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血磷脂酰胆碱在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磊 武玉晶 +4 位作者 范志娟 康华 王宇凡 刘树业 单忠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24期2629-2633,2637,共6页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类物质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乙型肝炎患者141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20例、乙肝肝硬化组34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87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分...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类物质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乙型肝炎患者141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20例、乙肝肝硬化组34例、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87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各组受试者静脉血中肝功相关指标[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游离胆红素(IBil)、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甲胎蛋白(AFP)及LPC 14:0、LPC 15:0、LPC 16:0、LPC 17:0、LPC 18:0的含量,利用受试者工作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患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4组受试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肝功相关指标、AFP、LPC类物质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组LPC 14:0、LPC 16:0、LPC 18:0含量均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组(P均<0.05),且CTP分级B级患者LPC 16:0和LPC 18:0含量明显高于同级乙肝肝硬化组(P均<0.05)。LPC 14:0、LPC 16:0、LPC 18:0诊断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的AUC分别为0.725(95%CI[0.606,0.843])、0.873(95%CI[0.807,0.936])和0.785(95%CI[0.693,0.876])。结论 LPC类物质对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含量高低能够反映肝脏损伤状态和储备功能,不同CTP分级患者间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肝细胞肝癌 溶血磷脂酰胆碱 诊断
下载PDF
IVIM-DWI及多层螺旋CT与肝细胞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崇保 庞勇 唐煌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多层螺旋CT(MSCT)与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HCC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VIM-DWI检查... 目的探究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多层螺旋CT(MSCT)与肝细胞肝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HCC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VIM-DWI检查与MSCT检查。10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为MVI阳性38例,MVI阴性62例。比较两组IVIM-DWI、MSCT定性、定量参数分析的差异,并通过ROC曲线分析IVIM-DWI定量参数、MSCT定量参数及联合数据对HCC存在MVI的诊断价值。结果MVI阳性组边缘毛糙、瘤周低信号、瘤周强化、存在晕征高于MVI阴性组(P<0.05),肿瘤包膜低于MVI阴性组(P<0.05)。两组D、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VI阳性组ADC、D低于MVI阴性组(P<0.05)。MVI阳性组动脉期CT值低于MVI阴性组(P<0.05),延迟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肿瘤大小高于MVI阴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D、D、f、延迟期CT值、门静脉期CT值、动脉期CT值、肿瘤大小诊断HCC存在MVI的AUC分别为0.775、0.856、0.609、0.565、0.708、0.728、0.643、0.705。MSCT参数、IVIM-DWI参数、联合数据诊断HCC存在MVI的AUC分别为0.809、0.832、0.920,均具有较好准确性。结论IVIM-DWI、MSCT定性、定量参数均与HCC患者MVI相关,而IVIMDWI、MSCT诊断MVI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诊断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多层螺旋CT 微血管侵犯 相关性
下载PDF
NLR、PLR、SII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影响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的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佩洁 李泽信 +2 位作者 游焜 耿晓芳 王建国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88-93,共6页
目的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影响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11... 目的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液中的表达水平,探究影响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110例纳入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出现复发、转移及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42例)和预后良好组(68例)。另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肝脏良性疾病手术患者12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前NLR、PLR、SII表达水平;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LR、PLR、SII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测对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前NLR、PLR、SII水平为6.92±2.16、167.90±33.21、432.52±56.22,高于对照组的3.13±0.84、110.11±24.26、326.40±20.35(t=18.310、15.465、19.898,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OR=1.822,95%CI:1.295~2.563)、PLR(OR=1.037,95%CI:1.015~1.060)、SII(OR=1.007,95%CI:1.002~1.012)水平升高为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NLR、PLR、SII单独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862、0.813、0.904(均P<0.001),灵敏度分别为80.95%、85.71%、74.16%、82.10%,特异度分别为77.94%、77.94%、77.94%、95.59%。结论NLR、PLR、SII升高为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NLR、PLR、SII单独以及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乙肝相关性肝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肝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下载PDF
