S2抗原的消长情况.结果:小鼠肝组织内HBsAg,前S2抗原呈逐渐减弱的趋势,8wk后各有1/3的小鼠已不能检出.pcDNA3.1-S1S2S组接种后4,8,12wk抗-HBs阳转率分别为50%、67%、100%,明显高于pcDNA3.1-S2S组(17%、33%、50%)(P<0.05);而前S2抗体阳转率均低于17%.接种后8wk,12wk,pcDNA3.1-S1S2S组和pcDNA3.1-S2S组小鼠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均低于自身接种前、接种后4wk以及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S2S和pcDNA3.1-S1S2S接种,能够抑制转基因小鼠体内的HBV复制,而重组质粒中S1基因的共表达使抑制作用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表达质粒 HBV转基因小鼠 治疗效应 乙肝病毒 pcDNA3 s抗原 HBV前s1抗原 抗-HBs阳转率 s2抗原 表面抗原主蛋白 C57BL/6 DNA水平 血清HBV HBsAg 真核表达质粒 DNA复制 s2抗体 抗体阳转率 HBV复制 接种后 抑制效果
下载PDF
乙肝病毒pre-S1基因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3
作者 甘云辉 徐亮 夏冬 《现代临床医学》 2011年第1期8-10,共3页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它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Hepadnavirus)科中哺乳动物病毒属的一员,其外膜蛋白基因包括s蛋白、前S1蛋白(pre—S1)和前s2蛋白(pre...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传染病,它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Hepadnavirus)科中哺乳动物病毒属的一员,其外膜蛋白基因包括s蛋白、前S1蛋白(pre—S1)和前s2蛋白(pre—S2)3种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s1基因 乙型病毒性肝炎 脱氧核糖核酸 外膜蛋白基因 s2蛋白 s1蛋白 肝脏炎症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小蛋白S基因导入番茄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于源华 何秀霞 +3 位作者 郭中满 陆一鸣 李彦舫 果洪宇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2-75,共4页
 以丽春番茄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以农杆菌菌株EHA105(包含质粒pBin438S)为载体,将乙肝表面抗原小蛋白S基因导入番茄组织中.基本培养基采用MS+6-BA1 0mg/L+IAA0 2mg/L,在共培养时加入乙酰香酮100μmol/L作为诱导剂,经过组织培养得到...  以丽春番茄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以农杆菌菌株EHA105(包含质粒pBin438S)为载体,将乙肝表面抗原小蛋白S基因导入番茄组织中.基本培养基采用MS+6-BA1 0mg/L+IAA0 2mg/L,在共培养时加入乙酰香酮100μmol/L作为诱导剂,经过组织培养得到转基因植株.对转化植株基因组进行的分子学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有可能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该转基因遗传体系的建立为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乙肝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春番茄 乙肝表面抗原小蛋白s基因 基因
下载PDF
SARS病毒S蛋白编码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贾雪梅 钱超 +4 位作者 卢春 姚堃 曾怡 黄丽 姜平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5-417,F002,共4页
目的 克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病毒纤突蛋白S氨基端编码序列 ,并将其置于大肠杆菌作融合表达 ,为快速检测SARS病人IgM提供抗原。方法 从GenBank获得SARS病毒BJ0 1株纤突蛋白S基因序列 ,人工合成其氨基端 5 0 1bp双链DNA序列 ,在 ... 目的 克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病毒纤突蛋白S氨基端编码序列 ,并将其置于大肠杆菌作融合表达 ,为快速检测SARS病人IgM提供抗原。方法 从GenBank获得SARS病毒BJ0 1株纤突蛋白S基因序列 ,人工合成其氨基端 5 0 1bp双链DNA序列 ,在 5’和 3’端分别引入BamHⅠ、XhoⅠ酶切位点。常规法将其克隆到 pBluescriptⅡSK(+)质粒中进行核酸序列测定 ,进一步将其克隆进原核表达载体pGEX 6 p 1中 ,构建含S蛋白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重组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鉴定后转化大肠杆菌 (E .coli)BL2 1感受态细胞 ,以异丙基硫代 β D 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 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 ,克隆的 5 0 1bp基因序列与基因数据库中所登记的BJ0 1毒株序列呈现 10 0 %同源性。IPTG诱导后的菌体 ,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显示有一个大小为 4 2ku的融合表达蛋白产生。结论 S蛋白氨基端 5 0 1bp编码基因在E .coli中获得正确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室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s蛋白编码基因 大肠杆菌 克隆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基因表达 纤突蛋白s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对慢乙肝病毒携带者接种前S/S2外壳蛋白与外壳逃逸突变株的出现无关
6
作者 姜太一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1年第5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乙肝病毒 病毒携带者 病毒接种 s/s2外壳蛋白 外壳逃逸突变株 基因
下载PDF
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李建国 马振勇 +1 位作者 李霞 陈永红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5年第2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率 s1抗原 应用研究 s1蛋白 乙型肝炎 表面抗原 慢性肝炎 应用前景 高发区 携带者
