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乙酰半胱氨酸对热胁迫香菇菌丝活性氧代谢及糖酵解的影响
1
作者 刘萌 梁志豪 +2 位作者 吴瑞 闵腾辉 林辰壹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7-435,共9页
为探究外源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热胁迫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丝活性氧代谢和糖酵解的影响,本研究以耐热性较弱菌株为供试菌株,设置不同浓度的外源NAC添加至培养基中,于37℃热胁迫处理下筛选出最佳添加浓度。采用此浓度,于37℃下进... 为探究外源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热胁迫香菇(Lentinula edodes)菌丝活性氧代谢和糖酵解的影响,本研究以耐热性较弱菌株为供试菌株,设置不同浓度的外源NAC添加至培养基中,于37℃热胁迫处理下筛选出最佳添加浓度。采用此浓度,于37℃下进行热胁迫(胁迫0、6、12、24 h),以及热胁迫后恢复生长(胁迫24 h后于25℃下恢复培养6 h)处理,测定菌丝活性氧代谢和糖酵解相关指标。结果表明,0.1 mmol·L^(-1)为最佳添加浓度。在热胁迫中,与未添加NAC(对照)相比,添加NAC处理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蛋白质羰基、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含量的峰值分别显著降低40.94%、41.97%、53.21%、47.62%;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峰值分别显著提高19.21%、43.98%、12.36%、21.95%、25.42%、54.41%、31.93%。同时,在热胁迫恢复生长中,添加NAC处理的菌丝活性氧物质和氧化损伤产物含量仍显著低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己糖激酶、丙酮酸激酶活性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仍显著高于对照。NAC有效维持了胁迫中菌丝活性氧稳态,使抗氧化酶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减缓氧化损伤程度和进程,加快菌丝糖酵解途径。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NAC主要对还原型谷胱甘肽、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超氧阴离子含量和己糖激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具有显著效应。本研究结果为外源NAC在热胁迫环境下食用菌中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香菇菌丝 热胁迫 活性氧代谢 糖酵解
下载PDF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在糖尿病肾损害治疗监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邱谷 戴世荣 陈红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998-99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在糖尿病肾损害治疗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测定64例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IIRA)治疗前后血清Cyst...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和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测定在糖尿病肾损害治疗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测定64例糖尿病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IIRA)治疗前后血清Cystatin C、肌酐(Scr)、尿微量清蛋白(mAlb)、NAG,其中微量清蛋白尿期患者36例,临床蛋白尿期患者28例,在HITACHI7060自动生化分析仪上,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tatin C,终点比色法测定尿NAG,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尿mAlb,酶法测定血、尿肌酐。结果36例微量清蛋白尿期患者治疗6周后尿mAlb、血清Cystatin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下降68.9%和22.0%,而Scr、尿NA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例临床蛋白尿期患者治疗后血清CystatinC、Scr、尿mAlb、NA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下降25.6%、17.2%、40.7%和19.5%。血清Cystatin C与Scr的变化率呈显著正相关(r=0.796 3,P<0.01),尿NAG与Scr和血清Cystatin C的变化率不相关(r=0.306 5,P>0.05和r=0.269 6,P>0.05)。结论血清CystatinC可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治疗的一项肾功能监测指标;对临床蛋白尿期DN患者,用血清Cystatin C作为治疗监测和疗效评价的指标,比用Scr更加敏感,尿NAG可作为一项独立指标用于有尿NAG活性增高的DN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酸蛋白酶抑制剂 基葡糖苷酶 糖尿病肾病 临床实验室技术
下载PDF
大肠杆菌利用不同碳源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研究
3
作者 伊进行 宗媛 +8 位作者 孙超 张晓雨 耿自豪 孙文超 张春月 刘政凯 熊雯雯 唐宇琳 马倩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N-乙酰神经氨酸是最常见的一种唾液酸,通常位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和糖脂的末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生化性质,N-乙酰神经氨酸在制药、化妆品和食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不断增加。N-乙酰神经氨酸在大肠杆菌中... N-乙酰神经氨酸是最常见的一种唾液酸,通常位于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和糖脂的末端,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生化性质,N-乙酰神经氨酸在制药、化妆品和食品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需求量不断增加。N-乙酰神经氨酸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生物合成需要与中心碳代谢过程竞争前体物,因此,碳源利用效率,以及碳代谢流在细胞生长与N-乙酰神经氨酸合成中的分配,直接影响N-乙酰神经氨酸的合成效率。该研究从碳源利用调控角度,比较了葡萄糖、甘油,以及两者混合利用对N-乙酰神经氨酸合成的影响。在单一葡萄糖碳源条件下,菌株NEU5AC-2中pfkA的敲除减弱了中心碳代谢的强度,减少了副产物乙酸的积累,协调了前体物N-乙酰甘露糖胺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供应,5 L发酵罐分批补料发酵38 h产生23.8 g/L N-乙酰神经氨酸,获得了较高的发酵生产水平,具有较强的工业应用潜力。