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得无助感理论发展研究的简评 被引量:45
1
作者 刘志军 钟毅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习得无助感理论 发展 控制性 动机 归因理论 解释风格 信念
下载PDF
幼儿习得无助感的防止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林兰 刘云艳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习得无助感 防止策略 心理状态 幼儿园 成就 自豪 活动 老师
下载PDF
习得无助感研究对儿童挫折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3
作者 孟小红 《教育科学论坛》 2007年第04A期77-78,共2页
目前我国儿童挫折教育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而收效甚微,Seligman的习得无助感早期理论及Abramson的归因重构理论、Frankel、Snyder的自尊保护理论及Dweck的目标理论能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习得无助感 挫折教育 启示 儿童教育
下载PDF
体操教学中学生习得无助感的归因训练 被引量:1
4
作者 涂运玉 刘芬梅 《中国林业教育》 2007年第2期69-72,共4页
习得无助感是指有机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该文分析了体操教学中学生习得无助感的表现、成因及其与归因间的关系,并结合归因训练的通用模式,提出了适用于体操教学中习得无助感学生的归因训练对策。
关键词 体操教学 习得无助感 归固训练
下载PDF
高职数学学习中“习得无助感”学生的学情分析与矫正对策
5
作者 甄海燕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23-124,共2页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习得无助感"心理对其高等数学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消极影响,它使学生对于高数学习过程中的失败感不能摆脱和避免,以致丧失了高数学习的积极性,对具有此类心理的学生进行客观的学情分析并寻找适当的矫正对...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习得无助感"心理对其高等数学的学习产生了重要的消极影响,它使学生对于高数学习过程中的失败感不能摆脱和避免,以致丧失了高数学习的积极性,对具有此类心理的学生进行客观的学情分析并寻找适当的矫正对策对于学生的高数学习具有重要的现实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无助感 高职生 归因
下载PDF
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的习得无助感及其消除对策
6
作者 吴玉新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3-133,共1页
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往往归因于其基础差、底子薄、能力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习得无助感。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出现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为,妨碍新的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查明产生习... 高职高专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面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往往归因于其基础差、底子薄、能力弱,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习得无助感。这种心理状态使他们出现反应性降低等消极行为,妨碍新的学习,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查明产生习得无助感的原因,并且积极归因,对症下药,树立学习好英语的信心,是十分迫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学生 习得无助感 英语学习 消除对策 学习过程 消极行为 心理状态 学习效果
下载PDF
二语习得无助感生成机制及对策
7
作者 王晓丽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2期105-107,共3页
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上表现出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被称为二语习得无助感。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二语习得无助感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解析,阐述了二语习得无助感的具体表现以及造成二语习得无助感的原因。针对二语习... 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上表现出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被称为二语习得无助感。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二语习得无助感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解析,阐述了二语习得无助感的具体表现以及造成二语习得无助感的原因。针对二语习得无助感的产生机制,研究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消除无助感的具体措施,从而帮助学习者实现从习得无助到习得乐观的转变,达到成功习得二语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语习得无助感 生成机制 表现形式 对策
下载PDF
论“习得无助感”及其教育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永琴 《宜宾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9-71,共3页
本文探讨了学生在学习中习得无助感的产生及其表现和危害 ,并提出通过消除不合理信念的认知指导方法以及归因训练等方法来逐渐消除学生的习得无助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 习得无助感 心理状态 不合理信念 归因训练 学习过程 认知心理 学习动机
下载PDF
高中生的习得无助感及归因训练 被引量:4
9
作者 徐亚康 《贵州教育》 2003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习得无助感 归因理论 高中生 调动学习积极性 成就行为 归因训练 反应 内部原因 外部原因 失去信心
下载PDF
习得无助感及其预防与矫正
10
作者 刘志军 《中学教育》 2000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心理学 习得无助感 预防 矫正
下载PDF
为他们撑一片晴空——谈谈对习得无助感学生的心理辅导
11
作者 李文潮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4年第2期58-59,共2页
大多数学习“后进生”是由心理上的习得无助感造成的。习得无助感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习得无助感产生的关键是学生对“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和期待以及对失败的归因不当。学校心理辅导可通过帮助获得学习... 大多数学习“后进生”是由心理上的习得无助感造成的。习得无助感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习得无助感产生的关键是学生对“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和期待以及对失败的归因不当。学校心理辅导可通过帮助获得学习成功感,帮助改变认知,点燃学习的希望,进行归因训练等方法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摆脱习得无助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无助感 心理辅导
