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北九顶山组灰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古海水的制约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松 桂和荣 +2 位作者 孙林华 刘向红 马艳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64-672,共9页
采集皖北新元古代九顶山组灰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稀土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灰岩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并对海水的稀土配分模式进行反演,结果表明:灰岩中稀土元素主要受控于古海洋,基本不受陆源物质影响;灰岩样品中稀土含量很低,平均为8.54... 采集皖北新元古代九顶山组灰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和稀土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灰岩中稀土元素的来源,并对海水的稀土配分模式进行反演,结果表明:灰岩中稀土元素主要受控于古海洋,基本不受陆源物质影响;灰岩样品中稀土含量很低,平均为8.54×10-6,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为正常浅海沉积;海水稀土配分模式与灰岩相似,为重稀土亏损,灰岩和海水的Y/Ho、Y/Dy值呈正相关;海水具有较高的Y/Ho比、Ce负异常,且海水的δEuNASC值小于1,表明了新元古代海水与现代海水的稀土元素特征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九顶山组 古海水 沉积环境 安徽北部
下载PDF
论锥叠层石群(Conophyton)的形态发生——对苏北新元古代九顶山组一个似锥叠层石的剖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曹瑞骥 袁训来 肖书海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8-329,共12页
根据对苏北新元古代九顶山组似锥叠层石标本的剖析 ,初步揭示构成似Conophyton叠层石的微生物席可以分为两类。这两类席被作者称为“开端微生物席 (firstmicrobialmat)”和“继承微生物席 (succedentmicrobialmat)”。它们在整个叠层石... 根据对苏北新元古代九顶山组似锥叠层石标本的剖析 ,初步揭示构成似Conophyton叠层石的微生物席可以分为两类。这两类席被作者称为“开端微生物席 (firstmicrobialmat)”和“继承微生物席 (succedentmicrobialmat)”。它们在整个叠层石发生和发育过程中起作不同作用。Conophyton叠层石的形态发生可能与开端微生物席的造型有着密切联系 ,这类微生物席在叠层石形成过程中起作生长“芽”或模具作用。继承微生物席仅仅起作叠层石的增高或增大的作用 ,它的发育经常受环境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叠层石 新元古代 九顶山组 苏北 形态发生
下载PDF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九顶山组燧石结核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严贤勤 孟凡巍 袁训来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5-302,共8页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九顶山组燧石结核中保存有很好的丝状、球形蓝藻和细菌化石。为了探讨其化石化过程和沉积环境,我们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燧石结核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燧石结核中Al/(Al+Fe+Mn)值为0.127—0.383,平均0.247;Ti O2和Al2O...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九顶山组燧石结核中保存有很好的丝状、球形蓝藻和细菌化石。为了探讨其化石化过程和沉积环境,我们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对燧石结核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燧石结核中Al/(Al+Fe+Mn)值为0.127—0.383,平均0.247;Ti O2和Al2O3含量较低;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比,Ba,Co,Nb,Cu,Be,V,Sr,Ni相对亏损,Ti,Cr,Mn强烈亏损。稀土元素总量低,轻稀土元素大于重稀土元素;具弱的Ce负异常和较明显的Eu正异常,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曲线呈平坦状或右倾。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了九顶山燧石结核形成于离大陆较近的边缘浅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伴有海相热液的作用。化石的保存与Si O的快速沉积和硅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九顶山组 燧石结核 地球化学特征 徐淮地区
下载PDF
徐淮地区元古宙九顶山组燧石中微体生物化石新资料 被引量:11
4
作者 代珍 严贤勤 +1 位作者 袁训来 尹磊明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55,共30页
我国徐淮地区元古宙九顶山组产出丰富的条带状和结核状燧石,其中保存了大量微体生物化石。本研究通过岩石切片法发现了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的精美的丝状和球状蓝藻化石,鉴定出12属16种,即有丝状蓝藻6属10种(包含2个未定种):Siphonophycus... 我国徐淮地区元古宙九顶山组产出丰富的条带状和结核状燧石,其中保存了大量微体生物化石。本研究通过岩石切片法发现了呈三维立体状态保存的精美的丝状和球状蓝藻化石,鉴定出12属16种,即有丝状蓝藻6属10种(包含2个未定种):Siphonophycus septatum,S.robustum,S.typicum,S.kestron,Oscillatoriopsis ver-miformis,O.obtusa,Cephalophytarion grande,Salome sp.,Veteronostocale amoenum,Paleolyngbyasp.;球状蓝藻3属3种:Gloeodiniopsis suxianensis,Eoentophysalis cumulus,Nanococcus vulgaris;以及分类位置未定的3属3种(包含1个未定种):Myxococcoides minor,Leiosphaeridiasp.,Brachypleganon khandanum。其中Oscil-latoriopsis vermiformis,O.obtusa,Cephalophytarion grande,Salome sp.,Veteronostocale amoenum,Paleolyn-gbyasp.,Nanococcus vulgaris均为本地首次发现,弥补了以前在九顶山组中只找到Siphonophycus而未曾见Os-cillatoriopsis的缺憾,并对大量保存精美的Siphonophycus的来源问题给出了可能的解释。而大量无异形胞的Os-cillatoriopsis属化石的存在可能反映了当时的海底为缺氧环境。本次新发现丰富了九顶山组的微体生物化石资料,这些微体生物化石组合有可能成为元古宙洲际生物地层对比的依据。九顶山组碳酸岩台地沉积相中普遍发育的微体生物藻席、保存精美的高分异度的蓝藻化石以及并未在底栖环境中发现真核生物,均反映冰期前的浅海底栖生态系统还是由原核生物为主体的微体生物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体生物化石 九顶山组 元古宙 徐淮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