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相关性肝癌行TACE术后复发转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陈煌祥 曾文龙 +3 位作者 郭剑洋 修喆 陈小鹏 涂桂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相关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复发转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龙岩市第二医院行TACE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 目的观察抗乙肝病毒治疗对乙肝相关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复发转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龙岩市第二医院行TACE治疗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50例,依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观察组术后采用抗乙肝病毒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4周,随访1年。比较2组近期疗效,术后不同时点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肝功能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术后复发转移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2.00%(χ^(2)=5.357,P=0.021)。术后4周,2组CD4^(+)、CD4^(+)/CD8^(+)、NK高于术后当天,CD8^(+)与AST、ALT、TBil水平低于术后当天,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访1年,观察组术后复发转移率为4.00%(1/25),低于对照组的32.00%(8/25)(χ^(2)=4.878,P=0.027)。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在TACE术后采用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率,还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肝癌 动脉化疗栓塞术 乙肝病毒 术后复发转移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及肝细胞配体B2在乙肝-肝纤维化-肝癌患者中的表达
5
作者 李凤 李恒力 +3 位作者 张宪峰 李宁 台剑熊 鲍鸿斌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85-493,共9页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肝细胞配体B2(Ephrin-B2)在“肝炎-肝纤维化-肝癌”轴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与肝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0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肝纤维化组(200例)、肝细胞癌组(200...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ADAM10)、肝细胞配体B2(Ephrin-B2)在“肝炎-肝纤维化-肝癌”轴中的表达以及二者与肝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00例HBV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肝纤维化组(200例)、肝细胞癌组(200例),将肝纤维化组进一步分为以下4个亚组:乙型肝炎组(56例)、轻度纤维化组(87例)、中度纤维化组(34例)、肝硬化组(23例),另外选取20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比组间血清ADAM10、Ephrin-B2、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免疫组化检测健康肝组织、乙肝不同分级肝纤维化肝组织、肝癌组织间ADAM10与Ephrin-B2表达。采用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皮尔逊相关性检测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诊断价值分析。结果ADAM10、Ephrin-B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白蛋白(ALB)、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在乙型肝炎组、轻度肝纤维化组、中度肝纤维化组、肝硬化、肝细胞癌组依次升高,且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显示ADAM10、Ephrin-B2二者阳性表达在乙肝肝纤维化组织与肝癌组织中显著高于健康肝组织,且随着乙肝肝纤维化的进展Ephrin-B2、ADAM10表达显著升高。ADAM10高表达组和Ephrin-B2高表达组AST、ALT、PT、ALB、LN、Ⅳ-C、HA、PC-Ⅲ显著高于ADAM10低表达组和Ephri-B2低表达组(P<0.05)。患者血清ADAM10与Ephrin-B2呈显著正相关(P<0.05),ADAM10、Ephrin-B与血清AST、ALT、PT、ALB、LN、Ⅳ-C、HA、PC-Ⅲ以及肝纤维化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ADAM10、Ephrin-B2、AST、ALT、PT、ALB、LN、Ⅳ-C、HA、PC-Ⅲ为HBV感染患者患“肝炎-肝纤维化-肝癌”轴进展的影响因素。ADAM10诊断肝纤维化、肝细胞癌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0、0.713,敏感度为0.821、0.794,特异度为0.577、0.639;Ephrin-B2诊断肝纤维化、肝细胞癌AUC为0.663、0.730,敏感度为0.757、0.834,特异度为0.651、0.693。结论ADAM10、Ephrin-B2与“肝炎-肝纤维化-肝癌”轴进展呈递增表达关系,ADAM10、Ephrin-B2可能在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DAM10、Ephrin-B2有希望成为“肝炎-肝纤维化-肝癌”轴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的重要血清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纤维化 肝癌 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 细胞配体B2
下载PDF