该研究可以为其他以糖酵解途径的中间代谢物为前体物的异源产物合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N-神经 混合碳源 代谢工程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牛磺酸镁盐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蔡兆斌 王福根 +6 位作者 庄让笑 方红英 邵益丹 席建军 潘旭旺 史婷婷 梁伟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206-1210,共5页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牛磺酸镁盐对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复制大鼠NASH模型,成模后大鼠分为模型组、乙酰半胱氨酸牛磺酸镁盐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和易善复阳性对照...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牛磺酸镁盐对高脂饮食所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模型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12周复制大鼠NASH模型,成模后大鼠分为模型组、乙酰半胱氨酸牛磺酸镁盐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和易善复阳性对照组。治疗8周后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与NASH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血清ALT、AST、TC、TG、LDL-C含量均明显降低,HDL-C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乙酰半胱氨酸牛磺酸镁盐中、高剂量组改善尤为显著。结论:乙酰半胱氨酸牛磺酸镁盐保护NASH大鼠作用通过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改善血脂含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酸牛磺酸镁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脂质代谢
下载PDF
瘤胃投注N-乙酰-DL-蛋氨酸对绵羊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武安泉 杨开伦 +3 位作者 雒秋江 牛朝锋 胡建勇 朱文渊 《草食家畜》 2006年第2期39-44,共6页
本试验选取4只体重约40Kg,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新疆美利奴羯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在4期试验中每天每羊分别经瘤胃投注0(对照组)、4、6、8gN-乙酰-DL-蛋氨酸,以研究其对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给绵羊瘤... 本试验选取4只体重约40Kg,装置永久性瘤胃瘘管新疆美利奴羯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在4期试验中每天每羊分别经瘤胃投注0(对照组)、4、6、8gN-乙酰-DL-蛋氨酸,以研究其对瘤胃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给绵羊瘤胃投注N-乙酰-DL-蛋氨酸6~8g/d,显著降低瘤胃液pH值,但对瘤胃液氨态氮浓度影响差异不显著.(2)各处理组分别提高乙、丙、丁酸平均浓度7.2%~30.1%,43.6%~102.3%,15%~35.4%,总VFA平均浓度提高幅度为13.3%~38.3%,每天投注6~8g处理组均显著提高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3)每天投注8gN-乙酰-DL-蛋氨酸可以显著提高前胃干物质、半纤维素的消失量分别为85g/d和45g/d,并显著提高前胃干物质、半纤维素的消失率分别为6.6和12.2个百分点.前胃纤维素的消失量和消失率均有随添加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以上结果提示:每天供给绵羊6~8gN-乙酰-DL-蛋氨酸有改善瘤胃对干物质和粗纤维消化和瘤胃代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L-蛋 绵羊 瘤胃 消化代谢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C3A永生化肝细胞解毒代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琳琳 郑素军 +3 位作者 陈煜 赵军 丁美 段钟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2610-2614,共5页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时肝细胞解毒代谢功能的影响,并比较NAC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疗效.方法:体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plasma,CSHP)培养C3A细胞,并同时分...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时肝细胞解毒代谢功能的影响,并比较NAC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疗效.方法:体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浆(chronic severe hepatitis plasma,CSHP)培养C3A细胞,并同时分别加入大、中、小三个剂量NAC及对应剂量的GSH,以正常血浆(normal human plasma,NHP)及培养基(100 mL/L FBS-MEM)为对照,分别于24、48、72h3个时间点检测细胞内GSH及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并检测安定代谢量的变化.结果:24、48、72h3个时间点,培养基组、正常血浆组、各剂量NAC治疗组和GSH治疗组C3A细胞中GSH含量与安定代谢量均分别高于慢性重型肝炎血浆组(GSH:F=246.116,235.489,201.536,均P<0.01;安定代谢量:F=306.812,476.722,502.061,均P<0.01),而慢性重型肝炎血浆组C3A细胞中MDA含量均分别高于上述各组(F=332.48,662.349,492.983,均P<0.01).慢性重型肝炎血浆+NAC组与慢性重型肝炎血浆+GSH组比较,前者细胞内的GSH含量和对安定的代谢量,大、中、小剂量组均分别高于后者对应剂量组(P<0.01),而前者细胞内的MDA含量,大、中、小剂量组均分别低于后者对应剂量组(P<0.01).结论:NAC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重型肝炎肝衰竭时肝细胞解毒代谢功能,GSH也有相似功效,且相同摩尔剂量的NAC效果要优于G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A细胞 N-半胱 慢性重型肝炎 解毒 代谢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樱桃谷鸭肠道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杨书慧 毕云天 +5 位作者 程强 谭灵琳 易丹 侯永清 郭双双 丁斌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127,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肉鸭空肠和回肠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90只1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 000 mg/kg NAC... 