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联合负载透明质酸修饰的乙醇质体治疗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蔡美红 刘向东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22-325,329,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联合负载透明质酸修饰的乙醇质体改善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经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每例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将其分为3组:PASI30(A组,n=23);25... 目的研究姜黄素联合负载透明质酸修饰的乙醇质体改善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经医院诊断为银屑病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每例患者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将其分为3组:PASI30(A组,n=23);25<PASI<30之间(B组,n=35);20<PASI<25之间(C组,n=32)。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方式测定其治疗前后皮损组织中核因子(NF)-κB mRNA的表达情况,联合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A和IgG的含量以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和IL-4的表达情况并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PASI评分,分析姜黄素联合负载透明质酸修饰的乙醇质体治疗银屑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姜黄素联合负载透明质酸修饰的乙醇质体治疗后,银屑病患者的PASI评分均降低。银屑病患者的皮损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量、免疫球蛋白IgA和IgG和细胞因子IL-2和IL-4高于健康正常对照组。通过姜黄素联合负载透明质酸修饰的乙醇质体治疗后,患者皮损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量以及免疫球蛋白IgA和IgG和IL-2和IL-4有所下降。结论姜黄素联合负载透明质酸修饰的乙醇质体通过调节免疫系统,调节皮损组织中NF-κB mRNA的表达、免疫球蛋白IgA和IgG和IL-2和IL-4的含量,从而有效缓解银屑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姜黄素 透明质酸修饰 乙醇质体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微乳液法制备可共载水溶和脂溶药物的壳聚糖季铵盐乙醇脂质体的载药性能表征(英文) 被引量:13
2
作者 梁晓飞 胡晶莹 +2 位作者 陈复华 李宗海 常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97-902,共6页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可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CMC)乙醇脂质体,研究了OQCMC乙醇高分子脂质体的相图、粒径和电位、对药物的包封及释放能力及共载水溶性和脂溶性荧光染料后的细胞内递送能力.结果表明:OQCM...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可包载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羧甲基壳聚糖十八烷基季铵盐(OQCMC)乙醇脂质体,研究了OQCMC乙醇高分子脂质体的相图、粒径和电位、对药物的包封及释放能力及共载水溶性和脂溶性荧光染料后的细胞内递送能力.结果表明:OQCMC上长链季铵盐分子的取代度和共乳化剂乙醇的加入量对相图中微乳区域的面积影响不大;微乳液法可制备包载水溶性长春新碱(VCR)、脂溶性消炎痛(IMC)或二者共载的OQCMC载药微球,微球粒径为(52.40±0.55)nm,分布均匀;微乳液体系对VCR的最大载药率为22.7%,对IMC的最大载药率为20.1%,二者共载时,VCR的最大载药率为12.2%,IMC的最大载药率为10.0%;载药微球对药物具有缓控释功能.OQCMC乙醇高聚物脂质体可有效地包载荧光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水溶性)和尼罗红(脂溶性),并将二者递送到卵巢癌HO8901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表面活性剂 纳米颗粒 药物递送 微乳液 乙醇质体
下载PDF
甘草酸单铵乙醇脂质体凝胶对小鼠湿疹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育卿 魏玉辉 +2 位作者 张建萍 张国强 武新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0-645,共6页
目的制备甘草酸单铵乙醇脂质体凝胶,并研究其对小鼠湿疹疗效。方法注入法制备甘草酸单铵乙醇脂质体,考察其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及其凝胶离体透皮试验;考察湿疹小鼠耳朵肿胀程度及质量变化,HE染色观察右耳病理变化。结果甘... 目的制备甘草酸单铵乙醇脂质体凝胶,并研究其对小鼠湿疹疗效。方法注入法制备甘草酸单铵乙醇脂质体,考察其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包封率及其凝胶离体透皮试验;考察湿疹小鼠耳朵肿胀程度及质量变化,HE染色观察右耳病理变化。结果甘草酸单铵乙醇脂质体为球状小囊泡,平均粒径为(134±11.8)nm,Zeta电位为-7.10 mV,包封率为(79.59±7.06)%;甘草酸单铵乙醇脂质体凝胶能增加甘草酸单铵在小鼠皮肤渗透速率;甘草酸单铵乙醇脂质体凝胶能减弱小鼠右耳肿胀,减少炎性细胞数量。结论甘草酸单铵乙醇脂质体凝胶对小鼠湿疹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单铵 乙醇质体 凝胶 湿疹