BA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王珺平 陈可和 王志强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BRCA1相关蛋白1(BAP1)在肝细胞肝癌(LIHC)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从UALCA获得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LIHC的BAP1 m RNA表达水平及临床数据并进行数据分组和处理。采用R3.2.2软件进行分析。比较BAP1在癌组织与正常... 目的探讨BRCA1相关蛋白1(BAP1)在肝细胞肝癌(LIHC)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从UALCA获得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LIHC的BAP1 m RNA表达水平及临床数据并进行数据分组和处理。采用R3.2.2软件进行分析。比较BAP1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LIHC患者各亚组临床指标的BAP1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的差异。采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BAP1高表达组和中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并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LIHC组织中BAP1 mRNA表达中位数为37.748 TPM,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中的18.444 TP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性别、年龄、种族、体质量、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淋巴结、TNM分期Ⅰ~Ⅲ期、TP53突变的各组癌组织中BAP1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Ⅳ期组癌组织中BAP1表达水平与正常组织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18个月,1年、2年、3年、4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0.57%、0.31%、0.20%、0.13%、0.08%;BAP1 m RNA高表达的整体生存率较BAP1mRNA中低表达者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P1 m RNA在LIHC中呈高表达,高表达组生存率较低,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BRCA1相关蛋白1 基因表达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中HBx、miR-122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东海 洪玫 +1 位作者 张依琳 周红梅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2期240-243,248,共5页
目的 研究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CC)中乙肝病毒X蛋白(HBx)、微小RNA(miR)-122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乙肝相关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HCC组织和... 目的 研究乙肝相关性肝细胞癌(HCC)中乙肝病毒X蛋白(HBx)、微小RNA(miR)-122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乙肝相关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HCC组织和癌旁组织,检测HBx的阳性表达率,miR-122、细胞周期蛋白G1(cyclinG1)、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mRNA表达水平,随访患者的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情况。结果 HCC组织中HBx的阳性表达率及cyclinG1、XIAP、β-catenin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miR-122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阳性表达的HCC组织中miR-122的表达水平低于HBx阴性表达的HCC组织,cyclinG1、XIAP、β-catenin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HBx阴性表达的HCC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织中miR-122的表达水平与cyclinG1(r=-0.361)、XIAP(r=-0.412)、β-catenin(r=-0.391)的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临床分期Ⅲ~Ⅳ期、合并脉管浸润的HCC组织中HBx的阳性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Ⅰ~Ⅱ期、未合并脉管浸润的HCC组织,miR-122的表达水平低于临床分期Ⅰ期、未合并脉管浸润的HCC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x阳性表达、miR-122表达<中位数的HCC患者累积DFS率、累积OS率均低于HBx阴性表达、miR-122表达≥中位数的HCC患者(P<0.05)。结论 乙肝相关HCC中HBx阳性表达与miR-122表达降低具有相关性,两者共同促进HCC的病理进展及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细胞 乙肝病毒X蛋白 微小RNA-122 相关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癌DEB-TACE治疗前后增强CT扫描获取的纹理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
8
作者 赵张平 杨翠 +5 位作者 邹友健 虎银宝 岳雷 李志春 徐兴明 谢英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经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前后增强CT纹理参数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7例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DEBTACE治疗,分别于患者... 目的研究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经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DEB-TACE)治疗前后增强CT纹理参数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17例乙肝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DEBTACE治疗,分别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周行增强CT扫描,获得纹理参数,分析增强CT纹理参数在评估DEB-TACE治疗疗效中的价值。结果DEB-TACE治疗后,HCC患者增强CT纹理参数偏度、熵值、平均值及峰度均较治疗前降低,能量较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DEB-TACE治疗后,共86例患者预后良好,31例预后不良。不同预后患者经治疗后,偏度、熵值、平均值及峰度均较其治疗前降低,能量均较其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治疗前后偏度、熵值、平均值及峰度均低于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能量均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B-TACE治疗前纹理参数在预测HCC患者预后中的效能均较高(AUC>0.75),各参数联合应用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20,95%CI:0.870~0.970)。DEB-TACE治疗后纹理参数在预测HCC患者预后中均具有一定的效能(AUC>0.70),各参数联合应用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810,95%CI:0.731~0.888)。结论增强CT纹理参数在评估HCC患者DEB-TACE治疗预后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可为临床HCC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细胞 载药微球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增强CT 纹理参数 疗效评估
下载PDF
Th22/Th17细胞免疫平衡在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海梅 郭虎林 +2 位作者 申大年 刘琪 马苑宁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2期150-153,157,共5页