本试验旨在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肉鸭空肠和回肠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90只1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1 000 mg/kg NAC。试验期21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500、1 000 mg/kg NAC均降低了回肠二磷酸腺苷(ADP)含量、空肠和回肠单磷酸腺苷(AMP)和腺苷池(TAN)水平以及空肠AMP与三磷酸腺苷(ATP)的比值,提高了空肠腺苷酸能荷(AEC),两者分别增加了回肠和空肠的ATP含量(P<0.05);两者降低了空肠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1 000 mg/kg NAC增加了空、回肠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降低了回肠MDA含量(P<0.05);两者下调了空、回肠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和空肠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的mRNA水平,分别降低了空肠AMP激活蛋白激酶-α1(AMPK-α1)和回肠XOR的mRNA水平(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500、1 000 mg/kg NAC均可提高肉鸭空肠的能量储备和抗氧化功能,且高剂量NAC作用效果更好,两者分别对回肠的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力具有改善作用,可能通过下调AMPK-α1、HIF-1α和XOR的基因表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能量代谢水平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肉鸭肝脏能量代谢状况及组织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谭灵琳 侯永清 +3 位作者 易丹 廖满 王蕾 丁斌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3-58,共6页
为考查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否可以改善肉鸭肝脏的能量代谢状况及组织抗氧化能力,试验选用90只1 d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日粮)、500 mg/kg NAC组(基础日粮+500 mg/kg NAC)、1 000 mg/kg NAC组(基础日粮+1... 为考查N-乙酰半胱氨酸(NAC)是否可以改善肉鸭肝脏的能量代谢状况及组织抗氧化能力,试验选用90只1 d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对照组(基础日粮)、500 mg/kg NAC组(基础日粮+500 mg/kg NAC)、1 000 mg/kg NAC组(基础日粮+1 000 mg/kg NAC),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鸭。试验期为3周(1~21日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添加500 mg/kg NAC显著提高了血浆、肝脏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及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酶活力、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的含量和能荷(EC)值(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丙二醛(MDA)和肝脏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及肝脏AMP/ATP值和肝脏低氧诱导因子1(HIF-1)、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OR)的m RNA水平(P〈0.05);1 000 mg/kg NAC组显著提高了血浆和肝脏CAT、SOD的活力及肝脏GSH-Px的酶活力、ATP的含量、EC值和AMPK-α1的m RNA水平(P〈0.05),显著降低了血浆和肝脏H2O2的含量及肝脏MDA的含量、HIF-1、XOR的m RNA水平。表明NAC可以提高肉鸭的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的能量代谢,这可能与NAC对AMPK-α1、HIF-1及XOR的基因表达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能量代谢 抗氧化能力 肉鸭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保护下给药钆-二乙三胺五乙酸后慢性肾衰大鼠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万传玲 薛蓉 +2 位作者 湛游洋 李晓晶 裴奉奎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71-1277,共7页
N-乙酰半胱氨酸(NAC)有减轻造影剂引发肾损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在NAC保护下对慢性肾衰大鼠给药造影剂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d-DTPA),通过分析大... N-乙酰半胱氨酸(NAC)有减轻造影剂引发肾损伤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在NAC保护下对慢性肾衰大鼠给药造影剂钆-二乙三胺五乙酸(Gd-DTPA),通过分析大鼠尿液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研究了NAC对慢性肾衰大鼠的保护机制。结果表明,慢性肾衰大鼠能量代谢、尿素循环等代谢通路发生紊乱。给药Gd-DTPA后,大鼠尿液中胆碱、N-氧三甲胺、邻羟基苯乙酸苯酯、对羟基苯乙酸苯酯、马尿酸、甘氨酸、烟酸、牛磺酸减少,尿囊素增加;而在NAC保护下相关代谢产物向模型组的恢复,说明NAC对Gd-DTPA引发的大鼠肠道细菌代谢、肝线粒体代谢、犬尿氨酸代谢紊乱及氧化损伤具有一定修复作用。NAC对尿素循环代谢的改善可能减轻大鼠体内的肾损伤,而其对细胞中谷胱甘肽的补充可能减轻Gd-DTPA造成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慢性肾衰 钆-二三胺五 N-半胱
下载PDF
添加N-乙酰-DL-蛋氨酸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10
作者 姜庆军 杨开伦 +2 位作者 张俊瑜 王彩霞 王梦霖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1期10-13,共4页
