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醇肝损伤小鼠肝脏的基因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凤梅 程明 +1 位作者 夏启松 陈勇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349-1352,共4页
目的研究乙醇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筛选乙醇肝损伤相关基因,并探讨其肝损伤机制。方法①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与乙醇肝损伤组,分别提取2组小鼠肝脏mRNA,经反转录后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2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②cDN... 目的研究乙醇肝损伤小鼠肝组织的基因表达谱,筛选乙醇肝损伤相关基因,并探讨其肝损伤机制。方法①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与乙醇肝损伤组,分别提取2组小鼠肝脏mRNA,经反转录后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2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②cDNA探针与联合基因公司BiostarM-141S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乙醇肝损伤组有117条基因发生差异性表达(0.83%),其中46条基因表达上调,另外71条基因表达下调。结论利用表达谱芯片结合实验动物模型能大规模、高通量地研究乙醇肝损伤相关基因,对进一步阐明乙醇对肝脏的损伤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乙醇肝损伤 基因芯片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虾青素对小鼠急性乙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裴凌鹏 惠伯棣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03-306,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乙醇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 mg/kg)以及虾青素低、中、高剂量组(10,15,20 mg/kg)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 目的:研究虾青素对乙醇所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小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乙醇肝损伤模型组、联苯双酯阳性对照组(15 mg/kg)以及虾青素低、中、高剂量组(10,15,20 mg/kg)共6组。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肝脏系数,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MDA含量以及组织病理系数。结果:各剂量虾青素均能升高急性乙醇肝损伤小鼠血清与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P<0.01),降低血清ALT,AST活性(P<0.01),降低血清与肝组织MDA含量(P<0.01),并能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结论:虾青素对乙醇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乙醇肝损伤 抗氧化
下载PDF
河蚬汤对小鼠急性乙醇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一铮 黄玲 +1 位作者 刘如玉 王晓宁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8-29,共2页
近年来,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现代人们在交际应酬中酗酒所致[1]。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又称黄蚬、金蚶等,是一种淡水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湖泊、江河中。河蚬作为中药材,具有祛湿毒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 近年来,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现代人们在交际应酬中酗酒所致[1]。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又称黄蚬、金蚶等,是一种淡水贝类,广泛分布在我国湖泊、江河中。河蚬作为中药材,具有祛湿毒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蚬,主治开胃、压丹石药毒、去暴热、明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蚬汤 乙醇损伤 抗氧化
下载PDF
关于58例乙醇肝患者临床护理的分析
4
作者 杨国莉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2期389-390,共2页
目的:根据体检过程中发现的乙醇性肝病,对配合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乙醇肝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58例乙醇肝患者在体检发现病情后所采取的措施,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共45例,进行了积极有效... 目的:根据体检过程中发现的乙醇性肝病,对配合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乙醇肝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总结58例乙醇肝患者在体检发现病情后所采取的措施,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共45例,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则有13例,未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结果:治疗组的患者经过30 d的积极治疗,45例患者全部治愈,康复出院。对照组的13例患者有1例仍为乙醇性脂肪肝,有9例发展为乙醇性肝炎,有3例发展为乙醇性肝硬化,另有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通过戒酒、营养支持、一般药物治疗以及家庭社会的支持,可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并可减少及避免乙醇肝进一步发展为乙醇性肝炎、乙醇性肝纤维化和乙醇性肝硬化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肝 乙醇 临床护理
下载PDF
不同灵芝菌丝体水提物对乙醇诱导LO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陈亚平 刘利平 +5 位作者 冯杰 刘艳芳 唐传红 颜梦秋 张劲松 韩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9-326,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灵芝菌丝体水提物对乙醇诱导LO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本文分析了7种不同灵芝菌株发酵菌丝体水提物对乙醇诱导LO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乙醇诱导LO2细胞建立体外肝损伤模型,并以细胞存活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 为了探讨不同灵芝菌丝体水提物对乙醇诱导LO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本文分析了7种不同灵芝菌株发酵菌丝体水提物对乙醇诱导LO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利用乙醇诱导LO2细胞建立体外肝损伤模型,并以细胞存活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水平为指标考察灵芝菌丝体水提物对乙醇诱导LO2细胞损伤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7种灵芝菌株的菌丝体水提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综合比较,G0119与G0154菌丝体的水提物作用效果较优,相较模型组,LO2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细胞培养液中的ALT、AST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内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SOD活力、GSH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水提物中多糖组分2的分子量大小与其保肝活性呈正相关,即分子量越大,活性越强。综上,灵芝菌丝体水提物对乙醇诱导的体外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并且G0119与G0154菌株的作用效果较优,其保肝作用与提取物中多糖组分的分子量大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菌丝体 水提物 乙醇损伤 作用
