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0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
1
作者 黄晏军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2期185-186,共2页
就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在我院行输血治疗的患者(4920例),输血前予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检查。结果:完善相关... 就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9年5月1日到2020年4月30日在我院行输血治疗的患者(4920例),输血前予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检查。结果:完善相关检查后,结果提示HBsAg阳性、抗-HCV阳性及梅毒阳性的患者分别有632例、368例、19例,阳性检测率依次为12.8%(632/4920)、7.5%(368/4920)、0.4%(19/4920)。结论:在输血前,完善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检查,可避免一些病毒的传播,有利于从根本上预防输血风险事件的发生,促进了输血安全性的提高,意义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检查 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 意义
下载PDF
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反应素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检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红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4年第12期2766-2766,共1页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输血患者1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输血患者的HB-SAg、抗-HVC、HIV等各项指标,梅毒抗体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进行筛选,结果呈阳性再用TPPA复查。结果患者HBSAg、抗-HVC、梅毒抗体的...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4月我院输血患者10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输血患者的HB-SAg、抗-HVC、HIV等各项指标,梅毒抗体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进行筛选,结果呈阳性再用TPPA复查。结果患者HBSAg、抗-HVC、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3.00%、2.00%以及1.00%,HIV检查结果中未发现阳性患者。输血前对血液中传染病因子进行临床检测能有效控制疾病传染,保证输血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输血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丙肝病毒抗体 艾滋病病毒抗体 梅毒反应素
下载PDF
我院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检查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晴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3期969-969,共1页
目的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输血的患者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HBSAg、和抗-HCV、HIV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初筛,如果阳性用... 目的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输血的患者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HBSAg、和抗-HCV、HIV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初筛,如果阳性用TPPA法复检。结果HBSAg、抗-HCV、梅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2.2%、1.6%、0.92%,HIV无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丙肝 梅毒 艾滋病 输血 感染
下载PDF
患者输血前和手术前进行血液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许进福 《广西医学》 CAS 2002年第10期1661-1662,共2页
关键词 输血 手术前 血液 谷丙转氨酶 丙型肝炎抗体 艾滋病抗体 梅毒抗体 检测 乙肝表面抗原
下载PDF
探究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检查的意义
5
作者 张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1期1-3,共3页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患者在输血前,对患者采取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检查,所收获到的临床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并采取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输血传染因子研究的纳入资料,本次... 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患者在输血前,对患者采取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检查,所收获到的临床研究意义,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并采取输血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输血传染因子研究的纳入资料,本次研究收录患者人数是60名,在对患者开始输血的准备阶段,需要对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HIV抗体、丙肝病毒抗体等等相关的临床抗体指标进行有效的检验,所采取的检验方式是双感染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以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来进行临床的相关检测。结果:在本次研究当中所有的60名参与输血治疗的患者,在开始输血之前的相关检测过程当做,有HBsAg检测结果显示出患者有八名是呈现阳性的现实,所占比例大约是13.33%;有一名患者是存在抗-HCV检测结果呈现出阳性的情况,所占比例是1.67%;没有患者是存在抗HIV检测结果呈现阳性;而有两名患者是检测呈现出梅毒检测阳性,所占比例是为3.33%,所占比率是3.33%。结论:在临床上患者在开展血液治疗之前,通过临床有效的检查,可以对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传播进行有效的良好阻断,进一步为临床治疗的良好开展,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依据,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指明方向,由此可以将由于血液治疗存在的医疗纠纷实现良好的有效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艾滋病病毒抗体 其他输血传染病因子 输血 检查
