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瓣弃留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矫治近视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冯一帆 陈世豪 +1 位作者 杨新军 王勤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9-275,共7页
背景近年来,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的手术过程中,角膜上皮瓣保留与否及其对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目的系统评价去除和保留上皮瓣对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 背景近年来,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的手术过程中,角膜上皮瓣保留与否及其对术后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等方面的影响逐渐受到人们关注。目的系统评价去除和保留上皮瓣对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严密设计的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有关比较去上皮瓣Epi—LASIK和留上皮瓣Epi,LASIK临床疗效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Meta分析的内容包括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疼痛程度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情况。采用RevMan4.2.2进行统计分析,连续性变量以加权均数差(WMD)(95%CI)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计数资料则用优势比(OR)(95%cI)。对检索文献的证据等级按照Jadad量表进行评价。结果共有8篇文献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其中251例患者502眼(等效球镜范围0~-10D)纳入本研究。纳入的文献中按Jadad量表评分2篇评为3分,其他6篇评为1~2分,文献质量等级较低。分析显示去上皮瓣组Epi—LASI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较留上皮瓣组Epi—LASIK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1.32,95%CI:-1.82~-082,P〈0.01)。术后第1天,2组疼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17,95%CI:-0.55~0.20,P=0.37),而术后第3天和第5天,去上皮瓣组疼痛情况较留上皮瓣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WMD=-0.99,95%CI:-1.71~-0.28,P〈0.01)、(WMD=-0.94,95%CI:-1.35~-0.54,P〈0.01)。术后1、3、6个月,2组haze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62,95%CI:0.34~1.12,P=0.11)、(OR=0.70,95%CI:0.31~1.55,P=0.38)、(OR=1.14,95%CI:0.58~2.26,P=0.71)。结论去上皮瓣Epi-LASIK与留上皮瓣Epi—LASIK相比,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更短,眼部疼痛程度更轻,而角膜haze情况二者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角膜上皮 META分析 循证医学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与去瓣Epi-LASIK术后兔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郭秀瑾 马景学 +3 位作者 赵春芳 吴玉潭 李仙芝 李丽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20-1024,共5页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与去瓣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探讨2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创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其中40只兔各取一侧眼行Epi-LASIK,对侧眼行去瓣E...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与去瓣Epi-LASIK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探讨2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创伤修复过程的影响。方法 4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编号,其中40只兔各取一侧眼行Epi-LASIK,对侧眼行去瓣Epi-LASIK,剩余2只兔4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术后4h,1、3、7d共4个时间点取出角膜组织,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兔角膜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采用TUNEL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基质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兔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白细胞介素-1β(IL-1β)在角膜基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Epi-LASIK组术后1d及3d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t=4.04,P<0.05);Epi-LASI组术后1、3、7d角膜基质中IL-1β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去瓣Epi-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3,P<0.05;t=3.71,P<0.05;t=3.06,P<0.05)。Epi-LASIK组术后透射电镜下可见兔角膜基质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并可见凋亡小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Epi-LASIK组术后角膜基质中IL-1β的表达强于去瓣Epi-LASIK组。结论去瓣Epi-LASIK对角膜基质细胞的损害较Epi-LASIK轻,提示去瓣Epi-LASIK术后早期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程度较轻,有利于角膜组织的快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 去瓣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 角膜基质 细胞凋亡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留瓣与弃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于金玲 王雁 +3 位作者 左彤 耿维莉 金颖 杨晓艳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留瓣与弃瓣术后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改变。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Epi-LASIK的患者33例66眼随机进行留瓣和弃瓣处理,分为留瓣组和弃瓣组,每组33眼。术后随访4个月,检查裸眼...