下载PDF
调肝理脾方制剂防治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邓秀兰 冯军安 +4 位作者 张晓晶 管斌斌 朱倩 蔡大勇 孙劲晖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的调肝理脾方制剂保护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程度及其主要作用环节。方法:采用乙醇肝损伤模型小鼠,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阳性对照,观察调肝理脾方三种不同工艺制剂对乙醇性肝损伤模型小鼠保护效应,观察血液天门冬氨酸氨基... 目的:研究不同工艺的调肝理脾方制剂保护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程度及其主要作用环节。方法:采用乙醇肝损伤模型小鼠,以复方鳖甲软肝片为阳性对照,观察调肝理脾方三种不同工艺制剂对乙醇性肝损伤模型小鼠保护效应,观察血液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CHOL),甘油三酯(TG)水平,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脏的病理变化。结果:调肝理脾方3种工艺制剂能显著降低ALT、AST、TG、MAD(P<0.01),显著缓解肝脏病理变化。结论:调肝理脾方制剂对乙醇性肝损伤模型小鼠有保护效应,总体疗效评分显示工艺2组为3种工艺制剂中疗效最好的,而该制剂能通过阻止自由基损伤产生与促进局部损伤修复防治乙醇性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脾方 制剂工艺 乙醇损伤 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葡多酚对口服乙醇小鼠肝细胞PCNA和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綦晓 钟进义 +1 位作者 李静 尹衍玲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为观察葡多酚(GPC)对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将每天经口灌胃给予4g.(kg.bw)-1乙醇的小鼠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GPC,30d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的增殖活性,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PCNA和Bcl-2表达... 为观察葡多酚(GPC)对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将每天经口灌胃给予4g.(kg.bw)-1乙醇的小鼠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GPC,30d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用MTT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细胞的增殖活性,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PCNA和Bcl-2表达水平。结果显示:GPC高剂量组16h的肝细胞增殖活性为0.423±0.125,较乙醇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GPC高剂量组PCNA增殖指数和Bcl-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26%和33.78%,乙醇对照组则分别为9.5%和9.22%。图像分析OD值则高剂量组为0.449±0.041和0.376±0.048,乙醇对照组为0.342±0.040和0.281±0.036,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得到结论:GPC可抑制乙醇诱发的小鼠肝细胞增殖活性损伤及Bcl-2水平降低,对小鼠乙醇性肝损伤有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多酚 乙醇损伤 PCNA BCL-2
下载PDF
肝泰胶囊对大鼠乙醇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曹芹芳 虞涤霞 +3 位作者 王密 吴翠环 舒柏华 唐望先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6,37,共6页
目的探讨肝泰胶囊对大鼠乙醇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模型组、肝泰治疗组。采用光镜、电镜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肝纤维化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目的探讨肝泰胶囊对大鼠乙醇性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模型组、肝泰治疗组。采用光镜、电镜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肝纤维化程度。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同时用半自动生化仪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T-CHOL(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分光光度仪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以及免疫组化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①肝组织肝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②肝组织胶原纤维面积明显减少;③血清透明质酸、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④肝功能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肝泰胶囊对乙醇性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显著改善大鼠乙醇性肝组织损伤,减轻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纤维化 大鼠
下载PDF
毛木耳多糖对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爽 荣成博 +2 位作者 张淑曼 刘宇 陈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采用乙醇诱导正常人肝细胞L02形成乙醇性肝损伤的体外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活性氧(ROS)含量、胞外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等指标,评价毛木耳多糖提取物对乙醇性肝损伤的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毛木耳... 采用乙醇诱导正常人肝细胞L02形成乙醇性肝损伤的体外模型,通过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活性氧(ROS)含量、胞外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等指标,评价毛木耳多糖提取物对乙醇性肝损伤的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毛木耳多糖提取物的最佳作用浓度为40μg/m L时,与模型组相比较,细胞的存活率提高了26.84百分点,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显著下降,胞外转氨酶ALT和AST的活性降低。这一结果说明毛木耳多糖提取物能够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乙醇引发的肝内脂肪堆积,减少细胞凋亡,同时游离活性氧的检测结果显示毛木耳多糖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的含量,从而可推断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途径发挥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木耳 多糖 乙醇损伤 活性氧 胞外转氨酶