下载PDF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者中病毒S区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辜文洁 林京香 +3 位作者 王佑春 张华远 蓝海云 李河民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4期321-324,共4页
为了解乙肝病毒 (HBV)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患者中病毒的基因型及其HVBS区是否有变异。用放射免疫试剂检测HBsAg阳性样品中的抗 HBs抗体 ,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双阳性样品中的HBVDNA ,然后对阳性样品进行克隆和基因序列分析 ,并将所得... 为了解乙肝病毒 (HBV)表面抗原和抗体双阳性患者中病毒的基因型及其HVBS区是否有变异。用放射免疫试剂检测HBsAg阳性样品中的抗 HBs抗体 ,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双阳性样品中的HBVDNA ,然后对阳性样品进行克隆和基因序列分析 ,并将所得序列与HBV不同基因型的代表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389例HBsAg阳性样品中有 10例为抗HBs抗体阳性 ;该 10例双阳性样品中有 5例为HBVDNA阳性 ;序列分析显示该 5株HBV均为B基因型 ,其中 4株为adw亚型 ,1株为adr亚型 ;其中有 2株在S区的“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变异 HBV表面抗原阳性 表面抗体阳性 S区
下载PDF
一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其单克隆抗体相互作用的SERS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连英 纪小会 +6 位作者 袁航 马岚 孔祥贵 刘益春 杨文胜 白玉白 李铁津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115-2119,共5页
利用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研究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其鼠源单克隆抗体(单抗,Ab HBsAg)的相互作用.SERS光谱结果表明,Ab HBsAg分子主要通过位于非抗原结合部位的去质子化羧基(COO-)实现与银纳米粒子的结合.HB... 利用银纳米粒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效应,研究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其鼠源单克隆抗体(单抗,Ab HBsAg)的相互作用.SERS光谱结果表明,Ab HBsAg分子主要通过位于非抗原结合部位的去质子化羧基(COO-)实现与银纳米粒子的结合.HBsAg与Ab HBsAg相互作用形成免疫复合物后,HBsAg分子上的色氨酸(Trp)残基特征振动完全消失,表明Trp残基位于HBsAg抗原分子的活性区,是HBsAg与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表面抗原 单克隆抗体 相互作用 SERS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银纳米粒子
下载PDF
血清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龚敏莉 罗微 毕月 《巴楚医学》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病毒(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就诊的低水平HBsAg患者408例,检测所有纳入患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 目的:探讨血清中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乙肝病毒(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在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就诊的低水平HBsAg患者408例,检测所有纳入患者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及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HBV DNA载量检测及相关肝功能指标。结果:408例低水平HBsAg患者中,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且抗-HBs和HBeAg均为阴性的患者占比最高,共360例(88.24%);HBV DNA阳性共82例(20.10%),不同浓度HBsAg患者HBV 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HBsAg浓度在31~40 COI时,HBV DNA的阳性率最高(30.00%);不同浓度HBsAg时HBV DNA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HBsAg及HBV DNA对应的肝功能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低水平HBsAg患者中,抗-HBe和抗-HBc均为阳性,且抗-HBs和HBeAg均为阴性的患者占比最高;HBsAg浓度不同时,HBV DNA阳性率也不同,但并不影响HBV DNA载量;HBsAg浓度及HBV DNA载量不同并不影响患者的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V DNA载量 肝功能
下载PDF
免疫层析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结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宁静 钟继荣 +5 位作者 雷红霞 刘建锋 付鸿 甄晓荣 王军 张平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8年第12期893-895,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层析法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符合率。方法:分别用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待检儿童血清HBsAg和抗-HBs,将两法检测结果做以分析、比较。结果:400例标本中,胶体金... 目的:探讨免疫层析法与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符合率。方法:分别用免疫层析法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待检儿童血清HBsAg和抗-HBs,将两法检测结果做以分析、比较。结果:400例标本中,胶体金法和ELISA法检测HBsA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法符合率为97.25%;乳胶层析法和ELISA法检测抗-HBs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法符合率为79.25%。结论:免疫层析法简便快速,但存在一定假阳性或假阴性率,不能完全替代ELISA法进行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的检测,适合在不具备ELISA法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和标本初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法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