下载PDF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佳健 邵洁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进行免疫治疗的154例肺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76例)。对... 目的 探讨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习得性无助感与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进行免疫治疗的154例肺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8例)与观察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习得性无助感、心理健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及疾病应对方式[应对方式问卷(MCMQ)]。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习得性无助感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MUIS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AS和SDS评分,以及MCMQ中的回避和屈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MCMQ中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 对肺癌免疫治疗患者予以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降低其习得性无助感、疾病不确定感,调节其心理状态,减少对疾病的屈服与回避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 认识情绪调节策略 习得无助感 心理健康 疾病不确定
下载PDF
数学学习中的习得无助感的成因与对策
13
作者 戴光森 《课外阅读(中下)》 2013年第2期239-240,共2页
学生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便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能力,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产生失落,灰心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无助感”。在数学学习中,习得无助感一经产生会迁移到别的情境中去,并在数学... 学生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便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自身,认为自己没有成功的能力,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产生失落,灰心的感觉。这种现象称为“习得无助感”。在数学学习中,习得无助感一经产生会迁移到别的情境中去,并在数学学习的失败中得到强化、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消极状态,及至逃避数学导致学习严重偏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得无助感 数学学习 自我有效 成就
下载PDF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学生挫折教育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正华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28-29,共2页
剖析大学生的习得无助等挫折心理的表现及其原因,引导高职学生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遇到挫折时进行合理归因,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挫折教育,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挫折商,充分研究挫折教育的... 剖析大学生的习得无助等挫折心理的表现及其原因,引导高职学生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在遇到挫折时进行合理归因,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视挫折教育,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挫折商,充分研究挫折教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才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习得无助感 挫折教育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吸烟与戒烟心理探析
15
作者 徐砺 《宜宾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94-96,共3页
吸烟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自我伤害行为,而广大吸烟者由于种种生理的、心理的原因对香烟上瘾,本文着重从几个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的视角对吸烟行为进行探讨,即认知心理学家强调:由于吸烟者对吸烟的错误认知,支持了(或固定了)个体的吸烟行为;精... 吸烟是一种危害很大的自我伤害行为,而广大吸烟者由于种种生理的、心理的原因对香烟上瘾,本文着重从几个不同的心理学流派的视角对吸烟行为进行探讨,即认知心理学家强调:由于吸烟者对吸烟的错误认知,支持了(或固定了)个体的吸烟行为;精神分析理论通常认为:吸烟与口唇期人格发展的停滞和倒退有关;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则强调:个体已形成的习得无助感加剧了戒烟困难;特质流派的人格理论家认为嗜烟者在人格特质的内-外控制点上比其他个体更倾向于外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认知 口唇期人格发展的停滞和倒退 习得无助感 内-外控制点
下载PDF
新视域下高职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动机探析
16
作者 刘春晓 《湖北体育科技》 2010年第1期97-98,共2页
通过研究缺乏运动动机的主要原因、缺乏动机的表现,以及如何阻止缺乏动机来进行体育教学中学生缺乏动机的深层分析。根据体育运动动机量表的回答,确定缺乏动机的群体。通过现代动机理论和缺乏动机模式的关系对结果进行讨论。
关键词 习得无助感 需要满足 环境因素
下载PDF
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郎新华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S1期206-207,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居住的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在就学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通过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现状的阐述及分析,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做出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流动人口子女 习得无助感 自我效能
下载PDF
高中生体育学习动机缺乏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向阳 陈太萍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8-49,共2页
通过对高中生体育学习动机缺乏的现状的深层次探讨,得出动机缺乏的三个主要原因:习得无助感、低需要满足和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体育学习 动机缺乏 习得无助感 需要满足 环境因素
下载PDF
防止“差生”向“接受失败者”转化的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韦忠民 杜小玲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1年第9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差生” 失败者 习得无助感 转化 产生过程 心理状态 60年代 信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