本试验选取4只体重约40 kg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采用分期试验设计,在第一期试验中每天每只添喂蛋氨酸2.35 g(对照组),第二期试验中每天每只添喂N-乙酰-DL-蛋氨酸3.06 g(试验组),以研究添加N-乙酰-DL-蛋氨酸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 本试验选取4只体重约40 kg的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采用分期试验设计,在第一期试验中每天每只添喂蛋氨酸2.35 g(对照组),第二期试验中每天每只添喂N-乙酰-DL-蛋氨酸3.06 g(试验组),以研究添加N-乙酰-DL-蛋氨酸对绵羊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蛋氨酸组和添加N-乙酰-DL-蛋氨酸组的纤维素消化率分别为50.64%±6.46%,61.98%±5.44%,半纤维素消化率分别48.92%±1.69%,54.96%±3.95%,钙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15.12%±1.07%,18.27%±2.04%,两者间均差异显著(P<0.05)。因此,添加N-乙酰-DL-蛋氨酸,可以提高绵羊对日粮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消化率,提高钙的保留量、保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L-蛋 绵羊 消化代谢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氧剥夺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秦文 张晓侠 +1 位作者 刘萍 王姿颖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59-862,共4页
目的应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氧剥夺导致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第4代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以连二亚硫酸钠和无糖Earle液造成化学性糖氧剥夺(OGD)模型,继而恢复完全培养基模拟体内脑... 目的应用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观察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氧剥夺导致细胞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第4代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以连二亚硫酸钠和无糖Earle液造成化学性糖氧剥夺(OGD)模型,继而恢复完全培养基模拟体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别应用MTT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溶解程度;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星形胶质细胞内乳酸水平和Na+-K+ATP酶活性间接反映脑组织能量代谢变化。结果OGD损伤1 h再恢复24 h后,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溶解增加,细胞能量代谢障碍。预先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可呈剂量相关性的逆转或减轻细胞损伤。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对糖氧剥夺/再恢复所致体外培养的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 大脑皮质 星形细胞 糖氧剥夺 能量代谢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家蚕丝素蛋白解酒效果的动物试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陆旋 周兵 周晓红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75-679,共5页
为了开发解酒效果更好的蚕丝功能性食品,将具有氧自由基清除作用,易进入肝细胞的N-乙酰半胱氨酸添加入家蚕丝蛋白粉中,调查其对ICR种小鼠血液中乙醇的分解效果。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家蚕丝素蛋白灌胃处理较家蚕丝素蛋白灌胃处理对小鼠血... 为了开发解酒效果更好的蚕丝功能性食品,将具有氧自由基清除作用,易进入肝细胞的N-乙酰半胱氨酸添加入家蚕丝蛋白粉中,调查其对ICR种小鼠血液中乙醇的分解效果。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家蚕丝素蛋白灌胃处理较家蚕丝素蛋白灌胃处理对小鼠血液中的乙醇具有更好的分解效果:前者使小鼠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在灌胃乙醇30 min后就快速下降,至4 h时,小鼠血液中的乙醇浓度仅为对照组的8.1%;后者使小鼠血液中的乙醇浓度在灌胃乙醇120 min后开始下降,至4 h时,小鼠血液中的乙醇浓度为对照组的65.6%。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丝素蛋白对雌、雄ICR种小鼠和SD种大鼠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其LD50均大于10 g/kg,且在试验剂量范围(2.5、5.0、10.0 g/kg)内,对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精子畸形发生率均未见有明显影响。在丝素蛋白粉中添加适量N-乙酰半胱氨酸后,能增强对供试动物血液中乙醇的分解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丝素水解蛋白 实验动物 代谢 毒性
下载PDF
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利 杨艳 +1 位作者 姚尚龙 李克忠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8期89-92,共4页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麻醉学实验室完成。纳入SD大鼠81只,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链尿佐菌素55mg/kg腹腔注射诱导,4...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导致的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9/2006-05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麻醉学实验室完成。纳入SD大鼠81只,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链尿佐菌素55mg/kg腹腔注射诱导,45只大鼠诱导成功36只,成模率80%)和正常对照组(36只)。以穿线结扎左冠脉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两组大鼠再分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每组12只。乙酰半胱氨酸给药组:100mg/kg(用蒸馏水配成50g/L的溶液)灌胃,2次/d,连续1周,手术前1h再腹腔注射乙酰半胱氨酸150mg/kg;其他各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蛋白印迹分析法检测心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和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同时检测丙二醛含量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结果:去除诱导糖尿病模型失败的9只大鼠,最终有72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与正常假手术组之间相比,丙二醛、肌酸激酶同工酶、凋亡指数、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缺血再灌注后,糖尿病和正常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丙二醛、肌酸激酶同工酶、凋亡指数、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各自对应的缺血再灌注组(P<0.01),高于各自假手术组(P<0.01)。③上述参数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高于正常缺血再灌注组(P<0.01),糖尿病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组高于正常乙酰半胱氨酸干预组(P<0.01)。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可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mRNA和蛋白的表达,减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但糖尿病组的疗效低于正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再灌注损伤 半胱 半胱酸天冬酸蛋白酶/代谢 凋亡