下载PDF
mEGF乙醇脂质体的制备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邢晓婧 宋秋荷 +1 位作者 钟白玉 郝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9-722,共4页
目的制备mEGF乙醇脂质体,并研究mEGF乙醇脂质体囊泡的包封率和物理性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mEGF乙醇脂质体的包封率、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运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和分析mEGF乙醇... 目的制备mEGF乙醇脂质体,并研究mEGF乙醇脂质体囊泡的包封率和物理性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mEGF乙醇脂质体的包封率、精密度、回收率、稳定性,运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分析仪观察和分析mEGF乙醇脂质体囊泡的外观、粒径和均一度。结果 mEGF乙醇脂质体的包封率大约为38%,精密度小于5%,30 d内包封率波动在36%~38%之间。运用原子力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到粒径分布于40~60 nm的乙醇脂质体囊泡。并且在激光动态光散射仪下测定显示囊泡的粒度分布较为均一,mEGF乙醇脂质体的折光度为4.6,囊泡粒径大约分布在100~500 nm之间。结论成功制备了mEGF乙醇脂质体,建立了测定包封率的色谱方法,该给药系统稳定性较好,乙醇脂质体囊泡粒径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乙醇质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微针技术结合乙醇脂质体促进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透皮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冯苏云 范金财 +5 位作者 刘立强 田佳 甘承 杨增杰 付思祺 陈文霖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探索rhaFGF透皮给药微创有效的给药方式。方法:离体实验:亚甲蓝染色经微针处理后的离体兔皮,观察微孔的分布和排列。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微孔的深度。在体实验:新西兰大白兔分别分为微针+空白脂质体组、微针+rhaFGF组、微针+rhaFGF... 目的:探索rhaFGF透皮给药微创有效的给药方式。方法:离体实验:亚甲蓝染色经微针处理后的离体兔皮,观察微孔的分布和排列。冰冻切片HE染色观察微孔的深度。在体实验:新西兰大白兔分别分为微针+空白脂质体组、微针+rhaFGF组、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皮内注射组;时间和浓度一定时,皮肤组织切片免疫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rhaFGF的分布,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匀浆液中rhaFGF的含量,经统计后分析不同给药方式中药物经皮渗透效果最好的一组。结果:微针处理后离体兔皮微孔排列均匀,深度可达真皮层。动物给药30min后,微针+rhaFGF组、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及皮内注射组皮肤组织匀浆液中rhaFGF含量均高于微针+空白脂质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高于微针+rhaFGF组皮肤组织匀浆液中rhaFGF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及皮内注射组组织匀浆液中rhaFGF含量无明显差别(P>0.05)。rhaFGF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微针+rhaFGF乙醇脂质体组真皮组织中有大量rhaFGF存在,且分布均匀;结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微针技术结合乙醇脂质体能取得较高的rhaFGF透皮效果,使rhaFGF外用给药促进皮肤增殖,加速皮瓣扩张成为可能。此方法简单易行,同时也为其它蛋白、多肽类大分子药物的经皮给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乙醇质体 微针阵列:经皮给药
下载PDF
尼古丁乙醇脂质体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慧 张晓红 +4 位作者 张燕 杨苗苗 权伟 王文杰 戴尊孝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15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磷脂含量对其包封率的影响;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测定接受液中尼古丁的累计渗透百分比。结果当处... 目的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乙醇浓度、磷脂含量对其包封率的影响;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测定接受液中尼古丁的累计渗透百分比。结果当处方中含3%磷脂和35%乙醇时制得的乙醇脂质体包封率最高(89.13±6.12)%;乙醇脂质体可有效增加药物的透皮量和穿透深度。结论乙醇脂质体能显著增加尼古丁的皮肤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乙醇质体 包封率 体外释放 经皮渗透性