目的探究Th22/Th17细胞免疫平衡在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观察组) 30例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 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IL-22... 目的探究Th22/Th17细胞免疫平衡在乙肝相关性肝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观察组) 30例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 3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L-17、IL-22的含量,比较两组血清IL-17、IL-22的水平,并检测患者肝功能,分析IL-17、IL-22水平与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外周血Th17和Th22细胞的外周频率,分析Th17、Th22细胞水平与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中血清IL-17、IL-22的含量以及Th17和Th22细胞的外周频率较对照组高(P <0. 05),且观察组IL-17、IL-22与血清GGT、AK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0. 05),Th17、Th22细胞百分率与血清中GGT、AKP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 <0. 05)。结论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与Th22、Th17细胞异常表达相关,IL-17、IL-22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的免疫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肝癌 白介素17 白介素22 辅助T细胞17 辅助T细胞22
下载PDF
HBx和CEACA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凯歌 许刚柱 +5 位作者 姚杨 兀威 李亚军 任婷婷 徐光华 叶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HBx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1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及CEACAM1的表达情况,分析HBx和CEACAM1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Western... 目的:探讨HBx和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CEACA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81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及CEACAM1的表达情况,分析HBx和CEACAM1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Western blot检测人正常肝细胞系QZG、肝癌细胞HepG2及稳定转染HBx的肝癌细胞HepG2(HepG2-X)中CEACAM1的表达。结果:81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HBx表达阳性率为74.07%(60/81),CEACAM1表达阳性率为71.60%(58/81),二者与门静脉侵袭、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存在显著相关,HBx与CEACAM1的表达呈负相关(rs=-0.310,P<0.01);在HepG2-X中,CEACAM1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细胞HepG2及人正常肝细胞系QZG相比显著降低。结论:HBx的高表达和CEACAM1的低表达与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HBx有可能通过抑制CEACAM1的表达而诱导乙肝相关性肝癌的侵袭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X蛋白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1 乙肝相关性肝癌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状况与复发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1
作者 覃英容 林源 +2 位作者 莫显伟 罗汉传 刘绍平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简称肝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2010年在我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1个月以上的42例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追踪观察。每隔2个月对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简称肝癌)患者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动态变化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2010年在我院行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1个月以上的42例患者进行动态随访、追踪观察。每隔2个月对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其中16例出现复发,26例未复发。同期检测1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PLC患者术后CD3+、CD4+、CD8+T淋巴细胞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T淋巴细胞较未复发组低,以复发时最为明显,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无瘤生存时间的延长,复发组的CD4+和CD4+/CD8+的比值逐渐升高,CD8+、CD3+T淋巴细胞逐渐下降,而未复发组的CD4+、CD3+T淋巴细胞则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PLC患者术后普遍且比较持续地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是影响肝癌术后复发的重要因素。动态监测PLC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评估肝癌根治术后预后和潜在复发风险评估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原发性肝癌 术后 细胞免疫功能 复发 相关性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18)F-FDGPET显像与血清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商健彪 李彦豪 +4 位作者 刘方颖 曾庆乐 王江云 何晓峰 陈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葡萄糖代谢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CC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测定肿瘤病灶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与非肿瘤区SUV比值,分析二者同AFP之间的关系。结果4...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葡萄糖代谢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CC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测定肿瘤病灶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与非肿瘤区SUV比值,分析二者同AFP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HCC患者中,43例肝内原发病灶及转移的淋巴结其PET显像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灶,2例高分化HCC显像结果阴性。线性结果分析表明,AFP同SUV、SUV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426(P<0.05)和0.532(P<0.001)。结论HCC 18F-FDG PET显像测得的SUV及SUV比值同血清AFP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AFP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代谢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肝癌 ^18F-FDGPET显像 血清 甲胎蛋白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鳖龙软肝汤含药血浆对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伍玉南 李秀 +4 位作者 张冬 邓松华 王若宇 彭建平 孙克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646-649,I0005,共5页
