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九天圣母信仰及其长治地区庙祠调查
- 1
-
-
作者
赵俊岩
-
机构
长治博物馆
-
出处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1-44,共4页
-
文摘
九天圣母崇拜是全国流行的重要民间信仰之一,九天圣母庙是承载本地民众信仰的载体。九天圣母信仰发源可追溯至先秦以前,其原型与商族崇拜玄鸟图腾"玄鸟"有关。长治地区现存的九天圣母庙(宋)、北甘泉九天圣母庙(宋)、东旺庄九天圣母庙(元)以及下社九天圣母庙(清)等五处建筑遗存,体现了从宋代以来,以及元、明清本土民众信仰的延续性。对研究古代建筑和民间信仰的关联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长治
九天圣母信仰
庙宇
-
分类号
B932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以长沙马王堆汉墓为例探析汉初道家天命观
- 2
-
-
作者
王晴文
-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品位·经典》
2023年第4期37-39,共3页
-
文摘
长沙马王堆辛追夫人墓以辛追夫人尸身不死闻名天下,无数学者从各个领域进行探讨。在尸体不朽背后实则暗含汉初道者对灵魂不死的哲学构建。
-
关键词
马王堆
九天信仰
天命观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马王堆帛画与汉初“道者”的信仰
被引量:39
- 3
-
-
作者
姜生
-
机构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199,209,共24页
-
文摘
汉墓画像符号系统隐含着以死后生命转化成仙为核心主题的思想逻辑。马王堆一号汉墓T形帛画所绘九日,可从道教文献所传递的"九天开则九日俱明于东方"信仰获证;帛画与整个墓葬一起表达着被汉初"道者"重构的尸解成仙信仰。"道者"群体是汉初这种跨接神仙方术与黄老道之新信仰体系的构筑者和主张者。马王堆汉墓证明,由死到仙的生命转换乃是汉墓的最高宗旨;墓葬作为中间环节在这种转换过程中被赋予独特的功能,其物理-文化构件是架设和表达这一过程的话语符号。汉墓接受战国以来的尸解信仰作为终极意义的实现方式,以黄老道为思想诠释系统,两相融合,形成新信仰体系,于是过去至为简单的"形解销化之术"被超越,"得道"成为"成仙"的前提,死后生命转换逻辑在更高的层面得到完善,形成较之战国燕齐尸解信仰更为丰富完善的思想基础。作为尸解信仰的墓葬实例,马王堆汉墓是汉初"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的"道者"群体之神仙信仰的符号化表达。
-
关键词
马王堆汉墓
T形帛画
九天信仰
黄老道
尸解信仰
-
分类号
K879.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元大都“结羊肠”风俗证补
- 4
-
-
作者
于洁
-
机构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出处
《暨南史学》
2023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
文摘
元人所记元大都内“结羊肠”风俗就是载于《南村辍耕录》、流行于吴楚之地的“九姑课”。“结羊肠”形成于元代大都地区,从原理看,它来源于古代卜筮仪式中“筮”“篿”一类占验之术,流传过程中与九天玄女信仰和“正月十六”等节气岁时相结合,并受到道教仪式的影响,集民间祭祀、卜筮仪式、岁时风俗为一体。此风俗延续到了明代,明人诗文、戏曲中时有其身影,至清代时已不见于北京城内,但从地方志及各种民间资料来看,其身影仍广见于京津地区至河北、山东北部一带,亦见于长江以南地区。
-
关键词
元大都
结羊肠
九姑课
九天玄女信仰
筮卜
-
分类号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K247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