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留瓣与弃瓣术后的临床效果及角膜形态改变。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接受Epi-LASIK的患者33例66眼随机进行留瓣和弃瓣处理,分为留瓣组和弃瓣组,每组33眼。术后随访4个月,检查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角膜前表面高度值和角膜3mm、5mm不规则度及散光度。结果术后裸眼视力留瓣组为1.42±0.21,弃瓣组为1.40±0.21,均较术前的0.13±0.08、0.13±0.13明显提高(t=-35.577、t=-29.027,P<0.01);haze分别为0.17±0.12和0.14±0.93;2组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分别为(8.21±0.22)mm和(8.21±0.23)mm,均较术前的(8.01±0.19)mm和(8.02±0.20)mm明显增加(t=-12.212、t=-12.073,P<0.01);角膜前表面高度值分别为(-0.00±0.02)mm和(-0.00±0.01)mm,均明显低于术前的(0.01±0.00)mm和(0.01±0.00)mm(t=3.845、t=8.691,P<0.01);角膜3mm、5mm散光值留瓣组为(0.71±0.36)D和(1.27±1.04)D,弃瓣组为(0.80±0.42)D和(1.38±0.98)D,5mm散光值均较3mm散光值高(t=-3.275,-3.964;P<0.05);2组角膜3mm不规则度为(2.37±0.63)D和(2.45±0.7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m不规则度分别为(3.22±0.93)D和(3.47±1.40)D,较术前均明显增大(P<0.01),且5mm不规则度较3mm不规则度大(t=-6.550、t=-4.793;P<0.01)。术后4个月2组间裸眼视力、屈光度、haze等级、角膜前表面最佳拟合球面半径、角膜前表面高度值、角膜3mm及5mm散光值、角膜3mm及5mm不规则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瓣与弃瓣Epi-LASIK均能显著提高术后裸眼视力,降低haze的发生及角膜形态的改变,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留瓣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弃瓣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下载PDF
波前像差引导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静 韩苏宁 +2 位作者 吴军丽 龚小雪 李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的近视患者52例(104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常规Epi-LASIK手术的患...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的近视患者52例(104眼)作为试验组,同期接受常规Epi-LASIK手术的患者54例(108眼)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2组患者年龄、术前屈光状态及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果术后6个月,2组间球镜与柱镜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间裸眼视力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裸眼视力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眼数分别为43眼(41.3%)和24眼(22.2%),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总高阶像差平均增加幅度分别为15.6%和38.3%,试验组术后总高阶像差的增加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试验组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为(0.89±0.30)μm,对照组为(1.12±0.41)μm,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术后视觉质量表示满意的分别有102眼(98.1%)和98眼(90.7%),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术后视觉质量优于常规Epi-LASIK,波前像差引导的Epi-LASIK治疗近视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 机械 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 近视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矫治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盈龙 刘钢生 +1 位作者 史文彬 方向东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46例(468只眼)近视患者行Epi-LASIK,术后配戴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5~7d摘镜。对术后患... 目的 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46例(468只眼)近视患者行Epi-LASIK,术后配戴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5~7d摘镜。对术后患者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生长情况、视力、眼压、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刺激症状多发生在手术后第1天,一般术后第2天就会好转,术后第3天基本正常。术后第1天检查,386只眼(82.5%)角膜上皮瓣基本透明;5~7d摘镜时,448只眼(95.7%)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术后2周检查,裸眼视力为0.15~1.5;术后3个月检查,453只眼(96.8%)视力达到和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6个月检查,413只眼(88.2%)屈光度在预期值±1.00D以内,55只眼(11.8%)屈光度在预期值±1.00D以外。术后6个月检查,7只眼(1.5%)角膜Haze0.5级,4只眼(0.9%)角膜Haze 1级,其余患者角膜透明。结论 Epi-LASIK手术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高度近视,对中低度近视也非常好。该方法安全、有效、预测性好。(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1,11:2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近视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去瓣与否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屈光不正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朝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964-1966,共3页