目的:观察鳖龙软肝汤含药血浆对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2月肝病研究所HBV相关性肝癌、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患者分别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 目的:观察鳖龙软肝汤含药血浆对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2月肝病研究所HBV相关性肝癌、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证患者分别采集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培养使DCs增殖,培养第五天(D5)采用大鼠鳖龙软肝汤含药血浆低、中剂量进行干预24 h、48 h、72 h,并设立空白血浆组,通过CCK-8试剂、酶标仪检测干预的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增殖(OD值)。结果:鳖龙软肝汤含药血浆对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4 h低剂量组5%、10%、20%,48 h低剂量组5%、10%、20%,72 h低剂量组20%的含药血浆与相对应空白血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1),其中48 h低剂量20%含药血浆组对树突状细胞的增殖最明显(P <0. 01)。结论:鳖龙软肝汤能刺激HBV相关性肝癌、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患者外周血DCs的增殖,而以低剂量20%的含药血浆干预48 h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鳖龙软 HBV相关性肝癌 树突状细胞 CCK-8 增殖
下载PDF
HBV相关性肝癌患者CD19^+CD24^+CD38^+调节性B细胞和IL-10的检测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廖玲 黄恒柳 +3 位作者 章明徐 秦海涛 邹佳峻 邓少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5-630,共6页
目的检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CD19^+CD24^+CD38^+调节性B细胞(Bregs细胞)的分布频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3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47例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和57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 目的检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CD19^+CD24^+CD38^+调节性B细胞(Bregs细胞)的分布频率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93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47例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和57例健康体检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9^+CD24^+CD38^+Bregs细胞分布频率,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并分析其与疾病分期、肿瘤个数、血管侵犯等临床指标的关系;同时收集20例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中CD19^+CD24^+CD38^+Bregs细胞分布频率,并分析其与肿瘤位置的相关性。结果 HBV相关性肝癌外周血CD19^+CD24^+CD38^+Bregs细胞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且HBV相关性肝癌晚期(C+D期)患者显著高于早期(0+A期)和中期(B期)患者(P<0.05,P<0.01);HBV相关性肝癌和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HBV相关性肝癌外周血CD19^+CD24^+CD38^+Bregs细胞分布频率和血清IL-10水平与肿瘤个数、是否血管侵犯有密切关系;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19^+CD24^+CD38^+Bregs细胞分布频率与血清IL-10呈正相关(r=0.46,P<0.01);HBV相关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CD19^+CD24^+CD38^+Bregs细胞频率显著高于远癌组织(P<0.01)。结论 CD19^+CD24^+CD38^+Bregs细胞可能通过分泌IL-10在HBV相关性肝癌免疫微环境中发挥调节作用,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B细胞 细胞介素-10 乙肝相关性肝癌
下载PDF
红细胞异常与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 被引量:11
15
作者 宋怀宇 孙成刚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7-379,共3页
关键词 乙肝病毒感染 细胞 相关性 基础病 原发性肝癌 硬化 慢性乙型病毒性 研究
下载PDF
SCN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珏堃 熊志勇 +1 位作者 林良奕 凌云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目的:研究钠离子通道调节蛋白1(SCN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标本来源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收治疗的108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 目的:研究钠离子通道调节蛋白1(SCN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标本来源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收治疗的108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结合公共数据库中的肝癌资料,分析SCNM1的m RNA表达水平;应用RT-qPCR检测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CNM1的m RNA表达水平,并分析SCNM1的表达水平与乙肝相关性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分析SCNM1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CGA数据库、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和Oncomine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SCNM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 <0. 01)。SCNM1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SCNM1的m RNA中位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配对癌旁组织(t=8. 082,P <0. 01)。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中SCNM1的表达水平与肝硬化、丙氨酸转氨酶和肿瘤大小具有相关性(P <0. 