下载PDF
艾滋病病毒(HIV)-1、p24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雷 王喆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6期801-802,共2页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艾滋病病毒(HIV)-1、p24抗原与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进行(HIV)-1、p24抗原与抗体检测患者1 000例血液样本,分别进行(HIV)-1、p24抗原与抗体检测,针对(HIV)-1、p24抗原检测阳性样本检...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艾滋病病毒(HIV)-1、p24抗原与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进行(HIV)-1、p24抗原与抗体检测患者1 000例血液样本,分别进行(HIV)-1、p24抗原与抗体检测,针对(HIV)-1、p24抗原检测阳性样本检测CD4+T淋巴细胞与RNA,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 000份检测样本中,HIV抗体检测阳性80例、(HIV)-1、p24抗原检测阳性11例,(HIV)-1、p24抗原与抗体联合检测阳性6例。11例(HIV)-1、p24抗原检测阳性样本中,四代酶联试剂检测显示9例HIV抗原、抗体检测阳性,2例检测阴性,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均≥20 000拷贝/ml,检测CD4细胞显示<500个/μl样本4例。结论临床应用可区分(HIV)-1、p24抗原与抗体的四代试剂进行检测可提高对HIV感染患者的检出率并缩短检测窗口期,在检测过程中结合应用病毒载量与CD4细胞水平计数检测对于促进检验准确性的提高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HIV)-1、p24抗原 HIV抗体 联合检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阴道分泌物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原抗体筛查艾滋病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黄卫彤 黄纬 +5 位作者 黄爱民 张良 邓巧云 曾宪生 覃羽华 韦红卫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24期2115-2116,共2页
目的探讨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筛查艾滋病的可行性。方法设健康对照组40例和检测组HIV感染者30例,应用HIV抗原抗体试剂盒血清学方法,分别对两组人员的阴道分泌物进行HIV抗原抗体检测,以其血清HIV抗原抗体检... 目的探讨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筛查艾滋病的可行性。方法设健康对照组40例和检测组HIV感染者30例,应用HIV抗原抗体试剂盒血清学方法,分别对两组人员的阴道分泌物进行HIV抗原抗体检测,以其血清HI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为对照,分析试剂的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HIV感染者血清检测HIV抗原抗体阳性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IV抗原抗体阴性40例;两组70例检测者阴道分泌物HIV抗原抗体阳性30例,阳性敏感性为100%,阴性40例,特异性为100%。结论HIV抗原抗体试剂盒应用于阴道分泌物HIV抗原抗体检测,阳性敏感性与血清的敏感性一致性高,应用于妇科、性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艾滋病筛查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 抗原抗体
下载PDF
双抗原夹心法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2种方法的比较
12
作者 陈新瑞 蒋姣伏 +1 位作者 曾胥 秦立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3-714,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抗体 抗原夹心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诊断 初筛试验 AIDS HIV 常规方法 凝聚 特异性
下载PDF
艾滋病毒重组抗原及第三代艾滋病毒抗体EI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13
作者 夏宁邵 张军 +12 位作者 李少伟 严延生 黄鹤 顾竞飞 林长青 于恩庶 郭庆 陈滨晖 邱子欣 杨海杰 顾颖 彭耿 曾定 《医学研究通讯》 2002年第7期20-21,共2页
近年来中国的艾滋病毒(HIV)感染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HIV感染者总数已超过60万人,感染者已从吸毒人员、献血员等高危人群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我国已处于艾滋病泛滥前的关键时期.HIV诊断试剂盒是HIV防制工作中最重要的技术工具.用于... 近年来中国的艾滋病毒(HIV)感染人数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HIV感染者总数已超过60万人,感染者已从吸毒人员、献血员等高危人群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我国已处于艾滋病泛滥前的关键时期.HIV诊断试剂盒是HIV防制工作中最重要的技术工具.用于人群筛检的HIV诊断试剂盒已历经三代,第一代试剂盒主要使用来自细胞培养的HIV病毒的裂解产物作为抗原;第二代产品使用基因工程重组抗原和/或人工合成肽作为抗原,使包被抗原中免疫优势区的比例明显增强,从而提高了试剂的灵敏度,而且标准化生产的相对更纯的抗原的使用使试剂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均大为提高.前两代试剂均采用间接法原理,即先以抗原包被聚丙乙烯板,再加入待检血清,最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人IgG抗体,因此均只能检测IgG抗体.1992年问世于美国的第三代试剂则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即先以抗原包被,再加入待检血清、酶标记的抗原,从而可同时检测所有类型的抗体,明显提高了试剂的灵敏度,同时由于采取了双抗原识别机制,特异性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因此在国外已取代间接法而成为主流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毒重组抗原 第三代艾滋病抗体EIA诊断试剂盒 HIV诊断试剂盒 艾滋病 诊断