下载PDF
N-乙酰天门冬氨酸与卒中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洪军 张晨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2005年第3期210-212,共3页
N -乙酰天门冬氨酸(N -acetylaspartate, NAA)是神经元损伤严重程度的一项生化指标。卒中后缺血脑组织NAA下降表明神经元代谢紊乱。现已证实,NAA和乳酸对卒中后缺血半暗带的判定,对急性卒中的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N-天门冬 神经元损伤 缺血脑组织 缺血半暗带 生化指标 严重程度 代谢紊乱 重要意义 急性卒中 NAA 卒中后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胃腺癌细胞株增殖凋亡及细胞内Ca^(2+)浓度的影响
15
作者 李剑 李洁 戴育成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对胃腺癌细胞株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内钙离子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法、TDT法 ,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 ,Fluo 3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观察细胞内Ca2 + 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 :所研...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对胃腺癌细胞株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内钙离子信号传导系统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法、TDT法 ,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增殖、凋亡情况 ,Fluo 3荧光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观察细胞内Ca2 + 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 :所研究的 1、2、4、8mmol的N -乙酰半胱氨酸均对胃腺癌细胞株细胞的增殖、凋亡产生影响 ,且引起细胞内Ca2 + 浓度升高。结论 :N 乙酰半胱氨酸可对胃腺癌细胞株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半胱 细胞凋亡 代谢
下载PDF
基于三甲基苯磺酰羟胺消除反应的氧连接氮乙酰葡萄糖胺修饰肽段的精准鉴定
16
作者 郭志新 李航 秦伟捷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82-1190,共9页
氧连接氮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它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实,O-GlcNAc糖基化修饰稳态的破坏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大规模富集鉴定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有助于发现... 氧连接氮乙酰葡萄糖胺(O-GlcNAc)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它在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实,O-GlcNAc糖基化修饰稳态的破坏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相关,大规模富集鉴定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有助于发现新的临床疾病诊断标志物。由于O-GlcNAc糖基化修饰丰度较低,形成的糖苷键不稳定,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肽段的富集鉴定面临一定挑战。近年来,全乙酰化的非天然糖代谢标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肽段的富集鉴定。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在细胞代谢标记过程中,全乙酰化的非天然单糖会同时标记半胱氨酸的巯基而引入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该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O-GlcNAc糖基化修饰蛋白/肽段的富集鉴定。鉴于此,研究发展了一种通过三甲基苯磺酰羟胺(MSH)特异性氧化消除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的方法,进而显著提高O-GlcNAc糖基化修饰肽段的精准鉴定。该方法建立于温和的磷酸钠缓冲液(50 mmol/L,pH=8)体系,利用过量的MSH,于95℃避光振荡反应30 min,可完全消除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该方法应用于Hela细胞中,可有效消除叠氮全乙酰化半乳糖胺(Ac4GalNAz)代谢产生的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从而成功富集鉴定到157条O-GlcNAc糖基化修饰肽段,归属于130个蛋白质。该方法有效去除了半胱氨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对代谢标记结果的干扰,为非天然糖代谢标记技术在糖蛋白组学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鉴定 代谢标记 氧连接氮糖胺 半胱酸巯基-叠氮糖人为修饰物 三甲基苯磺羟胺
下载PDF
1-氯-3-丁烯-2-酮与N-乙酰半胱氨酸的反应
17
作者 刘柏良 张新宇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4-82,共9页