下载PDF
血清类粘蛋白2下调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转录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洪源 成军 +2 位作者 杨倩 刘妍 王建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类粘蛋白2(ORM2)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HBV-SP Ⅰ)转录的激活作用. 方法:以我实验室前期得到的HBV-SP Ⅰ的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ORM2的基因编码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血清类粘蛋白2(ORM2)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HBV-SP Ⅰ)转录的激活作用. 方法:以我实验室前期得到的HBV-SP Ⅰ的酵母单杂交系统筛选结果为基础,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ORM2的基因编码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ORM2编码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pcDNA3.1(-)- ORM2载体;将该质粒与SP Ⅰ的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 报告载体pCAT3-SP Ⅰ共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系, 并以pCAT3-SP Ⅰ单独转染HepG2细胞系作为对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T的表达活性. 结果:pCAT3-SPⅠ在HepG2细胞中能够启动CAT的表达; 共转染实验pCAT3-SP Ⅰ+pcDNA3.1(-)-ORM2组CAT 的表达活性较pCAT3-SP Ⅰ下降了81.9%. 结论:OKM2蛋白具有对HBV-SP Ⅰ的反式抑制作用.本实验验证了我室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HBV-SP Ⅰ特异结合蛋白的结果,为进一步了解HBV-SP Ⅰ的转录调控机制及其与SP Ⅰ结合的反式作用因子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类粘蛋白2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基因启动子I ORM2 HBV 转录活性 基因编码
下载PDF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15/60编码基因核酸疫苗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宏轩 张西臣 +2 位作者 尹继刚 李建华 杨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57-1361,共5页
将编码CP15 / 6 0的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 15 / 6 0 ,然后经鼻粘膜免疫怀孕成年山羊 ,观察其免疫应答的产生情况及其对后代的保护力。结果为抗CP15 / 6 0抗体存在于免疫山羊的血浆和初乳中。pcDNA3 15 / ... 将编码CP15 / 6 0的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重组质粒pcDNA3 15 / 6 0 ,然后经鼻粘膜免疫怀孕成年山羊 ,观察其免疫应答的产生情况及其对后代的保护力。结果为抗CP15 / 6 0抗体存在于免疫山羊的血浆和初乳中。pcDNA3 15 / 6 0经鼻粘膜免疫的怀孕山羊产生的免疫力能传给子代 ,使子代对微小隐孢子虫 (Cryp tosporidiumparvum)感染产生保护。CP15 / 6 0 DNA免疫母羊的后代比非免疫母羊的后代排出卵囊少且排卵时间短。这就表明重组质粒pcDNA3 15 /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隐孢子虫 子孢子 表面蛋白 CPl5/60编码基因 核酸疫苗 鼻粘膜接种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大蛋白LHBs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中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志东 王亚 李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4期1628-1629,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编码的表面大蛋白(LHBs)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对上述标本进行LHBs和HBV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的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编码的表面大蛋白(LHBs)对诊断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7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进行检测,采用ELISA法,对上述标本进行LHBs和HBV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的检测。结果不同HBV-M模式的HBV DNA与LHBs的检出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BVDNA拷贝数与LHBs的表达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 LHBs与HBV DNA呈较好的相关性,是一个指示HBV复制水平的血清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乙肝病毒s基因编码的表面大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DNA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和前S1融合基因转基因细胞系的建立与细胞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田淑芳 刘文军 +8 位作者 杨芙蓉 宗芳 李军 阮薇琴 陈红 王文 王秀平 张陵林 阮力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9-303,共5页