下载PDF
乙醇脂质体透皮作用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建 钟延强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目的:介绍乙醇脂质体透皮作用的研究与发展。方法:综合分析乙醇脂质体的组成及一般特性、制备及乙醇脂质体载药系统透皮给药的药剂学促透机制、最新的基础实验和研究进展。结果:作为各种药物的载体,乙醇脂质体具有其良好的药物包裹率和... 目的:介绍乙醇脂质体透皮作用的研究与发展。方法:综合分析乙醇脂质体的组成及一般特性、制备及乙醇脂质体载药系统透皮给药的药剂学促透机制、最新的基础实验和研究进展。结果:作为各种药物的载体,乙醇脂质体具有其良好的药物包裹率和显著的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特性。结论:乙醇脂质体新剂型透皮给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质体 透皮作用 研究发展 药剂学 促透机制
下载PDF
氟比洛芬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延强 王建 +2 位作者 鲁莹 范伟 张国庆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乙醇脂质体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注入法工艺制备氟比洛芬乙醇脂质体,正交设计法筛 选处方;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与分布;用HPLC法测定乙醇脂质体中氟比洛芬的含量及其包封率。结果:制备的脂质体粒径...  目的:制备氟比洛芬乙醇脂质体并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注入法工艺制备氟比洛芬乙醇脂质体,正交设计法筛 选处方;用粒度分析仪测定粒径大小与分布;用HPLC法测定乙醇脂质体中氟比洛芬的含量及其包封率。结果:制备的脂质体粒径分 布集中,平均粒径为153nm,最大粒径1.3μm,300nm以下占78.1%;包封率为36.28%,25℃条件下贮存3个月,粒径分布无显著变 化,渗漏率小于5%,表明本品稳定性良好。结论:注入法制备乙醇脂质体简便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 乙醇质体 制备 包封率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柔性囊泡——柔性脂质体透皮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龙晓英 易军 《国外医药(合成药.生化药.制剂分册)》 2002年第6期363-365,共3页
介绍三种能增加药物透皮吸收的脂质体样柔性囊泡——柔性脂质体:变形脂质体(transfersomes),乙醇脂质体(ethosomes)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质体(niosomes)。对它们的组成、制备及透皮吸收的研究分别进行了介绍。这些新型脂质体能增加药... 介绍三种能增加药物透皮吸收的脂质体样柔性囊泡——柔性脂质体:变形脂质体(transfersomes),乙醇脂质体(ethosomes)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脂质体(niosomes)。对它们的组成、制备及透皮吸收的研究分别进行了介绍。这些新型脂质体能增加药物的透皮吸收,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囊泡 柔性脂质体 研究进展 变形脂质体 乙醇质体 透皮吸收
下载PDF
脂质体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宁美英 郭颖志 顾忠伟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4年第5期302-308,共7页
脂质体透皮吸收给药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给药方式。近年来 ,为了提高经典脂质体的透皮吸收功能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透皮机制、制备材料和方法等研究 ,从而发挥脂质体作为药物优良载体与促进透皮吸收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 经皮给药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质体 皮肤类脂脂质体 传递体 乙醇化脂质体 前体脂质体
下载PDF
3种不同溶媒介质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初步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翁金燕 刘瑶 +1 位作者 丁佳圣 徐艳艳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5期824-827,共4页
目的:制备3种不同溶媒介质脂质体,即普通脂质体、乙醇脂质体、丙二醇脂质体,筛选及优化制备工艺,并初步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普通脂质体,注入法制备乙醇脂质体和丙二醇脂质体。在相同的处方组成下,考察水化时间、水浴温... 目的:制备3种不同溶媒介质脂质体,即普通脂质体、乙醇脂质体、丙二醇脂质体,筛选及优化制备工艺,并初步考察其稳定性。方法:以薄膜分散法制备普通脂质体,注入法制备乙醇脂质体和丙二醇脂质体。在相同的处方组成下,考察水化时间、水浴温度、旋转速度等因素对普通脂质体粒径分布的影响,醇水比例、搅拌速度、过膜方式等因素对乙醇脂质体和丙二醇脂质体粒径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正交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3种不同溶媒介质脂质体的外观形态及平均粒径的变化为指标,分别于第0,1,15,30天取样评价其稳定性。