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包膜等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SCNM1高表达的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较低表的患者达短(HR=1. 53,P=0. 016),SCNM1高表达的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更短(HR=2. 41,P=0. 015)。结论: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SCNM1高表达并且和患者的预后相关。SCNM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细胞 钠离子通道调节蛋白1 预后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发病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龚学艳 秦波 马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27-530,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的水平,探讨sICAM-1在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各30例,...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的水平,探讨sICAM-1在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衰竭患者各30例,另选择健康献血员30例作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sICAM-1的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患者血清sICAM-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29、P=0.000 07、P=0.000 1),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呈正相关(ALT:rs=0.240,P=0.023;AST:rs=0.225,P=0.033;TBIL:rs=0.262,P=0.013),与白蛋白(al-bumin,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PTA)呈负相关(ALB:rs=-0.297,P=0.005;PTA:rs=-0.218,P=0.039)。结论:sICAM-1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免疫损伤过程,并可能在肝纤维化、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乙肝相关性肝病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乙肝相关性 慢性乙型 硬化 衰竭
下载PDF
乙肝病毒变异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建锋 侯晓玫 +2 位作者 陈立平 韩一芳 曹广文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464-467,共4页
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85%~90%。每年全球新确诊的HCC病例为500000~1000000例.其中将近80%的病例出现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流行地区,如... 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85%~90%。每年全球新确诊的HCC病例为500000~1000000例.其中将近80%的病例出现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感染流行地区,如东亚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而我国占据了其中的55%。目前治疗HCC最有效的方法有外科手术、肝移植及射频消融术.但HCC的复发率仍然很高闭。因此.了解HBV相关HCC形成机制及确定HBV变异对HCC的预测指示作用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病毒变异 相关性 CARCINOMA HBV变异 生发 乙肝 乙型炎病毒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肝癌中性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媛 郭琳 +1 位作者 张松 侯绍章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6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性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在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以期在HBV相关HCC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12月间宁夏某医院病理科... 目的探讨性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体(ER)]在乙肝病毒(HBV)相关肝细胞肝癌(HCC)及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以期在HBV相关HCC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6月—2020年12月间宁夏某医院病理科确诊为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相关临床及病理资料,分别从获得的HBV相关HCC病例中的52例女性和188例男性进行简单随机抽样,抽取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54例(女25例,男29例),用IHC S-P法检测上述标本中ER和AR的表达情况。结果①AR在HBV相关HCC癌细胞中的表达主要见于细胞核,在癌旁肝细胞中主要在细胞核、浆中同时阳性表达,AR与HepPar-1等HCC特异性IHC标记物一致性检验结果较差,而AR在癌细胞核的表达与HBV DNA复制活跃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②ER主要在癌旁肝细胞胞核中表达,未见在癌细胞中表达的病例。结论AR更适合作为HBV相关HCC患者的一项预后指标,为预测HBV相关HCC患者预后、术后抗病毒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ER或可成为鉴别高分化癌细胞与癌旁增生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细胞肝癌 性激素受体 临床病理意义
下载PDF
益肝肾解毒饮对乙肝相关性肾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蓝健姿 严晓华 +1 位作者 金一顺 张雪梅 《光明中医》 2013年第4期686-687,共2页
目的观察益肝肾解毒饮对乙肝相关性肾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60例经肾穿明确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且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湿毒瘀滞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肝肾解毒饮的配合贺普汀、易善复治疗... 目的观察益肝肾解毒饮对乙肝相关性肾炎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60例经肾穿明确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且中医辨证为肝肾亏虚、湿毒瘀滞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益肝肾解毒饮的配合贺普汀、易善复治疗,对照组采用贺普汀、易善复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3水平明显提高,CD+8水平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提高。结论西药配合益肝肾解毒饮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比单纯使用西药疗效更佳。其机制与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相关性肾炎 肾解毒饮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