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华日报》关于东北抗战的话语建构(1938—1945)——以九一八纪念报道为中心
1
作者 洪富忠 杨贺然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50,共9页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党报,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喉舌。每年九一八纪念日之际,该报在社论、本报启示等版块刊发大量九一八纪念主题的文章。之所以大幅报道,一方面因为九一八事变在抗日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 《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党报,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喉舌。每年九一八纪念日之际,该报在社论、本报启示等版块刊发大量九一八纪念主题的文章。之所以大幅报道,一方面因为九一八事变在抗日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则因为《新华日报》自身的历史定位及报道需要。揆诸话语产出,与九一八纪念仪式筹备的预动员、文本撰写群体的主观情感以及素材的择取相联系。而“东北抗战”话语的内容建构,既涵括了斥责日军暴行和关注东北的普遍性要素,又包含了“抗战”“团结”等多重话语的交织,其言说归依于“抗战到底”和“收复一切失地”。《新华日报》以九一八纪念报道为中心的话语建构,其政治功能在于明确了东北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凝聚了社会各界抗战力量以及保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共产党在地缘和政党关系演变等诸多状况下关注东北的政治诉求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华日报》 东北抗战 九一八纪念 中国共产党 话语建构
下载PDF
国难中的九一八纪念——以东北流亡民众为中心
2
作者 王春林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45,共12页
1931—1945年间,国内各界持续进行了九一八纪念,但在抗战前与战时表现了迥然不同的态势。在抗战前,东北流亡民众始终积极地举行九一八纪念,他们既关注日军的侵略态势及东北民众的境遇,又不断表达其复土还乡的意志。国民政府在纪念时表... 1931—1945年间,国内各界持续进行了九一八纪念,但在抗战前与战时表现了迥然不同的态势。在抗战前,东北流亡民众始终积极地举行九一八纪念,他们既关注日军的侵略态势及东北民众的境遇,又不断表达其复土还乡的意志。国民政府在纪念时表现得较为克制,甚至在华北危机时对纪念采取了限制措施。知识界与东北民众态度相近,但他们多从国家或学理视角言说。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九一八纪念规格逐渐提升,该纪念成为凝聚民心和振奋士气的一种形式。在这种情势下,为抗战建言献策成为东北流亡民众纪念的主要内容,同时每年纪念又成为他们总结抗战态势的重要时间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内各界大都对抗战前途持乐观态度,展望东北的收复成为纪念的主要内容,但具体表现却存有差异。1931—1945年间东北流亡民众、国民政府与知识界九一八纪念言论的嬗变,反映了国内各界对日本侵略认识与诉求的嬗变轨迹,亦折射了彼时中日关系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纪念 东北流亡民众 国民政府 知识界
原文传递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九一八事变的纪念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文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67-74,共8页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载体并存在于一定时空内的群众性的仪式化行为。所有的纪念用的文本话语和行为方式与一定的时空情境相结合,最终体现了中共纪念活动的价值和内涵。抗战时期,中共充分利用媒介宣传和组织动... 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活动是一种以历史事件或人物为载体并存在于一定时空内的群众性的仪式化行为。所有的纪念用的文本话语和行为方式与一定的时空情境相结合,最终体现了中共纪念活动的价值和内涵。抗战时期,中共充分利用媒介宣传和组织动员等方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九一八"纪念活动。这些纪念活动成为中共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和野心、批判国民党妥协投降政策、表达团结抗战的政治主张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中共通过充分发挥纪念活动的激励、教育和导向等功能,不仅凝聚和整合了抗战力量,而且扩大了自身的影响,使自己成为抗战的中心,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和中共自身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探寻抗战时期中共对"九一八"的纪念活动,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纪念活动 抗日战争
下载PDF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学生群体的抗日救国实践评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万杰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东北流亡学生群体是"九一八"事变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极为强烈。他们最先在全国成立抗日救亡团体,通过宣传、请愿、示威以及直接组建学生义勇军等多种方式进行抗日救国努力,藉此呼吁国民政... 东北流亡学生群体是"九一八"事变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极为强烈。他们最先在全国成立抗日救亡团体,通过宣传、请愿、示威以及直接组建学生义勇军等多种方式进行抗日救国努力,藉此呼吁国民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为东北抗日救亡运动乃至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做出历史贡献。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救亡活动也有其局限性,但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为"一二·九"运动的来临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流亡学生群体 九一八”国难纪念 学生义勇军
下载PDF
《新华日报》视角下的“九一八”纪念活动
5
作者 王晓园 《“九一八”研究》 2018年第1期329-339,共11页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发行的唯一一份党报,以求团结促抗战的民族大义不遗余力地作团结抗战的传声筒,在国统区树立起一面抗战的旗帜。从1938年创刊之初,《新华日报》就在每年的9月18日举办九一八纪念活动,到1947...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发行的唯一一份党报,以求团结促抗战的民族大义不遗余力地作团结抗战的传声筒,在国统区树立起一面抗战的旗帜。从1938年创刊之初,《新华日报》就在每年的9月18日举办九一八纪念活动,到1947年《新华日报》撤返延安,《新华日报》连续九年发布报道纪念。《新华日报》开展'九一八'的纪念活动报道,潜移默化地向民众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传递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勇于承担民族责任的气节。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的纪念日活动宣传,调动民众的参与度,以达到团结抗战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纪念活动 《新华日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