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专业学生二语词汇深度习得意识实证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学锋 魏怀玺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46-148,共3页
二语词汇深度是词汇习得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词汇深度习得意识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对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习得意识显示出不同的特征;而且这两种习得意识有较强的相关性。文章最后指出了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 二语词汇深度是词汇习得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英语专业学生的二语词汇深度习得意识的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对接受性和产出性词汇知识的习得意识显示出不同的特征;而且这两种习得意识有较强的相关性。文章最后指出了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专业 二语词汇深度 习得意识
下载PDF
浅谈汉英语言对比教学与中职生语言习得意识的培养
2
作者 杨嘉林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2期75-76,共2页
该文阐述了汉、英语言几个不同方面,如:产生和发展、文字的结构、语法特点和它们反映的心理状态,结合当前中职英语教学现状探究了如何运用汉英语言对比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习得意识,从而做到学用结合。
关键词 汉英语言 对比 中职生 语言习得意识
下载PDF
关于日语复合动词习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威 王怡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3期15-26,共12页
如何在日语教学体系中重新认识和确立复合动词学习项目,是当今日语教学改革的一个前沿课题[1]。为准确把握中日两国日语教学工作者和日语学习者关于复合动词习得问题的认识状况和价值取向,对日语复合动词教学研究的先行成果加以验证,笔... 如何在日语教学体系中重新认识和确立复合动词学习项目,是当今日语教学改革的一个前沿课题[1]。为准确把握中日两国日语教学工作者和日语学习者关于复合动词习得问题的认识状况和价值取向,对日语复合动词教学研究的先行成果加以验证,笔者于2007年、2009年和2011年在日本和中国分别对日语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以及高中生实施了"关于日语复合动词学习项目综合评价及习得意识的问卷调查"。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上述调查结果做了比较详细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动词 问卷调查 习得意识 综合评价 日语教学
原文传递
浅谈文化与语言习得 被引量:3
4
作者 高凤霞 《宿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77-79,共3页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文...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文化与语言习得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语言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与语言习得意识 跨文化交际
下载PDF
浅谈英美文化教育的渗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燕頔 冯晓蕾 田明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8期990-991,共2页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大学英语的讲授同时也应该是对外国文化的传授。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文化习得意识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误解与冲突的敏感区——文化附加义 被引量:2
6
作者 谭颖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96-98,106,共4页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反映了不同文化形态的差异。文章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文化附加义的存在 ,而产生的误解和冲突 ,认为只有增强“文化习得意识” 。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附加义 文化特质 文化冲突 语言 语用错误 文化习得意识
下载PDF
语言与文化综论 被引量:46
7
作者 林纪诚 俞青海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1989年第3期1-9,共9页
早在本世纪初,现代语言学的鼻祖索绪尔就指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应把共时性的语言研究和历时性的语言研究区别开来.这种原始的语言系统观,把后人的研究视野引向共时性语言的结构性和体系性上面,开了对语言系统本体研究的滥觞。
关键词 语言与文化 文化语言观 语言系统 综论 文化习得意识 汉语 语符 文化差异 大系统 印欧语
下载PDF
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霞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8-32,共5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要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除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必要的语音、语法知识外 ,还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不同社会因素造成的中西文化差异常常是阻碍学生习得英语的主要麻烦。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要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除掌握一定的词汇和必要的语音、语法知识外 ,还必须重视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由不同社会因素造成的中西文化差异常常是阻碍学生习得英语的主要麻烦。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对比教学 ,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做到文化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结合九年义务教育 JEFC(Junior English for China)新教材涉及的文化介绍的课文 ,在日常交际方面教师应向学生强调的中西文化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英语教学 JEFC新教材 文化差异 文化对比教学 中学生 文化习得意识 交际能力
下载PDF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干扰与外语教学
9
作者 胡彤 张国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12期117-119,123,共4页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显得日益重要。然而,由于学习者该项能力的缺乏,跨文化交际时有失败。除了来自母语语言形式结构的干扰外,文化差异引起的干扰,也是导致跨文化交际不成功的重要因素。试从减少文...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显得日益重要。然而,由于学习者该项能力的缺乏,跨文化交际时有失败。除了来自母语语言形式结构的干扰外,文化差异引起的干扰,也是导致跨文化交际不成功的重要因素。试从减少文化干扰的角度来探讨我国外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干扰 文化习得意识 文化能力 外语教学
下载PDF
再论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
10
作者 管雪兰 《丽水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5-27,共3页
学语言,比如学英语,在某些人看来,就是掌握它的语音、语法、词汇。认为这些东西掌握住了,英语也就学得差不多了。持这种看法的人显然是深受传统的工具主义语言观的影响,认为“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 学语言,比如学英语,在某些人看来,就是掌握它的语音、语法、词汇。认为这些东西掌握住了,英语也就学得差不多了。持这种看法的人显然是深受传统的工具主义语言观的影响,认为“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其实,这种狭隘的“工具观”,很容易将人们引向只注意对“工具”本身,即语言系统内部的组织规律研究,而忽视研究语言系统之外制约语言的因素,如文化。在语言教学中,这种工具主义语言观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学生自感掌握了语言这种“工具”,却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时常感到这一“工具”使用困难,而难以达到交际沟通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教学 字面意义 语言系统 文化语言观 英国英语 工具主义 语言交际 “福利国家” 文化习得意识 跨文化
下载PDF
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三)——通过习语教文化
11
作者 管雪兰 《丽水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39-41,共3页
“应从文化的角度观察语言,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是当前外语教学中提倡的“文化语言观”的观点.它要求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大量接触文化,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基于这一观点,如何认识、重视在语言教学... “应从文化的角度观察语言,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是当前外语教学中提倡的“文化语言观”的观点.它要求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大量接触文化,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基于这一观点,如何认识、重视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其文化习得意识,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对此曾在前文中做过一些讨论,本文试图另从教授英语习语(idiom)(这里取其广义,包括谚语、格言等)这一角度,探讨如何把文化教育贯穿于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教学 文化教育 英语习语 文化习得意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文化语言观 《语言与文化》 教文 语言学习者 系统的要素
下载PDF
试论英语教学中文化的重要性
12
作者 林海英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69-70,76,共3页