下载PDF
复方轮叶党参预防乙醇性肝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白雪松 韩春姬 鲍捷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关键词 轮叶党参 决明子 乙醇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复方轮叶党参对小鼠乙醇性肝损伤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亮 韩春姬 +3 位作者 李莲姬 陶蕾 张晶莹 朴金梅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5-267,共3页
关键词 复方轮叶党参 轮叶党参 乙醇损伤 小鼠
下载PDF
蒸制轮叶党参对乙醇暴露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梓 徐颀 +3 位作者 李新殿 李伟 乞振兰 张连学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3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蒸制轮叶党参(steamed Codonopsis lanceolata,SCL)对乙醇暴露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及SCL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 目的研究蒸制轮叶党参(steamed Codonopsis lanceolata,SCL)对乙醇暴露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组及SCL低、中、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干预措施。采用比色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三酰甘油(TG)的水平及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进行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及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TG含量升高,肝脏中的MDA水平上升,GSH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SCL给药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及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中TG含量,抑制肝脏中上升的MDA水平,增强GSH的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结果显示,模型组有明显的肝损伤,表现为细胞坏死、相邻肝细胞间的脂肪变性和淋巴细胞的渗透,而SCL高剂量组没有观察到严重的脂肪变性,肝脏损伤和肝结构的分裂程度最低。结论 SCL对小鼠急性酒精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改善脂质过氧化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制轮叶党参 乙醇诱导损伤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乙醇代谢酶与乙醇性肝损伤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业钊 李航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8期2788-2791,共4页
乙醇在肝内主要由乙醇脱氢酶、细胞色素P450-2E1和乙醛脱氢酶代谢,乙醇代谢酶在乙醇代谢过程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这些乙醇代谢酶具有基因多态性,并且可以通过干扰代谢、介导炎性、免疫反应、生成氧自由基损伤等机制在乙醇的肝损伤中... 乙醇在肝内主要由乙醇脱氢酶、细胞色素P450-2E1和乙醛脱氢酶代谢,乙醇代谢酶在乙醇代谢过程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这些乙醇代谢酶具有基因多态性,并且可以通过干扰代谢、介导炎性、免疫反应、生成氧自由基损伤等机制在乙醇的肝损伤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乙醇对肝损伤的具体作用机制将逐步被揭示,对乙醇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控制也会有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代谢酶 基因多态性 乙醇损伤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小鼠慢性乙醇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军 丁虹 沈志祥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乙醇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并研究维生素E对乙醇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 30只 ,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 (自由饮水 ,不做其他处理 )、乙醇组 (自由饮用 2 5 %乙醇 8周 )、乙醇 +维生素E组 (自由饮用 2 5 %乙醇 8... 目的 探讨乙醇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 ,并研究维生素E对乙醇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 30只 ,分为三组 :正常对照组 (自由饮水 ,不做其他处理 )、乙醇组 (自由饮用 2 5 %乙醇 8周 )、乙醇 +维生素E组 (自由饮用 2 5 %乙醇 8周 ,同时经口给予维生素E2 0 0mg/kg ,每天一次 ,共 8周 )。分别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肝匀浆蛋白含量、肝匀浆丙二酰乙醛含量及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谷胱甘肽 S 转移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活性。结果 摄入乙醇 8周后多种抗氧化酶及抗氧化物质发生改变 ,维生素E可拮抗乙醇的上述作用 ,使指标的改变发生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抗氧化 慢性乙醇损害
下载PDF
茶多酚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全血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意振 张亚凤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为乙醇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方向。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大鼠雌雄各半;每只大鼠分别按7 g/kg剂量,以56度北京产红星二锅头酒,1次/d灌胃;同时,除A组单纯白酒...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为乙醇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方向。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大鼠雌雄各半;每只大鼠分别按7 g/kg剂量,以56度北京产红星二锅头酒,1次/d灌胃;同时,除A组单纯白酒灌胃外,B、C、D组分别以0.05、0.125、0.25 g/kg的剂量,乙醇灌胃同时每天灌胃给予茶多酚;E组为单纯对照组,仅给予以饮用水灌胃1次/d;于4周末,采大鼠股静脉血测定血清ALT、AST水平和以鲎试验测定全血内毒素。结果单纯灌酒组的血清AST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根据全血内毒素测定结果,发现茶多酚用药组全血内毒素水平低于单纯灌酒组;尤以茶多酚中剂量组(0.125g/kg)更加明显(16.33±9.09 vs91.50±36.83,P<0.01)。结论本试验初步提示了茶多酚具有降低乙醇性肝损伤大鼠全血内毒素水平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抑制肠道菌群异位和维持胃、肠黏膜的正常功能;它为治疗乙醇性肝损伤,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乙醇损伤 鲎试验 内毒素水平
下载PDF
醒酒保肝胶囊对大鼠乙醇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龙 苏德奇 +2 位作者 周晓辉 刘涛 杨浩峰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276-276,共1页
关键词 醒酒保胶囊 乙醇损伤 大鼠 血清生化 抗氧化