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薄膜分散法制备普通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化时间60 min,水浴温度50℃,旋转速度200 r·min^(-1)。注入法制备乙醇脂质体和丙二醇脂质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水比例1∶2,搅拌速度1 000 r·min^(-1),先0.45μm后0.22μm微孔滤膜的过膜方式。最佳工艺条件制备得到的3种脂质体均为封闭的单层囊状或多层圆球体,普通脂质体平均粒径(1 016.2±135.6)nm,乙醇脂质体平均粒径(578.7±89.2)nm,丙二醇脂质体平均粒径(351.4±53.8)nm。3种脂质体在30 d的观察期内都不稳定,放置15 d后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结论:优化的最佳工艺制得3种不同溶媒介质脂质体粒径均为微纳米级,但稳定性较差,宜临用前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体 乙醇质体 丙二醇脂质体
下载PDF
布洛芬乙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袁海玲 胡继民 +3 位作者 魏玉辉 张建萍 周燕 武新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1-354,363,共5页
目的:制备布洛芬乙醇脂质体并考察其透皮特性。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布洛芬乙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磷脂浓度、乙醇浓度、药脂比等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测定布洛芬在接收液内的累积渗透... 目的:制备布洛芬乙醇脂质体并考察其透皮特性。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布洛芬乙醇脂质体;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磷脂浓度、乙醇浓度、药脂比等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测定布洛芬在接收液内的累积渗透量及皮内滞留量。结果:磷脂、乙醇、布洛芬分别占处方量的3%,45%和1%时制得的乙醇脂质体包封率为(72.93±1.12)%;乙醇脂质体的累积渗透量分别为乙醇溶液及脂质体的1.91倍和3.46倍;24 h后皮肤中药物滞留量依次为:乙醇脂质体>45%乙醇水溶液>脂质体。结论:乙醇脂质体可显著增加布洛芬的皮肤渗透性及皮内滞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洛芬 乙醇质体 包封率 单因素考察 经皮渗透性
原文传递
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慧 魏玉辉 +2 位作者 刘文静 马莉 武新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制备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并测定其体外释放百分率;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测定盐酸阿莫罗芬在接受液内的累积渗透百分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 目的:制备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并测定其体外释放百分率;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离体皮肤渗透实验,测定盐酸阿莫罗芬在接受液内的累积渗透百分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罗丹明B(探针药物)制剂在小鼠皮肤内分布的情况。结果:盐酸阿莫罗芬乙醇脂质体体外释放速度较慢;乙醇脂质体透过皮肤进入接受液中的药物量分别为乙醇溶液及脂质体的1.7和3倍,乙醇脂质体可有效增加探针药物的透皮量和穿透深度。结论:乙醇脂质体可显著提高盐酸阿莫罗芬的皮肤渗透性及增加皮内滞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阿莫罗芬 乙醇质体 释放 经皮渗透性
原文传递
5-氟尿嘧啶乙醇脂质体的改性及其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凤涛 贺蓉 +2 位作者 赵远党 高峰 崔大祥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938-1940,共3页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5-氟尿嘧啶(5-FU)乙醇脂质体的改性及其体外透皮扩散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胆固醇含量的5-FU乙醇脂质体,并考察胆固醇含量对脂质体粒径、Zeta电位、分散指数、包封率、皮内药物滞留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加入胆固醇后...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5-氟尿嘧啶(5-FU)乙醇脂质体的改性及其体外透皮扩散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胆固醇含量的5-FU乙醇脂质体,并考察胆固醇含量对脂质体粒径、Zeta电位、分散指数、包封率、皮内药物滞留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加入胆固醇后粒径和Zeta电位变化不大,分散指数从0.584降至0.143,5-FU包封率从28.6%增至48.8%,皮内残留5-FU量从40%增至80%以上。结论:胆固醇不会改变乙醇脂质体的粒径大小及Zeta电位,但可提高其分散性和稳定性;加入适量的胆固醇可提高乙醇脂质体中5-FU的包封率及皮内药物滞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乙醇质体 胆固醇 包封率 透皮扩散
