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物探法在九嶷山地区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探讨
1
作者 程键 杨国安 +2 位作者 邓德虎 钟志武 林名芳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1年第2期185-192,共8页
近几十年来,经过前几轮勘查,在九嶷山地区通过地面伽玛总量测量、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及伽玛测井等传统放射性物探方法发现了一批铀矿床,基本查明了地表矿和浅部矿。对于研究区周边以及深部隐伏矿的勘查,放射性物探方法的应用效果受到很多... 近几十年来,经过前几轮勘查,在九嶷山地区通过地面伽玛总量测量、地面伽玛能谱测量及伽玛测井等传统放射性物探方法发现了一批铀矿床,基本查明了地表矿和浅部矿。对于研究区周边以及深部隐伏矿的勘查,放射性物探方法的应用效果受到很多限制,为此,有必要结合电、磁等普通物探方法在研究区进行应用探讨,寻求为攻深找盲、外围扩大找矿提供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嶷山地区 综合物探 铀矿 应用探讨
下载PDF
九嶷山及邻区地壳结构噪声成像及其对华南地区的构造演化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健明 孙新蕾 +3 位作者 王爽 何立朋 范安 张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4-195,共12页
目前研究一般认为华南块体是由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在新元古代拼合形成,并同时形成位于扬子块体东南边缘的江南造山带.但是由于华南地区构造历史复杂,对于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分界及构造属性仍存在较大争议.为了研究华南块体的地下速度... 目前研究一般认为华南块体是由扬子块体和华夏块体在新元古代拼合形成,并同时形成位于扬子块体东南边缘的江南造山带.但是由于华南地区构造历史复杂,对于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分界及构造属性仍存在较大争议.为了研究华南块体的地下速度结构及构造属性,我们利用块体交界处的九嶷山及其附近的流动和固定台网的地震波数据,采用地震背景噪声互相关方法反演研究区域2~40 s瑞利波群速度和相速度分布,并进一步得出了该区域地壳的精细三维S波速度结构.反演成像结果显示,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地壳及上地幔的结构特征差异显著.10~20 km的S波速度分布图显示呈线性的、连续分布低速异常,可能为扬子块体与华夏块体的具体分界位置.结合华南地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和构造历史,该低速异常可能代表了来自上地壳的变质沉积岩,即沉积岩受到上地幔物质上涌或底侵作用的加热变质形成.成像结果对了解华南地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提供了地震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嶷山地区 地震背景噪声 地壳结构 华南构造演化
下载PDF
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成矿环境分析及找矿思路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惠纯 刘和生 +1 位作者 陈洋罗 刘铁生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3-20,共8页
 通过对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床成矿环境分析,认为加里东运动形成的EW向构造及NE,NW向基底断裂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相变化。地层中铅锌物质主要来源于古隆起的蚀源区,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为该区铅锌矿最重要的矿源层,加里东期岩体呈面状...  通过对九嶷山—姑婆山地区铅锌矿床成矿环境分析,认为加里东运动形成的EW向构造及NE,NW向基底断裂控制着该区的沉积相变化。地层中铅锌物质主要来源于古隆起的蚀源区,中泥盆统棋子桥组为该区铅锌矿最重要的矿源层,加里东期岩体呈面状侵入,印支期岩体呈岩株状侵入,而燕山期岩体一般呈岩株或岩脉状沿NNE向断裂带或构造交汇部位产出,在岩体接触带或距岩体1~2km处形成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在远离岩体的有利地层(岩性)部位形成沉积改造型铅锌矿。总结了两类铅锌矿的找矿标志,提出了"三带一点"的找矿远景区,强调运用综合方法找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思路 铅锌矿床 成矿环境 九嶷山-姑婆山地区 湖南 找矿远景 沉积相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