1-氯-3-丁烯-2-酮(1-chloro-3-buten-2-one,CBO)是致癌性环境污染物1,3-丁二烯的一种体外代谢产物,具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易形成DNA加成产物以及谷胱甘肽偶联产物.预计CBO-谷胱甘肽偶联产物在肾脏被代谢为CBO-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 1-氯-3-丁烯-2-酮(1-chloro-3-buten-2-one,CBO)是致癌性环境污染物1,3-丁二烯的一种体外代谢产物,具有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易形成DNA加成产物以及谷胱甘肽偶联产物.预计CBO-谷胱甘肽偶联产物在肾脏被代谢为CBO-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偶联产物,最终随尿排出体外.因此,CBO-NAC偶联产物能够作为CBO生物标志物.然而,CBO与NAC的反应尚未见报道.研究了CBO与NAC在体外生理条件下(pH=7.4,37℃)的反应,观察到两种产物.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光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确定两种产物的结构分别是1-氯-4-(N-乙酰-S-半胱氨酸基)-2-丁酮和1,4-双(N-乙酰-S-半胱氨酸基)-2-丁酮,后者是一种新化合物.这些产物的识别为后续研究打好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氯-3-丁烯-2-酮 N-半胱 1 3-丁二烯 代谢产物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联合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和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涛 田少江 +4 位作者 沈建明 张艳霞 刘辉辉 邓妍妍 李骏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24hUAE)分为三组,A组(正常白蛋白...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C)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24hUAE)分为三组,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24hUAE〈30mg)20例;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24hUAE30~300mg)22例;C组(大量自蛋白尿组,24hUAE〉300nag)20例。另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测定各组24hUAE、尿NAG活性,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及Cystalin C、采用Coekcroft—Gault公式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比较各组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糖尿病组尿NAG活性、血清Cystatin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Ccr显著降低(P〈0.01);尿NAG活性、血清CystatinC水平在糖尿病分组问逐渐升高(P〈0.05或〈0.01),而SCr增高在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尿NAG活性、血清CystatinC、24hUAE、SCr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呈正相关(P〈0.01),与Ccr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尿NAG活性和血清CystatinC联合检测阳性率(80.6%,50/62)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8.1%(36/62)和61.3%(38/62)](P〈0.05)。结论尿NAG和血清CystatinC是反映DN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DN早期损害的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基葡糖苷酶 半胱酸蛋白酶抑制剂C
原文传递
厌氧氨氧化菌的代谢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蕾 郑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1-937,共7页
厌氧氨氧化是近年来研究较热的一个生物反应,其功能菌——厌氧氨氧化菌的代谢过程,与好氧氨氧化菌差别较大,尤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将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氮代谢和碳代谢中的固碳途径进行详细介绍,特别关注代谢过程中涉及的多种酶类。
关键词 厌氧氧化菌 代谢 代谢 -CoA途径
下载PDF
麻射安金丸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痰液黏稠度及氧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张胜男 邓敬华 王玉栋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24年第9期919-924,930,共7页
目的 探究麻射安金丸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痰液黏稠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AEC... 目的 探究麻射安金丸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痰液黏稠度及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2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西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在西药组基础上加用麻射安金丸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记录两组痰液黏稠度、血气分析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氧饱和度(SaO_(2))]、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和FEV_(1)/FVC]的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西药组总有效率低于联合组(75.00% vs 93.33%,P<0.05)。治疗后,两组痰液黏稠度均有所改善,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两组SaO_(2)和PaO_(2)均较前升高(P<0.05),PaCO_(2)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SaO_(2)和PaO_(2)高于西药组(P<0.05),PaCO_(2)低于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FVC、FEV_(1)及FEV_(1)/FVC均较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西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麻射安金丸联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AECOPD患者可有效降低痰液黏稠度,改善氧代谢和肺通气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射安金丸 半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代谢 肺功能 痰液黏稠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