原文传递
尼古丁乙醇脂质体的制备与体外透皮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慧 张晓红 +3 位作者 张燕 杨苗苗 权伟 戴尊孝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717-2720,共4页
目的: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乙醇和磷脂用量对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小鼠离体皮肤渗透实验以比较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尼古... 目的: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尼古丁乙醇脂质体。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乙醇和磷脂用量对脂质体粒径和包封率的影响。采用Franz扩散池进行小鼠离体皮肤渗透实验以比较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尼古丁脂质体和尼古丁乙醇溶液中尼古丁的累积渗透量。采用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观察含有罗丹明B的尼古丁乙醇脂质体、尼古丁脂质体和尼古丁乙醇溶液在小鼠离体皮肤上的渗透深度。结果:当处方中含3%(m/V)磷脂和35%(V/V)乙醇时制得的尼古丁乙醇脂质体的粒径最小[(105±11.5)nm]、包封率最高[(89.13±6.12)%];与尼古丁脂质体及尼古丁乙醇溶液比较,尼古丁乙醇脂质体12 h时的体外累积渗透量最高,且3种制剂均在12 h时渗透达饱和,其渗透深度依次为80、156、175μm。结论:成功制得能增加尼古丁皮肤渗透性的尼古丁乙醇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乙醇质体 包封率 渗透性
原文传递
姜黄素乙醇脂质体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静 李嫄 +2 位作者 石明芯 王薛 张景勍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0-294,共5页
目的考察大鼠体内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血药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处理并分析药动学数据。结果在非室模型分析中,经计算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0~72h曲线下面积〔AUC(0-72h)〕为游离姜黄素... 目的考察大鼠体内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药动学特点。方法大鼠灌胃给药,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血药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处理并分析药动学数据。结果在非室模型分析中,经计算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0~72h曲线下面积〔AUC(0-72h)〕为游离姜黄素的1.6倍,其峰浓度Cmax为游离姜黄素的1.5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52.2%,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0-72h)的90%可置信区间为102.2%~128.5%,不在生物等效性标准区间内。在室模型分析中,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AUC(0-72h)为游离姜黄素的1.4倍,姜黄素乙醇脂质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8.2%。结论姜黄素乙醇脂质体可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且与游离姜黄素生物不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乙醇质体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原文传递
乙醇脂质体、二元醇脂质体及传递体对多奈哌齐经皮转运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慧 张晓红 +2 位作者 张燕 杨苗苗 陈奕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制备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二元醇脂质体和传递体,并比较皮肤渗透性,从而进一步有效优化药物的经皮转运。方法:通过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值和包封率对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二元醇脂质体及传递体进行了初步表征,运用Franz扩散池和... 目的:制备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二元醇脂质体和传递体,并比较皮肤渗透性,从而进一步有效优化药物的经皮转运。方法:通过形态,粒径分布,Zeta电位值和包封率对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二元醇脂质体及传递体进行了初步表征,运用Franz扩散池和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考察了3种囊泡的经皮转运情况。结果:当二元醇脂质体包封率最高(89.1±0.42)%时,乙醇-丙二醇=7∶3,且二元醇脂质体(乙醇-丙二醇为7∶3,W/W)在皮肤中24 h的累积渗透百分数分别是乙醇脂质体和传递体的3.9和5.4倍。