目的:观察去瓣与否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接受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68例136眼,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 目的:观察去瓣与否对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接受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68例136眼,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去瓣EPi-LASIK术,对照组进行非去瓣EPi-LASIK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wk,1、4mo裸眼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等指标。结果:术后1mo裸眼视力:研究组为1.33±0.22,对照组为1.22±0.19,有统计学差异(P<0.05);柱镜度数:研究组为0.10±0.55D,对照组为0.30±0.82D,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wk,haze: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去瓣EPi-LASIK术与非去瓣EPi-LASIK术均是目前临床治疗屈光不正较为安全、有效的表层切削手术。角膜上皮瓣的存在对患者术后极早期的临床结果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影响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屈光不正 疗效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翔 袁军 张五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23期110-111,共2页
1988年6月,由McDonnrll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应用到临床之后,尤其对中,低度近视的疗效确切.2003年Pallikaris等提出的机械法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角膜内皮细胞 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激光上皮下角膜 低度近视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及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丽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0期91-92,共2页
目的分析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75例高度近视患者,均采取Epi-LASIK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分析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75例高度近视患者,均采取Epi-LASIK术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结果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皮瓣制作完整,无破损;1眼角膜上皮瓣游离,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异物感、流泪等情况,经12 h后症状均消失。2眼术后角膜雾状混浊,2眼角膜出现轻微上皮破损,眼睑红肿。结论 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效果显著,角膜瓣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高度近视 可行性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上皮异常原因及处理
9
作者 张悦 刘治容 +2 位作者 陈斌 杨平 李翼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6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中上皮异常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139眼epi-LASIK手术操作记录。结果上皮异常共有10种,其中7种能通过术中适当应用技巧处理,使术毕时仍保持上皮完整。除瓣延...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中上皮异常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139眼epi-LASIK手术操作记录。结果上皮异常共有10种,其中7种能通过术中适当应用技巧处理,使术毕时仍保持上皮完整。除瓣延展外,上皮完整22眼,发生率为15.8%;上皮缺失13眼,发生率为9.3%,二者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i-LASIK术中出现上皮异常大部分可通过熟练技术避免,适当处理对手术效果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上皮 近视 异常原因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中并发角膜穿通伤1例
10
作者 杨颖 卢奕 周行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30-330,F0003,共2页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作为优化表层切削手术的代表,不仅安全有效,保留角膜后基质,且术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率大为降低。但如使用不当,亦会造成意想...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作为优化表层切削手术的代表,不仅安全有效,保留角膜后基质,且术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率大为降低。但如使用不当,亦会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并发症。在此我们报道1例Epi-LASIK术中用错刀片发生角膜穿孔并伴外伤性白内障的病例,以引起屈光手术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严重并发症 角膜穿通伤 角膜雾状混浊 外伤性白内障 LASIK 医师 使用不当
下载PDF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露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7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108例高度近视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手术过程中患者均无疼痛病症,...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7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108例高度近视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手术过程中患者均无疼痛病症,个别患者存在眼部组织损伤,术后个别患者有并发症情况。结论机械性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患者视力可快速恢复、创伤疼痛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 分子激光 角膜上皮下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与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高度近视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明娜 高华 +1 位作者 李娜 史伟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51-857,共7页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省眼科医院接受LASEK或FS-LASIK且1年随访...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稳定性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山东省眼科医院接受LASEK或FS-LASIK且1年随访期资料完整的高度近视患者75例141眼病历资料,其中接受LASEK者28例56眼作为LASEK组,术前等效球镜度为(-8.29±1.64)D;接受FS-LASIK者47例85眼作为FS-LASIK组,术前等效球镜度为(-7.97±1.38)D。采用小数视力法记录术眼术前和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术后裸眼视力(UCVA);采用主觉验光法测定术眼等效球镜度。