下载PDF
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探析
14
作者 符海内 陈惠丽 +2 位作者 蒋佩茹 黄燕 孙立莉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筛查出孕周为24~28周的305例HBsAg阳性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 目的分析影响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筛查出孕周为24~28周的305例HBsAg阳性孕妇(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的临床资料,随访至新生儿7个月,根据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280例[新生儿HBsAg阴性、抗-乙肝表面抗体(HBs)阳性]和失败组25例(新生儿HBsAg阳性、抗-HBs阴性)。统计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的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与成功组比,失败组孕妇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2×10^(5) IU/mL占比更高;新生儿乙肝疫苗(HepB)规范接种、新生儿HepB全程接种占比均更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HBeAg阳性、新生儿HepB未规范接种、新生儿HepB未全程接种、孕妇HBV-DNA水平>2×10^(5) IU/mL均为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影响HBsAg阳性孕妇母婴阻断失败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孕妇HBeAg阳性、新生儿HepB未规范接种、新生儿HepB未全程接种、孕妇HBV-DNA水平>2×10^(5) IU/mL等,应对存在此类因素的孕妇予以重点关注并实施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母婴阻断成功率,进而改善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母婴阻断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通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及抗体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成人的免疫防护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青波 吴海燕 +2 位作者 赵菁 武锐 赵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期116-119,共4页
目的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及表面抗体(HBs Ab)数据分析,研究其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发展趋势,为其后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6年来院就诊患者和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数据,按性别及年龄为... 目的通过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 Ag)及表面抗体(HBs Ab)数据分析,研究其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发展趋势,为其后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6年来院就诊患者和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体数据,按性别及年龄为参数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阳性率或阴性率为指标,分析其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行χ2检验以确定其在统计学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HBs Ag在男女总体感染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01,其总体阳性率在经波动后呈下降趋势。分析中发现,31~50岁人群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时段。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 Ab)阴性者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9>0.05。HBs Ab阴性率高达51.5%。结论经过国家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预防宣传力度的加大及个人预防意识的提高,其总体感染率显著下降。但HBs Ab阴性率仍很高,为加强HBs Ab阴性者的免疫防护。对HBs Ag及HBs Ab双阴性的成年人群,特别是31~50岁年龄段人群应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 乙肝病毒(HBV)
下载PDF
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1(20-47)的单链抗体在转基因烟草根分泌物中的初步表达
16
作者 甘强 金礼吉 +2 位作者 聂明珠 胡学军 安利佳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9期35-38,共4页
为探索利用植物根分泌表达重组蛋白的可行性,构建了含有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1(20—47)单链抗体(ScFv)基因的表达载体。该ScFv基因转化烟草后在烟草根部细胞的细胞质和内质网中获得表达。实验结果表明,5’端融合ER导向信号肽的重组ScF... 为探索利用植物根分泌表达重组蛋白的可行性,构建了含有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PreS1(20—47)单链抗体(ScFv)基因的表达载体。该ScFv基因转化烟草后在烟草根部细胞的细胞质和内质网中获得表达。实验结果表明,5’端融合ER导向信号肽的重组ScFv可通过根分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PRES1 单链抗体 转基因烟草 根分泌 表达 载体
下载PDF
中药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及乙肝病毒e抗原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8
17