构建了 pCHBSSIG质粒 ,其特点是CMV立即早期启动子调控乙型肝炎 (乙肝 )表面抗原S +前S1融合基因在前 ,SV40早期启动子调控GS扩增基因在后 ,此质粒转化到CHO dhfr-细胞中 ,经克隆加MSX及MTX筛选、扩增 ,建立了 7个高效表达乙肝表面抗原... 构建了 pCHBSSIG质粒 ,其特点是CMV立即早期启动子调控乙型肝炎 (乙肝 )表面抗原S +前S1融合基因在前 ,SV40早期启动子调控GS扩增基因在后 ,此质粒转化到CHO dhfr-细胞中 ,经克隆加MSX及MTX筛选、扩增 ,建立了 7个高效表达乙肝表面抗原S及前S1融合蛋白细胞系GdSS1,并检测了其中GdSS1 18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 ,结果表明 :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无致瘤性 ,遗传稳定 ,电镜下可观察到 2 2nm的颗粒 ,纯化后的蛋白在SDS PAGE及Westernblot中显示出特异性的 2 7kD、30kD乙肝表面抗原S和前S1的融合蛋白带。主蛋白的反向被动血凝(RPHA)滴度为 1∶2 5 6~ 1∶5 12 ,前S1蛋白的ELISA滴度为 1∶1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PLUs%Pres1融合蛋白 基因细胞系 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对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和前S_1抗原的区别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宇 杨延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22期2446-2447,共2页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乙肝前S1、HBV-DNA,探讨LHBs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以及乙肝前S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LHBs)、乙肝前S1、HBV-DNA,探讨LHBs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LHBs以及乙肝前S1,采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两对半,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HBV-DNA进行检测。结果 (1)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LHBs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LHBs与HBV-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DNA的检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Bs可以弥补由于乙肝病毒变异引起的HBeAg检测的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乙肝患者肝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 乙肝s1 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醇
下载PDF
链球菌表面蛋白GapC编码基因克隆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润 郝保青 +1 位作者 严丹红 农向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0-91,共2页
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发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它的某些代谢产物及某些组成成分均与其毒力因子密切相关。有些毒力因子还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M蛋白作为一种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和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脂磷壁酸(LTA)作为各种链... 链球菌是引起奶牛乳房炎发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它的某些代谢产物及某些组成成分均与其毒力因子密切相关。有些毒力因子还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M蛋白作为一种毒力因子,具有抗吞噬和抗吞噬细胞内的杀菌作用;脂磷壁酸(LTA)作为各种链球菌抗原的载体,能将抗原结合于内脏组织引起免疫病损害;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es)能分解细胞间质的透明质酸,使病菌易于在组织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球菌 基因克隆 表面蛋白 透明质酸酶 编码 毒力因子 内脏组织 奶牛乳房炎
下载PDF
乙肝病毒C基因型至少分两个亚组
14
作者 严有望 李少安 《生物制品快讯》 2004年第8期9-9,共1页
关键词 乙肝病毒 C基因 s蛋白 特异性氨基酸序列
下载PDF
人核糖体蛋白S13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作者 翟惠虹 郭新宁 +3 位作者 时永全 杨力 胡建国 樊代明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19-322,共4页
目的 :克隆人核糖体蛋白S13(RPS13)cDNA片编码区全长序列 ,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以进一步研究RPS13基因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法扩增RPS13cDNA片段编码区全长序列 ,DNA重组技术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目的 :克隆人核糖体蛋白S13(RPS13)cDNA片编码区全长序列 ,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以进一步研究RPS13基因与胃癌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RT -PCR法扩增RPS13cDNA片段编码区全长序列 ,DNA重组技术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RT -PCR法成功扩增了RPS13cDNA片段编码区全长序列 ,经DNA序列分析 ,证实与文献报道的人RPS13编码区序列一致。目的基因分别按正、反两个方向亚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并经酶切鉴定证实。结论 :成功克隆了人RPS13编码区全长基因序列 ,并构建了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核糖体蛋白s13 编码基因 克隆 真核表达载体 构建 反转录PCR
下载PDF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的若干研究状况
16
作者 刘水渠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233-1233,共1页
关键词 乙肝病毒抗原抗体 HBeAg(-) HBsAG(%PLUs%) 前C基因变异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疫苗 HBCAG s基因区变异
下载PDF
对水稻4号染色体一个编码S位点相关的受体样蛋白激酶基因簇的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7