评估2个组术眼术后有效性指数、安全性指数、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其中有效性指数为术眼术后UCVA与术前BCVA比值,安全性指数为术眼术后BCVA与术前BCVA比值,稳定性为术后6个月与12个月间等效球镜度差异,可预测性为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屈光度在±0.50 D以内的眼数比例。结果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LASEK组和FS-LASIK组术眼有效性指数和安全性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和12个月LASEK组术眼等效球镜度分别为(0.08±0.30)D和(0.10±0.38)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6,P>0.05);FS-LASIK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术眼等效球镜度分别为(0.00±0.32)D和(0.01±0.3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7,P>0.05),2个组术后屈光稳定性较好。术后12个月,LASEK组和FS-LASIK组等效球镜度在±0.50 D以内者分别占91.1%(51/56)和96.4%(82/85),2个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38,P>0.05)。术后12个月LASEK组4眼出现角膜上皮下混浊,术后BCVA小于术前。结论LASEK和FS-LASIK矫治高度近视均安全、有效。角膜上皮下混浊是引起LASEK术后BCVA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 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 高度近视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弃瓣中乙醇残留含量检测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震 吴化宇 +4 位作者 蔡娟娟 陈言 李水仙 李淑霞 杜娜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检测分析化学浸润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弃瓣中乙醇残留含量。方法 20例40眼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采用体积分数20%乙醇浸润、平衡液冲洗后分离制作角膜上皮游离瓣,取出弃瓣及时密封备检,继续完成手术。观察上皮瓣... 目的检测分析化学浸润法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弃瓣中乙醇残留含量。方法 20例40眼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采用体积分数20%乙醇浸润、平衡液冲洗后分离制作角膜上皮游离瓣,取出弃瓣及时密封备检,继续完成手术。观察上皮瓣制作、术后刺激症状、上皮愈合、视力恢复和术后Haze情况,检测上皮瓣中乙醇残留量。结果制作中未发生不全角膜上皮瓣。术后刺激疼痛感觉分值为(2.52±1.46)分。术后5 d新生上皮1级32眼,2级8眼。术后12周检查Haze:0.5级3眼,1级2眼。角膜上皮弃瓣中均有乙醇残留,每只弃瓣乙醇残留量(0.205 2±0.041 0)μL。结论使用乙醇浸润法经平衡液冲洗制作的上皮瓣仍含有一定量的乙醇残留,可能是术眼术后刺激症状及并发Haze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 角膜刺激症状 角膜上皮下混浊 乙醇
下载PDF
上皮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青年中低度近视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青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3期3797-3799,共3页
目的探究上皮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青年中低度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94例青年中低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LASEK治疗,观... 目的探究上皮瓣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青年中低度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将于我院就诊的94例青年中低度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LASEK治疗,观察组采用FS-LASIK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3个月时视力相关指标[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觉质量(球差、彗差),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生存质量[屈光矫正者生活质量量表(QIRC)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时,两组球差、彗差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QIRC各项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时,两组UCVA、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球差、彗差与术前差异不明显,组间差异亦不明显(P>0.05)。结论FS-LASIK相较于LASEK在青年中低度近视治疗中对患者早期视觉质量影响较小,且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近期生存质量,但两种术式远期疗效相当,故中低度近视患者可以考虑成本更低的LASE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 飞秒激光辅助分子激光原位角膜 青年中低度近视
下载PDF
改良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和散光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刘毅 卢国华 王小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031-3033,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LASEK治疗RK术后残余近视和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26眼RK术后5~7年残留近视及散光的患者进行LASEK治疗,并用改良上皮瓣的制作办法(撕囊法),所有术眼术前裸眼视力≤0.3,术后随访2年。结果平均屈光度由术前(-4.37... 目的评价改良LASEK治疗RK术后残余近视和散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5例26眼RK术后5~7年残留近视及散光的患者进行LASEK治疗,并用改良上皮瓣的制作办法(撕囊法),所有术眼术前裸眼视力≤0.3,术后随访2年。结果平均屈光度由术前(-4.37±1.24)D下降至术后的(-0.43±0.24)D,平均散光度由术前的(-1.57±1.34)D下降至术后的(-0.32±0.30)D。24眼术后裸眼视力≥术前的最佳矫正视力,22眼术后裸眼视力≥1.0,2眼≥0.8,有2眼回退,回退度数<-1.25D。结论改良LASE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RK术后残留近视散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上皮瓣(撕囊) 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 放射状角膜切开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矫治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浩东 严丽文 +1 位作者 林影芳 姜德咏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本院epi-LASIK手术177例(351眼),运用AMO直线式角膜上皮刀制作角膜上皮瓣,通过调节负压、刀片前进速度、振荡频率和蒂宽等参数,于术后30min... 