结论:二元醇醇脂质体(乙醇-丙二醇为7∶3,W/W)时,有效地改善了药物在醇脂质体中的包封率,且显著增加的药物在皮肤中的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二元醇脂质体 乙醇质体 经皮转运 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乙醇脂质体对多奈哌齐经皮转运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慧 张晓红 +2 位作者 张燕 王文杰 戴尊孝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制备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进一步优化有效药物的经皮转运。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通过形态,粒径分布和包封率对乙醇脂质体进行了初步表征,运用Franz扩散池和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考察乙醇脂质体的经皮转运情况。结果... 目的制备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进一步优化有效药物的经皮转运。方法采用注入法制备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通过形态,粒径分布和包封率对乙醇脂质体进行了初步表征,运用Franz扩散池和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考察乙醇脂质体的经皮转运情况。结果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乙醇含量45%)包封率明显高于多奈哌齐脂质体;多奈哌齐乙醇脂质体透皮量分别为脂质体及乙醇溶液的3倍和1.6倍。结论乙醇脂质体可有效携带药物进入皮肤深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乙醇质体 质体 经皮转运 共聚焦激光扫描电镜
原文传递
不同粒径的5-FU乙醇脂质体的制备及透瘢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毛小慧 章一新 +1 位作者 崔大祥 贺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的5-氟尿嘧啶(5-FU)乙醇脂质体的包封率及对体外透瘢痕的影响,对瘢痕组织经皮给药的吸收规律和机制进行初步观察。方法将来源于增生性瘢痕患者切除的瘢痕组织,去除皮下脂肪后分成A、B两组,A组表皮完整,B组去除表... 目的研究不同粒径的5-氟尿嘧啶(5-FU)乙醇脂质体的包封率及对体外透瘢痕的影响,对瘢痕组织经皮给药的吸收规律和机制进行初步观察。方法将来源于增生性瘢痕患者切除的瘢痕组织,去除皮下脂肪后分成A、B两组,A组表皮完整,B组去除表皮层。制备不同粒径的5-FU乙醇脂质体,其平均粒径分别为(216±19)、(107±13)、(65±10)nm。采用透析法检测5-FU乙醇脂质体的包封率,使用Franz扩散池行体外透瘢痕测试,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载有罗丹明6GO的5-FU乙醇脂质体在瘢痕的真皮层和表皮层的分布及其强度。结果用TEM检测多分散性指数小于0.2的乙醇脂质体,其扩散性好,大小均一;5-FU乙醇脂质体的包封率随粒径的逐渐增大而增加,分别为12.17%、34.64%、41.02%;荧光显示,透瘢痕的深度和荧光强度则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和增强;经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得出,对应单位长度的像素灰度值分别为21.80、31.71、113.33。而A、B两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醇脂质体是一种很有效的药物载体,可将5-Fu大量地载入瘢痕组织的真皮层;本实验结果可为瘢痕的局部给药提供一些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FU 粒径 乙醇质体 包封率 透瘢痕
原文传递
5-FU乙醇脂质体制备及局部植入治疗家兔喉气管狭窄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希之 敖华飞 +3 位作者 程雪峰 顾健 孔德秋 毛小慧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939-943,共5页
目的:评价5-氟尿嘧啶(5-FU)脂质体对家兔瘢痕性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5-FU乙醇脂质体,并检测脂质体形态、包封率等特性。采用刮擦法制备喉气管狭窄模型,环形刮除气管黏膜约0.5cm宽度,诱导气管内瘢痕形成,将诱... 目的:评价5-氟尿嘧啶(5-FU)脂质体对家兔瘢痕性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5-FU乙醇脂质体,并检测脂质体形态、包封率等特性。采用刮擦法制备喉气管狭窄模型,环形刮除气管黏膜约0.5cm宽度,诱导气管内瘢痕形成,将诱导瘢痕性喉气管狭窄成功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3组:5-FU乙醇脂质体组(A组)、5-FU水溶液组(B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各组分别在内镜监视下经皮穿刺将药物注射入瘢痕内部,并记录此时狭窄度,记为0d,其后,在用药后7、14、21d纤维喉镜下观察记录气管狭窄情况。结果:治疗初期A组和B组并无差别,21d时A组狭窄度明显小于B组,并在观察期间没有出现再狭窄。结论:5-FU脂质体对家兔瘢痕型喉气管狭窄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作为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方法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乙醇质体 气管狭窄 狭窄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