作者 雷海燕 周波 +1 位作者 洪国藩 韩斌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11期1346-1350,共5页
通过对水稻 (OryzasativaL .) 4号染色体一段 32 3kb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在其中 10 8kb的区域内发现了一个由 14个编码S位点相关的受体样蛋白激酶 (SRK)基因组成的基因簇。RT_PCR实验证明了这 14个基因中有 9个基因表达 ,并且这 9个基因... 通过对水稻 (OryzasativaL .) 4号染色体一段 32 3kb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在其中 10 8kb的区域内发现了一个由 14个编码S位点相关的受体样蛋白激酶 (SRK)基因组成的基因簇。RT_PCR实验证明了这 14个基因中有 9个基因表达 ,并且这 9个基因有不同的表达模式 :其中 2个基因主要在生殖器官中表达 ,而另外 7个基因在水稻的营养和生殖器官中均有表达。对这些基因的预测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表明他们的细胞外受体部分均和甘蓝的SLG蛋白高度同源 ,而细胞内的激酶区都包含有丝氨酸 /苏氨酸激酶中特异的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4号染色体 编码 基因 受体样激酶蛋白 s位点受体激酶 s位点糖蛋白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前S2基因变异与肝病进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姚佩君 张志波 高建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191-2192,共2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前 S2区全长165 bp,编码前S2蛋白的55个氨基酸。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中蛋白,前S1、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大蛋白。有前S/S基因变异的HBV感染者,HBV DNA复制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前 S2区全长165 bp,编码前S2蛋白的55个氨基酸。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中蛋白,前S1、前S2和S基因共同编码大蛋白。有前S/S基因变异的HBV感染者,HBV DNA复制与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分泌似乎是分离的[1],临床上检测前S2抗原可弥补因病毒变异和其他原因造成的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 HBeAg)阴性的“误寻”,尤其在隐匿性HBV感染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E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s2基因变异 s s基因变异 HBV感染者 s2蛋白 乙肝表面抗原 DNA复制
下载PDF
HBsAg/截短型HCV核心蛋白融合基因对番茄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何乃彦 于源华 +2 位作者 张晓 于鹏 张振民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0期4022-4025,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HCV核心蛋白融合基因在植物中表达乙肝丙肝双价抗原的可能性,以期为进一步研制植物乙肝丙肝双价口服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应用重组PCR技术将乙肝病毒(HBV)S基因连接在丙肝病毒(HCV)截短型...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HCV核心蛋白融合基因在植物中表达乙肝丙肝双价抗原的可能性,以期为进一步研制植物乙肝丙肝双价口服疫苗打下基础。[方法]应用重组PCR技术将乙肝病毒(HBV)S基因连接在丙肝病毒(HCV)截短型核心蛋白序列的5'端,2者通过柔性肽(Gly4Ser)2序列相连,构建成融合基因BC。将融合基因BC克隆到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Bin438上,获得pBin438BC,然后用冻融法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侵染丽春番茄子叶和下胚轴,经预培养、共培养、脱菌培养、筛选培养、生根培养,提取抗性植株基因组DNA,进行PCR及PCR-Southern检测。[结果]获得了9株抗卡那霉素的番茄植株,5株获得阳性信号。[结论]初步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番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s基因 肝病毒核心蛋白 融合基因 农杆菌 基因番茄
下载PDF
HBsAg/截短型HCV核心蛋白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番茄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秀霞 于源华 +2 位作者 于鹏 张晓 张振明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8年第07X期41-44,共4页
探索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HCV核心蛋白融合基因在植物中表达乙肝丙肝双价抗原的可能性.以期为进一步研制植物乙肝丙肝双价口服疫苗打下基础。利用重组PCR技术将乙肝病毒(HBV)S基因连接在丙肝病毒(HCV)截短型核心蛋白序列的5′端,二... 探索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截短型HCV核心蛋白融合基因在植物中表达乙肝丙肝双价抗原的可能性.以期为进一步研制植物乙肝丙肝双价口服疫苗打下基础。利用重组PCR技术将乙肝病毒(HBV)S基因连接在丙肝病毒(HCV)截短型核心蛋白序列的5′端,二者通过柔性肽(Gly4Ser)2序列相连,构建成-融合基因BC,测序结果正确。将融合基因BC克降到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上,获得pBin438BC,然后用冻融法将其转入根癌农杆菌EHA105中,采用叶盘法转化番茄。获得了15株抗卡那霉素的番茄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PCR及Southern检测,8株获得阳性信号,表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了番茄基因组中。提取阳性植株的总蛋白.经透析后.将适当浓度蛋白质点在PVDF膜上,用Dot-ELISA方法验证番茄中表达蛋白的活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番茄中有重组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s基因 肝病毒核心蛋白 融合基因 农杆菌 基因番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