目的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本院epi-LASIK手术177例(351眼),运用AMO直线式角膜上皮刀制作角膜上皮瓣,通过调节负压、刀片前进速度、振荡频率和蒂宽等参数,于术后30min、、1d、6d、14d、1月、3月、6月及12月,观察上皮瓣形成情况、术后刺激症状、角膜愈合情况、视力及haze情况。结果所有患眼均如期完成手术。随访6~12月。术中见角膜前弹力层床面垂直径为8.5~9.5mm,平均(9.00±0.13)mm;角膜上皮瓣蒂位于鼻侧;术后1d刺激评分,19眼3分,58眼2分,197眼1分,77眼0分。取接触镜视力为0.6~1.2;术后6~12月复查见视力稳定。术后3月haze反应为0~2级,6月为0~1级,12月为0~1级。结论epi-LASIK手术治疗近视具有术后刺激症状轻,上皮愈合好,视力恢复快,haze轻等特点。其远期临床疗效及haze的形成仍需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间的随访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 角膜上皮 近视 角膜下雾状浑浊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角膜地形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洁 王鑫 +1 位作者 朱兰英 张波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 角膜地形图 临床研究 角膜组织 显微角膜刀 角膜基质内 上皮下混浊 计算机辅助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孙丽丽 张震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45-4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研究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近视的患者40例(80只眼),近视度数为-5.00 D~-15.00 D,年龄为21~35岁,其中男性21人,女... 目的通过观察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研究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选择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眼科门诊确诊为近视的患者40例(80只眼),近视度数为-5.00 D~-15.00 D,年龄为21~35岁,其中男性21人,女性19人,利用超生测厚系统测量切削面距离内皮细胞层的厚度分为两组:A组厚度350~400μm,B组厚度275~350μm,两组均采取同样的处理措施,术前、术后1 w、术后4 w、术后12 w分别在裂隙灯下观察角膜;使用接触型角膜内皮反射显微照相系统定量分析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结果裂隙灯观察术后角膜无水肿,角膜内皮无沉着物,房水无浮游物。接触型角膜内皮反射显微照相系统定量分析结果,术前与术后1 w、术后4 w、术后12 w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术后4 w、术后12 w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异系数的变化量与切削深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术后4 w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的变化量与切削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呈正相关,术后12 w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的变化量与切削深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相关性;术后1 w、术后4 w、术后12 w角膜内皮细胞细胞密度、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比的变化量与切削面距离内皮细胞层的厚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统计学的相关性。结论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后未造成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细胞形态也未发生变化,必然会被越来越多的近视患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近视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表层切削手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小军 高丰 张明昌 《医学综述》 2013年第10期1808-1810,共3页
1983年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问世,开创了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历史,从此治疗进入准分子激光"单纯表层手术"阶段。1991年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出现,它很快取代PRK,成为一种主流手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屈光... 1983年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问世,开创了激光治疗屈光不正的历史,从此治疗进入准分子激光"单纯表层手术"阶段。1991年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出现,它很快取代PRK,成为一种主流手术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屈光手术进入"角膜基质手术"阶段。1999年诞生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2003年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以及2006年的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等,标志着"表层切削"的回归,表层切削成为激光屈光手术的热点和新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切削 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 机械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 前弹力层下角膜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后的止痛措施 被引量:3
20
作者 曾原 黄一飞 高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421-1425,共5页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因降低角膜膨隆的风险和避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而受到青睐。但术后严重疼痛不适为表层切削的主要缺陷,因此表层切削术后疼痛不适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总结了表层切削术后...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因降低角膜膨隆的风险和避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而受到青睐。但术后严重疼痛不适为表层切削的主要缺陷,因此表层切削术后疼痛不适的控制显得尤其重要。我们总结了表层切削术后疼痛的机制以及降低术后疼痛的措施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表层切削 止痛 分子激光上皮下磨 机械分子激光上皮下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