作者 徐学琴 王平 +2 位作者 闫国立 牛乐 申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2-464,共3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影响。方法根据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9篇...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联合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乙肝病毒e抗原(HBeAg)的影响。方法根据系统评价的原则制定检索策略,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应用RevMan 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9篇文献,质量均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联合干扰素组的血清HBsAg阴转指标的相对危险度(RR)值为1.63[95%CI(1.04,2.55)],血清HBeAg阴转指标的RR值为1.37[95%CI(1.14,1.64)],与干扰素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阴转血清HBsAg和HBeAg这两个指标来看,中药联合干扰素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干扰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中药 干扰素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E抗原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单链抗体细胞内免疫抗乙肝病毒基因治疗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陆荫英 王琳 +5 位作者 刘妍 于敏 李克 王业东 张玲霞 成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765-769,共5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人源单链抗体(ScFv)细胞内免疫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的HBcAg人源可变区单链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基因重组技术体外扩增HBcAg单链抗体基...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人源单链抗体(ScFv)细胞内免疫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筛选特异性的HBcAg人源可变区单链抗体,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基因重组技术体外扩增HBcAg单链抗体基因,并构建表达HBcAgScFv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HBcAg,转染PA317细胞,逆转录PCR(RT-PCR)方法验证细胞培养液上清分泌的假病毒颗粒中HBcAg ScFv的表达;将假病毒颗粒感染2.2.15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其上清HBsAg和HBeAg,定量检测HBV DNA。结果:成功筛选出HBcAg ScFv,PCR扩增出750bp的全基因,构建HBcAg ScFv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PA317细胞,在上清中检测出含HBcAg ScFv假病毒颗粒的存在,上清感染2.2.15细胞后第3、5、7、14天,HBsAg、HBeAg逐渐下降,到14d时HBsAg已变为阴性,DNA定量检测无明显变化。结论:HBcAg ScFV能成功地在逆转录病毒载体中表达,并有抑制HBsAg、HBeAg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单链抗体 细胞内免疫 乙肝病毒 基因治疗
下载PDF
8月~4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抗体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魁 严桂莲 +3 位作者 李红芬 资素琼 魏雪鸿 俞文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6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了解陆良县﹤5岁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情况,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陆良县十个... 目的了解陆良县﹤5岁儿童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Antibody to HBs Ag,Anti-HBs)情况,为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陆良县十个乡镇按人口数分层整群抽样624名儿童,经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HBs Ag和Anti-HBs,并统计分析。结果该年龄段Hep B(Hepatitis B Vaccine,Hep B)接种率为99.68%,Hep B1及时接种率为89.74%;HBs Ag阳性率为0.48%,Anti-HBs阳性率为75.48%,两指标的阳性率与地区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ep B1及时和全程接种是阻断HBV感染因素之一,Anti-HBs阳性率随着人群年龄呈现下降趋势。加强﹥3岁儿童Anti-HBs监测,对高危人群开展Hep B加强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陆良县
下载PDF
乙肝病毒融合表面抗原SA-28基因在酵母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20
作者 袁汉英 潘辉 +5 位作者 刘 婷 胡宝龙 李育阳 惠静毅 李光地 汪垣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7年第10期35-39,共5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先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preSI融合基因SA-28置于酵母杂合启动子ADH2-SUC2的控制下,然后将SA-28基因的表达单元插入高稳定质粒PHCll的BamHI位点,构建成表达质粒YFD150和YFD150-o,并将其转化酿酒酵母Y19。对转...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先将乙肝病毒表面抗原S-preSI融合基因SA-28置于酵母杂合启动子ADH2-SUC2的控制下,然后将SA-28基因的表达单元插入高稳定质粒PHCll的BamHI位点,构建成表达质粒YFD150和YFD150-o,并将其转化酿酒酵母Y19。对转化子表达SA-28基因的研究表明:表达受葡萄糖浓度调控;表达产物具有S和preS1双重抗原性,并形成密度为1.20—1.229/ml的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融合启动子 乙肝病毒 融合表面抗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