在中国,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学习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的人越来越多,学校更是将之列为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了几年的英语后,尽管英语语音、语法都学得不错,说话却往往不得体.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例1:在英语系主办的... 在中国,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学习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的人越来越多,学校更是将之列为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了几年的英语后,尽管英语语音、语法都学得不错,说话却往往不得体.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例1:在英语系主办的英语角,当外籍老师对学生说:“你的英语说得很好.”时,学生会谦虚地说:“不,不,我英语说得很不好.”外籍老师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学生这么自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中文化 文化习得意识 文化能力 学习英语 英语教师 东西方文化差异 国际性语言 重要性 语言与文化
下载PDF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方法
13
作者 任瑞庆 张银凤 《山西教育(管理版)》 1997年第Z1期93-93,共1页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方法任瑞庆张银凤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对英美国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认识和了解,即使英语基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一旦进入实际的交流活动就不免发生困难,这就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习得方法任瑞庆张银凤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对英美国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认识和了解,即使英语基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一旦进入实际的交流活动就不免发生困难,这就是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习得 非言语交际 英美国家 习得方法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文化差异 文化习得意识 非言语行为 教师
原文传递
从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效新 徐万治 《石油教育》 2001年第3期90-91,共2页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存在差异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 ,强化外语学习者文化习得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颜色词 文化内涵 文化教学 高等教育 英语教学 习得意识 交际教学
原文传递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ONSCIOUS OR UNCONSCIOUS?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朝春 程莲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05年第4期24-31,128,共9页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real-life' communicative use of language has long receivedmuch attention and conscious learning is thus more or less supposed to be irrelevant. SL learning should bela...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 'real-life' communicative use of language has long receivedmuch attention and conscious learning is thus more or less supposed to be irrelevant. SL learning should belargely unconscious, just as a child learns his native language. However, many SL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doubt the unconscious learning.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while for young children SL learning undercommunicative naturalistic condition may be favorable, consciousness may be more beneficial for adults due totheir intellectual maturity and richer exper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A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CONSCIOUS UNCONSCIOUS
原文传递
Task-Induced Involvement Load: The Accumu lation Effects on Vocabulary Acquisition
16
作者 王瑞欣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5年第2期150-165,246,共17页
College EFL learners in Taiwan are often required to do online reading after school to get more exposure to English. Websites designed for EFL learners often provide some post-reading exercises to help them acquire wo... College EFL learners in Taiwan are often required to do online reading after school to get more exposure to English. Websites designed for EFL learners often provide some post-reading exercises to help them acquire words. Thu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a series of vocabulary tasks from one English learning website by revealing their induced involvement load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loads on learner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Sixty-four sophomore non-English majors were at intermediate English proficient level. They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four groups representing four learning conditions doing from none to three post-reading activiti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imilar increase on the retention of word meanings was observed between any two exercises. Furthermor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fourth learning conditions. This suggests that after doing three post-reading exercises, reaching five involvement loads, the EFL learners could make a difference on word g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olvement Load Hypothesi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vocabulary knowledge intentional learning
原文传递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Frequency and Contextual Richness in Reading on Chinese EFL Learner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海妹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2014年第1期86-106,129,共22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frequency and contextual richness in reading on the acquisition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An intact class of 35 second- year English majors read an a...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exposure frequency and contextual richness in reading on the acquisition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An intact class of 35 second- year English majors read an adapted story, with the target pseudo words highlighted, and then took ten carefully sequenced vocabulary tests. The test scores were subjected to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Follow-up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also conducted. The findings show that (a) frequency and contextual richness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vocabulary knowledge of spelling, grammar and syntax, with frequency playing a more influential role than contextual richness; (b) contextual richness contributed exclusively to gains in meaning and paradigmatic association, while frequency did not exert much influence in this regard; (c) knowledge of spelling and grammar was probably implicitly acquired, whereas word meaning gains required both explicit attention and conscious proces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osure frequency contextual richness NOTICING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