下载PDF
枳黄方对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大鼠肝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锐 杨玲 +2 位作者 沈霖 刘建国 潘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5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枳椇子、大黄水提液(枳黄方)对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大鼠(AL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其中A组予枳黄方6.0 ml/kg灌胃,B、C组予6.0 ml/kg生理盐水灌胃;间隔45 min后A、B组予56°白酒14 ml/kg灌... 目的探讨枳椇子、大黄水提液(枳黄方)对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大鼠(ALD)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其中A组予枳黄方6.0 ml/kg灌胃,B、C组予6.0 ml/kg生理盐水灌胃;间隔45 min后A、B组予56°白酒14 ml/kg灌胃,C组予50%葡萄糖14 ml/kg灌胃,均为1次/d,连续10 d。最后1次灌胃后禁食14 h,以2%戊巴比妥钠4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采集肝组织。羟胺法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TBA法检测肝脏丙二醛(MDA)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肝脏NADPH氧化酶gp-91phox mRNA及p22phox mRNA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A组SOD活性显著升高,MDA水平及gp-91phox、p22phox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枳黄方能对抗ALD大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可能机制为降低肝脏NADPH氧化酶gp-91phox mRNA及p22phox 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损伤 脂质过氧化 枳黄方 NADPH氧化酶
下载PDF
茵陈色原酮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姣姣 张婷 +4 位作者 吴灿 刘金凤 李小芳 陆桦 崔戈 《抗感染药学》 2011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茵陈色原酮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茵陈色原酮(高、中、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给予茵陈色原酮组小鼠相应剂量的茵陈色原酮灌胃7d,第7天时将模型组、茵陈色... 目的:探讨茵陈色原酮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茵陈色原酮(高、中、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各6只。给予茵陈色原酮组小鼠相应剂量的茵陈色原酮灌胃7d,第7天时将模型组、茵陈色原酮组小鼠采用50%乙醇12mL/(kg·d)灌胃,禁食12h,致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计算肝脏指数(LI),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蛋白(TP)、肝胞浆乙醛脱氢酶(A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茵陈色原酮(高、中剂量)组均明显降低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指数(P<0.01);高剂量组可减轻肝组织脂肪变性(P<0.05),明显降低血清ALT、AST水平(P<0.01),升高肝胞浆ALDH、GSH-Px水平(P<0.01)与血清TP水平(P<0.01)。结论:茵陈色原酮对小鼠急性乙醇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肝脏清除乙醛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色原酮 乙醇损伤 脂肪变性 作用 预防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3
19
作者 谭新劲 陈健 +2 位作者 林瑞禄 敬新蓉 闵敏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5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配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原发性肝癌22例,采用FEP-BYO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配合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PEI)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原发性肝癌22例,采用FEP-BYO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点累积方式分次治疗,靶区完全覆盖肿瘤;1周后行PEI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影像学、肿瘤标记物改变,追踪观察生存期,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治疗区域病灶回声增强、血供减少或消失。18例(81.8%)病灶体积缩小,12例(75.0%)AFP阳生患者AFP浓度下降,1/2、1、2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5.8%、71.5%。疗效与肿瘤分型、病灶大小、个数、肝功状态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结论:HIFU联合PEI治疗可以缩小瘤体,延长生存期,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的有效的微创性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
下载PDF
乙醇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肝组织Toll样受体及髓样分化蛋白-2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卢中秋 李萌芳 +5 位作者 梁欢 邱俏檬 杨光田 周铁丽 洪广亮 吴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乙醇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VV)脓毒症肝组织Toll样受体及髓样分化蛋白-2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制作乙醇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性肝病对照组和乙醇性肝病创伤弧菌脓毒症组。观察乙醇性... 目的:探讨乙醇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VV)脓毒症肝组织Toll样受体及髓样分化蛋白-2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方法:制作乙醇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乙醇性肝病对照组和乙醇性肝病创伤弧菌脓毒症组。观察乙醇性肝病创伤弧菌脓毒症组大鼠在染菌后各时点脓毒症表现,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技术检测各时点大鼠肝组织TLR2、TLR4、MD-2 mRNA表达及其动态变化。结果:乙醇性肝病创伤弧菌脓毒症组大鼠染菌后6 h开始出现较明显的毒血症状,随着时间的延长毒血症状加剧。乙醇性肝病大鼠在染菌后2 h,TLR2、TLR4、MD-2 mRNA表达开始升高,12 h达峰值,染菌后24 h下降。染菌后各时点TLR2、TLR4、MD-2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及乙醇性肝病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乙醇性肝病大鼠VV脓毒症肝组织TLR2、TLR4、MD-2 mRNA表达水平随脓毒症病情的进展而升高,其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改变对创伤弧菌脓毒症发病过程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乙醇 创伤弧菌 脓毒症 受体 Toll样 髓样分化蛋白-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